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学业成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PSS软件,学业成绩分析,统计学,显着性差异
化学学业成绩论文文献综述
陈兆先,高俊[1](2019)在《利用SPSS软件对化学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学有无显着性差异的分析——以模型建构教学中实验班和对照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水平相近的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班开展模型构建教学,应用SPSS 16. 0软件对前后测学业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通过统计学有无显着性差异检验,检测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理科考试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伍斌[2](2018)在《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基础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全国出现了很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本课题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明确问题并研究了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详细的教学实践方案,并以学生学业成绩预测为工具衡量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检验了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分析教学实验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很大,实验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获得了进步,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明显好转。本文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成绩。2、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升。3、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并未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湖南理工学院》期刊2018-05-30)
唐金红[3](2018)在《化学师范生模型本质观、建模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化学教学与化学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转向能力研究,其中,建模能力又是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关键能力。在建模能力的研究中,已有研究关注了学生的建模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学生的建模能力与模型本质观的关系,但是,在模型本质观、建模能力、学业成绩叁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还不曾涉及到。本研究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发了共价键理论学业成绩的测验卷和共价键建模能力访谈工具。对某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的化学师范生的模型本质观的现状、共价键建模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模型本质观、建模能力、学业成绩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希望能为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模型建构教学提供一定思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假设、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已有研究启示;第叁部分为研究工具的开发与检验,设计开发了两个研究工具,分别为共价键理论学业成绩测验卷和共价键建模能力访谈提纲,此部分主要是工具的设计研究与工具的检验;第四部分是研究施测与数据分析及讨论,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或质性处理;第五部分就是研究结论与反思。研究结果显示:(1)化学师范生的模型本质观的平均水平维持在2.95左右,认知/方法论维度的均值高,达到3.06,认识论维度次之,本体论维度最小,化学师范生对于模型的功能与建模历程有着较好地认识。相反,对模型的本体论的认识得分相对地低一些。在本体论维度和认识论维度中,男生和女生得分均值不存在显着差异,在认知/方法论维度的认识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在认知/方法论维度的认识水平明显高于女生。在本体论维度和认知/方法论维度上,不同的授课教师对学生的模型本质观不存在显着差异,在认知/方法论维度上,学生对模型的功能与建模历程的认识存在显着差异。高、中、低学业成绩分组中的化学师范生的模型本质观不存在显着差异,说明学业成绩的不同的化学师范生对模型本质的认识都处于相同的水平,化学师范生的学业成绩与模型本质观不存在相关关系。(2)不同学业成绩分组的化学师范生的共价键建模能力存在差异,在模型选择上,高分组的模型选择能力明显高于低分组和中分组的模型选择能力;在模型建立上,高分组的模型选择能力明显优于低分组的模型建立能力,高分组与中分组,中分组与低分组的模型建立能力不存在显着差别;在模型效化上,高分组的模型效化能力明显优于中分组、低分组的模型效化能力,中分组的模型效化能力明显优于低分组的模型效化能力;在模型应用上,高分组与中分组、低分组,中分组与低分组的模型应用能力都不存在显着差别;在模型调度上,高分组与中分组、低分组,中分组与低分组的模型调度能力都不存在显着差别。共价键建模能力与化学师范生的共价键学业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811,有着较强的相关,说明在模型本质观一致的情况下,共价键建模能力对化学师范生的共价键学业成绩存在较大的影响。(3)化学师范生的模型本质观与共价键建模能力不存在线性关系,模型本质观与共价键学业成绩不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共价键建模能力与学生的共价键学业成绩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模型本质观不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共价键建模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说明共价键建模能力对化学师范生共价键理论学业成绩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不是中介作用,否定原研究假设。(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余佳星[4](2018)在《化学思维导图教学对高一学生学业成绩和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思维导图策略是由托尼·布赞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易于便捷地将思维的过程可视化的工具,该工具可以促进大脑有效和高效地进行思考。近年来,国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关于思维导图的教学研究,在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发展学生认知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就。而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研究和实践者在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方法养成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思维导图的课堂研究。但是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思维导图的理论层面的分析,对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和实践研究很少,更缺乏思维导图在具体学科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一元素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以便为思维导图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本文作者通过文献分析,首先对学习动机、学业成绩、思维导图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简要、系统论述了国内外在思维导图研究方面的进展。本研究在文献理论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探究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对高一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的一系列测试工具,包括试卷、问卷调查和访谈多种方法。测试的试卷是宜宾市的重点中学采用的考试试卷,信度和效度良好。问卷法和访谈法主要是调查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可度、运用情况、制作困难、使用效果及小组合作情况等,是为了进一步探究思维导图教学对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对象选择的是四川省宜宾市某高级中学两个成绩相近的高一平行班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为了表现出思维导图教学的特点和功能,选择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氨硝酸硫酸”一节的内容作为研究载体。在该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及其化合物”、“硫”、“氮”等知识,在此处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可以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前概念,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方便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发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间的概念,从而达到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在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研究者依据优化后的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对于3个课时的元素化学教学内容进行了基于思维导图的系统教学设计。通过研究课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过程获取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对测试试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考察了化学思维导图对学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了化学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如下:(1)思维导图的教学可以显着提高化学学业成绩。通过测试试卷的分数对比发现,实验班的学生经过思维导图的教学之后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并且在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类型的题目上来看,实验班的学生得分也更高,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思维导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理清知识结构,更有效地进行思维的迁移和发散。(2)思维导图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可知,思维导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业成绩的提高。大多数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笔者根据文献梳理,提出了基于元素化学教学的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并应用教学实践,证明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一学生的元素化学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赵军[5](2018)在《完全学分制下物理化学教学中学业成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多元化和个性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越来越不适应这种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在这种形势下,我校从2015年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体制.本文针对我院开始实施学分制的实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分析并提出在完全学分制下物理化学教学如何建立起科学的学生学业测评体系.(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蒋伍玖,吴小艳,陈智勇,毛芳芳,崔莺[6](2017)在《公费定向师范生中职阶段的化学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学科作为中学的基本课程之一,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出发,以衡阳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公费定向师范生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习动机的理论,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化学学习动机,对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19期)
李伟娜,赵毅,刘志红[7](2017)在《基于泛在学习的有机化学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职高专有机化学学业评价的不足,本文将泛在学习融入学业成绩评价中,介绍了其在有机化学课程考核中的具体实践,讨论了泛在学业与学业成绩评价的关系,建立了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为信息化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信息记录材料》期刊2017年02期)
程晓蓉[8](2016)在《实施翻转教学对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教学模式引入我国后,对于翻转教学的意义、理念、实施原则、问题与展望以及探讨学生学习态度的研究较多,却较少提及学生的学习成效。那么,翻转教学会不会如无数次的教学改革热潮一样,只是一个噱头,过后就无法延续呢?老师、家长的疑虑主要围绕在:若课堂时间由学生取代老师,学生的学习成绩真的会比传统教授法来的好吗?学生的学习能力真的会得到提高吗?而且只能成就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生,中、后段的学生是否又将成为新教学方法下的牺牲品呢?本研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借鉴已有的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针对化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进行合理的、统一规范的课程设计,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教学,研究翻转教学对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找到翻转教学的优缺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具体研究目的如下:(一)检测翻转教学的实施,能否普遍提高高中生化学学业水平成绩。(二)检测翻转教学的实施,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业水平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准实验法研究,安排实验组实施翻转教学模式,控制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束后以学生的入学成绩为前测数据,半期测试成绩为后测数据,经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研究结论:(一)翻转教学对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和低分段成绩没有显着影响。(二)翻转教学对班级学生的高分段成绩产生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6-11-22)
胡群[9](2016)在《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做课堂笔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学习方法。做好笔记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课后能及时地掌握和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及时地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而且有助于学生考前复习时,抓住重点与难点,有效地复习;还有助于学生开发锻炼自己的思维,对新旧知识进行重新加工与处理,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的组织,构建与完善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结合新课改的背景,以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整理并评价化学课堂笔记记录及使用的研究情况;阐述问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学习策略、笔记策略相关理论研究的分析,对概念进行界定;确定化学课堂笔记的研究方向,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叁部分现状调查及分析:通过问卷和访谈来调查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现状,在总结笔记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的化学笔记使用情况的现状和其成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经研究发现,高中生在记录化学课堂笔记时,主要有以下问题:①学生主体意识差,被动地做笔记;②学习习惯差,做事拖拖拉拉;③课后使用笔记习惯差,不主动翻阅笔记;④做笔记方法差,机械摘抄板书。第四部分提出对策:针对高中化学课堂笔记记录和使用情况,在总结学优生笔记的基础上,总结出适合高中生化学学习的笔记方法;学生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学习,为以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针对高一理科生学课堂笔记出现的问题,从主客观两方面提出了对策。主观性对策:①明确笔记策略重要性;②注重笔记策略学习;③及时复习课堂笔记;④养成勤于做笔记的习惯;客观性对策:①重视课堂笔记策略;②介绍多样笔记策略;③提供学习笔记策略机会;④培养信息加工能力;⑤加强自身教育资源利用;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本部分归纳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且指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王先锋[10](2016)在《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详略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界定了笔记覆盖率的概念,对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覆盖率与学业成绩、记笔记习惯与学业成绩以及合成变量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检测,并依据检测的结果,提出了帮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建议。(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6年03期)
化学学业成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领域,基础教育改革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改革。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全国出现了很多成功的课堂教学改革案例。本课题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在明确问题并研究了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及详细的教学实践方案,并以学生学业成绩预测为工具衡量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检验了基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分析教学实验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差异很大,实验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获得了进步,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明显好转。本文最后得出结论:1、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化学成绩。2、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成绩,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均得到了提升。3、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并未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学业成绩论文参考文献
[1].陈兆先,高俊.利用SPSS软件对化学学业成绩进行统计学有无显着性差异的分析——以模型建构教学中实验班和对照班为例[J].理科考试研究.2019
[2].伍斌.基于学生学业成绩预测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及实践[D].湖南理工学院.2018
[3].唐金红.化学师范生模型本质观、建模能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4].余佳星.化学思维导图教学对高一学生学业成绩和动机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5].赵军.完全学分制下物理化学教学中学业成绩评价[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8
[6].蒋伍玖,吴小艳,陈智勇,毛芳芳,崔莺.公费定向师范生中职阶段的化学学习动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思考[J].山东化工.2017
[7].李伟娜,赵毅,刘志红.基于泛在学习的有机化学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
[8].程晓蓉.实施翻转教学对高中生化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9].胡群.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6
[10].王先锋.高中生化学课堂笔记的详略与学业成绩相关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