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脑康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糖脑康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一、糖脑康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谢三平,谭显红,王彦丽,陈立[1](2018)在《自拟降糖脑通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自拟降糖脑通方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69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西药抗血小板凝集、降血脂、降血糖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应用自拟降糖脑通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VEGF、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IL-6、s ICAM-1、CRP水平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研究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自拟降糖脑通方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提高VEGF水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优势显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刘敏[2](2017)在《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构建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循证病机-证治体系,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检索各国内中文数据库中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筛选合格研究,评价研究质量。应用国际循证医学协作网提供的统计软件Revman5.3统计数据,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临床按试验措施的不同分组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和Meta-分析,进行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2)以有效、安全及统计结果稳定为标准,筛选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优势治法、方药。结果:经筛选最终纳入119项合格研究。Jadad评分,31项研究得分≥3分,其余研究得分均<3分。包含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78种方药,体现出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益气活血祛瘀为主的多种治法及其相应治则的临床指导作用。结论:基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的优势治法、方药,按照以方测证原则分析,认为血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可作为指导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临床用药的病机假说,其病机-证治体系为:实性病机—证治体系血瘀-血瘀证-活血祛瘀法-丹红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虚实夹杂病机-证治体系气虚血瘀-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祛瘀法-补阳还五汤;气阴两虚、瘀血阻滞-气阴两虚、瘀血阻滞证-益气养阴、活血祛瘀法-补阳还五汤合生脉散。

曹文斋[3](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现有临床证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明确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2.通过建立中药方剂数据库,利用频数聚类分析,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证型及方证分布的特点,初步明确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组方规律;进一步利用网络图、Apriori算法、Kohonen建模等文本数据挖掘方法,探索现代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用方提供参考。方法:1.Meta分析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手工检索相关资料,收集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按照中药方剂和中成药进行分组,以相对危险度(RR)和标准化均差(SMD)为效应量,采用Stata MP 14进行meta分析分别汇总两组患者死亡率、有效率、神经缺损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等指标。2.数据挖掘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组方建立基础数据库,釆集一般情况、脑梗死起病时间、糖尿病病程、临床指标等相关信息,釆用药物频数、药味、药性、归经、功效等聚类分析,运用网络节点、Apriori算法、Kohonen建模算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临床特点及用方规律,并探讨治法、用方与临床特征、临床指标的关系,并探索方剂的作用机理。结果:1.Meta分析(1)共纳入104篇临床试验,总共纳入患者10366例,包括治疗组5125例,对照组5011例。纳入文献质量评价多数为B级,存在中等风险的偏倚。(2)中药方剂+西药治疗组vs.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合并RR=1.12(1.08,1.17);神经缺损评分NHISS积分合并SMD=-1.39(-1.73,-1.04),NFDS积分合并SMD=-1.27(-1.58,-0.96),TCMS积分合并SMD=-1.03(-1.43,-0.63);生活质量评分:BI积分合并SMD=1.03(0.89,1.17),ADL积分合并SMD=1.19(1.08,1.3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合并SMD=-0.82(-1.07,-0.58),餐后2h血糖合并SMD=-0.97(-1.34,-0.59),Hb A1c合并SMD=-0.71(-1.18,-0.24);血脂指标:TC合并SMD=-0.52(-0.66,-0.39),TG合并SMD=-0.52(-0.71,-0.29),LDL-C合并SMD=-0.42(-0.51,-0.33);高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23(-1.67,-0.79);IL-6合并SMD=-1.33(-2.00,-0.65),TNF-α合并SMD=-3.32(-8.72,-2.08);不良反应合并RR=1.082(0.24,1.39)。(3)中成药+西药治疗组vs.西药治疗组,有效率合并RR=1.13(1.07,1.19);NHISS积分合并SMD=-1.31(-1.75,-0.86);NFDS积分SMD=-1.68(-2.45,-0.91);生活质量评分ADL合并SMD=0.84(0.38,1.30);空腹血糖合并SMD=-0.65(-1.57,0.28),餐后2h血糖合并SMD=-1.33(-1.73,-0.93),Hb A1c合并SMD=-0.58(-0.90,-0.26);TC合并SMD=-0.53(-0.78,-0.28);TG合并SMD=-1.10(-1.84,-0.35);LDL-C合并SMD=-0.93(-1.34,-0.52);低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21(-1.65,-0.76);高切全血粘度合并SMD=-1.83(-2.51,-1.14);全血粘度合并SMD=-1.19(-1.76,-0.61);hs-CRP合并SMD=-1.56(-2.29,-0.84);IL-6合并SMD=-1.20(-1.64,-0.75);TNF-α合并SMD=-1.01(-1.79,-0.23);不良反应合并RR=0.86(0.46,1.61)。2.数据挖掘研究(1)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为(61.45±4.24)岁,女性比例为(0.44±0.09),急性脑梗死起病时间14d内患者比例最高,糖尿病病程5-10年间患者比例最高。(2)方剂中最常用的前十种药物为黄芪、地龙、川芎、生地黄、赤芍、当归、桃仁、红花、丹参和水蛭。活血祛瘀药、补虚补气药、清热凉血药、平肝熄风药、补虚补血药等为高频用药种类。通经活络、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祛瘀和补气升阳功效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甘味、苦味、辛味和咸味药物使用频率较高。药性平、微寒、温性和微温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归肝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3)方剂中共采用5种常用治法,分别为益气活血、清热解毒、健脾通络、镇肝潜阳及镇肝熄风法,其中益气活血法使用最频繁。用方中,自拟养阴活血通络方和补阳还五汤的使用最频繁。(4)Apriori算法建模结果,石菖蒲→川芎;石菖蒲→黄芪;葛根→黄芪;水蛭→黄芪;红花→桃仁为常用药对。石菖蒲、黄芪→丹参;石菖蒲、黄芪→生地黄;石菖蒲、黄芪→川芎;葛根、黄芪→川芎;红花、桃仁→赤芍等为常用药组。(5)Kohonen建模聚类分析结果获得5个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新的中药方剂组合,并揭示了新方剂应用的临床规律。(6)关联图结果显示方剂自拟养阴活血通络方和化浊毒方与空腹及餐后2h血糖降低相关;化浊毒方和复脉饮与血脂改善有关;补阳还五汤、芪葛蛭丹通络方与血液流变学改善有关;补阳还五汤与IL-6水平下降有关。结论:1.现有临床证据表明,西药治疗基础上,中药作为辅助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能够改善神经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积分,并对临床指标有改善作用,且不增加副作用。2.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更年轻,男性更为多见,多于诊断糖尿病后5-10年间发生中风。3.益气活血法是中药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最常用治法,活血祛瘀药及补益药是最常用药物。4.活血祛瘀药、通经活络功效药物使用频率高,归肝经药物使用频率高。5.关联规则取得高频药对和药组合并应用,可能增加疗效。6.聚类分析提取新的方剂处方,并根据临床资料提示了可能的应用规律,为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方剂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参考。7.养阴活血通络方、化浊毒方等可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发挥功效。

郭飞[4](2017)在《通脑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患者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通脑康对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型)患者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同时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自2014年5月到2016年1月在安徽省太和县中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以及脑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共有6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在我院的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例,将其设置为健康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而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西药疗法基础上加用具有化痰通络功效的通脑康。观察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组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缺功能损状况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值及临床总体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脑梗死组与健康组比较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存在异常。与健康组比较,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FIB、D-D、t-PA、PAI-1变化水平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而血清PT、APTT、IN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治疗前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治疗前血清FT3、TT3、TSH变化水平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血清FT4、TT4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程度、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能够反映患者病情轻重的NIHSS评分存在相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IB、D-D、t-PA、PAI-1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FIB、D-D、PAI-1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t-PA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而血清PT、APTT、INR水平与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红细胞的聚集指数、血浆黏度与NIHSS评分水平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T3、TT3、TSH水平的高低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FT4、TT4水平变化与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性指标比较存在差异。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显着增加,2组病例总疗效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均有降低,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着(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其中治疗组下降非常显着(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NIHSS评分改善更为显着(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其中治疗组升高差异非常显着(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较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T、APTT、INR均无显着差异(P>0.05),而血清FIB、D-D、t-PA、PAI-1水平变化差异非常显着(P<0.01);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对血清FIB、D-D、t-PA、PAI-1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红细胞的聚集指数、血浆黏度非常显着(P<0.01);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在降低全血比粘度(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血清FT3、TT3、TSH水平均有所变化,治疗组FT3、TT3、TSH三项指标均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而血清FT4、T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对FT3、TT3、TSH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在治疗阶段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脑梗死出血性转化以及胸片等指标都无明显异常的现象,无发生头晕、腹泻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异常,且异常程度与反映病情轻重的NIHSS评分有相关性。(2)通脑康能恢复急性脑梗死患者正常凝血纤溶系统功能,减少患者血液黏稠度,提高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且通过对上述与痰瘀相关指标的改善,表明通脑康具有化痰通络之功。(3)通脑康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改善病人的中医证候积分,其结合西药治疗临床总体疗效显着优于常规西药治疗。(4)通脑康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王瑶[5](2013)在《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文中研究表明为探求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要则,通过查阅现代中西医关于本病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了临床实习经历对本病有了基本的认识。本病为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认为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血小板功能异常、高血糖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属于“消渴性中风”的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消渴日久,必致气阴两虚,气虚无力运血,导致血流缓慢,瘀血内生;津亏液竭,不能滋养血脉,导致血脉壅滞;燥热伤津耗液,导致血液凝滞,皆可导致瘀血内生,阻于清窍,发为中风。可见气阴两虚为本病之根本,瘀血阻络为本病发病的重要环节。故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时应以益气养阴为本,活血化瘀为要,气行则血行,滋阴则虚热自除,血液不再受到阴火的灼炼,故血流自然通畅,不易产生瘀血;血活则瘀血自除,瘀血除则脉络通,脉络通则病愈快,以达标本同治之目的。针灸作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对中风后遗症的神经康复方面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故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往往能收到满意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兰印,武宏[6](201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糖脑康合剂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糖及凝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脑康合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空腹血糖、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小板计数及凝血指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结论:糖脑康合剂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疗效较好,而且没有明显的副反应。

张强[7](2010)在《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在两组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对照组予以参七脑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试验组用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观察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改变,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不良反应。结果:1、总临床疗效的比较:临床综合疗效及中医证侯疗效比较,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四周后均能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周后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组间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5、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试验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无意义。6、血脂比较:治疗组能显着降低血总胆固醇(TCH)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的比较: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养阴通瘀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安全有效无毒副反应的理想药物。

周喜燕[8](2010)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基础急性缺血中风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认为背景中风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脑血管病是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二位原因,其中1/3的患者死亡,另1/3的患者终身残疾,给社会和家庭都增加了不少的负担。治疗和防治中风病,首要的问题是对中风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来防治中风病。糖尿病是中风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从治疗危险因素的角度对中风病进行治疗,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防止复发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在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独到的优势,面对多因素所致的中风危急重症病人,临床上采取以辨证论治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方案,发挥综合效能,才能取得最好的疗效。本课题所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中风协定方(益脑康胶囊),华佗再造丸和灯盏细辛注射液。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十五”数据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合并糖尿病阴类证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征积分等方面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动物实验,来探讨益脑康胶囊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疗效,从胰岛素抵抗角度来探讨益脑康胶囊治疗急性缺血中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临床部分依托国家“十五”攻关项目“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在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组中,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其中医症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残障水平、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观察有糖尿病病史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在经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或西医基础治疗后,其中医症征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水平、残障水平、生活自理能力等的改善情况,来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合并糖尿病阴类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实验部分将11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复合模型组、益脑康预防组、益脑康治疗组、立普妥治疗组。采用高脂膳食喂养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复制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从行为学、生化指标、病理等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干预上分别给予预先灌服益脑康胶囊(预用益脑康组)和正常治疗时点的益脑康胶囊、立普妥胶囊。本文分别从行为学(ZeaLonga评分法评价神经行为学的改变)、生化指标(血糖、胰岛素、脂联素、游离脂肪酸,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免疫组化(颈动脉脂联素表达水平的异常)、脑组织病理、大鼠脑含水量等方面来评价益脑康胶囊的治疗作用。观察益脑康胶囊对上述各项指标的作用。从胰岛素抵抗角度来探讨益脑康胶囊治疗急性缺血中风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结果临床部分: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残障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中医症征积分(严重程度、对生活的影响)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分别经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和西医基础治疗后,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基线NIHSS总分相比较,两组在第21天的评分降幅有显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障水平,两组21天G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生活能力,在第21天,随访的60天和90天,BI指数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中医症征积分中对生活的影响方面,在21天、90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以上可以看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轻21天的残障水平;可以减轻治疗后21天和90天的中医症征;提高患者90天随访的生活能力;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可见此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缺血血中风合并糖尿病阴类证患者确有疗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实验部分:本研究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诱发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大鼠,在此基础上复制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灌服益脑康胶囊治疗7天后,治疗前后对比,益脑康胶囊可降低模型鼠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立普妥可降低模型鼠的胰岛素水平,二者对脂联素水平影响不大,立普妥可降低模型鼠游离脂肪酸水平,预用益脑康胶囊可有效降低模型鼠游离脂肪酸水平。治疗后三个干预组组间比较,益脑康降血糖效果优于立普妥,三组在降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脂联素方面差异无显着性,在降低游离脂肪酸方面,预用益脑康组优于益脑康组,与立普妥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模型鼠颈动脉脂联素免疫组化显示,治疗前复合模型组血管壁脂联素的阳性表达强度(2+)弱于正常组(3+),经药物干预后,各干预组血管壁脂联素的阳性表达强度均明显增强,其中预用益脑康组血管壁脂联素的阳性表达强度(4+)高于益脑康组和立普妥组(3+)。说明益脑康胶囊和立普妥在改善模型鼠胰岛素抵抗状态的同时,增加了血管壁脂联素的表达。且预用益脑康组增强明显,说明预防用药效果显着。脑组织病理检测显示:治疗结束后,复合模型组脑组织水肿加重,炎症明显。干预各组跟同期复合模型组相比,皮质层神经元修复明显,炎症消失,水肿减轻,其中预用益脑康组比益脑康组神经元修复和水肿减轻明显,提示预防用药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效果显着。脑组织含水量,预用益脑康组、益脑康组、立普妥组均较复合模型组下降,但三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部分: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改善急性缺血中风合并糖尿病阴类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残障水平;可以降低治疗后的中医症征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趋势。实验部分:益脑康胶囊能降低急性缺血中风大鼠游离脂肪酸水平,且预用益脑康效果显着;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模型鼠颈动脉脂联素的阳性表达,预防用益脑康效果优于短时间用药;改善大鼠脑组织水肿,修复受损脑组织皮质神经元,减轻血管周围水肿。实验结果表明益脑康胶囊可能是通过改善急性缺血中风大鼠的胰岛素抵抗来发挥其治疗作用的,且预防用药效果优于短时用药。

赖淑婷[9](2009)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回顾性探讨糖尿病合并症状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特点、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防治及预后。2、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SCI)是目前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它是症状性脑梗塞的一种前兆,因此对此病的研究很有必要。3、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CT特点,CT梗塞灶部位与脑梗塞是否出现症状的相关系。4、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SCI)不易被患者及医师注意到或忽略,易再继续发生脑梗塞,而不管是无症状性或是有症状性的,都能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损害。因而预防进一步加重。5、探讨对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塞防治与否和糖尿病合并症状性脑梗塞的转化的危险因素关系。6、探讨糖尿病合并症状性与无症状性脑梗塞的中医辨证特点,有利于重新认识症状与证型的形成机理,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方法本课题为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以年龄、性别、形体、饮食习惯、病程、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实验室检查数据指标为主,调查250份糖尿病合并脑梗塞、2型糖尿病病案资料。应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方法,验证形成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医症候与危险因素的探讨。结果1、糖尿病合并症状性脑梗塞和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二组在舌象、脉象、证型相结合分析,结果显示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为基本证型。2、糖尿病合并症状性脑梗塞与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塞,二者在实验室检查数据指数中,凝血、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指标均高于正常值,结果显示这些数值均是导致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病情轻重及预后的重要指标。3、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在CT特点上,以腔隙性多发性梗塞最多见。主要损伤部位为基底节、放射冠,多数还同时伴有脑萎缩。所以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上易出现肢体瘫痪程度较轻。4、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与糖尿病,二组在年龄、形体、病程上,这3种因素呈正相关性,P<0.05。5、糖尿病合脑梗塞与糖尿病,二组在凝血、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统计结果显示:二组在这些实验室检查数据指标上无显着的差异性,P>0.05。结论1、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很多,其中包括年龄、血高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饮酒等,这些危险因素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2、在本课题观察研究中,从临床症状和舌脉象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相结合探讨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基本证型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型。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在临床上的中医辨证有一定的指标意义。3、糖尿病患者在实验室检查中,以凝血指标升高、血脂异常、糖化血红蛋白指数升高、空腹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这些指标异常提示了糖尿病患者易并发脑梗塞,而这些指标也为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机制及病情轻重、预后等的临床重要指标。

李可建[10](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二、糖脑康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糖脑康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自拟降糖脑通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2. 1 中医诊断标准
        1.1.2. 2 西医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EGF水平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2)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
        1.1 检索范围
        1.2 检索策略
    2 文献选择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文献筛选
    4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
    5 统计学方法
        5.1 异质性检验与效应模型选择
        5.2 漏斗图(funnel plot analysis)分析
        5.3 敏感性分析
结果
    1 纳入文献基本情况
        1.1 检索及筛选方法及结果
        1.2 纳入研究基本资料
        1.3 纳入文献发表的年度构成
        1.4 纳入文献中医辨证分型
        1.5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2.疗效评价
        2.1 临床疗效总效率的Meta-分析
        2.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Meta-分析
        2.3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2.4 空腹血糖
        2.5 餐后2小时血糖
        2.6 糖化血红蛋白
    3.安全性分析
    4 倒漏斗图分析
讨论
    1. 研究的选题依据
    2. 疗效分析
        2.1 有效治法筛选
        2.2 优势方药筛选
    3.稳定性分析
    4.优势治法、方药推荐
    5.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病机-证治推导
    6.本研究的局限性
        6.1 方法学质量
        6.2 可能的发表性偏倚的存在
        6.3 干预多样且缺乏重复验证
        6.4 不良反应
        6.5 随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论文着作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案
        1.1 资料与方法
        1.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1.2 文献检索
        1.1.3 结局指标
        1.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1.1.5 文献质量评价
        1.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分析
        2.2.1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特征分析
        2.2.2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文献特征分析
        2.3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
        2.3.1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meta分析
        2.3.2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率meta分析
        2.3.3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神经缺损症状积分meta分析
        2.3.4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meta分析
        2.3.5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糖meta分析
        2.3.6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脂meta分析
        2.3.7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液流变学meta分析
        2.3.8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meta分析
        2.3.9 中药方剂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不良反应
        2.4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4.1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meta分析
        2.4.2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有效率meta分析
        2.4.3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症状积分meta分析
        2.4.4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meta分析
        2.4.5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糖meta分析
        2.4.6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脂meta分析
        2.4.7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血液流变学meta分析
        2.4.8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meta分析
        2.4.9 中成药合用西药对比西药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分析
        3.2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分析
        3.3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神经缺损积分作用分析
        3.4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积分作用分析
        3.5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3.6 纳入文献质量分析
第二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收集
        1.1.1 数据检索
        1.1.2 数据准备
        1.2 数据挖掘
        1.2.1 描述性分析
        1.2.2 聚类分析
        1.2.3 网络图分析
        1.2.4 关联规则定量分析
        1.3 数据挖掘工具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2.1.1 患者年龄分布
        2.1.2 患者女性所占比例
        2.1.3 急性脑梗死起病时间
        2.1.4 糖尿病病程
        2.2 描述性分析结果
        2.3 治疗中药类别聚类统计
        2.4 治疗中药功效聚类统计
        2.5 治疗药物药味聚类归纳
        2.6 治疗药物药性聚类归纳
        2.7 治疗药物归经聚类归纳
        2.8 各研究用方聚类
        2.9 各研究治法聚类分析
        2.10 Apriori建模分析结果
        2.11 聚类分析
        2.12 中药方剂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实验室指标的数据挖掘
        2.12.1 中药方剂与血糖关联分析
        2.12.2 中药方剂与血脂关联分析
        2.12.3 中药方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疗效机制的数据挖掘
    3 讨论
        3.1 基本统计指标分析
        3.2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起病时间和病程分析
        3.3 中医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4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治法和用方情况
        3.5 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3.6 聚类分析结果分析
        3.7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作用分析
        3.8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作用分析
        3.9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作用分析
        3.10 中药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炎症因子作用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4)通脑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5)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引言
1. 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消渴合并中风的主要病机
2. 瘀血是消渴性中风的中心环节
3.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为治疗消渴性中风的主要原则
    3.1 针灸治疗
    3.2 典型病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病例选择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施加因素
        2.3 随机方法
        2.4 治疗方案
    3 观察内容及方法
        3.1 安全性观察项目及方法
        3.2 疗效性观察
    4 疗效标准
        4.1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4.2 中医症候疗效评定
        4.3 安全性评价
    5 数据处理及统计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1.3 两组治疗前病人门诊住院构成分析
        1.4 两组病程分析
        1.5 两组治疗前病人脑梗死部位分析
        1.6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比较
        1.7 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分析
        1.8 两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析
        1.9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2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2.4 治疗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2.5 治疗前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2.6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比较
    3 安全性分析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分析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检查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认识
        1.1 祖国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认识
        1.2 现代临床治疗研究
    2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认识
        2.1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特点
        2.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发生机制
        2.3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
    3 益气养阴通瘀方联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病的中西结合背景
        3.1 目前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脑梗死恢复期)中存在的问题
        3.2 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优势
    4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4.1 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基本病机
        4.2 滋阴益气活血法是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治疗大法
    5 益气养阴通瘀方组方分析
        5.1 益气养阴通疥方的药物组成
        5.2 益气养阴通癖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6 体会
    7 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交流学习情况
    附表

(8)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基础急性缺血中风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急性缺血中风病因病机及治疗现状与展望
        1 历代医家对缺血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
        2 缺血中风(脑梗塞)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第二节 缺血中风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第三节 缺血中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第四节 胰岛素抵抗与缺血中风发病的关系探讨
    第五节 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临床试验设计方案
        3.2 回顾性分析设计方案
    4 统计分析方法
    5 结果
        5.1 基线分析
        5.2 合并糖尿病和不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经中医综合治疗后两组的疗效比较
        5.3 中医综合治疗组和西医基础治疗组中合并糖尿病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6 讨论
        6.1.糖尿病与缺血中风发病和预后关系探讨
        6.2 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中风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与仪器
        1.2 动物与分组
        1.3 实验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动物死亡情况
        2.2 一般情况和症候学指标观察
        2.3 造模评价
        2.4 益脑康胶囊对急性缺血中风大鼠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2.5 各组大鼠脑含水量
        2.6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
        2.7 各组大鼠颈动脉脂联素表达
    3 讨论
        3.1 动脉粥样硬化并急性缺血中风大鼠复合模型评价
        3.2 从胰岛素抵抗角度探讨益脑康胶囊治疗脑梗塞的可能作用机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 分文献研究
    第一章 古代文献对糖尿病、脑梗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叙述
        第一节 叙述古代文献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其并发症的认识
        第二节 叙述古代文献对"脑梗塞"病因、病机的认识
        第三节 中医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论述
    第二章 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研究
        第二节 中药注射剂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研究
        第三节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研究
        第四节 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实验动物研究
        第五节 现代方法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研究
        第六节 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研究
    第三章 痰、瘀证对糖尿病、脑梗塞、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相关叙述
        第一节 人体与痰湿证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人体与血瘀的相关性
        第三节 痰浊与血瘀之相关性
    第四章 气象因素、中医时间医学与中风病的论述
        第一节 气象、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时间医学的论述
        第二节 气象天人相应与中医时间医学论述
        第三节 气象因素与中风病的关系
        评述与展望
    第五章 糖尿病血管病变
        第一节 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概述
        第二节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生理病理叙述
    第六章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发病机制与现代研究进展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发病机制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现代研究进展
    第七章 无症状性脑梗塞的研究进展
        第一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的发生率
        第二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的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三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的发病机理
        第四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影像学检查及其研究
        第六节 无症状性脑梗塞(SCI)与脑卒中预后的关系及其防治
        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危险因素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回顾性研究
    第一章 2型糖尿病合并症状性和无症状性脑梗塞危险因素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探讨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临床资料
        三、研究方法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第二章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特点及糖尿病对脑梗塞发病的影响探讨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临床资料
        三、研究方法
        四、统计学分析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课题创新点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与得奖情况
致谢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四、糖脑康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拟降糖脑通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谢三平,谭显红,王彦丽,陈立.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8)
  • [2]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的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D]. 刘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03)
  • [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评价[D]. 曹文斋.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4]通脑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研究[D]. 郭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5]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D]. 王瑶.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05)
  • [6]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J]. 刘兰印,武宏. 四川中医, 2010(12)
  • [7]益气养阴通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D]. 张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0(02)
  • [8]中医综合方案治疗糖尿病基础急性缺血中风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探讨[D]. 周喜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9]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中医证候与危险因素的回顾性探讨[D]. 赖淑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糖脑康治疗糖尿病脑梗死3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