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地区资源是有限的,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如何稳定、安全、可靠的进行资源供应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资源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深的今天,内蒙古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必须认真分析本地区资源可供性形势,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状况,合理进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以保障内蒙古国民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需要。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内蒙古煤炭开发利用战略进行研究,有利于弄清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面临的环境问题,结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预测,研究内蒙古煤炭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形成煤炭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与战略,在确保生态文明前提下,为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同时,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情况,帮助其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本文首先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形势进行分析,继而从内蒙古煤炭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相关性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赋存情况出发对内蒙古煤炭资源可供性进行分析;然后建立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煤炭资源的协调度,对内蒙古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接着从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计算、煤炭资源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煤炭开采对土地破坏与污染方面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并结合内蒙古十七个主要矿区采用环境评价模型进行环境评价与分析,为科学合理规划煤炭资源开发规模、制定内蒙古今后的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奠定基础。在对内蒙古煤炭资源状况、煤炭资源支撑能力、主要矿区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粗集预测方法和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下的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进行预测;根据内蒙古未来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提出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内蒙古煤炭资源耗竭速度,最后提出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实施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1.2 选题意义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4 本文要做的工作第二章 空间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2.1 空间经济学2.2 相关学科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2.2.1 与区域经济学的区别2.2.2 与经济地理学的区别2.2.3 与区位论的区别2.2.4 与生产布局论的区别2.2.5 与投资布局论的区别2.3 空间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融合2.3.1 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科学的融合—"中心-外围"模式2.3.2 空间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的融合—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2.3.3 空间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融合—国际模型2.4 空间经济学核心观点2.5 空间经济学模型分类与建模技术2.5.1 第一类模型建模技巧2.5.2 第二类模型建模技巧2.6 区域经济学主流化的新格局2.7 本章小结第三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形势3.1 内蒙古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3.1.1 自然地理概况3.1.2 内蒙古自然环境特点3.2 内蒙古煤炭资源分布及种类3.3 内蒙古煤炭资源构造特征3.4 内蒙古煤炭资源特征3.5 内蒙古煤炭资源勘查状况3.5.1 内蒙古煤炭资源矿区现状3.5.2 勘查状况3.6 本章小结第四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4.1 内蒙古煤炭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1.1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相关性分析4.1.2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因果关系分析4.1.3 1985-2007年内蒙古GDP与煤炭消耗回归分析4.2 内蒙古煤炭资源赋存情况4.2.1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储量4.2.2 现有矿井生产能力及资源动用情况4.3 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支撑能力分析5.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5.1.1 煤炭资源对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5.1.2 煤炭资源为内蒙古电力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5.1.3 煤炭资源是内蒙古城镇化的重要依托5.1.4 矿产资源开发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5.2 全区煤炭资源支撑能力5.3 煤炭资源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5.3.1 支撑能力评价指标5.3.2 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煤炭资源的协调度5.4 内蒙占煤炭资源支撑能力综合评价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分析6.1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生态环境现状分析6.1.1 概述6.1.2 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计算6.1.3 内蒙古人均生态足迹供给能力(生态承载力)计算6.1.4 基于生态足迹的内蒙古生态环境分析6.2 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概述6.3 煤炭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概述6.4 煤炭资源开采对水环境的影响6.5 煤炭资源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6.6 煤矸石对矿区环境的影响6.7 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与污染6.8 本章小结第七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环境评价7.1 环境评估方法概述7.2 评价因子的选取和赋值7.2.1 评价因子的选取7.2.2 评价因子各组成要素的量化7.3 评价因子的赋值方法7.3.1 GIS地形分析原理7.3.2 聚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7.3.3 评价因子赋值7.4 评价得分的计算和分级7.4.1 评价得分的计算7.4.2 评价分级7.5 内蒙古主要矿区的环境综合评价7.6 本章小结第八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预测8.1 基于粗集理论的内蒙古煤炭需求预测8.1.1 粗集理论基本原理8.2 煤炭需求预测决策表的生成8.2.1 原始数据表8.2.2 属性的选择及其离散化8.2.3 初始决策表8.3 煤炭需求预测规则的提取8.3.1 决策表属性约简8.3.2 属性重要度的计算8.3.3 预测规则的生成8.4 预测模型的解释及应用8.4.1 预测规则的解释8.4.2 预测规则的应用8.5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下的神经网络预测8.5.1 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有机混合模式8.5.2 有机混合模式下的多因素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8.5.3 有机混合模式下的多因素时间序列神经网络预测过程8.5.4 混合模式下内蒙古煤炭资源消费量预测8.6 本章小结第九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与耗竭速度分析9.1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基础9.1.1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观点9.1.2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界定9.1.3 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内容9.2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9.2.1 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承载对象9.2.2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的计算9.2.3 内蒙古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计算9.3 煤炭资源的耗竭原则9.4 煤炭资源耗竭速度计算原理9.4.1 效率原则9.4.2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9.5 内蒙古煤炭资源耗竭速度计算9.6 本章小结第十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动态承载力分析10.1 系统动力学简介10.1.1 基本概念10.1.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成10.1.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步骤10.2 经济、环境、资源对煤炭生产的因果关系模型10.3 煤炭生产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关系模式10.3.1 环境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模式10.3.2 资源承载力与煤炭产出水平的关系模式10.4 环境与资源约束下内蒙古煤炭资源的开发系统动力学模型10.4.1 基本系统动力学模型10.4.2 动力学方程的确定10.4.3 煤炭开发与环境、资源承载力仿真结果分析10.5 本章小结第十一章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规划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11.1.1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指导思想11.1.2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目标11.2 内蒙古煤炭产业区域布局11.2.1 蒙西煤炭综合开发基地11.2.2 鄂尔多斯煤炭综合开发基地11.2.3 蒙中煤炭综合开发基地11.2.4 蒙东煤炭资源综合基地11.3 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措施11.3.1 发展绿色矿山11.3.2 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统一11.3.3 建立煤炭资源循环经济模式11.3.4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信息系统11.3.5 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煤炭资源开发的集约化发展11.3.6 完善促进煤炭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11.3.7 正确处理煤炭综合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11.3.8 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内蒙古能源消费结构11.4 本章小结第十二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相关论文文献
- [1].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保治理[J].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06)
- [2].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探究[J]. 财务与会计 2019(15)
- [3].西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贡献及典型示范借鉴[J]. 煤炭经济研究 2017(01)
- [4].浅谈如何破解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困局[J]. 财经界(学术版) 2017(15)
- [5].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0)
- [6].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探析[J]. 硅谷 2015(02)
- [7].论甘肃煤炭资源开发的潜力及其评价[J]. 城市地理 2016(06)
- [8].大型煤炭资源开发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煤炭工程 2014(10)
- [9].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策[J]. 能源与节能 2015(03)
- [10].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11].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究[J].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8(00)
- [12].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牧民利益保护研究——以准格尔旗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3].关于乌鲁木齐市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几点思考[J]. 知识经济 2013(18)
- [14].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开发中的自身价值折耗测算[J]. 会计之友 2012(05)
- [15].建立与完善我国煤炭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研究[J]. 中国外资 2012(08)
- [16].煤炭资源开发对百里杜鹃环境的影响及防护[J]. 贵州科学 2012(03)
- [17].新疆煤炭资源开发思路与建设水平探讨[J]. 煤炭工程 2012(S2)
- [18].我国煤炭资源开发管理形势分析[J]. 国土资源情报 2011(04)
- [19].整合,带来新活力——山西省朔州市煤炭资源开发整合综述[J]. 国土资源通讯 2010(04)
- [20].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论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中的副作用及对策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17)
- [21].煤炭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管理的探索[J]. 山东煤炭科技 2010(05)
- [22].矿产资源开发“强区与富民”悖论研究——以新疆煤炭资源开发为例[J]. 财经科学 2010(07)
- [23].海外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 中国煤炭 2009(04)
- [24].煤炭资源开发中政府监管的产业组织思路[J]. 煤炭经济研究 2008(03)
- [25].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经济学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26].浅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7].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前景及对策[J]. 地质论评 2020(S1)
- [28].地质构造对煤炭开采的影响分析[J].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8)
- [29].煤炭资源开发以及矿区综合地质勘探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02)
- [30].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益分配的实证分析[J].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5(09)
标签:煤炭资源论文; 可供性论文; 支撑能力论文; 战略论文; 空间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