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浦东新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宋晓娟[1](2021)在《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居民基于中意而结成的共同体。就私人生活而言,居民可能以个体或家庭的形式存在,但受房屋产权、物理位置、身份地位等因素影响,居民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纳入社区组织。同一社区空间内的组织之间共享社区环境与服务对象,甚至还可能存在成员重叠。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组织之间、社区组织相互之间彼此依赖,休戚与共。生物学领域将不同种属按某种厉害关系生活在一起叫做共生,社会学领域也逐渐做出了相似的现象解释,而社区则成为了最常见的共生关系发生域,有鉴于此,本文采用共生理论来透视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重心几经调整。但到本世纪之初,城市社区问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且管得着但不愿管的现象仍很普遍。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应运而生。就社会管理传统下的网格化管理(2004-2012)而言,其主体、资源和运行方式均源自于政府,因此从主质参量来看,其与政府管理方式同质,是后者向社区的进一步下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改革。作为社会的微观构体,城市社区的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在网格化管理强化的同时开始注重治理主体的培育,实践创新的单位则以区、街道为主。以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的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的城市社区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分析得出,这三年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重点依次是:减负增效、三社联动和政社互动。从共生理论视角来看,城市社区的实践由同质延伸转向了异质化发展。研究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关键变量发现,社区有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这些主体在通过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产生互动,互动中的物质信息交流以单向为主,互动的结果是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的提升。变量数据表明,这一时期城市社区的共生行为模式属于偏利共生。实践步入近几年(2016至今)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单位由区、街道转向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与社区治理要素又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从社区网格化管理方式来看,自2016年到新冠疫情暴发前,中国城市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延续着常态化发展,核心在于对以往实践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已有问题的探索性解决;新冠疫情暴发后,网格化管理承接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重要使命,实践方式做了一些应急性调整与“补漏”式改进。就社区治理要素的发展而言,以民政部在2018年选出的101个优秀社区工作法(已对最新进展做了补充)为样本,经NVivo11软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以协商共治为整体目标导向,形成了多主体参与、资源整合共享的治理格局,发展出了多样化的治理实践方式。从共生行为模式的四个核心变量来看,城市社区生成了丰富的治理主体,这些主体发起了多样化的共治活动,活动中的物质信息呈多方多向流动,最终导向了驻区组织的非同步化发展,由此可见,此阶段的城市社区共生行为模式属于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在中国城市社区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似乎始终未曾远离。每一次新实践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的产生,而新问题又成为了实践再次创新的动力。目前,非对称互惠共生的城市社区实践面临诸多问题,对称互惠共生是其进化方向。从非对称互惠共生到对称互惠共生的发展需要实现共生单元、共生界面与共生条件的多重转变,对称互惠共生的理想固然美好,但这一转变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基于当下的城市社区实践现状,结合实践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社区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首先需要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的充分发展与深度融合。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衷是强化政府对内部层级部门间网络的管理能力。城市社区治理要素发展的实质是社区内公私合作程度的提升与基层党政部门对公私合作网络管理能力的提高。在学者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和威廉·D.埃格斯的语境下,公私合作程度与网络管理能力是理解网络化治理的两个维度。对比理论植根的实践来看,中国城市社区与美国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处。有鉴于此,本文提出网络化治理是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治理要素双维度发展的最终指向,是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共生理论认为,动力与阻力是影响共生关系进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要想推动共生关系发展必须提升动力,消解阻力。网络化治理是城市社区实现对称互惠共生理想状态的技术工具,形塑网络化治理的动力同时也是推动主体增容(共生单元)、强化组织互动(共生界面)、加速物质信息流动(共生条件)之力;阻力则主要是由社区组织的互动方式(共生界面)与组织性质(共生单元)决定的。研究发现,动力因素主要有三个:党政领导力、利益驱动力和科技支撑力。这些动力并非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挥作用的。单一治理网络可以由多种动力来形成,但通常只有一种动力在发挥主导作用。综合比较前面所有的样本社区及笔者所调研的其他社区,笔者发现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长青街道城建社区的动力因素最为全面,且已初步推进了网络化治理建设。以城建社区为例,本文从实践层面剖析了这些动力因素导向网络化治理的运作过程。此外,本文以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向心力”中的最高施力方(基层党组织)领导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离心力”为例,剖析了形塑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系统的内在张力。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与阻力明晰之后,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寻强化动力、消解阻力之方法。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价值理念是影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共生(共生除可以是一种主体间形态外,还可以是组织行为的先导,即价值)是人类社会的原价值,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是以社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行为模式为基点的,所以前者的实施路径也是后者的发展路径,换言之,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和共生条件三个共生行为模式的核心要素(“成果配置”是共生关系最终呈现出的结果)也是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实施路径的基本面向。有鉴于此,本文从共生价值体系(价值理念)、治理组织建设(共生单元)、治理行动选择(共生界面)和科学技术支撑(共生条件)四个方面探寻了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施路径。
周钰坤[2](2020)在《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土地是农业的根本,农用地的数量、质量、利用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是构成农业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基础。对农用地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和动态跟踪管理,是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解决农村土地确权不确地问题以及对农业布局规划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的重要手段。论文以上海郊区农用地信息的采集和动态管理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农用地的分类标准,基于卫星遥感的农用地分类与提取技术,农田地块的自动化编码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上海市农用地分类标准的研究进行农用地空间数据采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关于农用地的分类研究。我国农用地分类标准长期缺失,现有的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中关于农用地分类相对薄弱。论文从上海郊区农用地生产管理实践出发,在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分类方法发展演变规律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厘清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与全国土地现状分类的关系。分类中还给出农用地类型与作物种植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基于遥感的农用地现状数据采集提供方法基础。2.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用地分类和数据提取工作在分类研究基础上,论文从研究农作物物候特点出发,考虑到上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气象条件的限制,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特别是结合微波遥感数据,试验了多种基于作物信息的农用地现状数据的分析提取和变化监测的技术方法,实现对农用地和作物种植数据人工解译和填报工作的有效补充和相互检验。3.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农田地块的自动化编码技术对农田地块进行唯一性编码不仅是农用地动态管理的需要,同时也是进行农用地数据共享的重要基础。传统编码方法是基于行政区划进行的顺序编码,主要靠人工编排,更新维护困难。本文研究设计一种根据田块的空间位置和形状特征进行自动编码的方法,相比于传统编码,该编码过程可由计算机自动实现,并支持田块的拆分和合并的同时保持编码的唯一性和连续性,从而支持对农用地的动态管理。论文最后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研究设计了农用地动态管理系统,实现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用地数据填报和核查系统,通过对农田地块的自动编码技术支持对上海市农用地信息的动态管理。相关成果已在上海市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得到较好应用。
姚东京[3](2020)在《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科学前沿。伴随着上海市突发性暴雨的频发,动态人口空间分布是研究人口风险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于城市密集型数据(普查数据、浮动车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等),构建了城市小时级人口空间估算模型,探讨了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格局,并针对100a一遇城市暴雨内涝情景,分析了城市人口的洪涝风险,主要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脆弱性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密集型数据处理和集成。浮动车数据处理主要在Postgre SQL数据库支持下,对原始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然后将结构化数据入库,再通过清洗程序获取上车点和下车点的数据。密集型数据采用面积权重模型,在Arc GIS中生成1 km×1 km的格网,进行数据的集成。(2)通过分析浮动车数据,揭示浮动车数据下车点和上车点24小时变化特征。浮动车下车点、上车点和浮动车净流入量在5个工作日24小时的变化上基本具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下车点和上车点的空间分布基本存在一致的变化特征,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内的核心城区,即静安区、黄埔区和卢湾区交界的区域;以核心城区为中心的单中心递减的变化趋势。根据浮动车净流入空间变化情况来看,城市核心区夜间时段(18时至4时)是以流出为主,流出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白天时段(5时至12时)是以流入为主,流入的强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过程,所占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先增多后减少的过程;其余白天时段基本上也是以流出为主。(3)利用浮动车数据、人口普查数据和经济普查的从业人口数据等密集型数据,构建了人口估算模型,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人口估算模型进行验证,并进一步改进人口估算模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利用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人口估算的结果和手机信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呈正相关(P<0.01),相关性显着;对24小时内相对误差进行统计得出,相对误差在±10%内有7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15%范围内有10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误差在±20%范围内有15个时段相对误差所占比例超过50%。从手机信令估算的人口中高估和低估的比例来看,夜间时段高估和低估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差不大;白天时段多数区域基本上是以低估为主。因此,通过手机信令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认为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可以应用到人口估算的工作中。(4)基于密集型数据构建的人口估算模型进行估算研究区小时级的人口,揭示24小时人口空间分布特征。0时至23时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较高和高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黄浦江西岸的内环线以内,及内环线西部和北部外缘附近;低和较低人口密度主要分布在外环线附近,即研究区的外围区域;具有明显的单中心模式。0时至23时人口流动空间分布变化具有以下特征:城市核心区域的大部分区域在2时至13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14时至次日1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变化特征。外围区域在5时至15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出的特征,在16时至次日4时的时段人口表现出流入的特征。人口流动最为强烈的两个时段是6时至9时的早高峰时段和19时至22时的时段。人口在各区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分布的比例基本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居住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是最多的;统计各区不同土地利用的流入和流出面积来看,流入和流出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均是居住用地。(5)通过利用暴雨强度公式和芝加哥雨型公式进行降雨过程计算,利用SCS模型进行径流过程计算,基于等体积法计算淹没情景模拟等三个降雨淹没情景的模拟过程,获得4种雨峰位置的淹没情景。4个淹没情景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具有如下特征:4种雨峰位置的暴雨内涝影响的人口分布均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且呈现出单中心减少的变化趋势,雨峰位置为0.5时影响的人口数量最多,其数量为328.8万人。影响人口最多的时段为中午(12时和13时),人口数量为328.8万人;其次是晚高峰(17时),人口数量为289.0万人;再次是早高峰(8时),人口数量为251.8万人;最后是夜间(3时和4时),人口数量为227.2万人。人口脆弱性分析是通过构建人口脆弱性曲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淹没深度与人口密度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96;淹没体积与影响人口数量呈指数相关,相关系数R为0.855。(6)100a一遇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高风险区主要以分布在苏州河沿岸的区为主的城市核心区。高风险时段为雨峰位置为0.7的17时,其次是雨峰位置为0.3的8时,再次是雨峰位置为0.5的12时和13时,最后雨峰位置为0.1的3时和4时。人口风险动态变化较快的时段是3时到4时,表现出明显降低的变化;12时和13时人口风险变化表现出略有降低的变化。
蒋五一[4](2019)在《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生态系统与格局,尤其是特大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不断被挤压,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热岛、洪涝、水土气污染等,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生态风险加大,已影响到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日趋复杂的社会—生态问题,任何单一学科无法独立完成,需要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和协作。生态用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载体,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近年来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然而,城市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存在着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规划体系不清等问题,并且单一尺度的静态规划难以适应多层次规划管理的需求,不利于规划目标的逐级细化和落地实施,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梳理和研究。为此,本论文以特大型城市上海的生态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和适应性管理等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对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三大土地分类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出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新的生态用地分类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空间尺度的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提出新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整合,提出科学的生态用地分类标准。在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系中,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规划用地分类和城市绿地分类等三个分类体系共同起作用,但各自为政、缺乏统筹,本文整合三种分类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和管理层级出发,凝练出相应的、科学的、覆盖城乡的生态用地三级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2)构建了多层级、多尺度的生态用地管理评价体系。对不同尺度,提出和采取不同的生态用地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宏观层面,依据上海的生态环境特点选取较为关键的生境质量、固碳服务、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四个指标,采用InVEST模型进行生态用地综合评价,为市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依据;在中观尺度,选取生境质量、固碳能力、产水服务、粮食供给等四个指标,既保持与宏观尺度的连续性又体现研究区的特点,对青浦区练塘镇的生态用地进行评价分析,以此进一步细化生态用地的管理等级和功能分区,并划定生态控制单元,通过规划控制指标约束下一层级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在微观尺度,对具体地块采取多目标方案模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和公共参与评价,讨论练塘镇长田社区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并作为地块规划管理决策的关键信息。(3)建立了与行政层级、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规划管理方法。宏观层面,确定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管控目标,起着总体引导的作用;中观层面,划定生态用地的管理单元和用地管理等级,进行指标规划控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观层面,结合产业发展诉求、公众意愿和管理政策等因素,进行适应性方案设计,起着管理实施的作用。通过不同尺度的规划技术方法,逐层分解生态用地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逐步落实生态用地管理政策,实现既能逐层分解规划任务又能保证上下协同的适应性规划管理体系。本论文形成了特大型城市多尺度、体系化的生态用地规划管理技术方法,将生态用地规划技术衔接现行的城市用地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城市生态用地管理的效能。并以特大型城市上海为例,实证应用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和技术方法,研究结果不仅为上海市生态用地的分尺度、分层次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对于其他特大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静[5](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潘晓霞[6](2019)在《整体性政府视角下的城管执法协同网络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行政执法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综合性管理事务的不断增加,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已成为我国城市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环节,维持着社会功能的有序运行。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将分化在多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力划转至城管统一行使,从而解决以往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权力分散化所产生的多头执法以及权职重叠等问题,达到令出统一、提升行政执法效能的目的。从现阶段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进展来看,虽然总体推进情况较为顺利,但随着执法权的不断集中,城管综合执法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职权交叉愈加严重,相互间的协调配合也愈加紧凑,一些诸如权利的衔接、部门间的协调,沟通的渠道等协同困境,影响改革的成效。本文以浦东新区作为研究对象,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其城管综合执法的改革亦有其代表性。为了有效克服上述问题,优化城管综合执法工作,浦东新区在吸取各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城管综合执法协同网络,力求通过构建功能聚合、流程优化、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法治运作的部门间工作协同网络,联合城市管理涉及的各个部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重塑执法监管流程,实现对行政相对人的联合奖惩,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治理能力。本文依循整体性政府理论,对浦东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构建以及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发现其在优化执法流程、深化组织网络间的协调交互以及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综合执法协同网络还有很多可以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例如协同监管的覆盖面不完整,协作过程的联动执行不畅,基础数据的共享程度不一致,联合奖惩的协同推动不够,各部门的协同运作参差不齐。在深入探究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完善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五个对策:协调各方需求及配套法治保障、整合贯通部门间协调沟通渠道、建立协同网络的责任与激励机制、完善整合共享的信息化集成平台、加深有效协同的联合奖惩体系建设,以期能实现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对上海乃至全国整个城管系统全面进行的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戴友锋[7](2008)在《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也已展开,已经到了从整体上对其作进一步研究和集成的优化阶段,这就需要深入进行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系统平台的设计、建设,将现有分散、独立运行的数据和系统进行整合、接入与集成,开发研制基于平台、分层次、分等级、统一的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技术研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论文进行了比较细致地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当前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的背景和现状,剖析了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明确给出了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和平台的定义。分析了当前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2、分析了城市综合交通信息数据的需求,阐述了系统研制的主要原则,创新地提出了集约化发展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了系统的分级体系结构、功能结构和层次结构,设计了系统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平台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组成,进行了系统的接口设计和数据库设计。3、重点对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析了公交换乘模型、线网优化模型和最短路径模型的算法与实现。论文创新地提出了两种公交换乘模型:基于搜索的公交换乘模型、基于有向图和拓扑关系的公交换乘模型。提出了基于成本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算法,并在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4、提出了越江交通诱导模型,将多维研究技术相组合,分析随时间、空间和事件变化而发生的交通流变化规律,推导出越江交通诱导模型的基本算法。创新地提出了城市地面道路实时交通状态的“三态判别”算法。设计了越江交通信息采集传输子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信息发布子系统和安全维护管理子系统。5、对基于GPS的公交监控调度管理的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基于GPS技术的公交监控调度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网络框架、逻辑结构和数据库。首次提出“统一网关”的概念,政府和企业统一通过该网关与车载智能系统进行通信联络,实时进行监控调度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网关”模型,设计了“统一网关”通信协议。设计实现了公交车辆到站时间预测模型。设计了政府监控管理系统、企业调度管理系统和公众信息服务支持系统。
张艳[8](2008)在《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土地管理部门工作性质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及深入,将GIS软件应用于土地管理以辅助土地部门的日常办公日趋体现出其价值所在。采用先进的GIS及Internet网络技术,深化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设,对于进一步提高土地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土地管理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考虑了将GIS应用于土地管理的特殊优势和意义,讨论和探究GIS在土地管理方面的深层次应用。论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信息化建设示范应用项目“浦东新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采用B/S架构,在ArcIMS提供的开发环境下,利用Tomcat技术发布地图服务,用Java语言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对土地规划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地籍信息、建设用地、确权土地、违法用地的管理以及图形定位和点图查询等功能,实现了GIS为土地管理和决策等有关业务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网络化的全面服务的目标,为上海市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的深入,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必将从复杂向简单、大型向小型、集中向分散转变,成为开展各项日常业务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时,利用GIS技术对土地管理基础数据和人文、环境、交通数据的深加工可以走向社会,从而使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向纵深化方向深入持续和发展。
赵军[9](2008)在《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领域。从区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地表水环境响应的视角来审视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现象,对于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和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平原河网地区河道纵横交错,流域边界模糊,对该区域进行景观格局的水环境响应研究面临许多挑战。论文依据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关系的基本规律,尝试从景观生态学、生态水文学、环境管理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角度,以上海地区为案例区域,对平原河网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和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探讨。针对平原河网地区所具有的特殊区域水文地貌特征,论文着手于该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控制作用,对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探析,提出平原河网地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上海中心城区自1947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过程和特征进行较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上海中心城区在近60a时期内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突出表现为农业用地和村镇用地的大量消失,以及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的不断增加。②农业用地对城市用地类型贡献大小依次为:居住用地、公共建筑用地、工业用地、道路用地,其中居住和公共用地约占农业用地转出面积的60%。研究时期内土地利用的主导变化类型具有阶段性特征,1947~1979年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而1989~2006年时期内则表现为工业用地转变为其他城市用地。⑧上海中心城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中发现,常用景观格局指数在描述区域景观格局变化过程中往往存在相互矛盾、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敏感性较低、受遥感数据分辨率影响十分明显等问题,论文认为斑块数、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边界密度、散置与并列指数等5个指数可作为探讨城市化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最简景观格局指数体系。(2)对上海中心城区自1950s以来八个时期的河网水系数据进行解译和空间拓扑结构的重新建立,以廊道曲度和连通性为表征指标,探讨了近60年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平原河网地区的地域性景观即水系廊道景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认为,①近60a以来上海中心城区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河流水域急剧消亡,区域河道数量由465条锐减为63条,河网密度下降了67%,河道数量上的消失速度快于长度上的消失速度。河道消亡速度具有阶段性,1990s后河道消亡速度达到最快为11.28 km/a,消亡河道主要集中于200~1000m的中小河道,占总消亡河道数60%。②上海中心城区河流迅速消失对区域河网廊道景观连通性产生显着影响,1950~1994年期间河网水系廊道连接率大于1,水系为网状结构,而1994年之后河网连接率开始小于1,即水系逐渐转为树枝状结构,当前上海中心城区河网已不具有平原感潮河网的水系结构表现。同时,河道廊道曲度也有从低曲度河道向高曲度河道转变的趋势。(3)采用GIS划分水质断面的不同半径缓冲区作为平原河网地区水质响应单元(集水区),探讨了区域景观格局对地表水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控制作用,初步研究显示,①景观格局变量与水质参数的RDA分析结果表明,景观格局是控制平原河网地区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各个半径缓冲区空间单元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空间分异现象的解释比例均大于50%。土地利用强度差异、水文联系、点源污染等非景观格局因素对研究区域水质空间分异亦有贡献。②影响水质空间分异的景观格局变量随研究空间尺度增加而趋向多元化,在较小尺度上唯有少数景观格局数量指标对水质分异具有显着解释能力,而较大尺度上景观格局的数量指标、结构指标以及区域水文特征都有显着影响。③景观格局的环境响应规律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分异规律的解释能力随研究尺度增大而增加,但这种解释能力的增加率随尺度增加趋于平缓,景观格局对水环境控制作用在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非线性关系。④区域总不透水面TIA与水环境质量之间关系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临界TIA=60%。区域总不透水面积比例小于60%时,水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而与TIA指标无显着关系;当大于60%时,区域水环境质量随TIA增加发生跃变。这一现象适合于COD等诸多水质指标,唯DO不存在阈值效应,而是基本表现为随TIA增加而单调递减。总不透水面TIA与区域水环境质量之间的阈值效应不存在明显的尺度效应。(4)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区域面临的景观格局问题,基于生态空间理论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景观格局优化原则,采用空间分析的累积最小阻力数学模型提出平原河网地区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尝试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表征区域水平生态流,对研究区域现状生态系统服务进行GIS网格化评价并作为景观单元阻力面,依据最小费用距离概念的系列技术方法,构建基于源斑块、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的区域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体系。按累积最小阻力MCR模型所构建的生态廊道大多沿已存在的河流廊道排列分布,该结论可为平原河网地区的水系保护工作提供来自景观生态学方面的理论支持。
杨光[10](2008)在《基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住宅供地分析方法研究 ——以上海为例》文中认为住宅是房地产的主要类型,是当前国家重点调控的对象。政府运用土地政策可以实现对住宅的供给调控,但由于缺乏系统地科学指导,影响了住宅用地供给调控的效果,这已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对住宅发展的源头——土地一级供给市场进行科学有效地调控已成为社会探讨的热点,迫切需要改变以往依靠计划和定性分析的粗放调控方法,转向依靠市场和定量分析的精确调控方法。本文力图在市场信息挖掘和定量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联系土地供给和住宅市场的桥梁是住宅消化周期,土地供给调控的基础应是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数据信息,找出住宅市场消化周期的规律性或发展变化的趋势,分析当前的住宅供求关系是否合理并预测判断未来的走势,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精确的住宅用地供给措施,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需求。本文借鉴房地产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管理理论、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学和系统动力学等理论基础: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数据库软件等技术手段,开发了上海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REMIS),并以此为研究基础条件;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住宅供求平衡与土地一级供给的数量、结构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合理确定土地一级供给的方法;最后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上海市住宅用地供给进行案例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十章。从结构安排上突出了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方式。第一章简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过程及当前住宅市场调控的方法和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了房地产市场理论、政府干预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并用这些理论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重点研究了住宅供求均衡和房地产市场信息的关系。第三章在阐明住宅用地供给与市场信息间的联动关系基础上,提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及决策应用的方法,介绍了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REMIS)的数据采集和系统建设的有关方法及数据的处理问题;第四章以REMIS系统为基础,对市场信息进行了分析,以住宅消化周期为核心指标,建立了评判住宅市场供求总量、结构和价格的合理性的指标体系:第五章针对上海实际进行了住宅市场信息分析。第六章对确定土地一级供给数量和结构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判断土地一级合理供给数量和结构的方法。第七章结合上海实际,提出了确定住宅用地供给数量和结构的建议。第八章从地价分布规律分析入手,针对住宅市场价格的动态性提出了动态地价的概念和测算方法,为土地一级供给价格的合理确定提供了分析方法和依据。第九章结合浦东住宅市场数据进行了住宅用地基准价格分布规律实证研究。第十章主要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不仅有效地落实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必须依托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这一准则,同时也为政府出台土地供给政策提供了量化依据和相关建议。本文基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REMIS),提出并系统研究了以住宅消化周期为核心指标的土地一级供给调控方法,且建立了分析模型及开发了应用软件,这些工作使本研究不至于成为一篇纯理论性的论文,而具有实践操作性。
二、浦东新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浦东新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关注热点的社区管理研究 |
(二)以社区网络化治理为前沿议题的社区治理研究 |
(三)社区由网格化管理向网络化治理的发展研究 |
(四)共生理论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 |
(一)城市社区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 |
(四)共生 |
二、理论基础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共生理论 |
三、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同质下延: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兴起 |
一、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缘起 |
(一)城市社区管理的初始历程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创形态(2004)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初步成长(2005-2012) |
二、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同质化下延分析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体多数属于体制内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资源主要来自于政府 |
(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推进了政策执行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与限度 |
(一)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 |
(二)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偏利共生:网格化管理强化与治理主体培育 |
一、中国城市社区的实践新探(2012 年末-2015) |
(一)2013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减负增效 |
(二)2014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三社联动 |
(三)2015 年城市社区的新实践:政社互动 |
(四)2013-2015 年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总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偏利共生行为模式研判 |
(一)共生单元具备:少量的异质治理主体存在 |
(二)共生界面生成:党政主导的相关项目设立 |
(三)共生条件满足:单向为主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非政府主体增殖能力提升 |
三、中国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与困境 |
(一)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成果 |
(二)城市社区实践新探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对称互惠共生:网格化管理新突破与治理要素新发展 |
一、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的新实践(2016-至今)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新突破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治理要素的新发展 |
(三)近年来城市社区新实践的整体特征 |
二、中国城市社区非对称互惠共生行为模式剖释 |
(一)共生单元具备:丰富的治理主体生成 |
(二)共生界面生成:多方发起的活动开展 |
(三)共生条件满足:多向的物质信息交流 |
(四)共生成果配置:组织间非同步性进化 |
三、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与问题 |
(一)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收效 |
(二)近年来城市社区实践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向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前行的目标、动力与阻力 |
一、网络化治理:中国城市社区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
(一)对称互惠共生:城市社区发展的理想状态 |
(二)网络化治理:实现理想状态的工具设计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系统结构 |
(四)网络化治理系统结构建构的基础条件 |
二、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动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党政领导力 |
(二)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利益驱动力 |
(三)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科技支撑力 |
三、中国城市社区向网络化治理发展的阻力 |
(一)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二)目标和利益冲突下委托代理关系的内在张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
一、共生: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价值理念 |
(一)价值冲突是主体间张力背后更深层次原因 |
(二)价值理念是影响城市社区治理的根本因素 |
(三)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共生价值体系 |
二、丰富共生主体: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组织建设 |
(一)在双向需求导向下,选择刚性约束 |
(二)在目标需求导向下,采用弹性约束 |
(三)在利益需求导向下,实施有效激励 |
三、完善共生界面: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行动选择 |
(一)以协商为基础,形成主体间的共识共信 |
(二)以共治为主线,强化主体间的共担共监 |
(三)以共享为旨归,推动全主体的双维进化 |
四、优化共生条件:中国城市社区网络化治理的技术支撑 |
(一)以用户为中心,建设治理网络平台 |
(二)以平台为依托,联通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健全运行保障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大都市城郊农业的重要地位 |
1.1.2 上海郊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
1.1.3 上海郊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
1.2 上海市农用地管理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
1.3 相关研究进展 |
1.3.1 GIS技术在农用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2 基于遥感的农业信息提取与用地变化监测研究 |
1.3.3 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 |
2.1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体系研究的提出 |
2.1.1 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管理.. |
2.1.2 面向农用地分类的行业标准滞后和缺失 |
2.1.3 上海市农用地与生态用地之争需要细化用地分类 |
2.2 农用地分类方法研究 |
2.3 影响农用地分类的因素 |
2.4 上海市农用地分类原则与方法 |
2.4.1 分类原则 |
2.4.2 分类方法及说明 |
2.4.3 分类编码的设计 |
2.5 主要农用地分类含义 |
2.5.1 “农用地”的含义 |
2.5.2 对耕地的进一步分类 |
2.5.3 园地、林地和设施农用地分类 |
2.6 与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衔接 |
2.7 农用地分类与作物种植关系 |
2.8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融合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农用地分类与提取研究 |
3.1 研究目标 |
3.2 数据源的选取 |
3.2.1 光学遥感数据 |
3.2.2 微波遥感数据 |
3.2.3 本研究数据源的选取 |
3.3 分类方法研究 |
3.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3.5 研究结果 |
3.5.1 基于光学影像的主要用地类型的分类提取 |
3.5.2 基于微波遥感的水稻面积(粮田)的提取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农田地块编码 |
4.1 信息系统中地理要素的编码 |
4.2 传统的农田地块编码方法 |
4.3 一种基于区域四叉树的地块编码方法的提出 |
4.4 地块编码相关术语 |
4.5 编码技术与方法设计 |
4.5.1 基于区域四叉树的空间划分 |
4.5.2 网格单元编号 |
4.5.3 地块编码 |
4.5.4 编码与解码示例 |
4.5.5 可编码空间 |
4.5.6 地块的拆分与合并 |
4.6 地块编码的实施方案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用地数据采集与动态管理系统建设 |
5.1 系统建设目标 |
5.2 系统技术架构 |
5.2.1 总体构架设计 |
5.2.2 数据库平台选型 |
5.3 功能模块设计 |
5.3.1 用户管理 |
5.3.2 农田地块数据采集 |
5.3.3 经营户数据采集 |
5.3.4 作物数据采集 |
5.3.5 统计分析 |
5.4 系统数据采集功能的应用 |
5.4.1 农田地块数据采集与审核比对 |
5.4.2 种养户数据采集 |
5.4.3 作物数据采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3)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人口时空分布研究 |
1.2.2 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时空分布的研究 |
1.2.3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
1.2.4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 |
2.2.1 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
2.2.2 上海市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 |
2.2.3 浮动车数据 |
2.2.4 手机信令数据 |
2.2.5 土地利用数据 |
2.2.6 数字高程数据 |
2.2.7 排水区数据 |
2.3 小结 |
第3章 浮动车数据处理与格网化 |
3.1 浮动车数据处理 |
3.1.1 数据结构化处理 |
3.1.2 数据库介绍与数据入库 |
3.1.3 车辆信息分类与打车信息获取 |
3.2 数据格网化 |
3.3 浮动车上、下车变化趋势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人口流动模型构建与精度分析 |
4.1 浮动车数据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1.1 下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1.2 上车点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2 浮动车流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4.3 浮动车数据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
4.3.1 下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
4.3.2 上车点与人口数据相关性分析 |
4.4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及检验 |
4.4.1 人口空间分布估算模型构建 |
4.4.2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人口估算模型相关性分析和误差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与热点分析 |
5.1 上海市小时级人口时空分布特征 |
5.1.1 夜间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
5.1.2 早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
5.1.3 白天工作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
5.1.4 晚高峰时段人口分布特征 |
5.1.5 人口热点区分布特征 |
5.2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5.2.1 人口流动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5.2.2 人口流动指数分析 |
5.3 基于土地利用的人口动态变化分析 |
5.3.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的分析 |
5.3.2 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
5.3.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小时级人口流动的分析 |
5.3.4 人口流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动态风险评估 |
6.1 人口风险评估理论 |
6.2 100a一遇降雨淹没情景模拟 |
6.2.1 暴雨强度公式 |
6.2.2 芝加哥雨型 |
6.2.3 SCS模型 |
6.2.4 淹没情景模拟 |
6.3 人口风险分析 |
6.3.1 暴雨内涝危险性分析 |
6.3.2 暴雨内涝情景下的人口暴露分析 |
6.3.3 人口脆弱性分析 |
6.4 人口风险评估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所占比例统计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对象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域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用地内涵与分类研究进展 |
1.2.2 生态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
1.2.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研究进展 |
1.2.4 研究进展的探讨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景观生态学与景观尺度 |
1.3.2 城市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
1.3.3 适应性管理与适应性规划 |
1.4 现实问题与科学问题 |
1.4.1 现实问题分析 |
1.4.2 科学问题提出 |
1.5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选题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创新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生态用地的相关分析与分类优化 |
2.1 生态用地的概念与空间尺度划分 |
2.1.1 生态用地的概念界定 |
2.1.2 生态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和城市发展的关系 |
2.1.3 生态用地空间尺度的划分 |
2.2 现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探讨 |
2.2.1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 |
2.2.2 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体系 |
2.2.3 城市绿地分类体系 |
2.2.4 风景名胜区用地分类 |
2.2.5 现行用地分类体系比较探讨 |
2.2.6 生态用地分类的问题探讨 |
2.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分析与探讨 |
2.3.1 生态用地管理的发展历程 |
2.3.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发展趋势 |
2.3.3 生态用地的规划管理多层次特征 |
2.3.4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层次差异性 |
2.3.5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协同需求 |
2.4 专家访谈意见汇总分析 |
2.4.1 有关生态用地概念范畴的认识 |
2.4.2 有关生态用地分类与管理的认识 |
2.5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优化 |
2.5.1 生态用地分类原则 |
2.5.2 生态用地优化分类 |
2.5.3 生态用地分类体系衔接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市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
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1.1 上海市概况 |
3.1.2 上海重要相关规划 |
3.1.3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3.2.3 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方法 |
3.2.4 生态系统生境服务评价方法 |
3.2.5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方法 |
3.2.6 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方法 |
3.2.7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综合评价方法 |
3.3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演变 |
3.3.1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 |
3.3.2 上海市土地利用的相互转化 |
3.4 上海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评价 |
3.4.1 上海市生态系统固碳服务评价 |
3.4.2 上海市生态系统生境质量评价 |
3.4.3 上海市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评价 |
3.4.4 上海市生态系统土壤侵蚀评价 |
3.5 上海市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性评价和重要性分级 |
3.6 上海市生态用地的总体性规划 |
3.6.1 上海市生态用地主体功能分区 |
3.6.2 上海市生态用地管理分级 |
3.6.3 上海市生态用地总体控制指标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镇域尺度的生态用地评价与规划 |
4.1 宏观尺度对中观尺度引导 |
4.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区域练塘镇概况 |
4.2.2 练塘镇重要空间规划 |
4.2.3 数据来源 |
4.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3.1 研究思路 |
4.3.2 评价指标选择依据 |
4.3.3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4.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1 练塘镇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4.4.2 练塘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分级 |
4.5 练塘镇生态用地的控制性规划 |
4.5.1 练塘镇生态用地分区管控 |
4.5.2 生态用地控制单元的作用 |
4.5.3 生态控制单元划分的原则 |
4.5.4 生态用地控制指标的内容 |
4.5.5 生态控制单元导则的编制 |
4.5.6 局部地块生态控制单元案例——长田社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尺度的生态用地规划设计与实施 |
5.1 中观尺度对微观尺度控制 |
5.2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5.2.1 长田社区概况 |
5.2.2 数据来源 |
5.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5.3.1 研究思路 |
5.3.2 多情境方案设计 |
5.3.3 问卷调查法 |
5.3.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法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4.1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多目标方案模拟 |
5.4.2 长田社区多方案适用性调查访谈 |
5.4.3 长田社区多方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较 |
5.4.4 长田社区土地利用方案优化调整 |
5.5 社区生态用地规划管理实施方法 |
5.5.1 规划管理策略 |
5.5.2 规划实施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态用地的适应性规划管理探讨 |
6.1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视角的探讨 |
6.2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诉求探讨 |
6.2.1 生态服务功能的偏好诉求 |
6.2.2 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 |
6.2.3 规划相关者的诉求 |
6.3 生态用地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探讨 |
6.3.1 分层级适应的规划方法 |
6.3.2 多尺度递进的规划方法 |
6.3.3 多功能复合化设计的方法 |
6.4 生态用地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框架体系 |
6.4.1 适应性规划管理的技术流程 |
6.4.2 规划管理的层级分解 |
6.4.3 规划管理的体系协同 |
6.4.4 规划管理的实施与调整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专家访谈 |
附录二:长田社区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整体性政府视角下的城管执法协同网络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城市管理与城管执法 |
二、综合执法的概念及模式 |
第二节 整体性政府理论 |
一、整体性政府的产生背景 |
二、整体性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
三、整体性政府的实践运用 |
第三节 整体性政府的治理结构及构建要素 |
一、网络治理结构的提出 |
二、协同网络的构建要素 |
三、协同网络的运作机制 |
第三章 浦东新区城管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构建现状 |
第一节 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构建及运行情况 |
一、协同网络的构建背景 |
二、协同网络的概念及简介 |
三、协同网络的运作形式 |
第二节 综合执法协同网络取得的成效 |
一、加强执法流程的协同整合 |
二、实施信息资源的全过程共享 |
三、拓宽沟通渠道实施联合奖惩 |
第四章 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不足及原因 |
第一节 综合执法协同网络存在的不足 |
一、协同监管的覆盖面不全 |
二、协作过程的联动执行不畅 |
三、基础数据的共享程度不一致 |
四、联合奖惩的协同推动不够 |
五、各部门的协同运作参差不齐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部门间的协同需求不一致 |
二、协调沟通机制还需完善 |
三、共享平台需进一步整合优化 |
四、多部门联合奖惩未成合力 |
五、缺乏配套的绩效监督体系 |
第五章 完善城管综合执法协同网络的对策 |
第一节 协调各方需求及配套法制保障 |
一、协调各部门需求加强整体性设计 |
二、强化与协同网络配套的法制保障 |
第二节 整合贯通部门间协调沟通渠道 |
一、深化线上互联互通 |
二、深化线下协作沟通 |
第三节 建立协同网络的责任与激励机制 |
一、建立以协同联动为主体的考核体系 |
二、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完善整合共享的信息化集成平台 |
一、加强信息资源交换体系搭建 |
二、深化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的互联互通 |
三、实现各平台间的整合与门户统一 |
第五节 加深有效协同的联合奖惩体系建设 |
一、发挥整体政府的统领作用 |
二、推进信用信息的共建共享 |
三、全执法领域实施联动奖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概述 |
1.1.1 基本概念 |
1.1.2 系统组成 |
1.1.3 关键技术 |
1.2 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2.2 我国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1.2.3 存在问题分析 |
1.3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2.1 需求研究 |
2.1.1 总体需求分析 |
2.1.2 研制原则 |
2.1.3 集约化发展的思想和方法 |
2.2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2.2.1 总体结构设计 |
2.2.2 网络结构设计 |
2.2.3 系统组成 |
2.3 系统功能设计 |
2.3.1 信息汇集和管理功能 |
2.3.2 交通信息共享和交换功能 |
2.3.3 交通决策支持功能 |
2.3.4 交通信息发布和服务的渠道 |
2.3.5 日常管理工作的支撑功能 |
2.4 接口设计 |
2.5 数据库设计 |
2.5.1 设计原则 |
2.5.2 总体设计 |
2.5.3 数据资源层 |
2.5.4 数据整合层 |
2.6 初步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3.1 城市公交信息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1 需求研究 |
3.1.2 总体结构设计 |
3.1.3 系统组成 |
3.2 城市公交换乘模型的研究 |
3.2.1 基本概念 |
3.2.2 研究现状 |
3.2.3 基于搜索的公交换乘模型研究 |
3.2.4 基于有向图和拓扑关系的公交换乘模型研究 |
3.2.5 成果应用情况 |
3.3 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研究 |
3.3.1 基本概念 |
3.3.2 研究现状 |
3.3.3 基于成本分析的城市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的研究 |
3.3.4 成果应用情况 |
3.4 城市公交信息系统的实现 |
3.4.1 系统软硬件环境 |
3.4.2 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越江交通诱导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4.1.1 需求研究分析 |
4.1.2 体系结构设计 |
4.1.3 系统组成 |
4.2 越江交通诱导模型研究 |
4.2.1 基本概念 |
4.2.2 研究现状 |
4.2.3 越江交通诱导模型的设计 |
4.3 越江交通诱导系统的实现 |
4.3.1 系统运行环境 |
4.3.2 系统功能 |
4.3.3 应用情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GPS的公交监控调度信息系统研究 |
5.1 总体结构设计 |
5.1.1 需求概述 |
5.1.2 总体结构设计 |
5.1.3 系统组成 |
5.1.4 数据库设计 |
5.1.5 路网模型设计 |
5.1.6 线网模型设计 |
5.2 基于GPS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模型的研究 |
5.2.1 研究现状 |
5.2.2 模型设计 |
5.2.3 成果应用情况 |
5.3 统一通讯网关的设计 |
5.3.1 基本概念 |
5.3.2 技术模型设计 |
5.3.3 初步应用情况 |
5.4 基于GPS的公交监管信息系统的实现 |
5.4.1 系统运行环境 |
5.4.2 系统功能 |
5.4.3 应用情况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情况 |
一、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参与编写公开出版的着作 |
三、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和工作情况 |
致谢 |
(8)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GIS应用于土地管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MIS)在国内的现状 |
1.2.1 国内的研发现状 |
1.2.2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1.2.3 技术局限性 |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综述 |
2.1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 |
2.1.1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
2.1.2 GIS应用于土地管理的优势和意义 |
2.2 WebGIS技术 |
2.2.1 WebGIS概述 |
2.2.2 WebGIS的特点 |
2.2.3 WebGIS的应用 |
2.3 J2EE技术 |
2.3.1 J2EE的概念 |
2.3.2 J2EE的四层模型 |
2.3.3 WebGIS与J2EE |
2.4 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 |
2.4.1 Oracle数据库管理技术 |
2.4.2 ArcSDE技术 |
第三章 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
3.1 设计思想 |
3.2 总体框架 |
3.3 设计原则 |
3.4 数据库设计 |
3.4.1 地理数据分类和标准 |
3.4.2 数据库设计原则 |
3.4.3 数据库建库内容 |
3.4.4 数据库管理与更新机制的设计 |
3.5 接口设计 |
3.5.1 与“上海市房地资源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接口 |
3.5.2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维护更新接口 |
3.5.3 地籍数据的更新接口 |
3.5.4 网络运行接口 |
3.5.5 良好的用户操作接口和图形数据输出接口 |
3.6 安全性设计 |
3.6.1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
3.6.2 业务权限管理 |
3.7 软、硬件环境设计 |
3.7.1 系统硬件配置 |
3.7.2 系统软件配置 |
第四章 系统实现 |
4.1 系统数据 |
4.1.1 空间数据表 |
4.1.2 属性数据表 |
4.1.3 域 |
4.2 系统网络架构 |
4.3 系统部署 |
4.3.1 导入数据 |
4.3.2 配置程序 |
4.3.3 发布应用程序 |
4.3.4 启动应用系统 |
第五章 系统应用 |
5.1 系统简介 |
5.2 系统主界面 |
5.2.1 系统的登录界面和主界面 |
5.2.2 工具栏按钮 |
5.2.3 图层控制和图例 |
5.3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
5.3.1 土地规划成果管理 |
5.3.2 土地利用现状管理 |
5.3.3 地籍信息管理 |
5.3.4 建设用地批后管理 |
5.3.5 土地确权管理 |
5.3.6 图形定位 |
5.3.7 系统管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2 论文的不足及进一步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分类 |
1.2.2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 |
1.2.3 景观格局环境响应 |
1.2.4 区域景观格局优化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工作基础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2 数据及资料来源 |
2.2.1 土地利用与河网水系遥感解译数据 |
2.2.2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数据 |
2.2.3 社会经济及其他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方法 |
2.3.2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2.3.3 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方法 |
2.3.4 景观格局优化技术方法 第3章 平原河网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 |
3.1 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3.2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与特征 |
3.2.1 土地利用变化基本过程及数量分析 |
3.2.2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
3.2.3 土地利用变化景观组分保留率 |
3.2.4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多度和重要度 |
3.2.5 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及讨论 |
3.3 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影响 |
3.3.1 景观格局指数初步选择 |
3.3.2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
3.3.3 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变化 |
3.3.4 对景观格局指数的认识与思考 |
3.3.5 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景观格局指数体系构建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平原河网地区地域性景观影响 |
4.1 河网水系是平原河网地区的典型地域景观 |
4.1.1 平原河网地区水系高度发育 |
4.1.2 平原河网地区快速城市化导致大量河流消亡 |
4.2 上海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河网水系变化的数量分析 |
4.2.1 河网水系变化总体趋势 |
4.2.2 河网水系变化特征 |
4.3 上海地区河流廊道景观结构演变 |
4.3.1 河流廊道景观结构的主要表征指标及其测度方法 |
4.3.2 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廊道曲度变化 |
4.3.3 近60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河流廊道连通性变化 |
4.4 河网水系景观结构变化的水文效应 |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环境响应探讨 |
5.1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挑战 |
5.1.1 景观格局与环境污染过程是典型的格局与过程关系 |
5.1.2 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环境响应研究的意义与挑战 |
5.2 平原河网地区水文贡献单元划分及景观格局分析 |
5.2.1 水质响应单元划分方案及多尺度界定 |
5.2.2 水质断面选取及水质响应单元土地利用重分类 |
5.2.3 不同尺度水质响应单元景观格局分析 |
5.3 不同尺度上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对水质空间分异控制作用 |
5.3.1 上海地区水质空间分异的基本特征 |
5.3.2 支配水质空间分异规律的可能景观格局变量 |
5.3.3 基于传统相关分析方法检验景观-水质关联关系 |
5.3.4 基于 RDA方法解析不同景观格局变量对水质分异贡献 |
5.3.5 问题与讨论 |
5.4 景观格局 TIA与平原河网地区水环境关系及阈值效应初探 |
5.4.1 区域总不透水面(TIA)与河流健康状况密切关联 |
5.4.2 上海地区TIA与水质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阈值效应 |
5.4.3 TIA与区域水环境质量关系研究的偏差因素讨论 |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
6.1 景观格局优化的理论基础 |
6.1.1 景观格局优化理论依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
6.1.2 景观格局优化 MCR方法:以生态服务功能表征水平生态流 |
6.2 土地利用变化情形下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2.1 快速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 |
6.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 |
6.2.3 土地利用变化情形下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若干讨论 |
6.3 土地利用变化产生区域景观格局问题 |
6.3.1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
6.3.2 区域景观格局存在问题 |
6.4 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基础的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
6.4.1 确定大型植被斑块作为源斑块 |
6.4.2 基于MCR模型建立生态廊道 |
6.4.3 识别生态廊道上生态功能薄弱单元为生态节点 |
6.4.4 问题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 |
(10)基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住宅供地分析方法研究 ——以上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我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
1.1.2 维护住宅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有序的土地供给及政策调控 |
1.1.3 有关土地供给调控的决策支持研究尚不够充分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政府调控住宅市场的一般方法 |
1.2.2 土地供给研究综述 |
1.2.3 房地产监管信息研究综述 |
1.2.4 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1.3.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3.2 内容框架与思路 |
1.3.3 研究的方法 |
1.4 本项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1 研究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意义 |
1.4.2 研究住宅用地一级供给调控的意义 |
第2章 住宅用地供给调控的理论依据 |
2.1 房地产市场理论 |
2.1.1 房地产市场供求理论 |
2.1.2 房地产市场均衡理论 |
2.2 政府干预理论 |
2.2.1 政府职能 |
2.2.2 公平与效率 |
2.2.3 政府干预 |
2.3 市场有效性与信息理论 |
2.3.1 有效市场假说 |
2.3.2 房地产市场有效性 |
2.3.3 住宅用地一级供给与房地产信息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REMIS的数据采集及系统建设 |
3.1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内容 |
3.1.1 房地产信息数据种类 |
3.1.2 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组成 |
3.1.3 信息数据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3.2 REMIS主要数据采集 |
3.2.1 土地现状数据采集 |
3.2.2 房屋现状数据采集 |
3.2.3 市场交易数据采集 |
3.2.4 在建项目监测数据采集 |
3.3 REMIS的系统建设—以上海为例 |
3.3.1 主要内容 |
3.3.2 系统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REMIS的住宅市场信息分析指标及方法研究. |
4.1 基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分析思路 |
4.1.1 基本思路 |
4.1.2 研究的难点 |
4.2 研究指标体系建立 |
4.2.1 指标的分类 |
4.2.2 指标体系内容 |
4.2.3 主要指标的说明 |
4.3 计算方法研究 |
4.3.1 核心指标的计算原理 |
4.3.2 核心指标的计算方法 |
4.4 系统分析及结论表达 |
4.4.1 应用系统的开发简介 |
4.4.2 系统分析的条件 |
4.4.3 主要分析结果的表现形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住宅市场信息的分析应用:上海为例 |
5.1 基本信息分析 |
5.1.1 数据获取方法 |
5.1.2 住宅供给数据 |
5.1.3 系统数据组织 |
5.1.4 系统数据结构 |
5.2 供给量分析 |
5.2.1 供给量的衡量指标 |
5.2.2 当前供应情况 |
5.2.3 近期供应情况 |
5.2.4 远期供应情况 |
5.3 交易量分析 |
5.3.1 成交量和成交价格信息 |
5.3.2 调查数据信息 |
5.4 消化周期分析 |
5.4.1 当前消化周期分析 |
5.4.2 未来消化周期预测 |
5.5 异常监测分析 |
5.5.1 当天全市在售楼盘成交价格异常情况监测 |
5.5.2 在售楼盘境外客户或购房团集中购房情况监测 |
5.5.3 一年内同一权利人在本市多套购房情况监测 |
5.5.4 购房对象分析 |
5.6 分析结论 |
5.6.1 住宅供求数量分析 |
5.6.2 住宅供求结构分析 |
第6章 基于REMIS住宅用地一级供地数量与结构分析方法研究 |
6.1 住宅用地供给数量和结构确定的依据 |
6.1.1 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 |
6.1.2 住宅土地的市场均衡 |
6.1.3 应兼顾住宅开发的公平和效率 |
6.2 住宅用地一级供给数量的确定方法 |
6.2.1 住宅市场的非均衡分析 |
6.2.2 市场聚合条件下的均衡模型 |
6.2.3 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
6.3 住宅用地一级供给结构的确定方法 |
6.3.1 确定住宅用地合理供给结构的思路 |
6.3.2 住宅用地供给结构调控的原则 |
6.3.3 确定各板块楼盘档次的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住宅用地一级供给数量与结构分析应用:上海为例 |
7.1 确定住宅用地合理供给数量的分析 |
7.1.1 住宅市场发展均衡分析 |
7.1.2 住宅用地可供给规模分析 |
7.1.3 土地一级供给合理数量建议 |
7.2 确定住宅用地合理供给结构的分析 |
7.2.1 住宅用地合理供给空间结构确定 |
7.2.2 住宅用地合理供给分类结构确定 |
7.2.3 土地一级供给合理结构建议 |
第8章 基于REMIS住宅用地一级供给价格确定方法研究 |
8.1 合理的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
8.1.1 土地供给价格与房价的相关性分析 |
8.1.2 地价高低的价值判断 |
8.2 住宅合理用地价格形成分析 |
8.2.1 基准地价内涵界定 |
8.2.2 基准条件的界定 |
8.2.3 地价影响因素的类型 |
8.2.4 基准地价评估方法 |
8.2.5 动态基准价格的分析 |
8.3 住宅用地合理供给价格确定的方法 |
8.3.1 地价动态评估 |
8.3.2 利用地价指数及时更新基准地价 |
8.3.3 利用地价指数为住宅用地一级供给提供定价依据 |
8.3.4 利用GIS空间缓冲区分析表达地价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住宅用地一级供给价格确定方法应用:上海为例 |
9.1 住宅用地价格级别确定 |
9.2 动态地价的测算过程 |
9.3 确定合理土地一级供给价格的建议 |
第10章 总结和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本文研究的特点 |
10.3 后续研究方向及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住宅用地交易样点的地价剥离 |
附录B:动态地价的影响因素权重分析 |
四、浦东新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设计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 ——基于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审视[D]. 宋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上海市农用地动态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周钰坤.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3]基于密集型数据的上海市人口时空格局及其暴雨内涝情景的风险研究[D]. 姚东京.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2)
- [4]特大型城市多尺度生态用地分类与适应性规划研究 ——以上海为例[D]. 蒋五一. 华东师范大学, 2019(11)
- [5]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6]整体性政府视角下的城管执法协同网络研究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D]. 潘晓霞.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GIS的城市综合交通信息管理技术研究[D]. 戴友锋.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8(07)
- [8]GIS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例[D]. 张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9]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 ——以上海地区为例[D]. 赵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 [10]基于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住宅供地分析方法研究 ——以上海为例[D]. 杨光. 同济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