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略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论文摘要

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社会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力图保持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的体系,因此,不同统治阶级间利益的争夺表现为意识形态间的较量。面对国内外的复杂情况,社会主义制度要怎样发展它的意识形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永葆生机?这对于我们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达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合法性地位的最终目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也是笔者所要致力研究的。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逐步展开论证,层层推进,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寻找原因、动力,并确立它的目标。第一部分,以意识形态概念的界定作为文章的开始,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关系入手,推出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社会生产资料占有阶级的不同,形成不同社会制度的结论。基于意识形态特有的政治功能,因经济基础不同而根本对立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只要有阶级社会存在,两种对立意识形态的斗争就永远不会消失。第二部分,通过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具体分析,明确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新情况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在全球化条件下,更要关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借助国际资本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应对挑战的最佳选择就是实现自己的创新。第三部分,对意识形态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阐述了创新的依托、创新的实现形式、指导思想和原则等。笔者认为,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经验,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巩固和维护党的执政地位,时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人民群众,凝聚人民力量,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第四部分,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完善和发展理论,同时,在创新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理论载体的创新和理论执行者的建设,他们在理论的创新过程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社会正义应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如何实现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新问题。这一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五部分,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仅要应对国际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诋毁、攻击,而且要依托本国经济、科技实力的支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做出回应。就是说,不仅要稳定自己在国内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还要在国际上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世界了解社会主义,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有的国际地位。本文的新意在于:笔者从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面对具体情况和问题,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创新的原则和目的。本文认为,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由于笔者学识有限,文章的部分内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恳请各位师长和学界前辈批评、帮助。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意识形态的一般问题
  • (一) 意识形态概念的出现与发展
  • (二) 意识形态的性质与特点
  • 1. 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愿,阶级性是它的本质属性
  • 2. 发展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同时又具有自己的发展独立性
  • 3. 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升华
  • (三) 意识形态的功能
  • 1. 统一思想,服务政治
  • 2. 塑造政治合法性
  • 3. 通过教化,形成稳定的社会心理认同
  • 二、对我国意识形态的重新审视
  • (一) 意识形态的类型
  • (二) 意识形态原有的内在矛盾
  • (三) 意识形态发展面临的挑战
  • 1. 观念的复杂性、多样性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2. 经济全球化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3. 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对意识形态的挑战
  • 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创新
  • (一) 创新的实现形式
  • (二) 创新的原则
  • 1. 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
  • 2.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3. 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4. 必须关注现实,结合实际
  • 5. 必须与中国文化传统相融合,体现民族性
  • (三) 创新的目标
  • 1. 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
  • 2.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需要
  • 3. 巩固和维护党的执政地位
  • 4. 团结人民,凝聚力量
  • 5. 为了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四、需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 (一) 重视语言的作用
  • (二) 重视理论执行者的建设
  • (三) 意识形态内容应适度张扬个体权利
  • (四) 将社会公正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
  • 五、结语:实现我国意识形态向国际领域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一、专著
  • 二、连续出版物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领会新要求 聚焦新重点 发展新动能——推进新就业形态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集锦[J]. 中国就业 2020(08)
    • [2].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与党的意识形态创新[J]. 中国领导科学 2017(08)
    • [3].武陵山片区促进协同发展的空间形态创新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12)
    • [4].从《暖暖的味道》看美食节目的形态创新[J]. 声屏世界 2017(02)
    • [5].基于形态创新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6(11)
    • [6].产品设计形态创新探索[J]. 艺术教育 2012(03)
    •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创新[J]. 公安研究 2008(07)
    • [8].新形态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探析[J]. 科技与法律 2017(06)
    • [9].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创新的方法论探微[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8(02)
    • [10].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J]. 机械设计 2012(05)
    • [11].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在意识形态创新过程中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J]. 教学与研究 2011(10)
    • [12].对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创新的思考[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9(02)
    • [13].基于传统造物型构观的家具形态创新设计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 2019(16)
    • [14].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J]. 新闻研究导刊 2019(19)
    • [15].浅谈产品形态创新设计[J]. 美术大观 2011(12)
    • [16].从环境角度浅析户外广告的形态创新[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6)
    • [17].试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05)
    • [18].试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9].制度视角下的意识形态创新[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01)
    • [20].跨界融合多形态创新 融媒体直播“赋能”新闻传播力[J]. 视听 2019(01)
    • [21].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1)
    • [22].网格系统在产品形态创新中的引入及运用模式[J]. 包装工程 2018(12)
    • [23].总部经济:文化产业布局优化与形态创新[J]. 北方经济 2011(17)
    • [24].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及其基本经验[J]. 理论月刊 2008(03)
    • [25].茶文化视野下产品形态创新设计与分形算法模型研究[J]. 福建茶叶 2018(12)
    • [26].适应与超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创新[J]. 理论探讨 2008(02)
    • [27].从“跨界”到“跨越”——浅析2017《跨界歌王》的创新升级[J]. 现代视听 2017(10)
    • [28].产品设计形态创新初探[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16)
    • [29].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创新:缘起与战略选择[J]. 党政干部学刊 2012(02)
    • [30].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创新之路[J]. 西部广播电视 2017(02)

    标签:;  ;  ;  

    略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