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建筑学的质疑由来已久,其焦点集中在建筑理论的研究方法方面。本文从事的是一种理念复原的工作,试图将建筑理论研究还原到它本来的言说状态。具体的途径是回到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文本,亦即回到建筑理论本身。所谓法则问题,是本文已经得到理论支持的前提假设,即认为建筑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规律中提取一些可供依循的基本原则,并为建筑实践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层次:⑴文本诠释是建筑理论研究的本质状态,除了明显的说服功能以外,建筑理论的思考功能也是建立在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之上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理论是一个文本参照的系统,并没有毫无上下文关系的理论。⑵存在着6种旨在获取法则的策略,它们组成了3个对子:隐喻和分类,类比和还原,实证和虚构。在这6种策略中,因其连续性、整体性、生成性和发散性,隐喻、类比和虚构组成了一个以“神话”或者诗学为表征的基本范畴,而分类、还原和实证,则因其收敛性以及与原子论、简化论的联系,组成了一个以“科学”为表征的基本范畴。⑶理性与修辞的关系体现了建筑理论研究的认识论特点:理性无法自立地存在,只有通过修辞才能够体现出来。这里所说的理性是理论理性,而不是日常意义上的实用理性,体现在追寻法则这一根本目的上;这里所说的修辞是广义修辞,而不是修辞学意义上的狭义修辞,涉及到本文提出的6种策略。具体的论证过程是在历史性叙述中依次展开的。叙述的起点是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终点是路易斯·康的演讲,涉及到欧洲和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部分主要建筑理论,并体现在第2章至第5章中。第6章具体讨论了20世纪出现的三个代表性文本,对法则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的未来走向,以及可能的学术姿态进行了思考。在第7章即结语部分,对本文的前提和结论作出了反思和总结。另外,在探讨“文本诠释”的本体论地位的基础上,对一些针对本学科的怀疑论观点提出了若干商榷性看法,试图以此为目前的建筑理论研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极富悖论性的是,最终的结论——并非有真理或者法则这样的东西可以为我们所掌握,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在建造的过程中做到心有所依,以及,并没有什么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保证思考的绝对正确性和结论的绝对永恒性——却走向了论文写作之初的反面;与此相适应的是,一个笛卡尔式的论点接踵而至——至少有一个从事建造和思考的人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理性精神依然是我们赖以生存于世的基本原则,对法则的追求依然是建筑理论的终极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当前的理论状态作出了一些前瞻性思考,结论是:第一,应该重新回归本学科的基本原理,第二,应该用一种虔诚然而敏于学理的心态向真理开放我们自己。这是一种“积极向后”与“悲观向上”相互交织的态度,特属于这个尚未明朗的历史时期。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图表目录和来源1 绪 论1.1 问题的提出1.2 方法和目的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1.3 概念层次与叙述方式1.3.1 对概念层次的构想1.3.2 历史性的叙述方式1.4 写作意图和创新之处1.4.1 写作意图1.4.2 创新之处2 人文主义传统与比例理论2.1 作为起点的维特鲁威2.1.1 《建筑十书》概述2.1.2 还原、隐喻、类比和分类2.1.3 六个基本概念的辨析与诠释2.1.4 建筑法则的数学方案2.2 阿尔伯蒂:文本诠释与新的起点2.2.1 维特鲁威传统的中断2.2.2 诠释与实证:人文主义新传统2.2.3 自然范型与生物类比2.2.4 分类:学科定义与“个性说”2.3 文艺复兴盛期的建筑理论2.3.1 菲拉雷特的还原、类比和虚构2.3.2 乔其奥:作为论证手段的人体类比2.3.3 文学体裁与想像力:克罗纳的梦中之旅2.3.4 理智和圣启之间:维拉潘多与所罗门圣殿2.3.5 古典文本的再阐释:维特鲁威著作的译本2.4 文艺复兴晚期的建筑理论2.4.1 塞利奥和维尼奥拉:经验主义方法的悖论2.4.2 帕拉第奥:延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2.5 方法论小结3 美学转向和功能主义转向3.1 法国人的诠释:从绝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3.1.1 最初的学习和历史性预演3.1.2 顶点与转机:法兰西建筑学会内外的争论3.1.3 美学转向与功能主义转向3.1.4 新理论与旧传统:令人惊异的综合3.2 德国及其邻国3.2.1 泛滥成灾的柱式图集3.2.2 从样式书籍到理论综合3.3 十八世纪的意大利建筑理论3.3.1 洛多利的还原和类比3.3.2 皮拉内西的虚构和真实3.3.3 米利萨:十八世纪建筑理论的综合3.4 十八世纪英国建筑理论的发展3.4.1 十六至十七世纪的英国建筑理论3.4.2 古典与现代:十八世纪英国建筑理论中的综合3.5 方法论小结4 图像研究、物体诗学与道德批评:对艺术意志的探索4.1 建筑革命与作为开端的图像研究4.1.1 佩尔的图像作品与勒加缪对感知的研究4.1.2 部雷的还原、分类、虚构、类比及修辞4.1.3 勒杜的伦理学类比与虚构的类型学4.2 实证主义,亦或是物体诗学?4.2.1 建筑学教程:迪朗的分类和还原4.2.2 实证与虚构:基于历史学研究的范式变革4.2.3 勒-迪克的体系化论述及其方法4.2.4 唯物主义与艺术意志:森佩尔的分类与还原4.3 伦理类比与道德批评:十九世纪的英格兰建筑理论4.3.1 普金的宗教性伦理类比和论证修辞4.3.2 拉斯金的还原、类比、分类和隐喻4.3.3 艺术的社会条件:莫里斯的类比和虚构4.3.4 其他20 世纪建筑理论的开启者4.4 方法论小结5 功能与形式:乌托邦的宣言书及其破灭5.1 从格里诺到沙利文:类比与还原5.1.1 格里诺的类比、还原、分类与文本诠释5.1.2 沙利文的功能概念:类比、还原和分类5.1.3 沙利文的装饰理论:生物类比与自然范型5.2 路斯的理性与修辞5.2.1 还原到材料的真实性与“空间设计”5.2.2 回归原始构筑形式及其实证主义本质5.2.3 装饰与罪恶:基于类比和分类的论证过程5.2.4 装饰是罪恶:基于人性批判的论证过程5.3 乌托邦的产生:德意志制造联盟与荷兰风格派5.3.1 陶特与“玻璃链”:乌托邦构想中的理性精神5.3.2 贝尔拉戈的社会主义理念与几何法则5.3.3 “风格派”:还原到形式要素5.4 包豪斯:乌托邦的宣言书及其破灭5.4.1 格罗皮乌斯:向中世纪行会合作模式的回归5.4.2 乌托邦的破灭:从梅耶到密斯的包豪斯5.5 乌托邦的反动5.5.1 从芬斯特林到哈林:生物类比与有机建筑论5.5.2 范·德·拉恩的隐喻、类比、还原和分类5.5.3 格罗皮乌斯之外的还原:指向心灵的回归5.5.4 另一种形式的乌托邦: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5.5.5 走向“后现代”:对功能主义法则的反讽与消解5.6 方法论小结6 虔诚之思与无思想的等待6.1 勒·柯布西耶:古典理论家6.1.1 诠释与实证:人文主义传统6.1.2 机器隐喻与数学法则6.1.3 两分法与原始棚屋6.1.4 类比方法与理性精神6.2 阿尔多·罗西:方法论辩难6.2.1 隐喻性起点和还原过程6.2.2 作为排除手段的分类法6.2.3 还原到理型6.2.4 自治论与学科类比6.3 作为终点和起点的路易斯·康6.3.1 静谧与光明:基于分类和隐喻的还原6.3.2 Order is:路易斯·康的话语方式和修辞策略6.4 走向未来:虔诚之思与无思想的等待6.4.1 原始屋:回到人类存在的精神性本原6.4.2 时间性问题:关于法则问题的再思考7 结 语7.1 建筑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再思考7.2 广义理性与广义修辞的辨证关系7.3 再论“文本诠释”的本体论地位7.4 也谈中国建筑理论的困境和出路致谢参考文献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西方建筑理论论文; 法则论文; 研究方法论文; 学术姿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