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

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写作的目的主要在于综述复杂系统在国际关系中的研究应用,具体包括研究对象、科学哲学、研究方法、主要研究成果等。复杂性科学基础上复杂系统研究以“非线性、自组织、涌现模式”代替了传统研究中的“稳定、均衡、线性的模式”,开拓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复杂系统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从简单系统转向复杂系统。不同于简单系统对稳定性规则的寻求,复杂系统强调系统内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科学哲学基础从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转向演化实在论。演化实在论综合了科学实在论和语义分析的模型方法,认为理论只解释模型行为,它的检验是在模型所塑造的隔离的理想世界中进行的。语义观念降低了公理的重要性,强调模型作为一个自主个体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三,形式模型从理性选择模型转向基于个体模型(ABM)。ABM作为一种动态化的形式模型,不再需要个体同质性和平衡条件的数学假定,能够用来表示微观机制产生宏观结构的过程。国际关系领域的复杂性研究以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托马斯·谢林(Thomas C. Shelling)、拉斯-埃里克·锡德曼(Lars-Erik Cederman)、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詹姆士·罗西瑙(James N. Rosenau)、玛蒂尔达·阿尔伯特(Mathias Albert)等学者为代表,他们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第一,隐喻分析。罗西瑙的湍流范式,杰维斯的复杂系统效应,阿尔伯特的世界社会观借用了复杂系统思想来分析国际政治。第二,基于个体模型。基于个体模型是复杂性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谢林、阿克塞尔罗德的研究被视为基于个体建模的早期代表。一些学者还将复杂性建模用于对民主和平论的研究。此外,复杂性建模与建构主义思想有着广泛的结合空间。第三,批判研究。复杂性科学与后现代主义都认为,不能以单一的、排他的叙述来分析复杂现象。然而,后现代主义从发现真理转移到相对主义的叙事建构,复杂性科学坚持对外部事实的指涉,坚持有效的科学研究。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历程开始于卡尔的现实主义转向,经由行为主义的量化分析再到后实证主义的反科学立场,科学在这一进程中的地位极为尴尬,问题症结在于经典科学的封闭、机械、线性观,复杂性科学试图克服经典科学的局限性,并继续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复杂性研究不那么关注各种“主义”,而是注重分析和解决一个细小的问题。然而,复杂系统研究并不是一种实质性理论,而主要是作为研究工具被发展的,它体现了学科的研究前沿,开创了国际关系研究的新路径。同时,社会系统具有权威结构,这和没有中央权威的复杂系统是根本不同的,因而以复杂系统类比具有等级制特征的社会系统是不恰当的。此外,复杂系统研究本身并不能证实或证伪某一假设,因而只是一种思想试验。简言之,它是一种关于过程的理论,而不是一种政治理论。因此,为理解全球政治的复杂现实,研究者除了借助于复杂适应系统建模外,还需要经验研究,这说明传统的研究方法(如个案研究、统计模型等)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
  • 第二节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复杂性科学与复杂系统
  • 第一节 复杂性科学
  • 第二节 复杂系统
  • 第二章 复杂性科学与演化实在论
  • 第一节 科学实在论的发展渊源
  • 第二节 科学实在论的内涵及类别
  • 第三节 模型与演化实在论
  • 第四节 综合微观分析
  • 第三章 基于个体建模
  • 第一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特征
  • 第二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应用
  • 第三节 基于个体建模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启示
  • 第四节 基于个体建模的意义及局限
  • 第四章 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研究的科学历程
  • 第二节 复杂性科学与国际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复杂性建模与建构主义
  • 第四节 复杂系统与后现代主义
  • 第五章 复杂系统分析的主要路径
  • 第一节 混沌理论
  • 第二节 隐喻分析
  • 第三节 后常规科学
  • 第六章 复杂系统与民主和平论研究
  • 第一节 民主和平论的逻辑推理及局限
  • 第二节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民主和平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七章 复杂系统效应、新现实主义扩展及体系稳定
  • 第一节 复杂系统效应
  • 第二节 理解系统效应的理性局陷
  • 第三节 系统效应与新现实主义的扩展
  • 第四节 系统效应与体系稳定
  • 第八章 现代系统理论、世界社会与国际关系
  • 第一节 现代系统理论的范式转换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世界社会及其政治系统
  • 第三节 功能分化与社会整合
  • 第四节 意义与局限
  • 第九章 总结与评价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二节 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系统研究的新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中国70年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与创新[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2)
    • [2].2019年《国际关系研究》总目录[J]. 国际关系研究 2019(06)
    • [3].国际关系研究的心理学路径探析[J]. 理论探讨 2020(03)
    • [4].国际关系研究的心理学路径探析[J]. 社会科学文摘 2020(06)
    • [5].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概念与体系笔谈(一)[J]. 史学集刊 2020(04)
    • [6].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概念与体系笔谈(二)[J]. 史学集刊 2020(05)
    • [7].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概念创新:一种比较分析[J]. 社会科学 2020(09)
    • [8].论国际关系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 中国商论 2019(05)
    • [9].2016年《国际关系研究》总目录[J].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6)
    • [10].致“国际关系研究”公众号[J]. 国际关系研究 2017(01)
    • [11].澳大利亚的国际关系研究评析[J]. 教学与研究 2017(03)
    • [12].首届国际关系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召开[J]. 国际安全研究 2017(03)
    • [13].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实验法[J]. 国际观察 2017(02)
    • [14].2016年度“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优秀论文奖”在沪颁奖[J]. 国际安全研究 2017(04)
    • [15].21世纪以来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的发展——徐以骅教授访谈[J]. 国际政治研究 2017(04)
    • [16].浅析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J]. 商 2016(02)
    • [17].试论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实践自觉[J].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2)
    • [18].反思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J]. 探索与争鸣 2016(07)
    • [19].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质性分析[J].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4)
    • [20].国际关系研究在台湾——张登及副教授访谈[J]. 国际政治研究 2014(06)
    • [21].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情感”研究[J]. 新闻世界 2015(06)
    • [22].做好周边外交很重要——访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J]. 党员干部之友 2017(10)
    • [23].《国际关系研究》创刊及征稿启事[J].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03)
    • [24].民国时期的国际关系研究[J]. 国际政治科学 2011(02)
    • [25].国际关系研究的艺术转向:内涵、意义及其限度[J]. 国际政治研究 2020(05)
    • [26].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缩影——以“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共同体”会议为研究对象[J]. 国际政治科学 2017(02)
    • [27].历史记忆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以柬埔寨外交为例[J]. 学术探索 2017(09)
    • [28].2013年《国际关系研究》总目录[J]. 国际关系研究 2014(06)
    • [29].2014年《国际关系研究》总目录[J]. 国际关系研究 2014(06)
    • [30].基于我国国际关系历史转向的几点思考[J]. 商 2015(03)

    标签:;  ;  ;  

    复杂系统与国际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