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城市经营——中国城市经济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区域经济学
作者: 崔卫华
导师: 饶会林
关键词: 城市经营,运行机制,城市土地,城市产业,城市无形资产
文献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近几年来, “城市经营热”迅速波及全国,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城市规划等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热门话题。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城市经营实践已经有了更丰富、更深入的内容,然而有关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物品、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等“经营城市”范畴历来都没有脱离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只是城市经营问题需要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进行重新审视。可以说,“城市经营”是城市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的延续、升华和深化,是城市经济实践的思维理念和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视角转换。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城市政府拥有了较多的对地方国有资产的控制权和决策权,对城市要素的优化配置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化和城市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政府不得不面对城市化加速发展带来的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与城市建设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城市经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推上了实践的舞台。目前我国的城市经营研究还处于概念泛化阶段,进展缓慢,这与城市经济学领域一直重视城市经济规律和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研究,城市管理理论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的现状有关。而“城市经营”与“城市经济”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城市经营不是研究城市的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而是试图从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出发,对城市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城市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营对策的“规范”研究。我认为,对于城市经营来说,不论是概念的提出还是理论的建立,其贡献不在于煞费苦心地去发现什么未知的课题,而是从人们早已熟知的城市经济实践中挖掘出一条线索和研究框架,分析其发生、发展和未来的走向,从而为城市经营实践指明正确的方向和政策主张。鉴于此,通过对中外城市经营研究的分析和辩识,我提出了一个城市经营的三维理论分析模式,这是一个筛选出了影响城市经营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后,构筑的一个由时空轴、主体轴和客体轴组成的立体研究框架,在此基础2内容提要巴巴竺巴巴竺巴巴巴巴巴巴巴竺巴巴上,我把城市经营的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导论。从对城市经营产生的经济背景分析入手,梳理出国内外城市经营文献的发展脉络,指出目前国内城市经营误区的深层原因,并通过对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不同特征的分析,明确了城市经营的对象、地位和作用,最后从生物学角度对城市生命周期和时空因素进行重新认识,以城市经营的三维理论分析模式勾勒出作者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第2章:城市经营的时空平台。通过就一个城市进行个体考察的城市成长模式和对包括两个城市以上的区域进行的Citistate成长模式分析,揭示了城市微观成长规律和城市宏观成长趋势,指出研究孤立的城市己没有实践意义,为城市经营提供了城市空间成长的阶段性理论分析和时空坐标系;并进一步归纳了城市成长的时空特性和成本效益特征;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成长的现实状况,分析了以城市空间组织演变为主线的“松散型城市空间组织”和“紧密型城市空间组织”,认为城市间的协作组织是城市成长过程中维系城市长期竞争优势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并指出citis七ate是城市空间组织的未来走向; 第3章:城市经营的运行机制。通过对城市政府在不同时空背景下与市场的不同组合模式和城市政府目标双重性的探讨,触及了城市经营主体和城市经营的运行机制这一城市经营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城市政府职能转化的理论基础是城市公共物品的界定,而城市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条件也成为重要的理论分析内容。作为城市经营方式的选择依据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设计,实现了城市经营主体与客体在不同时空下的衔接;而城市公共则政制度和融资的创新为我国的城市经营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拓展了未来发展方向。 第4章:城市土地经营。广义的“城市土地经营”涵盖了城市土地和土地空间经营,包括土地、功能分区和城市建设。在对城市土地地租理论和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选择,以及以土地为载体的城市空间利用的分区制战略,并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以英国“新城运动”为例,指明城市“硬环境”建设和经营中的对策;作为城市经营制度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成为我国城市经营的根本动力和制度保障; 第5章:城市产业经营。城市功能定位是城市产业经营的前提,通过对城市功能定位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揭示了城市功能定位的具体方法;城市主导产
论文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中国:城市经营热
1.1.1 全球化和地方化浪潮
1.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考察
1.1.3 城市经营误区的辩析
1.2 像企业家经营企业那样经营城市吗?
1.2.1 城市经营的对象
1.2.2 城市经营的定位
1.2.3 城市经营的特征
1.3 生命型城市新视点
1.3.1 城市的生命周期
1.3.2 城市成长的时空特征
1.3.3 城市成长的世界版图
第2章 城市经营的时空平台
2.1 城市是怎样“成长”的?
2.1.1 城市个体的成长模式
2.2.2 CITISTATE的成长规律
2.2.3 城市非均衡成长机制
2.2 城市的“最佳”规模意味着什么?
2.2.1 城市空间效益
2.2.2 城市空间成本
2.2.3 城市最佳成长规模的决定
2.3 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的演变
2.3.1 松散型城市空间组织
2.3.2 紧密型城市空间组织
2.3.3 城市空间组织的未来走向
第3章 城市经营的运行机制
3.1 城市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
3.1.1 自然垄断性公共物品
3.1.2 外部性公共物品
3.1.3 区域性公共物品
3.2 城市经营主体的整合机制
3.2.1 政府与市场的整合
3.2.2 整合的前提:有效政府
3.2.3 城市政府与绩效评价
3.3 城市经营主体的选择机制
3.3.1 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变
3.3.2 城市经营方式的选择
3.3.3 城市经营方式的创新设计
3.4 城市公共财政制度与融资创新
3.4.1 我国城市公共财政改革走势
3.4.2 城市经营资金来自哪里?
3.4.3 市政债券市场的发展模式
第4章 城市土地经营
4.1 城市土地配置
4.1.1 城市土地地租的存在形式
4.1.2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体系
4.1.3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途径
4.2 城市功能分区
4.2.1 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4.2.2 城市土地利用的分区制
4.2.3 案例:日本森林城市的启示
4.3 城市整体环境营造
4.3.1 政府主导的“造城运动”
4.3.2 民间热演造城运动的背后
4.3.3 英国“新城运动”及其经营对策
4.4 城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4.4.1 我国城市土地制度的演变
4.4.2 土地经营中的制度缺陷
4.4.3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里程碑
第5章 城市产业经营
5.1 城市功能定位
5.1.1 解读城市与城市功能
5.1.2 城市功能定位的原则
5.1.3 城市功能定位的方法
5.2 城市产业选择
5.2.1 主导产业选择的经济基准
5.2.2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5.2.3 实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主导产业的选择
5.3 城市产业集群
5.3.1 产业集群为什么能获得竞争优势?
5.3.2 产业集群: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悖论?
5.3.3 实证分析:东北振兴的标志是产业集群的形成
5.4 城市产业整合
5.4.1 开发区的出路与新的目标定位
5.4.2 从工业园区到产业功能区
5.4.3 实证分析: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与整合
5.5 城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5.5.1 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补充
5.5.2 国有企业改革的三次理论突破
5.5.3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途径
第6章 城市无形资产创造
6.1 城市文化培育
6.1.1 城市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6.1.2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危机
6.1.3 用文化价值链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
6.2 城市形象塑造
6.2.1 什么是城市形象?
6.2.2 CIS的运用
6.2.3 大连案例
6.3 城市品牌推广
6.3.1 城市营销的演变历程
6.3.2 政府招商的利与弊
6.3.3 香港的城市品牌是怎样“炼”成的?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1
参考文献
- [1].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经营理论研究[D]. 赵富强.武汉理工大学2004
- [2].城市经营:一种新的城市公共资源配置机制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D]. 尹成果.西北大学2005
- [3].城市经营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淑杰.同济大学2006
- [4].城市经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景春华.天津大学2005
- [5].城市经营理论研究[D]. 王振松.福建师范大学2007
- [6].城市经营[D]. 陈岩松.同济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