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特点,为了提高降水的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从收集田间最大的雨水量和控制雨水就地入渗这两个角度出发,将不同覆膜方式和集水方式相结合,在榆中北山进行了两个不同的集雨实验。实验一在2006年设3个不同处理:(1)不覆膜的常规平作(CK);(2)条膜起垄覆盖(RM):(3)新型覆膜方式——双垄全膜覆盖沟播(DRM)。在2007年除了与2006年相同的处理(1)、(2)、(3)外,增加了处理:(4)条膜平铺覆盖(NM)和(5)全膜平铺覆盖(WM)。实验二从2005年进行到2008年,设5个不同处理:(1)不覆膜的常规平作(CK);(2)平地起垄,垄上不覆膜(M0C0);(3)平地起垄,垄上不覆膜,在垄与垄之间设置地槽(M0C);(4)平地起垄,垄上覆膜(MC0);(5)平地起垄,垄上覆膜,在垄与垄之间设置地槽(MC)。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果:(1)2006年和2007年DRM较其他传统的覆膜方式收集到更多的降水,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分别达到最高10.5%和22.6%。DRM在所有处理中使表层土壤温度增加最多,2006年4月到9月的平均地温比CK高5.8℃,比RM高4.9℃。尤其在2007年作物出苗的关键时期,最高温可以高出对照CK6.1℃,解决了当地由于积温不足,在大田中不能种植玉米的问题。(2)DRM处理可以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2006年DRM处理下的玉米产量分别是RM和CK处理的103%和676%,水分利用效率(WUE)是CK的6倍,比RM高9.98%。2007年DRM处理的产量较RM,NM,WM和CK分别提高了64.8%,32.1%,21.9%和1043.7%,WUE是CK的11倍,分别比RM,NM和WM处理高出67.7%,26.7%和9.2%。DRM处理的经济收益是WM的1.19倍,RM的1.67倍,NM的1.3倍,CK的10.2倍,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一项有效的增产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措施。(3)DRM,RM,NM和WM处理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MBC)的含量,降低了土壤轻组有机碳(LFOC)的含量。MBC与SOC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2=0.84,P=7*10-4),MBC与M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78,P=6.97*10-4),MBC与AP呈正相关关系R2=0.56,P=0.01)。DRM处理下的土壤SOC最低,MBC最高,土壤MN含量和C/N最低,C/P最高,对土壤养分损耗最大。(4)地槽和垄上覆膜相结合的处理MC其作物产量在4年当中最高,2005年较CK,M0C0,M0C和MC0处理产量分别提高271%,90.5%,89.2%和77.4%,2006年较CK,M0C0,M0C和MC0处理产量分别提高529%,220%,138.6%和66.5%;2007年较CK,M0C0,M0C和MC0处理产量分别提高128%,85.5%,43.8%和1.4%;2008年较CK,M0C0,M0C和MC0处理产量分别提高77.5%,55.1%,41.8%和19.7%。地槽设置和垄上覆膜分别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强于两者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5)在丰水年,地槽有利于土壤在0-40cm土层收集降水,提高耕层土壤水分的贮存量。在干旱年情况相反,地槽中的土壤水分蒸发量大于收集量,降低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不利于土壤水分的恢复。(6)地槽可增加槽内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和土壤C/N比,但是不利于活化土壤磷。由此可见双垄全膜覆盖DRM处理是通过大幅改善表层土壤水温来提高作物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收益。但是在带来高产的同时也对土壤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当地槽与垄上覆膜相结合时可大大提高作物产量,地槽内的土壤碳含量优于其他处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作物火灾保险六问[J]. 农家致富 2016(23)
- [2].《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年景等级》发布 年景丰歉有了统一标准[J]. 中国食品 2017(06)
- [3].叶面肥——铁将军[J]. 农业知识 2017(16)
- [4].黑龙江省主要作物产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02)
- [5].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J]. 农技服务 2009(06)
- [6].论作物产量差距与增产途径[J]. 耕作与栽培 2009(01)
- [7].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12)
- [8].免耕与秸秆还田对中国农田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 [9].过量施用磷肥害处多[J]. 农村新技术 2015(06)
- [10].棉田地膜残留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 农村科技 2012(03)
- [11].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4)
- [12].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J]. 杂粮作物 2008(01)
- [13].施用碱性物料对稻-稻-菜三熟耕作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7)
- [14].太湖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17(01)
- [15].灌溉条件下农牧交错带作物产量影响因子分析——以盐池县皖记沟村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5)
- [16].日光温室作物产量监测系统设计[J]. 农业机械学报 2013(S2)
- [17].作物产量差与玉米高产设计[J]. 科技导报 2012(07)
- [18].集对分析在作物产量年景预报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气象 2008(01)
- [19].雨养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8(06)
- [20].水旱轮作对土壤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蔬菜 2017(05)
- [21].作物根茬对土壤肥沃状况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 2012(09)
- [22].作物产量差及其形成原因综述[J]. 自然资源学报 2011(12)
- [23].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J]. 种业导刊 2010(03)
- [24].气候变暖影响全球作物产量[J]. 腐植酸 2020(04)
- [25].秸秆生物炭配施氮肥对潮土土壤碳氮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02)
- [26].有机—常规农业中作物产量差距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06)
- [27].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作物产量比较研究[J].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04)
- [28].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24)
- [29].一种可提高作物产量的新物质研发成功[J]. 基层农技推广 2015(04)
- [30].栗钙土钙积层扰动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05)
标签: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论文; 集雨农业论文; 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技术论文; 地槽集雨技术论文; 土壤含水量论文; 水分利用效率论文; 土壤温度论文; 土壤养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