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橡胶的改性及其纳米尺度互穿网络形态研究

氟橡胶的改性及其纳米尺度互穿网络形态研究

论文摘要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一相或两相发生交联而形成相互贯穿的聚合物网络。依赖聚合物的共混比例、形态、交联密度和特性,IPNs显示出特殊的性能。IPNs的制备被认为是限制不相容聚合物共混物相分离的独特方法。由于两相的特殊排列,IPNs材料常常展现出良好的力学强度和韧性。因而,IPN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改性。氟橡胶(FKM)具有突出的耐高温,耐油,耐化学腐蚀,耐老化等性能,应用于特殊的密封材料等方面,然而由于存在着弹性低,耐低温性能差等弱点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本论文依据创新性的思维,围绕改善FKM的性能,采用四条技术路线,成功地制备出一系列新的FKM的IPNs材料,并对其结构、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采用熔融机械共混的方法,使氟橡胶(FKM)和丁腈橡胶(NBR)在高温和强剪切作用下相容,然后在各自不同的硫化体系下硫化,使两相各自交联,从而制备了FKM/NBR IPNs。 2.采用TEM、DSC和DMA等方法进行了FKM/NBR IPNs的形态、热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并研究了两网络的组成对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FKM/NBR IPNs体系中,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由于互穿网络产生的协同效应的结果,而网络中纳米尺度相畴尺寸越均匀,双连续相形态越规整、完善,引起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也越显著。当FKM/NBR为80/20(w/w)时,共混体系获得最完善的两相连续的互穿网络结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达到最大值。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只有一个值为-16℃,介于纯的FKM和NBR玻璃化转变温度之间,表明互穿网络的形成促进了FKM和NBR之间的相容性。该技术路线的实施,提升了氟橡胶的抗撕裂强度和低温柔韧性。 3.对FKM/NBR互穿网络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浊点法,绘制了FKM/NBR共混体系的相图,研究了相分离行为与熔融共混的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两相的相容性、共混比例、粘度比以及加工条件对互穿网络的形成产生显著的影响。 4.采用密炼机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使FKM和环氧丙烯酸酯橡胶(EACM)在高温和强剪切作用下相容,然后在各自不同的硫化体系下硫化,使两相各自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氟橡胶的概述
  • 1.1.1 氟橡胶的开发现状
  • 1.1.2 氟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2 氟橡胶的改性研究进展
  • 1.2.1 氟橡胶的化学改性
  • 1.2.2 氟橡胶的配合加工改性
  • 1.2.3 氟橡胶的并用改性
  • 1.2.4 氟橡胶的表面改性
  • 1.3 氟橡胶的加工配合技术进展
  • 1.3.1 吸酸剂
  • 1.3.2 硫化剂
  • 1.3.3 填充剂
  • 1.3.4 加工助剂
  • 1.4 弹性体互穿网络的研究进展
  • 1.4.1 弹性体IPN的制备
  • 1.4.1.1 分步法
  • 1.4.1.2 同步法
  • 1.4.1.3 胶乳IPN
  • 1.4.1.4 热塑性IPN
  • 1.4.2 IPN的亚微相态
  • 1.4.2.1 IPN的双相连续形态
  • 1.4.2.2 IPN的细胞结构形态
  • 1.4.2.3 IPN的界面形态
  • 1.4.3 IPN的相容性
  • 1.4.4 IPN增强理论
  • 1.4.5 IPN的阻尼性能
  • 1.4.6 弹性体IPN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2章 含醚基团丙烯酸酯橡胶的合成及其对氟橡胶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内容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含醚基团丙烯酸酯弹性体(AECM)的制备
  • 2.2.4 FKM/AECM共混物的制备
  • 2.2.5 FKM/AECM共混弹性体的硫化
  • 2.2.6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反应条件对AECM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1.1 引发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1.2 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3.2 AECM的IR表征
  • 2.3.3 FKM/AECM共混弹性体的硫化特性
  • 2.3.4 FKM/AECM共混弹性体硫化胶的形态
  • 2.3.5 FKM/AECM共混弹性体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2.3.6 FKM/AECM共混弹性体硫化胶的DMA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互穿网络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FKM/ACM原位复合弹性体的合成
  • 3.2.4 FKM/ACM复合弹性体的硫化
  • 3.2.5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CM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研究
  • 3.3.1.1 ACM溶液聚合反应的溶剂选择
  • 3.3.1.2 引发剂对ACM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1.3 温度对ACM聚合反应的影响
  • 3.3.1.4 反应时间对ACM转化率的影响
  • 3.3.2 FKM/ACM原位复合弹性体的IR表征
  • 3.3.3 FKM/ACM原位复合弹性体的TEM照片
  • 3.3.4 FKM/ACM原位复合弹性体的硫化特性
  • 3.3.5 FKM/ACM硫化胶的形态
  • 3.3.6 FKM/ACM硫化胶的力学性能
  • 3.3.7 FKM/ACM硫化胶的热重分析
  • 3.3.8 FKM/ACM硫化胶动态力学分析(DMA)
  • 3.4 小结
  • 第4章 氟橡胶/丁腈橡胶熔融机械共混物的相态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熔融共混制备互穿网络的理论基础
  • 4.2.1 互穿网络弹性体定义
  • 4.2.2 共混的相容性
  • 4.2.3 剪切作用
  • 4.2.4 共混互穿网络的组分比例
  • 4.2.5 共混互穿网络的两相粘度
  • 4.2.6 合适的交联及加工条件
  • 4.3 实验内容
  • 4.3.1 实验原料
  • 4.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3 实验方法
  • 4.3.4 测试及表征
  • 4.3.5 研究路线
  • 4.4 结果及讨论
  • 4.4.1 FKM和NBR共混温度的确定
  • 4.4.2 FKM硫化条件
  • 4.4.2.1 硫化剂用量的影响
  • 4.4.2.2 硫化促进剂用量的影响
  • 4.4.2.3 防焦剂用量的影响
  • 4.4.3 NBR的硫化条件
  • 4.4.3.1 硫化体系及用量
  • 4.4.3.2 防焦剂的用量
  • 4.4.4 FKM/NBR共混橡胶的双硫化体系
  • 4.4.5 FKM/NBR互穿网络的亚微相态
  • 4.4.6 FKM/NBR共混互穿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4.7 FKM/NBR共混互穿体系的动态力学分析
  • 4.4.8 FKM/NBR共混互穿体系的力学性能
  • 4.4.8.1 FKM/NBR共混比对互穿体系的力学性能影响
  • 4.4.8.2 加工条件对FKM/NBR IPN性能的影响
  • 4.4.8.3 共混互穿网络FKM和NBR的模量关系
  • 4.4.9 FKM/NBR共混互穿体系热重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熔融机械共混物的相态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及表征
  • 5.2.5 研究路线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FKM/EACM共混体系的热力学相图
  • 5.3.2 EACM的硫化体系
  • 5.3.3 FKM/EACM共混弹性体的双硫化体系
  • 5.3.4 FKM/EACM共混体系硫化胶的形态
  • 5.3.5 FKM/EACM共混互穿体系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5.3.6 FKM/EACM共混互穿体系的动态力学分析
  • 5.3.7 FKM/EACM共混互穿体系的力学性能
  • 5.3.8 FKM/EACM共混互穿体系的老化性能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博士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磁性半互穿网络智能水凝胶的合成及性质评价[J]. 高分子通报 2020(02)
    • [2].互穿网络型梯度材料研究进展[J]. 粘接 2012(06)
    • [3].低温互穿网络凝胶堵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J].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2(08)
    • [4].含瓜尔树胶的半互穿网络凝胶的制备及性能[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2008(04)
    • [5].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复合物的性能研究[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10(09)
    • [6].糠醇树脂-聚丙烯酸互穿网络的制备及热稳定性[J]. 塑料工业 2020(05)
    • [7].互穿网络膜交联棉织物对活性染料的吸附研究[J]. 针织工业 2016(09)
    • [8].NR/PVA半互穿网络的溶胀性能和物理性能[J]. 橡胶参考资料 2010(06)
    • [9].互穿网络涂料防冰雪效果显著[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3(12)
    • [10].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6)
    • [11].水润滑互穿网络聚酰亚胺水轮机导轴承介绍[J]. 通用机械 2011(02)
    • [12].聚丙烯酸/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J]. 精细石油化工 2010(05)
    • [13].互穿网络聚合物凝胶调驱剂研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4].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酸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08(01)
    • [15].半互穿网络淀粉基止血海绵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7(04)
    • [16].氧化海藻酸钠的氧化度对其交联海藻酸钠/明胶(半)互穿网络膜性能的影响[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15(01)
    • [17].一种淀粉基互穿网络型富锌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应用化工 2011(11)
    • [18].PVC/PUA半互穿网络的制备及性能[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9(02)
    • [19].羧甲基壳聚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吸附重金属离子[J]. 山东化工 2015(11)
    • [20].PAMPS-PAAM互穿网络凝胶的摩擦性能研究[J]. 摩擦学学报 2012(04)
    • [21].微波合成介孔有机-无机互穿网络材料中金催化中心的构建[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6)
    • [22].聚丙烯酰胺/甲基纤维素半互穿网络的制备及溶胀动力学研究[J]. 科技导报 2011(29)
    • [23].基于甘油三酸酯的高分子材料 Ⅰ.聚酯和聚氨酯[J]. 广州化学 2010(03)
    • [24].环氧化天然橡胶基半互穿网络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分析[J]. 广东化工 2015(22)
    • [25].球状结构钢基MMCs/钢三维互穿网络复合材料的制备[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6(08)
    • [26].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互穿网络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01)
    • [27].互穿网络改性的蛋白质印迹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与表征[J]. 天津大学学报 2011(02)
    • [28].氧化淀粉的氧化度对其交联海藻酸钠/明胶互穿网络膜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学报 2015(04)
    • [29].互穿网络型高分子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 广东化工 2014(17)
    • [30].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无机/有机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J]. 高分子学报 2009(05)

    标签:;  ;  ;  ;  ;  ;  ;  ;  

    氟橡胶的改性及其纳米尺度互穿网络形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