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口密度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虫口密度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虫口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疆野苹果,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林分因子

虫口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1](2019)在《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林分因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的发生与林分因子的关系,就海拔、坡度、树高、胸径、枝粗和枝方位等6个因子对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小吉丁虫的虫口密度在海拔1 350~1450 m显着高于1 150~1 250 m和1 250~1350 m,坡度10°~20°显着高于20°~30°,胸径>30 cm的野苹果树显着高于胸径<30 cm。相关分析表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海拔、坡度呈显着负相关,与野苹果树胸径、枝粗呈显着正相关。利用海拔、胸径这2个关键因子与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的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期为苹果小吉丁虫的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9年11期)

冉建民,王磊,郭会玲,谢旭东,祝清锋[2](2019)在《小麦黑潜叶蝇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彻底摸清小麦黑潜叶蝇的发生及为害特点,利用3年的时间,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的办法,系统研究了该虫在河南省中牟县麦田的发生为害状及特点,发生量与气候、土质、耕作、肥料等的关系,以及虫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研究表明,该虫在中牟县一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幼虫为害为主,4月中下旬是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主要潜食小麦旗叶尖端的叶肉组织,在田间形成白色"空袋"状枯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同时,该虫的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其回归关系方程式为y=0.211 8x-1.216 7,经济阈值为5.51%,防治指标为31.76头/百株。(本文来源于《基层农技推广》期刊2019年06期)

张灿明,潘鹏飞,阿金,张聪,刘英[3](2019)在《虫口密度对蝠蛾幼虫迁移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蝠蛾(Hepialus sp.)幼虫的迁移与虫口密度关系展开研究,一方面可确定蝠蛾在一定空间下的适宜饲养密度,另一方面可查明某些蝠蛾种类2龄虫饲养得率过低的原因,以利于制定蝠蛾的科学饲养计划,提高存活率,集约利用养殖空间。【方法】在室内其他饲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虫口密度饲养至蛹期的3种蝠蛾进行观察,统计初孵幼虫的迁移数量,测量2龄末期至蛹期幼虫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结果】不同种的蝠蛾幼虫从起始养殖环境中的迁出数量、迁移持续时间有差异,人支蝠蛾迁出数量最多、迁移时间最长,白马蝠蛾次之,云南蝠蛾再次之;蝠蛾主要在初孵幼虫阶段迁出,2龄末期后,在土壤中向四周迁移,不迁出土表,不同种的蝠蛾幼虫在土壤中迁移后形成不同的分布模式。【结论】不同种的蝠蛾幼虫迁移行为不同,在进行室内饲养时,要针对不同种的蝠蛾制定针对性的养殖计划,防止因起始养殖密度过大造成大量初孵幼虫流失;在2龄末期后的养殖过程中,要根据蝠蛾的存活数量及其分布模式科学确定养殖空间。研究成果为蝠蛾的高效扩繁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黄咏槐,梁军,马琳,张英军,朱彦鹏[4](2018)在《森林空间结构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天然赤松次生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森林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利用空间结构指标调控森林害虫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在昆嵛山天然麻栎-赤松次生混交林中设置面积为6 hm2的样地,测定昆嵛山腮扁叶蜂寄主赤松、黑松、多脂松的空间结构指标树种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虫口密度,分析各指标与虫口密度之间的关联性。对每株样木分别从上、中、下层,东、南、西、北4个方向统计虫巢数量,以虫巢数的3倍作为株虫口密度。【结果】赤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着正相关(R~2=0.821,P=0.03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903、P=0.013)和树高大小比数(R~2=0.906、P=0.013)均呈显着负相关,与混交度相关性不显着(R~2=0.177、P=0.481);黑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着正相关(R~2=0.858,P=0.02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043、P=0.739)、树高大小比数(R~2=0.237、P=0.406)均呈负向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着,与混交度相关性也不显着(R~2=0.251、P=0.390);多脂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R~2=0.032、P=0.772)、胸径大小比数(R~2=0.180、P=0.447)、树高大小比数(R~2=0.194、P=0.458)、混交度(R~2=0.653、P=0.098)等各空间结构指标均无显着相关性。3个树种中,赤松和黑松的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的相关性强于多脂松;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相比较,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的相关性强于角尺度。【结论】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和树种大小比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生态调控作用优于混交度。森林经营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尽量降低角尺度即营造均匀的松属树种林分以提高对虫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尽量提高树种大小比数即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以抑制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程立超,迟德富[5](2017)在《立地和林分因子对舞毒蛾虫口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2011-2013年中国黑河地区舞毒蛾监测样地的立地和林分因子,分析立地和林分因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对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以下坡位立地条件下的显着高于上坡位的;阴坡的显着高于其他的;平坡的显着高于缓坡、斜坡的;海拔301~400m显着高于401~500m;林分郁闭度0.5、0.6和0.7显着高于郁闭度0.8;蒙古栎的所占比例>60%的最高,0~29%次之,30%~59%最低。上坡位、阳坡、斜坡、海拔401~500m、郁闭度0.8,蒙古栎所占比例30%~59%条件下,舞毒蛾平均虫口密度最小。坡位、坡向对舞毒蛾的平均虫口密度呈正向影响,坡度、海拔、郁闭度、蒙古栎所占比例、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对舞毒蛾的平均虫口密度呈负向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杜凯名,高成龙,刘文萍,张连生,陆鹏飞[6](2016)在《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量与失叶率及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性信息素对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成虫的监测量与不同危害程度林区失叶率及其幼虫虫口密度的关系,采用棋盘式五点取样法,将失叶率、幼虫虫口密度及成虫监测量两两进行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幼虫低虫口密度(y_1)、高虫口密度(y_2)与对应的成虫监测量(x_1)、(x_2)呈二次方曲线函数,方程分别为y_1=-0.060x_1~2+6.174x_1-85.753;y_2=0.076x_2~2-3.111x_2+109.844;在幼虫极高虫口密度(y_3)时,成虫监测量(x_3)呈线性递减,方程为y_3=-1.795x_3+214.060;幼虫虫口密度(y)、成虫监测量(x)随着失叶率(z)的增加而增高,但当失叶率超过74%时,幼虫虫口密度呈下降趋势,方程为y=-794.937z~2+1188.218z-308.626;当失叶率超过72%时,成虫监测量也出现下降,二者可以按照方程x=-189.035z~2+272.374z-53.474进行模拟。研究表明,幼虫虫口低密度、高密度与成虫监测量的相关性均显着,极高虫口密度时,成虫监测量呈下降趋势;幼虫虫口密度、成虫监测量均与失叶率呈二次方函数关系。(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王拥军,于涛,何武江,李景梅[7](2016)在《日本松干蚧虫情预报与虫口密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日本松干蚧分布规律,预测其发生期,提供虫情预报,在仙人洞自然保护区赤松栎林和赤松林分内,分别设置固定和临时标准地,面积为50 m×50 m,得出各虫期和虫口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效基数法对日本松干蚧越夏代若虫的发生量进行预测预报,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日本松干蚧的虫口密度随赤松树龄加大而增加,从阳坡到阴坡逐渐加大,与林分的郁闭度和混交林中赤松的比例成正比。(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杨博慧,董晓亮,李海平,常静,刁青云[8](2016)在《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研究吡虫啉、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和氟虫腈4种药剂拌种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油菜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拌种对油菜出苗时间、出苗率无显着影响,毒死蜱和丁硫克百威对根长有显着的促进生长作用,除氟虫腈外其他3个药剂处理可显着促进苗高生长。在幼苗期,吡虫啉和毒死蜱拌种可显着降低黄宽条跳甲虫口密度,且与其他药剂及对照相比较差异显着;在生长期4种药剂处理都可降低萝卜蚜的虫口密度,与对照相比都有显着差异,其中吡虫啉拌种对萝卜蚜虫口密度影响最大;而对小菜蛾虫口密度的影响则以吡虫啉最大,毒死蜱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戴长庚,何佳春,李鸿波,胡阳[9](2016)在《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预测预报黔中稻区二化螟越冬后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采用GB/T15792—2009稻桩剥查法对贵阳市花溪区、安顺市平坝县、黔南州惠水县和黔东南州麻江县等稻区二化螟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自然寄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麻江县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最高,达15 741头/667m2;其次为平坝县和惠水县,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分别为10 684头/667m2和10 153头/667m2;贵阳市花溪区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最低,仅944头/667m2。大多数地区的雌雄蛹重量有显着差异。调查共采集到5种寄生蜂,包括稻螟小腹茧蜂、螟甲腹茧蜂、大螟钝唇姬蜂、菲岛抱缘姬蜂和黄眶离缘姬蜂;各稻区的寄生率均较低,平坝县二化螟幼虫被寄生率最高,达15.6%,其次为麻江县14.6%、花溪区6.7%和惠水县5.7%。(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01期)

任玉平,孙秀丽[10](2015)在《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调查杨毒蛾幼虫虫口密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朝阳县朝阳林场杨树速生丰产林内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对杨毒蛾(Leucoma candida)幼虫虫口密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地面调查方法相比,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调查精度提高117.87%。(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虫口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彻底摸清小麦黑潜叶蝇的发生及为害特点,利用3年的时间,采用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的办法,系统研究了该虫在河南省中牟县麦田的发生为害状及特点,发生量与气候、土质、耕作、肥料等的关系,以及虫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研究表明,该虫在中牟县一年发生2代,以第二代幼虫为害为主,4月中下旬是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主要潜食小麦旗叶尖端的叶肉组织,在田间形成白色"空袋"状枯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同时,该虫的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呈正相关,其回归关系方程式为y=0.211 8x-1.216 7,经济阈值为5.51%,防治指标为31.76头/百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虫口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天山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虫虫口密度与林分因子的关系[J].中国植保导刊.2019

[2].冉建民,王磊,郭会玲,谢旭东,祝清锋.小麦黑潜叶蝇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9

[3].张灿明,潘鹏飞,阿金,张聪,刘英.虫口密度对蝠蛾幼虫迁移行为的影响[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4].黄咏槐,梁军,马琳,张英军,朱彦鹏.森林空间结构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8

[5].程立超,迟德富.立地和林分因子对舞毒蛾虫口密度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7

[6].杜凯名,高成龙,刘文萍,张连生,陆鹏飞.油松毛虫性信息素监测量与失叶率及虫口密度的相关性分析[J].植物保护学报.2016

[7].王拥军,于涛,何武江,李景梅.日本松干蚧虫情预报与虫口密度的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6

[8].杨博慧,董晓亮,李海平,常静,刁青云.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幼苗生长及主要害虫虫口密度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9].戴长庚,何佳春,李鸿波,胡阳.黔中稻区二化螟的越冬幼虫虫口密度及其自然寄生率[J].贵州农业科学.2016

[10].任玉平,孙秀丽.应用自制塑料捕捉器调查杨毒蛾幼虫虫口密度的研究[J].防护林科技.2015

标签:;  ;  ;  ;  

虫口密度论文-孔婷婷,刘爱华,张静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