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区三次婚改对今天的影响和作用研究

凉山彝区三次婚改对今天的影响和作用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凉山彝区民主改革胜利后,先后在1960年、1977年、1987年至1989年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婚姻改革。凉山彝区在三次婚改过后婚姻面貌焕然一新,旧社会婚姻制度土崩瓦解,彝族人民开始了婚姻自由的道路。到今天彝族人民的婚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次婚改对今天彝族人民的婚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凉山彝区婚改影响

一、婚改前的凉山旧社会彝族的婚姻概况

解放前,凉山彝区等级制度盛行,需遵循当时的婚姻制度,即等级内婚、民族内婚、家支外婚、姑舅表优先婚。严厉禁止跨等级婚恋。且由于历史悠久、地势险要、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等原因造成彝区长期对外封闭的状态。这种情况下,凉山彝区长久以来实行的婚姻制度得以继续生存。在这种婚姻制度下,产生了一些特点如下:1、在姑舅表优先婚的原则上,出现了大量的包办婚。他们从小就定了娃娃亲,大多数也是姑舅表亲戚,想要亲上加亲形成坚固的联盟。2、结婚年龄普遍较早。彝族人喜欢在17岁,21岁等年龄结婚。至于早婚的原因,一般跟生产力和家族延续有关。3、在婚俗的影响下,由转房、无子等原因形成了一夫多妻制。这种情况在各等级中都有出现。“解放前夕的金阳安柯小坝子,在土司、白彝官百姓、白彝隶属民和奴隶中都有一夫多妻的情况,并占了总户数的9%。”

二、凉山彝区三次婚改及其成效

凉山州针对旧社会婚姻制度如包办、转房、早婚、近亲结婚等不合理的情况进行了规模较大的三次婚改。“第一次是从1960年开始进行的。它是在民主改革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一步破除旧的婚姻制度和推进我国在1950年颁布的新中国的第一部婚姻法在凉山各民族中的贯彻执行。”从昭觉县开始试点,随后推广到全州各地,第一次婚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彝族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和奴隶阶层积极响应号召配合婚改。

凉山彝区独特的等级婚姻制度是长久以来经济、文化、地域、思想各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第一次婚改虽然大力宣传婚姻自由思想,但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在1977年,凉山州政府在全州范围内推行了第二次婚改。第二次婚改遇到的依然是包办婚、同等级婚以及早婚的问题。“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次婚改的成果没有巩固下来,以致旧婚制和旧婚俗的影响仍然是凉山彝族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由此可见,婚改的成功需建立在经济文化改变的基础之上。

第二次婚改过后,旧婚俗如姑舅表婚、重婚、转房、禁止跨等级婚配以及家支干预婚姻自由的现象依然存在。针对这些情况,凉山州政府于1987年至1989年展开了第三次婚改。解除包办婚以及姑舅表近亲婚。在全州各地宣传婚姻自由,全面贯彻落实我国1981年公布的新婚姻法。第三次婚改较前两次婚改有了明显的成就。当时的凉山彝族社会在解放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自由意识也发生了很大进步。尤其是在民主改革后,等级制度等到瓦解,过去被奴役的占凉山彝族人口大多数的奴隶们得到了解放,他们积极生产致富并迅速发展起来,这也促成了第三次婚改的顺利进行。

三、婚改半个世纪后的凉山彝族婚姻现状

婚改过后,凉山彝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开放,彝族人民思想觉悟提高了,婚姻方面也更加自由了。到婚改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可以说彝族人民的婚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家制度的保护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凉山人民得到了空前安定的环境。在开放的、经济发展起来的环境中凉山彝族人民的婚姻观也产生了变化。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婚圈扩展,但黑白彝不通婚的情况仍然存在。

如今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凉山彝族人民走出去读书、工作的机会多了。于是跨民族、跨国家婚恋都在慢慢增加,彝民大众也不再排斥外族人和外国人。而黑白彝之间通婚仍受禁止。黑彝自恃血统高贵,不愿与白彝结亲。老一辈却在旧社会里各种因素影响下旧思想对他们影响颇大。

2、除了凉山腹心地区,家支观念在变淡。对个人婚姻的限制也在放松。

不可否认,在凉山腹心地区家支观念依然存在。家支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西昌周边地区的彝区,家支对其内部成员的限制与影响力在减少。在婚姻上表现特别明显。在结亲对象上普遍以饱读诗书、有稳定工作之人为首选。

3、彩礼钱过高,扭曲了原本神圣的意义。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彝区婚姻又出现了一大问题:彩礼钱过高。原本是率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给了很高的彩礼钱。后来超高的彩礼钱在彝区流行起来。确实现在彝区人民挣钱比过去容易,外出打工、做生意等都能挣到比过去农耕时代更多的钱。但大部分人还是对超高彩礼钱颇有抱怨。而有些人不想与对方结亲家时也会故意提高彩礼钱,让对方知难而退。总之,彩礼钱成为了敛财的借口、击退不满亲家的武器。严重扭曲了原本神圣的涵义。

四、婚改对凉山彝族婚姻的历史性推动作用

民主改革摧毁了旧社会婚姻等级制度,解放了奴隶,也就意味着被安排的婚姻将越来越少。而三次婚改又重创了旧社会婚姻制度。给凉山彝族婚姻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是三次婚改的推动,旧婚姻制度才会瓦解得如此迅速。比如一夫多妻、转房、姑舅表婚都已几乎不存在了。同族内婚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仅剩等级内婚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婚恋自由,但不断有人对其提出挑战。凉山彝族也从旧婚姻制度中一步步解脱出来。因此,今天的婚姻自由和个性解放,都是在婚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婚改推动了凉山彝族婚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伍精华:《我们是这样走过来的:凉山的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袁亚愚:《当代凉山彝族的社会和家庭》,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3.《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马林英.对凉山彝族婚姻文化变迁及行为调适的考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一期。

5.张海洋、胡英姿.凉山彝族婚改内容解析——兼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国家的互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四期。

标签:;  ;  ;  

凉山彝区三次婚改对今天的影响和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