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林语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个独特的人物,他自称是“一捆矛盾”,同时也被徐訏称为“现代文学史上最难写的一章”。他以浮躁凌厉的杂文登上现代文坛,在五四运动中与鲁迅共同战斗,而此后的三十年代又转入幽默性灵小品文的创作。在二十世纪中国普遍奉行向西方“拿来”的时期,他赴美并写作了一系列与中国有关的散文、传记、小说,“送去”了他眼中的中国历史文化及生活图景。晚年归台依然笔耕不辍,开设“无所不谈”专栏,他的人生因为行路与著述而形成了一幅宽广的图景。本文选择对林语堂的小说中的成长书写展开论述,是基于对作者与作品的双重把握之上。由于林语堂是在四十岁之后才从事长篇小说的创作,这其中融入了作者个人的阅历与思考,他对于小说人物成长的安排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成长观。一直以来,对于林语堂小说的文化意义已经有众多论者论述,本文则选择将他的小说置于成长小说的视野下来观照。本论文主要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林语堂小说的研究现状、对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从成长小说视野研究林语堂小说的原因。第一章《林语堂小说中人物的“成长”》从女性人物与男性人物不同的成长过程来观照林语堂对男性与女性成长的认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以梳理出人物成长的过程。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林氏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往往是以爱情为成长契机,伴随着“母性”意识的逐步清晰而逐渐明了不同时期的自我需求,在认识自我的同时重新认识世界。男性人物则多处于“自我”与“他者”的矛盾之中,这种矛盾来自于因地域的改变而受到的新文化对原有文化的冲击,抑或是外在社会的生存法则与自我内心的龃龉,人物在与外界碰撞的过程中思索并认识自我。第二章《林语堂成长小说的特点》在第一章细读的基础之上对其成长小说的特点进行论述与分析,将其小说置于“成长小说”的背景之下来比较,得出其既不同于欧洲传统成长小说又不同于美国现代成长小说的独特之处,由内容与形式两方面构成。在内容方面,林语堂小说对于人物成长的衡量标准并不是一般世俗意义上的融入社会,而是更注重灵魂真我的体察,是一种存在论而非目的论意义上的成长,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还有“智慧老人”的范导及自然潜移默化的熏陶。在形式方面,小说采用了全知视角以及间接心理描写,并且以人物的行旅过程为成长发生的过程。将林语堂小说置于成长小说视野之下,可以看出他本身受到各种思想影响,因而笔下的人物的成长也带有他的个人色彩,既非完全妥协,也非极端自我,外在世界更像是对内在心灵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