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预期,是指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当下的环境或其它信息来源,预测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期和准备是重要的认知功能。在预期的过程中,个体会形成行为策略,对某些行为做出决策,以在充满变化和潜在威胁的环境中生存。大量的行为研究证明了预期对情绪的影响,但自我报告法所得的结果不够客观。有关情绪预期的ERP和FMRI研究大都关注预期阶段,很少把注意力放到预期对于事后情绪感受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技术,考察情绪预期对个体情绪感受和认知活动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通过操纵提示线索和目标刺激,设定高估(提示为极端恐惧,刺激为中等恐惧)、匹配(提示为中等恐惧,刺激为中等恐惧)、低估(提示为中性,刺激为中等恐惧)三种预期条件,考察不同程度的预期对个体事后情绪感受的影响。实验二,在预期阶段安排其他的认知任务,考察预期类别(中性预期,中等负性预期,极端负性预期)对个体认知活动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显示:在预期阶段,三种预期条件下都诱发了显著的SPN成分,高估与正确预期条件下的SPN平均波幅大于低估条件下的SPN平均波幅,而高估与正确预期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知觉阶段,400-600ms的晚期正成分中,三种预期所诱发的LPC波幅差异两两显著。高估条件下的LPC平均波幅最大,正确预期条件下的LPC波幅次之,低估条件下的LPC波幅最小。可见,预期强度越大,大脑神经活动越强,个体投入的认知资源也越多。600-800ms的晚期正成分中,相比低估而言,高估和正确预期条件下的LPC波幅更大,而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对负性刺激高强度的预期不利于个体的情绪体验。实验二的结果显示:有预期与无预期条件下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反应时差异显著,预期条件下性别判断的反应时显著小于无预期条件下性别判断的反应时。三种预期条件下,被试性别判断任务的正确率差异不显著,反应时差异显著。中性预期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中等负性预期和极端负性预期的反应时,而中等负性预期和极端负性预期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这说明,负性预期对个体从事简单认知活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两个研究的结果,我们可知,负性刺激的预期对个体情绪的调节没有积极作用,但是却可以促进个体的认知活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情绪或行为的倾向性偏好,选抒合适的预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