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间歇性和恒定性外斜视的立体视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眼科学
作者: 邬海翔
导师: 孙建宁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立体视,筛选标准,手术年龄,外斜病程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是后天性共同性外斜视中最常见的两种类型。以往对其立体视的研究都将间歇性外斜视和恒定性外斜视分开进行,或对整个后天性共同性外斜视进行研究,忽略了恒定性外斜视有一部分为间歇性外斜视失代偿发展而来。本研究先制定了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的筛选标准,通过比较两种类型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的立体视恢复情况证明此筛选标准有意义,然后将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术后总体立体视的恢复,手术年龄和外斜病程对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影响以及最佳手术时机等问题。近立体视的检查采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远立体视的检查采用同视机,分别在术前、术后2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对每例患者进行远近立体视的检查。通过对48例间歇性外斜视或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患者的研究发现:(1)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前远立体视损害早且严重,近立体视损害相对较轻;术后立体视的恢复是由近到远的,远立体视的恢复通常需要较长时间。(2)从手术年龄来看4~7岁组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明显优于其余2组(P<0.05),其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正常的远近立体视。(3)从外斜病程来看,≤5年组术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又明显优于>5年组(P<0.05)。(4)反过来观察,那些术后获得正常远近立体视的患者也都是手术年龄较小的、外斜病程较短的患者。证明早期及时的手术将有利于立体视的恢复和改善,这里的早期即指年龄不超过7岁,外斜病程不超过5年。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的筛选标准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章 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的立体视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术后总体立体视情况
2.2 手术年龄对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2.3 外斜病程对术后立体视恢复的影响
3 讨论
3.1 正常立体视的发育
3.2 间歇性外斜视到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转变
3.3 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总体恢复情况
3.4 手术年龄对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的影响
3.5 外斜病程对术后立体视的恢复的影响
3.6 间歇性外斜视和曾有间歇期的恒定性外斜视最佳手术时机
3.7 早期手术的风险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后立体视的观察[D]. 王娟.河北医科大学2015
- [2].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恢复规律的研究[D]. 姚婕颖.安徽医科大学2014
- [3].间歇性外斜视远立体视及其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 贾楠.山西医科大学2017
- [4].共同性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变化的临床研究[D]. 刘育榕.大连医科大学2012
- [5].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前后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的对照研究[D]. 赵淑静.山东大学2013
- [6].两种不同术式治疗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早期疗效观察[D]. 白亚汝.中国医科大学2018
- [7].间歇性外斜视与外隐斜视调节集合功能的分析[D]. 许丽丽.青岛大学2018
- [8].间歇性外斜视分型与融合控制力的相关性研究[D]. 栾亚楠.山东大学2015
- [9].间歇性外斜视诊断性遮盖前后斜视角及斜视分型的变化[D]. 林珊.山东大学2014
- [10].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两种术式疗效比较[D]. 徐强.南京医科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基本型和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临床分析[D]. 吴艳平.天津医科大学2013
- [2].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前后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的对照研究[D]. 赵淑静.山东大学2013
- [3].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调节功能与集合功能的评价[D]. 王婷.天津医科大学2012
- [4].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影响因素及手术时机的探讨[D]. 刘艳丽.天津医科大学2010
- [5].间歇性外斜视远斜视角测量方法的比较[D]. 李凤娇.山东大学2010
- [6].不同测量方法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的评价[D]. 高海英.山西医科大学2008
- [7].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D]. 杨倩.河北医科大学2009
- [8].浙江省级眼科中心2002年—2006年儿童斜视手术病例分析[D]. 沈婷.浙江大学2007
- [9].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眼外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D]. 郭立云.昆明医学院2005
- [10].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的临床研究[D]. 宋友军.山东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