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玉皇阁湿地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地处渭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独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内有高等植物近100种,其中草本和灌木占大多数,典型的如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莲藕(Nelumbo nucifera)、早熟禾(Annua Linn)、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等;在此栖息的动物有5纲共18目30科48种,具有代表性的如黑鹳(Ciconia ciconia),大天鹅(Cygrus cygr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狗獾(Meles meles)等,是铜川市重要的水源补给地和湿地保护区,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乱垦乱占等不合理的人为经济活动,导致湿地遭到破坏,面积大幅减少,局部退化明显,水源水质较差,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为加强湿地生态保护,积极实施湿地功能恢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保护优先,以保护和恢复为主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对玉皇阁湿地实施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在对玉皇阁湿地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湿地保护建设目标,将湿地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按照分区施策原则,以工程建设为重点,通过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和能力建设,综合运用技术、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建立和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管理队伍,进一步增强湿地保护管理能力,有效遏制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的趋势,增强湿地保水蓄水和调节旱涝的功能,净化湿地水体水质,使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得到有效维护,保护和恢复珍稀水禽的栖息环境以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好湿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当地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水源供给提供保障;通过多重手段利用湿地资源,在层次和空间上取得突破,增加湿地产出,取得直接经济收入;通过综合开发旅游资源,点线面结合,形成以湿地为核心的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湿地与湿地科学的概念、特征及研究意义概述1.2 国际湿地科学发展历史与动态1.3 中国湿地科学发展历史与动态1.3.1 中国湿地研究进入学科的国际前沿领域1.3.2 中国在湿地科学领域的理论创新1.3.3 我国在湿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成就及现状第二章 玉皇阁湿地基本情况2.1 地质地貌2.2 气候特征2.3 土壤条件2.4 生物资源2.4.1 植物资源2.4.2 动物资源2.5 湿地区域内社会经济状况第三章 玉皇阁湿地保护工程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和可行性3.1 湿地建设的意义3.2 湿地建设的必要性3.2.1 湿地保护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3.2.2 湿地保护是保护珍稀鸟类、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3.2.3 湿地保护是开展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需要3.2.4 湿地保护是履行湿地保护国际义务的具体行动3.2.5 湿地保护是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3 湿地建设的可行性3.3.1 有宏观政策及组织保证3.3.2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3.3.3 保护区内群众素质较高3.3.4 交通条件便利3.3.5 电力通讯基础可靠3.3.6 科技支撑坚强有力3.3.7 经济保障无后顾之忧第四章 湿地建设方案4.1 指导思想4.2 建设原则4.2.1 优先保护,突出重点4.2.2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4.2.3 适度利用,持续发展4.2.4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4.3 经济技术政策4.4 总体布局4.5 建设内容4.5.1 湿地保护工程4.5.2 湿地恢复工程4.5.3 能力建设工程4.6 建设期限4.7 保障措施4.7.1 设置组织机构4.7.2 湿地管理4.7.3 政策保障第五章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评估5.1 环境保护5.1.1 环境影响因素的分类及评价5.1.2 影响环境因素分析评价5.1.3 很少引起不利影响的建设项目5.1.4 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建设项目5.2 劳动安全卫生5.3 消防措施第六章 湿地的开发对策与利用6.1 对策6.2 利用6.2.1 水资源的利用6.2.2 多重利用湿地资源6.2.3 点线面结合,形成生态旅游产业链参考文献附图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铜川论文; 玉皇阁论文; 湿地论文; 保护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