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晶取向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邻柔性长支链取代,聚酰亚胺,液晶显示元件,液晶
液晶取向剂论文文献综述
袁震,马浩源,张迪,武玉民,胡葆华[1](2019)在《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一类新型相邻柔性长支链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并考察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首先,以2,3,4-叁氟硝基苯、4-(4-庚基环己基)-苯酚、邻苯二甲酰亚胺钾盐等原料合成了含有相邻柔性长支链结构的新型功能性对苯二胺(L-14),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压液相色质联用(HPLC-MS)对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用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对苯二胺(PDA)和L-14制备了一类PDA与L-14不同比例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并对以该聚酰亚胺膜作为液晶取向层制得的液晶显示元件开展了预倾角、液晶定向时间、陡度、对比度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耐磨性能强、液晶定向时间短、取向性能优良、显示画面清晰。(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9年03期)
汪映寒,周于蓝,刘斌,龚世铭[2](2015)在《硅烷添加剂Y9669对STN液晶取向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工业生产中,STN液晶取向剂在以薄膜形式涂覆在玻璃基板表面并进行热固化后,需要用溶剂对其进行洗涤。在洗涤中,薄膜从玻璃基板上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一种添加剂,在不影响STN液晶取向剂的粘度、外观、预倾角、硬度等性质的同时,提高其粘接性能。在液晶取向剂中引入了N-苯基-3-氨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Y9669)添加剂,将硅烷添加剂以不同添加比例与取向剂搅拌混合后,得到5份添加剂含量不同的溶液。表征并对比了含有不同含量添加剂的STN液晶取向剂的粘度、外观、预倾角、硬度、粘接性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STN液晶取向剂体系,硅烷添加剂Y9669的最佳添加比例为取向剂固含量的0.5%,此时得到的取向剂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硅烷添加剂Y9669基本能够达到在不影响取向剂其他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对基板粘接性能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5年06期)
龚世铭,刘露露,龚庆,刘明,汪映寒[3](2014)在《耐热可溶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聚酰亚胺(PI)拥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耐辐射性能和介电性能而被广泛用作液晶取向膜。然而,由于PI分子链本身的刚性以及分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PI直至分解温度既不熔融、也不溶解,加工十分困难。目前,用作液晶取向剂的PI主要是通过对聚酰胺酸前驱体进行加工,然后在高温下酰亚胺化来制备。但是,聚酰胺酸不稳定,容易降解需要低温储存,同时热亚胺化过程中,加热温度通常在250~300℃,且伴随着小分子水的放出,用于(本文来源于《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期刊2014-10-12)
夏森林,易龙飞,孙振,向诘然,汪映寒[4](2013)在《侧链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苯二甲酰亚胺和溴代正辛烷为原料,合成了功能性二胺单体N-辛基-4(3,5-二氨基苯甲酰基)-氨基邻苯二甲酰亚胺(D8).用此单体与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MMDA)、3,3',4,4'-二苯醚四甲酸二酐(ODPA)共缩聚,采用低温缩聚-化学亚胺化方法,通过调节共聚物组成制备了5种聚酰亚胺(PI).利用FTIR、NMR、UV-Vis与DSC等手段对合成的二胺单体及聚酰亚胺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了其摩擦取向性能、透光性能、溶解性能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5种聚酰亚胺均可溶于常见极性溶剂,如NMP、THF等;随着D8含量的增加,PI膜对液晶分子取向时的预倾角逐渐增大至垂直,当D8含量大于20%,且经过5次摩擦后,预倾角仍能保持在89°以上.此外实验所得PI透过率大于80%,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60℃以上.(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郭春桔,夏森林,孙振,汪映寒[5](2012)在《侧链含稠环的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5-二硝基苯甲酰氯、雌二醇及溴代正辛烷为原料合成了含有稠环结构的新型功能性二胺(H8-c)。用1,2,3,4-环丁烷四甲酸二酐(CBDA)、对苯二胺(PDA)及H8-c共聚制备了一种聚酰亚胺(PI)液晶垂直取向剂。该PI膜作为取向层制得的液晶盒,在120℃下烘烤12h仍可垂直取向,拥有良好的垂直取向热稳定性。热重分析(TGA)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氮气中,这种PI的5%热失重温度(T5)和10%热失重温度(T10)分别高达400℃和480℃。紫外可见光谱(UV-vis)显示此PI膜在400nm以上具有高的透过率,可达95%以上。(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2年01期)
丁紫君,刘明,邵磊山,汪映寒[6](2012)在《添加剂对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添加剂对PI取向性能、耐摩擦性、热稳定性以及透光率的影响。用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对苯二胺(PDA),4-已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C6-BBDA),制备了叁元共聚型PI取向膜,并采用添加剂(封端剂和交联剂)对PI改性。通过调节添加剂的组成制备了4种PI。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偏光显微镜(POM)和预倾角测试仪对合成的PI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研究发现LC分子在4种PI膜上都获得了均匀的垂直取向;添加交联剂的PI膜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经摩擦强度为600mm摩擦后,仍对LC分子具有垂直取向的能力;加入添加剂的PI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加入添加剂的PI膜仍具有较高的透光率。(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2年01期)
姜莹,汪映寒[7](2011)在《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侧链结构与其取向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侧链结构不同的功能性二胺3,5-二氨基-(4'-甲酸正己酯)苯基-苯甲酰胺(C6-PDA)、3',5'-二氨基苯甲酸癸酯(C10-DA)和4-丁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C4-BBDA)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A)、(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胡晓阳,房玉庆,栗彦娜,汪映寒[8](2010)在《新型可溶性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4-十二烷氧基联苯酚-3,5-二氨基苯甲酸酯、3,3′-二甲基-4,4′-亚甲基二苯胺(DMMDA)按不同比例和4,4-氧双邻苯二甲酸酐(ODPA)通过一步法共聚合成一系列聚酰亚胺,该聚酰亚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亚砜(DMSO)以及氯仿(TCM)等溶剂中显示出良好的溶解性,并且显示出优异的垂直取向性能,即使摩擦以后所引起的预倾角也未出现显着的下降。(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0年02期)
曾彧,邢家思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芹,王剑,汪映寒[9](2007)在《不同官能团的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取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实验室合成的两种二胺单体,分别与均苯四羧酸二酐和4,4′-二胺基二苯甲烷共聚, 制得两种侧链型聚酰亚胺。应用偏光显微镜(POM)对液晶分子在摩擦过的 PI 表面的取向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液晶分子在叁种 PI 薄膜上都获得了均匀的取向。随后测试了两种 PI(本文来源于《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期刊2007-10-01)
刘志杰[10](2007)在《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以其低功耗、低辐射、轻巧便携的独特优势而迅速得到普及。要使液晶显示器获得优质的显像效果,必须要求液晶分子具有良好稳定的初始排列,所以液晶的取向研究已经成为液晶显示研发中的一个关键课题。传统的平行取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生产,但这种显示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如窄可视角、低对比度和慢响应时间,已经阻碍了液晶显示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垂直取向液晶显示模式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如多畴垂直取向(MVA)显示模式已经克服了窄视角的问题,所以液晶分子取向技术的研发重点已经转移到垂直取向上来。国外研究者报道具有大侧链结构的聚酰亚胺(PI)可以用作液晶取向剂材料诱导液晶分子垂直取向。但是据我们所知,还没有涉及PI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取向均匀性和热稳定性的研究。获得垂直取向固然重要,但是为了实现工业化应用,取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则显得更为重要。由于垂直取向对于液晶显示器发展的重要性,因此进行进一步研究是相当必要的,尤其是对垂直取向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本文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PI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方法,该取向剂可以使液晶分子在基板上垂直取向,同时具有良好的取向均匀性和热稳定性。实验中,我们合成了一系列的功能型二胺单体4—烷氧基联苯酚—3’,5’—二胺基苯甲酸酯(Cm—BBDA,m=4,6,12),并应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证实其结构。随后通过二苯甲基二胺(MDA)、均苯四羧酸二酐(PMDA)和Cm—BBDA的共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侧链型PI,并对其结构进行了FT-IR表征,同时,为了与侧链型PI的取向性质作对比,还制备了一种主链型PI。然后采用一个标准的流程,使用上述PI薄膜作为取向膜制作了液晶盒,将液晶盒置于正交偏光显微镜的物台上,旋转物台观察液晶盒的垂直取向效果,并利用晶体旋转法测定了液晶分子的预倾角。随后测试该取向膜的耐摩擦性能,在摩擦PI膜的过程中通过改变摩擦次数逐渐增加摩擦强度,同时测定其预倾角的变化。测量了取向膜的表面能,用以探讨取向膜诱导液晶取向的机理。将垂直取向液晶盒置于烘箱中,在120℃下连续烘烤12h,随后测定它们的预倾角,并用正交偏光显微镜观察其取向效果,考察该膜的取向热稳定性。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 PI侧链中必须要带有足够长的烷烃链,才可以诱导高的预倾角。实验发现含C6—BBDA和C12—BBDA单体的两种PI可以诱导5CB液晶分子垂直取向,预倾角高于89°,而含C4—BBDA单体和不带侧链的两种PI不能产生垂直取向效果。2)在PI侧链与主链的连接部分,引入刚性的苯环结构能够提高取向的耐摩擦性。将含C6—BBDA和C12—BBDA单体的两种PI膜摩擦后用作取向膜,仍可以诱导垂直取向,并且两者引起的预倾角仍然接近90°。3) PI薄膜的表面能极性分量越低,其诱导液晶分子取向的预倾角越大。测试结果表明诱导垂直取向的两种PI膜的表面能极性分量大大低于另外两种不能产生垂直取向PI膜。4)在PI侧链中引入液晶基元,使得侧链与液晶分子间的相容性更好,分子间作用力更大,所取得的液晶取向非常均匀。5)引入含有芳环的主链与侧链使得PI取向膜的取向热稳定性良好。实验表明即使在120℃烘烤液晶盒12h,液晶的垂直取向效果也不会变坏。(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7-05-01)
液晶取向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工业生产中,STN液晶取向剂在以薄膜形式涂覆在玻璃基板表面并进行热固化后,需要用溶剂对其进行洗涤。在洗涤中,薄膜从玻璃基板上脱落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种现象,需要一种添加剂,在不影响STN液晶取向剂的粘度、外观、预倾角、硬度等性质的同时,提高其粘接性能。在液晶取向剂中引入了N-苯基-3-氨基丙基叁甲氧基硅烷(Y9669)添加剂,将硅烷添加剂以不同添加比例与取向剂搅拌混合后,得到5份添加剂含量不同的溶液。表征并对比了含有不同含量添加剂的STN液晶取向剂的粘度、外观、预倾角、硬度、粘接性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STN液晶取向剂体系,硅烷添加剂Y9669的最佳添加比例为取向剂固含量的0.5%,此时得到的取向剂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硅烷添加剂Y9669基本能够达到在不影响取向剂其他性能的同时,提高其对基板粘接性能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晶取向剂论文参考文献
[1].袁震,马浩源,张迪,武玉民,胡葆华.新型相邻长支链取代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及其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性能表现[J].液晶与显示.2019
[2].汪映寒,周于蓝,刘斌,龚世铭.硅烷添加剂Y9669对STN液晶取向剂性能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15
[3].龚世铭,刘露露,龚庆,刘明,汪映寒.耐热可溶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制备[C].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2014
[4].夏森林,易龙飞,孙振,向诘然,汪映寒.侧链含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与表征[J].高分子学报.2013
[5].郭春桔,夏森林,孙振,汪映寒.侧链含稠环的新型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及表征[J].液晶与显示.2012
[6].丁紫君,刘明,邵磊山,汪映寒.添加剂对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12
[7].姜莹,汪映寒.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侧链结构与其取向行为的关系[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8].胡晓阳,房玉庆,栗彦娜,汪映寒.新型可溶性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合成[J].液晶与显示.2010
[9].曾彧,邢家思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芹,王剑,汪映寒.不同官能团的聚酰亚胺液晶取向剂的取向性能研究[C].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7
[10].刘志杰.聚酰亚胺液晶垂直取向剂的制备与表征[D].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