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CES技术在小尿素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姜朵朵[1](2021)在《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文中指出小麦、玉米和水稻是我国重要的3种粮食作物,农药是保证粮食产量的有效农业投入品,但其在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此,开展粮食及产地环境中农药残留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粮食种植区跨度大且分散,而以往的研究主要在小范围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选取了我国3个小麦主产区、3个玉米主产区和4个水稻主产区,分别探究多种典型农药在不同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的残留特征,并对其进行膳食风险评估。主要结果如下:3种粮食产区土壤及农产品中存在多种农药残留现象。试验采集的土壤样品中至少可检出16种目标药剂,农产品样品中至少可检出2种目标药剂。较高的残留浓度值主要集中在几个农药品种上。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氯氰菊酯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44.12μg/kg、27.08μg/kg和23.31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中,莠去津和烟嘧磺隆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226.07μg/kg和138.2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氯虫苯甲酰胺和硝磺草酮的平均残留浓度最高,分别为73.80μg/kg和72.70μg/kg。不同类型农药在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总的来说,在小麦产区土壤中杀虫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而在玉米产区土壤中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水稻产区土壤中杀虫剂和除草剂残留水平相对较高。在小麦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6.57-163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195.74μg/kg;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24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87.63-3163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879.35μg/kg;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26种农药的总残留浓度在118.30-1205μg/kg之间,平均浓度为537.60μg/kg。另外,农药在粮食作物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往往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和时间差异性。在小麦产区,山东省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最高,内蒙古自治区最低;在玉米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北方春玉米区>南方夏玉米区;在水稻产区,土壤样品中农药的总残留水平基本表现为:东北稻区>华南稻区>黄淮海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为准确评估农药应用风险,本研究关注了手性农药对映体残留差异性。对于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其对映体在农田土壤中的残留水平具有差异性,土壤样品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和ER(+)-腈菌唑/(-)-腈菌唑分别在0.57-1.49和0.49-1.65之间,小麦籽粒中ERS-戊唑醇/R-戊唑醇在0.54-0.73之间。本研究还关注了对后茬作物生长有影响的农药,发现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可在后茬小麦田所有土壤样品中检出,检出浓度在0.03-296.49μg/kg之间,主要集中在≥LOQ-50μg/kg范围内(88%),有15个样品中莠去津的残留量高于100μg/kg,可能对后茬小麦的正常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此外,研究还发现,腈菌唑虽然未在我国水稻上进行登记,但其在土壤及糙米杀菌剂污染中的相对贡献率均最高,推测可能是因为腈菌唑在稻田中的违规使用所造成。研究发现,农药在进入环境后往往会发生代谢过程。在3种粮食产区土壤样品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5种代谢物的检出率均为100%,其在土壤样品中的总残留水平是3个母体总和的2.4倍(均值)。建议加强对产地环境中农药代谢物的监测。经分析,小麦籽粒、玉米籽粒和糙米3种农产品中目标农药的残留水平较低,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小麦籽粒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2.81-95.27μg/kg之间,杀虫剂氯氟氰菊酯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8.68μg/kg;玉米籽粒中24种药剂的总残留浓度在3.27-15.20μg/kg之间,杀虫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2.06μg/kg;糙米中26种药剂的总浓度在1.81-26.74μg/kg之间,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检出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4.94μg/kg。3种农产品中农药的%ARf D值和%ADI分别在1.23×10-6%-5.32×10-1%和5.28×10-6%-9.54×10-2%之间,均远远低于100%,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吕继龙[2](2021)在《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大豆生产和消费国之一,而我国大豆单产和总产量均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人口的需求。平衡施肥是实现大豆高产的重要措施,而在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养分施用不平衡、缺乏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以及对新技术应用不够重视等问题。为此,我们以基于产量反应与农学效率的推荐施肥方法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简称NE系统)为基础,研究了NE系统田间应用效果,并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等的应用,形成大豆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养分专家系统(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农民施肥(FP)相比,测土施肥(ST)和NE推荐施肥优化了肥料用量配比。在春大豆产区,ST较FP增产135-478kg/hm2,增加效益699-856元/hm2;NE较ST增产167-1225 kg/hm2,增加效益1096-4610元/hm2。在夏大豆产区,NE较FP增产694-1021 kg/hm2,增加效益2069-3955元/hm2。NE推荐施肥更有利于养分平衡优化、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不需土壤测试,是一种轻简的推荐施肥方法。(2)NE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应用可进一步减施氮肥。在NE推荐施肥基础上减氮30%显着影响大豆生长和产量。氮肥减施后添加根瘤菌和控释氮肥均提高了周口大豆的产量和养分吸收,且与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结合施用的效果最佳。在哈尔滨点,减施氮肥30%后添加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获得与NE处理相似的产量。(3)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添加菌剂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度。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周口点土壤细菌和细菌丰度无显着变化,单独添加促生菌、根瘤菌及其结合施用后其丰度均呈增加趋势,不同处理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在NE基础上减氮30%后,哈尔滨点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度呈降低趋势,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及其结合施用对其无显着影响。周口试验点减氮没有影响大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根瘤菌和促生菌提高了其丰度;哈尔滨点减氮显着降低了根内生根瘤菌丰度,添加菌剂对其无显着影响。综上所述,相对于测土施肥和农民常规施肥,基于大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化了养分配比、提高了大豆产量和经济效益。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结合促生菌、控释尿素和根瘤菌在保证大豆高产的同时可进一步减施化肥。养分专家系统结合微生物菌剂是轻简高效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武睿[3](2021)在《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是川贝母的基原植物之一,为珍稀濒危野生药用植物,野生抚育和驯化栽培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唯一途径。本研究在高寒区定向培育马铃薯(MLS)、蚕豆(CD)、油菜(YC)、当归(DG)和撂荒(LH)茬口基础上,对野生甘肃贝母驯化栽培3年,系统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对茬口的选择和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土壤微生态与其物候、生长发育及鳞茎产能的内在联系,旨在探寻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这对合理配置资源,培育优质甘肃贝母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土壤含水量、p H、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着提高,容重降低。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和容重增大,但p H降低。驯化第3年,各茬口土壤水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降低,但全钾、K+、Na+和Cl-含量均相对稳定。与LH茬相比,CD茬显着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各茬口均在旺长期土壤酶活性达最高值。2.甘肃贝母驯化前DG茬土壤基础细菌丰富度(Sobs)最大,而建植后不同年限CD茬细菌多样性(Shannon)和丰富度(Ace)均最高;CD、YC和DG茬真菌Shannon和Sobs指数在驯化第2年均最大。各茬口土壤主要优势细菌群落相对较稳定,其相对丰度依次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丰度依次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菌门(Mucor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放线菌门丰度与容重、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丰度与土壤含水量、水解氮和脲酶、磷酸酶活性呈正相关。子囊菌门丰度与有机质、p H、脲酶活性呈正相关;毛霉菌门丰度与土壤容重和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3.与LH茬相比,DG和CD茬口甘肃贝母叶片和鳞茎SOD和POD活性显着增强。叶片MDA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鳞茎。叶片SOD和POD活性均在旺长期达最高值,而CAT活性在出苗期和倒苗期达最高值;鳞茎SOD、POD和CAT活性均在倒苗期达最高值。各茬口叶片的三种酶活性均在驯化第3年达最高值。各茬口根系TTC活性依次为DG>LH>CD>MLS>YC,并均在第3年达最高值。4.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加重。对3年生病原物分离鉴定获得F1、F2、F5和F6 4个菌种(Accession:MH917682,MH917683、MH917686和MH917687),其中F2和F5为主要致病菌,致病率分别高达95.0%和94.8%。综合形态和DNA分析,确定F1、F2、F5和F6分别为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F1为F6的无性型。F5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为25℃,而F2菌丝生长和产孢最适温分别为25℃和30℃。F5的最适p H为8、菌丝致死温度为56℃,而F2分别6和61℃。F2和F5最适碳源为蔗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钠。50%多菌灵对F2和F5的毒力最强,EC50为0.01 mg﹒m L-1,其次为75%百菌清和80%代森锰锌。5.各茬口甘肃贝母出苗返青和倒苗均呈“慢-快-慢”动态趋势,出苗率依次为DG>CD>LH>YC>MLS,LH茬口倒苗最早,但茬口间不显着。与1年生相比,2、3年生返青和倒苗时间分别提前12 d和20 d。然而,返青率均逐年降低,发病率显着提高。3年生各茬口发病率依次为MLS(5.58%)>DG(4.69%)>YC(2.55%)>LH(2.22%)>CD(1.97%)。各茬口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提高,第3年各茬口生物碱含量依次为DG(0.135%)>CD(0.130%)>LH(0.125%)>YC(0.122%)>MLS(0.119%)。6.基于多种指标的隶属度分析,各茬口综合因子排序依次为CD(0.84)>DG(0.57)>LH(0.52)>YC(0.38)>MLS(0.18)。综上所述,驯化栽培甘肃贝母通过物候和生长发育调控其对茬口的适应策略,CD、DG及LH茬口可优化其根际微生态,协同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内在品质的转化积累,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可有效提高驯化成效。本研究提出适宜甘肃贝母驯化栽培的优异茬口及其微生态调控机制,可为甘肃贝母资源的可持续化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李红光[4](2021)在《不同缓释尿素对安格斯后备母牛饲喂效果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包被尿素和糊化淀粉尿素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对安格斯育成母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机理。试验首先采用体外法评估两种缓释尿素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包被尿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培养,经过2 h消化有62.43%的尿素溶出,经过8 h消化有95.10%的尿素溶出,而糊化淀粉尿素经过2 h消化有93.53%的尿素溶出,经过8 h消化有99.93%的尿素溶出,表明包被尿素具有更好的缓释效果。之后开展动物试验,试验选择210头13月龄左右的纯种安格斯牛,根据体重和月龄相同或相近的原则,三头牛配对,再将每对动物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包被尿素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每组70头。参考NRC(2016)肉牛营养需要配制基础日粮,包被尿素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根据等能等氮的原则使用2%包被尿素和2.5%糊化淀粉尿素分别替代精饲料中部分豆粕。预试期7天,正试期90天。研究结果表明:(1)第二个月包被尿素组ADG极显着高于对照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P<0.01);料重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极显着低于糊化淀粉尿素组(P<0.01)。整个试验期,包被尿素组平均日增重显着高于糊化淀粉尿素组(P<0.05),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包被尿素组料重比显着低于糊化淀粉尿素组(P<0.05)和对照组(P<0.05)。(2)糊化淀粉尿素组EE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包被尿素组ADF表观消化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着高于糊化淀粉尿素组(P<0.01);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着。(3)第49天血清生化指标中,糊化淀粉尿素组ALT活性显着高于包被尿素组(P<0.05)。第86天血清生化指标中,包被尿素组ALB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糊化淀粉尿素组AN浓度、ALT和AST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各采样时间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瘤胃发酵方面,包被尿素组乙酸和丁酸(P<0.05)、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P<0.01)显着或极显着高于对照组;糊化淀粉尿素组丙酸和丁酸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乙丙比显着高于包被尿素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P<0.05)。(5)瘤胃微生物区系方面,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方法发现,糊化淀粉尿素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包被尿素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包被尿素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增加了14.12%(P>0.05),糊化淀粉尿素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降低了29.16%(P>0.05)。糊化淀粉尿素组普雷沃式菌属(Prevotella)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包被尿素组(P<0.05);包被尿素组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较对照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分别增加了3.61%和32.31%(P>0.05),瘤胃杆菌属(Ruminobacter)较对照组和糊化淀粉尿素组分别增加了127.40%和22.06%(P>0.05)。各组瘤胃真菌菌群相对丰度差异不显着。(6)两种缓释尿素均可降低公斤增重成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且包被尿素经济效益更加显着。综上所述,包被尿素和糊化淀粉尿素均可替代日粮中部分豆粕,本试验的替代量对安格斯后备母牛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两种缓释尿素均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包被尿素带来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优于糊化淀粉尿素。
彭晓宗[5](2021)在《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氮素对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较低,这会增加氮损失从而产生环境隐患。东北单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虽然土壤肥力较高,区域施氮量较低,但由于寒地冷凉条件下土壤前期供肥能力差,肥料养分释放缓慢,同样存在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恰当途径合理的进行氮肥减施,对于提高东北单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明确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研究区域间氮肥减施潜力和减施途径,形成东北单季稻区氮肥减施增效和精准施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通过种植户施肥生产情况调研显示,由南至北,东北单季稻区基肥氮投入比例逐渐降低,基肥施用时间逐渐提前。整体来看,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由南至北呈现下降趋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稻区平均施氮量分别为243.7 kg·hm-2、162.8 kg·hm-2和142.8 kg·hm-2,平均经济产量分别为9485.7 kg·hm-2、8185.7 kg·hm-2和7629.4 kg·hm-2,平均作物需氮量分别为193.3 kg·hm-2、156.4 kg·hm-2和133.2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3.6~203.0kg·hm-2、148.6~164.2 kg·hm-2和126.5~139.9 kg·hm-2。辽宁稻区理论减氮潜力较高,吉林稻区理论施氮量与当前区域平均施氮量非常接近,黑龙江稻区还有部分理论减氮空间。(2)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采集东北单季稻区12个典型水稻种植区的耕层土壤,通过土壤有机氮矿化培养和土壤微生物学分析,明确土壤本底对区域间施氮差异的贡献。结果显示:经过56 d的氮素矿化培养,东北单季稻区各点位土壤矿化速率均呈现由快到缓的趋势,试验终点时各点位土壤矿化氮总量在10.1~14.2 mg·kg-1之间,远低于初始矿化氮量。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C/N与氮矿化能力相关性显着。AOA是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氨氧化过程的主导菌群,AOA与AOB之间存在抑制关系;nir K是东北单季稻区NO2-还原为NO的主导基因。各稻区间土壤矿化量和矿化潜势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明显空间异质性。(3)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对辽宁稻区内典型生产区——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结合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辽河三角洲稻区当前施氮量均值为294.5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为182~202 kg·hm-2,有30.5%~38.3%的理论减氮空间。各缓释肥减氮处理相较区域平均施氮量减氮28.7%~38.9%,能够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作物氮素供应,提高了5.7%~18.7%的氮肥回收率(NRE)、4.6~11.5 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13.9~21.3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维持了土壤地力,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含量以及氮素平均浓度,减少施肥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每公顷可增收541.4~5816.6元,实现节本增效。(4)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减氮条件下缓释肥和侧深施肥对东北北部寒地单季稻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寒地稻区氮肥施用量较低,减氮空间较小,在常规撒施方式直接减氮难以保证水稻生产。与常规化肥处理(NPK)相比,减氮15%的条件下,80%基肥侧深施缓释肥配合20%分蘖盛期追施尿素(DT)能有效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水稻中后期养分供给,提高了8.0%~15.6%的氮肥回收率(NRE)、1.6~4.5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5.5~8.4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有效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田面水TN和NH4+-N浓度,降低了田面水氮素峰值及高峰持续时间,减少了4.63%~21.25%水稻生育期NH3排放量和0.9%~5.92%的氨挥发氮肥损失率,提高了土壤TN和土壤Olsen-P含量,维持合理的氮素盈余量,每公顷能增收497.20~1235.58元,实现节本增效。综上,运用合理的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氮肥运筹模式,在东北单季稻区可以实现理论适宜施氮量下的高产高效。
张振斌[6](2021)在《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影响湖羊氮利用的瘤胃微生物代谢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动物生产系统(尤其是反刍动物)在向大气中排放氨(NH3)和氧化亚氮(N2O)占据着较大的份额,其中超过70%的饲料中氮被排出体外。氮的气体排放源主要是动物在放牧或圈养期间排出的尿液和粪便。据报道,营养控制和精准饲喂手段可以提高反刍动物氮利用率,特别是降低日粮氮水平。目前关于日粮可溶性蛋白(SP)水平的喂养策略研究主要集中在泌乳奶牛上。然而,迄今为止,鲜有已发表的研究报道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在绵羊生产上较适合的比例。因此,本试验结合体内体外试验,探究日粮中不同的SP 比例对育肥湖羊的氮代谢和瘤胃微生物群体结构的影响。试验一、体外法研究底物可溶性蛋白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发酵与微生物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体外培养底物不同SP水平对瘤胃微生物发酵与氮素利用微生物的影响。通过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湖羊采集体外瘤胃液,试验共有4种不同SP(%CP)含量的底物,分别为S20、S30、S40和S50,对应的SP(%CP)分别为20、30、40、50,各组底物的蛋白含量相对一致,最后进行瘤胃微生物体外培养。在培养后2、4、8、12、24h采集瘤胃液并检测其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底物SP处理的培养液pH值随着时间逐渐降低,但各处理差异不显着(P>0.05);NH3-N在4h-24h时间段S50都保持着较高的水平,除8h外,其NH3-N浓度都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P<0.05),且在发酵终点,随着底物SP(%CP)的提高,NH3-N浓度呈现极显着的二次方效应(R2=0.6616,P<0.01);总挥发性酸、乙酸、丙酸和戊酸浓度在不同SP处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均表现为S30和S40较高,S20和S50较低。同时,随着SP(%CP)的提高,它们呈现出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2)底物降解效率在底物不同SP处理之间存在显着区别,发酵终点DMD排序为:S30>S40>S20>S50。在 CPD 上,S30 和 S40 显着高于 S20 及 S50(P<0.05),且随着SP(%CP)的提高,CPD表现出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3)培养液微生物定量显示拟杆菌、原虫、普雷沃氏菌和嗜淀粉瘤胃杆菌在不同SP处理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随着SP(%CP)的提高,它们呈现出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均表现为S30和S40相对较高。综上,底物SP(%CP)为30或40时,提高了瘤胃TVFA、乙酸和丙酸含量,同时提高了体外DM和CP的降解效率和氮素利用相关微生物的表达量,有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趋势。试验二、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氮代谢的影响本部分试验旨在研究降低日粮蛋白水平的同时改变SP水平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和氮代谢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2只月龄基本一致(5.5-6月龄)、体重相近(40.37±1.18 kg)、健康育肥湖羊,随机分4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根据NRC(2007)中体重40kg、日增重200-250g育肥绵羊营养需要量,配制4种全混合日粮:CON、LPA、LPB和LPC。其中,CON为据营养需要量配置的标准日粮,而LPA、LPB和LPC是在标准CP基础上下调10%,均能达到90%的CP需要量,并调整SP(%CP)分别为22.2,28.5和33.3。试验结果表明,1)各处理组采食及生长性能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上血小板和肌酐指标在低蛋白不同SP处理组之间呈现出显着的线性关系(P<0.05);2)营养物质消化率上,在试验中期(14d),DM消化率以LPC组最高,显着高于CON组和LPA组(P<0.05),LPB组的CP消化率显着高于CON组和LPC组(P<0.05)。到了试验末期(28d),LPB组的DM消化率和CP消化率显着高于CON组和LPA组(P<0.05),且在低蛋白处理不同SP组中呈现出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3)三个低蛋白处理组在血清尿素氮含量上显着低于CON组,而在尿液尿素氮排量上LPA和LPB显着低于LPC和CON组(P<0.05)。在氮保留率、净蛋白利用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上,LPB组都显着高于CON组和LPC组(P<0.05),且低蛋白日粮不同SP处理组之间都呈现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综上,在不影响绵羊采食生产性能上,低蛋白饲喂处理降低了血清尿素氮含量,且在第14、28天以LPB相对较低,而尿中尿素氮排量随SP水平升高而升高;全消化道CP表观消化率在第14、28天以LPB组的较高,且氮保留率和净蛋白利用率较高,即SP(%CP)为28.5%时,有提高氮素利用性能的趋势。试验三、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本部分试验在试验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低蛋白日粮不同SP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和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三个低蛋白处理组(LPA、LPB和LPC)的NH3-N浓度显着低于CON组(P<0.05),且随着日粮SP的提高NH3-N浓度呈线性增加(P<0.05);TVFA、乙酸和戊酸均在LPA组降低(P<0.05),而丁酸、异戊酸和乙丙比在LPA显着低于CON和LPB(P<0.05),且随着日粮SP的提高,TVFA、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和乙丙比呈现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2)微生物结果显示,与其他处理组相比,LPB组显着提高了 ACE指数和Chao 1指数(P<0.05),且随着日粮SP的提高,ACE指数和Chao 1指数呈现出显着的二次效应(P<0.05)。PCoA显示LPB组瘤胃液微生物群体结构与LPC组存在显着差别(P<0.05),而其他处理之间则未发现显着区别(P>0.05);LEfSe分析显示,pProteobacteria 在 LPA 组显着富集(LDA>3,P<0.05),pElusimicrobia 在 LPB 组显着富集(P<0.05),而pFirmicutes在LPC组显着富集(P<0.05);瘤胃差异微生物菌群与瘤胃发酵参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且主要与VFA相关较多。3)氮代谢相关功能预测显示,LPB组提高了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组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P<0.05),而其差异微生物菌群与氨基酸代谢相关通路之间也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综上,低蛋白日粮处理降低了瘤胃液中氨氮浓度,且随着SP(%CP)的提高线性增加;而SP(%CP)为28.5时提高了 TVFA、乙酸和丁酸浓度,浓度范围与日粮SP水平呈现出二次效应;同时该比例提高了瘤胃细菌Alpha多样性,而随着SP水平提高,微生物结构逐渐发生改变;瘤胃微生物介导的氨基酸的代谢随着SP水平的提高而发生改变,主要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组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综上可述,体外试验表明底物SP(%CP)为30或40时,有提高底物氮素利用效率的趋势;且动物试验显示低蛋白日粮中SP(%CP)为28.5时可以提高氮保留率和净蛋白利用率,该比例同时提高了瘤胃细菌Alpha多样性,且微生物结构随SP水平而发生改变,而瘤胃微生物介导的氨基酸的代谢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组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提示氨基酸代谢通路的改变可能是提高氮利用效率的潜在原因。
吴正可[7](2021)在《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家禽感染病原菌后往往伴随着免疫性能的下降和肠道健康的受损,被污染的家禽及其肉、蛋产品是病原菌重要的携带者,这不仅在全世界范围内给畜禽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通过营养调控措施减少养殖过程中病原菌感染、氧化应激等因素引起的肠道损伤,对于维持家禽肠道及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乳酸菌作为肉鸡肠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肉鸡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性能,在动物肠道健康调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本研究通过七个试验在体内和体外水平上探讨了嗜酸乳杆菌的益生作用及其缓解肉鸡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试验一评估了十株益生菌体外对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以下简称大肠杆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以下简称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并挑选出一株抑菌效果较好的嗜酸乳杆菌E继续探究其抑菌物质及其对肉鸡饲喂效果。嗜酸乳杆菌E代谢产物中乳酸含量随培养时间线性升高,且其浓度与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R2=0.9780)和沙门氏菌(R2=0.9714)的抑制能力呈线性相关。嗜酸乳杆菌E无溶血现象发生,抗生素敏感性良好,肉鸡饲喂结果发现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并有提高肉鸡14日龄体重(BW,P=0.09)的趋势。血清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E降低了肉鸡21日龄血清中葡萄糖、总胆固醇、尿素氮(P>0.05)和甘油三酯(P<0.05)的含量。试验二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固态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2×4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制粒与不制粒)和添加水平(0,5%,10%,15%)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试验期为42d。试验结果表明,制粒与发酵对1~21日龄肉鸡BW、ADFI和饲料转化率(FCR)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5);10%的发酵饲料显着提高了肉鸡全期ADG和ADFI(P<0.05)。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提高了肉鸡42日龄小肠总长度和总重量,并提高了空肠绒毛高度与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比值和养分消化率(P<0.05),促进了肉鸡肠道发育。此外,发酵饲料下调了肉鸡空肠炎症因子IL-6、IL-8及i NOS m RNA的表达(P<0.05),并上调了空肠屏障功能蛋白Occludin和Claduin-1 m RNA的表达(P<0.05),提高了肉鸡肠道免疫功能和屏障功能。试验三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采用3×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嗜酸乳杆菌E(0,5×108CFU/kg和10×108CFU/kg)和大肠杆菌感染(大肠杆菌攻毒和不攻毒)及其交互作用。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第15~21日龄的ADG(P<0.05)、ADFI(P<0.05)和BW(P=0.083);嗜酸乳杆菌E显着提高了肉鸡1~14日龄和15~21日龄的ADG和ADFI(P<0.05),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死亡率(P<0.05)。大肠杆菌感染降低了肉鸡外周血中CD3+(P<0.05)和CD8+(P>0.05)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P<0.05)。嗜酸乳杆菌E干预显着增加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P<0.05)。5×108CFU/kg和10×108CFU/kg水平的嗜酸乳杆菌E显着抑制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14日龄空肠NF-κB、TNF-α和IL-8 m RNA表达上调(P<0.05),并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量;嗜酸乳杆菌E干预下调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21日龄脾脏i NOS和空肠IL-8 m RNA表达(P<0.05)。肉鸡日粮中添加嗜酸乳杆菌E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试验四在试验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显着增加了肉鸡14和21日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LPS(P<0.05)含量,并有降低肉鸡小肠总长度的趋势(P>0.05);同时,大肠杆菌感染下调了肉鸡14日龄空肠Occludin-1和Claudin-1 m RNA的表达。嗜酸乳杆菌干预则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血清CRP、DAO和LPS的含量(P<0.05),并上调了肉鸡14日龄和21日龄空肠Occludin和Claudin-1 m RNA和21日龄回肠Occludin、ZO-1和Claudin-1m RNA的表达(P<0.05),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试验五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中变形菌门和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致病菌的相对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则显着降低了大肠杆菌感染组肉鸡回肠中幽门螺旋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P<0.05)。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感染均增加了肉鸡21日龄回肠食糜微生物Ace指数和Chao指数(P<0.05),并降低了肉鸡回肠厚壁菌门的丰度,增加了蓝藻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P<0.05)。肠道中致病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和大肠埃稀氏-志贺菌属与肠道炎症因子和肠道屏障功能m RNA表达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大肠杆菌感染增加了肉鸡回肠致病菌相关菌群的丰度,嗜酸乳杆菌E干预改善了由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试验六基于Lab-free蛋白组学技术进一步解析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肠杆菌感染上调了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细菌防御反应、细胞死亡、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通过上调NOD样和PPAR信号通路等过程启动免疫应答;嗜酸乳杆菌E干预上调了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Pyrin-like、溶菌酶、组蛋白、核糖体蛋白等的表达,并通过降低肉鸡肠道内分子转录水平及相关基因沉默调控,阻断了病原菌在炎症反应中的信号传递,下调了大肠感染肉鸡回肠中凝血、止血、伤口愈合、体液水平调节、应对损伤、氧化还原过程和应激反应等不利生物学过程,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对肉鸡肠道的损伤。试验七通过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嗜酸乳杆菌E抑制大肠杆菌诱导肠道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表明,大肠杆菌通过识别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显着上调了Caco-2细胞炎症因子IL-6、IL-8和TNF-αm RNA的表达(P<0.05),并显着上调了调控细胞凋亡过程关键蛋白Caspase-3、Capase8和P53-R m RNA的表达(P<0.05),诱导细胞坏死。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提前干预可降低大肠杆菌在Caco-2细胞上的黏附(P<0.05),缓解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的炎症反应,减少坏死细胞的数量并降低Caco-2单层细胞的通透性,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综上所述,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具有促进生长和改善肠道健康的益生作用。大肠杆菌O157感染通过TLR-4/My D88依赖型途径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症反应,激发肠道细胞坏死性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嗜酸乳杆菌E提前干预从降低黏附、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机械、免疫屏障促进肠道发育等途径缓解了大肠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肠道损伤。
胡红[8](2021)在《日粮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微生物区系和防御ETEC侵袭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微生物区系和防御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K88(ETEC K88)侵袭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21日龄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配到4组中(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0.14%色氨酸+K88攻毒组(LTK)、0.35%色氨酸+K88攻毒组(HTK)、0.14%色氨酸组(LT)、0.35%色氨酸组(HT),试验期共28天,第22天攻毒组口服1 m L 109cfu/m L的ETEC K88。1.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高色氨酸组仔猪的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均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FCR显着低于低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显着降低低色氨酸组仔猪的末重、日采食量、日增重(P<0.05),ETEC攻毒对高色氨酸组仔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无显着影响(P>0.05)。高色氨酸组仔猪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显着低于低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显着增加了低色氨酸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P<0.05),ETEC攻毒对高色氨酸组仔猪的腹泻率和腹泻指数均无显着影响(P>0.05)。2.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未攻毒时,高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IL-8显着低于低色氨酸组(P<0.05),IL-10、Ig A、Ig G、Ig M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后,低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IL-6、TNF-α、IL-8显着高于高色氨酸组(P<0.05),IFN-γ、IL-10、Ig A、Ig G、Ig M显着低于高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后,低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IL-6显着升高(P<0.05),IFN-γ、IL-10、Ig A、Ig G、Ig M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Ig G、Ig M显着升高(P<0.05),IL-6和TNF-α显着降低(P<0.05)。3.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色氨酸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高色氨酸组仔猪的血清Trp、IDO、Kyn、D-LA、ET、UN均显着低于低色氨酸组(P<0.05),5-TH、TPH、GH、IGF-1均显着高于(P<0.05)低色氨酸组。ETEC攻毒使低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IDO、Kyn、D-LA、ET显着升高(P<0.05),TPH、UN、GH、IGF-1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使高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Trp、IDO、Kyn、TPH、ET、UN、IGF-1显着降低(P<0.05),GH显着升高(P<0.05)。ETEC攻毒对5-TH无显着影响(P>0.05)。4.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高色氨酸组仔猪的血清SOD、CAT、GSH-PX显着高于(P<0.05)低色氨酸组,MDA显着低于(P<0.05)低色氨酸组。攻毒后低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MDA显着升高(P<0.05),CAT及GSH-PX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仔猪血清的CAT及GSH-PX显着升高(P<0.05)。5.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低色氨酸组仔猪空肠和回肠黏膜绒毛断裂片段较多,破损严重,而高色氨酸组绒毛排列整齐紧密,轮廓清晰,结构更完整,回肠中四个组绒毛均无较大破损脱落,排列紧密整齐。高色氨酸组仔猪空肠、回肠、结肠的VH和VH/CD比值均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使空肠的CD显着升高(P<0.05),VH/CD比值均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使低色氨酸组回肠的VH/CD比值及结肠的VH、VH/CD比值显着降低(P<0.05)。6.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粪便中ETEC毒力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未攻毒时仔猪粪便微生物中K88、LT、STa基因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ETEC攻毒后K88、LT、STa基因的表达显着差升高(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仔猪粪便微生物中的K88和LT基因表达均显着低于低色氨酸组(P<0.05),STa基因在攻毒两组间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7.色氨酸促进断奶仔猪肠黏膜BD表达对ETEC侵袭的防御机制在仔猪空肠黏膜中:提高色氨酸浓度后,BD-1、BD-2、BD-127、BD119、ACE-2、SLC-A19的mRNA表达均显着提高(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BD-127和BD-119的mRNA表达均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在仔猪回肠黏膜中:提高色氨酸浓度后,BD-1、BD-127、SLC-A19的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BD-1、BD-127、BD-119的mRNA均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且攻毒后低色氨酸组BD-1、BD-119的mRNA也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后空肠和回肠黏膜ACE-2和SLC-A19的mRNA均显着降低(P<0.05)。在仔猪空肠黏膜中: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的AHR浓度有高于低色氨酸组的趋势(P=0.06),低色氨酸组的AHR无显着变化;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的AKT浓度高于低色氨酸组,但是差异不显着(P=0.24);ETEC攻毒后,低色氨酸组的RHEB浓度显着升高(P<0.05),色氨酸浓度对RHEB无显着影响(P=0.56)。在仔猪回肠黏膜中:高色氨酸组的AHR、AKT浓度均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且攻毒后高色氨酸组的AKT也显着高于低色氨酸组(P<0.05);ETEC攻毒使低色氨酸组的AKT浓度显着降低(P<0.05);色氨酸及攻毒对RHEB浓度无显着影响(P=0.56)。8.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仔猪结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中Chao1、observed_species、Goods_coverage、Shannon、Simpson指数显示各组间物种丰富度均无显着差异(P=0.28,P=0.14,P=0.35,P=0.37,P=0.84),PCoA分析证明各组间结肠微生物群落组成存在显着差异(P<0.05),相同浓度色氨酸组样品微生物组成更相似。仔猪结肠微生物的门类中:提高色氨酸浓度后,Spirochaetes、Fusobacteria和Fibrobacteres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后,低色氨酸组的Fibrobacteres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Patescibacteria显着升高(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着降低(P<0.05)。色氨酸浓度及攻毒对其他主要门类均无显着影响。仔猪结肠微生物的属类中:提高色氨酸浓度后Megasphaera、Prevotella_9、Lactobacillus、Phascolarcto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Prevotella、Subdoligranulum相对丰度均显着升高(P<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Succiniclasticum、Ruminococcaceae_NK4A21_group、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显着降低(P<0.05);ETEC攻毒后,低色氨酸组的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显着升高(P<0.05);ETEC攻毒后,高色氨酸组的Megasphaera和Subdoligranulum显着降低(P<0.05)。总结可得,日粮色氨酸补充能促进断奶仔猪肠道屏障健康,提高生长性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免疫力,减少肠道ETEC定殖,降低仔猪腹泻发生,增加抗菌肽表达,能够增加有益菌且减少有害菌的相对丰度,增强断奶对致病性大肠杆菌侵袭的防御作用,机体整体健康及生长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色氨酸促进BD表达应对ETEC攻毒的防御过程中,其途径为:Trp/Kyn-AHR-IL-17-PI3K/PDK1-AKT-IKKα-NF-κB-S6K1/4EBP1-BD。
刘洪丽[9](2021)在《基于多组学研究应激对生长肉兔血液及肠道代谢的影响》文中指出应激反应是畜禽受到外界刺激时而发生的生理(心理)状态的改变。在肉兔生产中应激是普遍存在和关注的关键问题。但是目前对于运用系统生物学方法在研究应激对肉兔影响目前较少。糖皮质激素作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上重要的末端调节因子,能够调控机体的动态平衡,引起机体对应激的应答反应,本文通过皮下注射地塞米松(一种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应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高通量分析技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肉兔应激下蛋白质和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揭示应激肉兔肠道中的差异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以及血清代谢产物的变化及其整体代谢通路,基于应激肠道菌群的变化解析应激对肉兔肠道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肉兔血清代谢组学和盲肠菌群的研究分析热应激对肉兔的影响,探索肉兔应激响应的分子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选取42日龄生长期伊拉肉兔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DEX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3 mg/kg BW,即注射地塞米松1mg/kg);Control组: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Pair-fed组: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并饲喂DEX组采食量的配对组。试验期内连续注射7d。通过测定肉兔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来检测是地塞米松对生长肉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皮下注射地塞米松会显着降低肉兔平均日增重(P<0.05),增大料肉比(P<0.05),影响肉兔的生产性能。DEX组肉兔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TNF-α和IL-6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血清总蛋白(TP)、葡萄糖(GLU)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由此可见皮下注射地塞米松会诱发肉兔产生应激反应。2、基于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和UPLC-MS/MS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地塞米松诱导的应激对肉兔的影响,对DEX组和Control组进行肠道差异蛋白筛选和血清差异代谢物筛选。肉兔血清代谢组学分析发现,血清中差异代谢物显着富集与嘧啶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氨酰-t RNA生物合成通路。与Control组相比,DEX组肉兔血清中多种磷脂酰胆碱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着下调(P<0.05),γ-氨基丁酸可以参与三羧酸循环。DEX组肉兔血清中氨基酸合成通路的甘氨酸、莽草酸盐的多种氨基酸水平显着下调(P<0.05),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可能通过抑制氨酰t RNA的生物合成来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在肉兔空肠组织中成功的鉴定到了366个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和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蛋白在功能上主要涉及离子结合与氧化还原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蛋白显着富集到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脂肪消化吸收、矿物质的吸收、戊糖和葡萄糖酸酯的相互转化、精氨酸和脯氨酸的代谢、蛋白质消化吸收等代谢通路以及DNA复制和PPAR信号通路等通路。PPAR信号通路中7种差异蛋白显着下调,通路中ACOX1作为脂肪酸β氧化的关键限速酶,其表达量下降可以激活PPARα调控脂肪酸氧化代谢。差异蛋白中营养转运载体蛋白PepT1、B0AT、FATP4、SGLT1等显着下调(P<0.05),定量结果显示Pept1、B0AT、SGLT1 mRNA表达水平在小肠各个肠段显着下调(P<0.05),而FATP4在转录水平仅在回肠有显着差异。由此可见,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可能会通过抑制肠道内营养转运载体PepT1、B0AT、SGLT1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影响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通过PPARγ信号通路下调FATP4在翻译水平的表达,影响脂肪酸的转运,进而影响脂肪沉积。3.基于16S扩增子技术分析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影响肉兔空肠和盲肠内微生物区系和微生物丰度,显着降低了肉兔空肠内厚壁菌门的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盲肠内拟杆菌门的丰度(P<0.05),地塞米松诱导应激显着增加了空肠和盲肠内变形菌的丰度(P<0.05)。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增加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4.选取体重相近35日龄断奶后的伊拉肉兔80只,在24±1℃适温环境下预饲7d,随后从中选取42日龄肉兔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分别为适温组(24±1℃)和持续热应激组(高温饲养,34±2℃),试验期14d。测定肉兔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运用UPLC-MS/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血清小分子代谢物以及16S扩增子技术研究热应激对肉兔盲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肉兔持续高温暴露显着降低了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胸腺指数(P<0.05),血液中HSP70、ALP、皮质醇含量显着升高(P<0.05),而TP、GLU、T3、T4显着降低(P<0.05)。热应激显着升高了肉兔小肠HSP70在mRNA水平的表达(P<0.05),显着降低了PepT1、B0AT、SGLT1 mRNA表达水平(P<0.05)。血清代谢组学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共有39种,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12种,下调差异代谢物27种,可以有效地区分热应激组和适温组,可以作为肉兔热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对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到的差异代谢物通过KEGG途径富集分析,共鉴定出了14条热应激后受影响的通路,包括磷脂代谢通路(Sphingolipid metabolism),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Glyoxylate and dicarboxylate metabolism),嘧啶代谢通路(Pyrimidine metabolism),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Alanine,aspartate and glutamate metabolism),赖氨酸生物合成(Lysine biosynthesis),柠檬酸循环(Citrate cycle(TCA cycle)),氨酰-t RNA生物合成(Aminoacyl-t RNA biosynthesis)等。16S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热应激组肉兔盲肠变形菌门丰度显着增高(P<0.05),肉兔热应激后盲肠菌群中与炎症疾病相关的Candidatus-saccharimonas属的菌群显着高于适温组。综上所述,肉兔可能通过以下途径响应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和热应激:1)影响血液中嘧啶代谢和氨酰-t RNA生物合成通路,降低机体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2)抑制肠道内营养转运载体如:PepT1、B0AT、SGLT1的表达,从而影响肠道对糖类、蛋白质的消化吸收;2)通过PPAR信号通路,影响脂质代谢和沉积;3)肉兔空肠和盲肠内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绝对优势菌,应激会改变肉兔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二者的比例。应激增加了肠道内变形菌门的数量,影响肠道有益菌与有害菌的平衡,影响肠道健康。
方松[10](2021)在《氟啶虫胺腈的土壤生态毒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烟碱类杀虫剂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农药种类,但其广泛应用对土壤和一些非靶标生物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也造成威胁。作为第四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因其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和较低的交互抗性,自2010年以来已经在全世界包括我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登记和批准使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田间施用的氟啶虫胺腈除小部分作用于靶标,大部分进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也成为氟啶虫胺腈在环境中最重要归趋地。目前,对氟啶虫胺腈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学特性、作用机理、代谢和残留检测等方面,而关于其环境安全风险的报道较少。特别是土壤作为氟啶虫胺腈降解和转化的最重要的环境介质,而氟啶虫胺腈是否对土壤产生不良影响仍不清楚。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1)氟啶虫胺腈在土壤、蚯蚓、烟叶中的分析方法;(2)氟啶虫胺腈在培养土壤、田间土壤和烟叶中的降解规律;(3)氟啶虫胺腈对土壤动物蚯蚓的致死毒性和亚致死代谢干扰效应;(4)氟啶虫胺腈对设施蔬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氟啶虫胺腈在不同样品中的前处理方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氟啶虫胺腈在棕壤、红壤、黑土、蚯蚓、烟叶等五种不同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7.87~101.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34~8.94%之间,最低检测限(LOD)大约为0.003 mg/kg,定量限(LOQ)大约为0.01 mg/kg。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等参数均满足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本研究中土壤、非靶标动物蚯蚓和烟叶中氟啶虫胺腈的检测。(2)明确了氟啶虫胺腈在不同土壤和烟草中的消解动态规律。氟啶虫胺腈在不同土壤和烟草中均快速消解。氟啶虫胺腈的残留浓度与施用时间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R2均大于0.90。氟啶虫胺腈在室内培养的棕壤、红壤、黑土、田间棕壤和烟叶中的消解半衰期(T1/2)在2.97~6.48 d之间,施药21 d后消解率均超过90%,属于易降解农药。(3)评价了氟啶虫胺腈对土壤动物蚯蚓的急性毒性,并明确了其对蚯蚓的亚致死代谢干扰效应。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急性毒性等级为高毒,且容易在蚯蚓体内生物富集。亚致死剂量的氟啶虫胺腈对蚯蚓造成严重的氧化损伤,其中SOD、CAT、GST等抗氧化酶活性显着降低,MDA含量增加。代谢产物和代谢路径分析表明,氟啶虫胺腈对蚯蚓体内26种代谢产物含量产生显着影响,明显激活了能量代谢和尿素循环路径,抑制了核苷酸代谢路径,并可能导致进一步的DNA损伤。结果表明,蚯蚓有可能成为氟啶虫胺腈进入野生动物食物链的新切入点。鉴于蚯蚓对土壤功能和生态系统的作用很大,因此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高安全性风险有可能扩展到环境中。(4)明确了氟啶虫胺腈对设施蔬菜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微生物降解是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消解的主要驱动因素。推荐施用剂量的氟啶虫胺腈会导致土壤中NO3--N的消耗,NH4+-N的积累,N2O排放速率显着提高。同时,氟啶虫胺腈显着增加了含有nir K、nir S和nos Z基因的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相对丰度,改变了相关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但对AOA-amo A和AOB-amo A相关硝化微生物没有明显影响。氟啶虫胺腈提高了N2O排放速率,并且N2O排放速率与反硝化微生物的基因相对丰度呈正相关关系。氟啶虫胺腈有可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和消耗的动态平衡,导致N2O排放量显着增加。综上,氟啶虫胺腈虽然属于易降解农药,但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蚯蚓具有高毒性且易于在蚯蚓体内生物富集;同时氟啶虫胺腈能显着影响土壤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了温室气体N2O的排放。鉴于这些结果,氟啶虫胺腈对土壤有一定负面的生态毒理效应,应更多地关注氟啶虫胺腈的土壤安全风险。研究从氟啶虫胺腈降解规律、对土壤动物蚯蚓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不同角度阐明了氟啶虫胺腈对土壤的生态毒理效应,为全面评估氟啶虫胺腈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为氟啶虫胺腈安全使用及土壤污染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ACES技术在小尿素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CES技术在小尿素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1.1 空气 |
1.1.2 水环境 |
1.1.3 土壤 |
1.1.4 沉积物 |
1.1.5 其他 |
1.2 农药在食品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源食品 |
1.2.2 动物源食品 |
1.3 手性农药在食品及环境中的污染状况研究进展 |
1.4 论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样品采集及目标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采样材料 |
2.1.2 采样方法 |
2.1.3 试剂和材料 |
2.1.4 仪器和设备 |
2.1.5 样品前处理 |
2.1.6 仪器条件 |
2.1.7 方法验证 |
2.1.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药在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1 26 种农药在3 个小麦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1.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1.2 农药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2 24 种农药在3 个玉米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2.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2.2 农药在玉米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3 26 种农药在4 个水稻主产区的残留特征 |
3.3.1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3.2 农药在水稻籽粒中的残留特征 |
3.4 手性农药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粮食产地的残留特征 |
3.4.1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
3.4.2 戊唑醇和腈菌唑对映体在3 种粮食产地中的残留特征 |
3.5 莠去津在小麦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5.1 莠去津在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3.5.2 莠去津在3 个小麦主产区农田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药代谢物在粮食产区的残留特征 |
4.1 5 种代谢物在粮食产区土壤中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4.2 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及5 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3 吡虫啉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4 啶虫脒及其两种代谢物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5 噻虫嗪及其噻虫胺在3 种粮食主产区土壤中的残留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 种粮食中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
5.1 评估方法 |
5.2 风险评估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药及其代谢物标准品信息表 |
附录 B 目标化合物典型色谱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施肥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1.2.2 养分专家系统原理与应用 |
1.2.3 根瘤菌和大豆的关系 |
1.2.4 根瘤菌、促生菌和控释尿素施用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5 化肥结合根瘤菌、促生菌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3 研究契机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契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养分专家系统在我国大豆主产区的应用效果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数据处理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分析 |
2.2.1 施肥量调查 |
2.2.2 不同处理大豆产量、收获指数和肥料偏生产力 |
2.2.3 大豆不同处理地上部养分吸收量差异 |
2.2.4 不同处理间经济效益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大豆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数据处理 |
3.1.5 统计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处理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产量 |
3.2.2 不同处理大豆根瘤重量和数量 |
3.2.3 不同处理大豆养分吸收量 |
3.2.4 土壤养分变化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化肥减施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样品处理 |
4.1.3 数据处理 |
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α多样性分析 |
4.2.2 不同处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变化 |
4.2.3 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2.4 不同处理大豆根系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差异 |
4.3 不同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1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α多样性分析 |
4.3.2 不同处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变化 |
4.3.3 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4.4 讨论 |
4.4.1 不同处理对细菌和真菌丰度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4.2 不同处理对土壤细菌、真菌以及大豆根内省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川贝母种质资源 |
1.2.2 川贝母研究现状 |
1.2.3 甘肃贝母研究现状 |
1.2.4 茬口的研究进展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2.1.3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
2.1.4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质量的影响 |
2.2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地概况 |
2.4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4.1 不同茬口培育 |
2.4.2 甘肃贝母种子播种试验 |
2.4.3 甘肃贝母苗采集 |
2.4.4 不同茬口土壤样品采集 |
2.4.5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4.6 土壤酶活性测定 |
2.4.7 甘肃贝母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 |
2.4.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发育指标测定 |
2.4.9 甘肃贝母病原菌的研究 |
2.4.10 甘肃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 |
2.4.11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土壤含水量对不同茬口的响应 |
3.1.2 不同茬口生长年际间土壤容重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p H动态变化 |
3.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
3.1.5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水解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6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7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8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氮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9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磷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0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全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
3.1.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离子的动态变化 |
3.2 讨论与小结 |
3.2.1 不同茬口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2.2 不同茬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茬口对土壤p H值的影响 |
3.2.4 不同茬口对土壤有机质等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5 不同茬口对土壤离子的影响 |
第四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2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3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4 不同茬口年际间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
4.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4.2 讨论与小结 |
4.2.1 CD和LH茬口能显着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 |
4.2.2 CD和DG提高甘肃贝母不同物候期土壤脲酶活性 |
4.2.3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2.4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过氧化氢活性的影响 |
4.2.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不同生长时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相关 |
第五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5.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5.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5.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5.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细菌群落组成 |
5.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5.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5.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 |
5.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5.2 讨论与小结 |
5.2.1 CD、LH和 DG茬口促进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
5.2.2 茬口间甘肃贝母根际土壤优势细菌相对稳定 |
5.2.3 土壤理化因子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5.2.4 土壤酶活性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相关 |
第六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测序数据基本分析 |
6.1.2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菌群落物种分析 |
6.1.3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6.1.4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 |
6.1.5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独有真菌群落组成 |
6.1.6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间物种差异分析 |
6.1.7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际土壤真菌群落Heatmap图分析 |
6.1.8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 |
6.1.9 不同茬口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酶的关系 |
6.2 讨论与小结 |
6.2.1 茬口对甘肃贝母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
6.2.2 茬口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3 土壤养分和土壤酶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出苗、倒苗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7.1 结果与分析 |
7.1.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1.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1.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1.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1.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7.2 讨论与小结 |
7.2.1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出苗率的影响 |
7.2.2 茬口对甘肃贝母不同生长年际间倒苗率的影响 |
7.2.3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酶促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7.2.4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7.2.5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年际间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八章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研究 |
8.1 结果与分析 |
8.1.1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8.1.2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8.1.3 甘肃贝母鳞茎腐烂病主要致病菌的药剂筛选 |
8.2 讨论与小结 |
第九章 茬口对甘肃贝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9.1 结果与分析 |
9.1.1 不同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植株生长动态的影响 |
9.1.2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产量的影响 |
9.1.3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鳞茎腐烂率及病情指数的影响 |
9.1.4 茬口对甘肃贝母年际间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
9.2 讨论与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展望 |
10.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不同缓释尿素对安格斯后备母牛饲喂效果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文献综述 |
1 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生物学基础及机理 |
2 尿素理化特性及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的研究进展 |
3 尿素缓释方法及机理 |
3.1 物理缓释法 |
3.2 化学缓释法 |
3.3 抑制脲酶法 |
4 缓释尿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
4.1 缓释尿素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 缓释尿素对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4.3 缓释尿素对反刍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 缓释尿素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5 尿素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6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7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主要仪器 |
2.2 试验主要试剂 |
2.3 试验所用尿素材料 |
2.4 试验地点和时间 |
2.5 试验动物和试验设计 |
2.6 试验日粮 |
2.7 饲养管理 |
2.8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8.1 血液样品 |
2.8.2 瘤胃液采集 |
2.8.3 饲料样和粪样采集 |
2.9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9.1 体外评估缓释尿素溶出度 |
2.9.2 生长性能测定 |
2.9.3 营养成分和表观消化率的测定 |
2.9.4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2.9.5 瘤胃发酵指标 |
2.9.6 瘤胃微生物区系 |
2.10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缓释尿素的溶出度 |
3.2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3.4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5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3.6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 |
3.6.1 总DNA的完整性结果 |
3.6.2 样本序列信息 |
3.6.3 各组瘤胃细菌群结构多样性 |
3.6.4 基于门水平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6.5 基于属水平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
3.7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真菌群落的影响 |
3.7.1 总DNA的完整性结果 |
3.7.2 样本序列信息 |
3.7.3 各组瘤胃真菌群结构多样性 |
3.7.4 基于门水平的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3.7.5 基于属水平的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
3.8 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缓释尿素的溶出度 |
4.2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 不同缓释尿素对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4.4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5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发酵指标的影响 |
4.6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细菌群落的影响 |
4.7 不同缓释尿素对肉牛瘤胃真菌群落的影响 |
4.8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5.1 全文总结 |
5.2 有待后续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 |
1.2.2 稻田系统氮素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2.3 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1.2.4 氮肥用量推荐方法与氮素管理指标 |
1.2.5 减少氮肥损失的途径 |
1.2.6 东北单季稻区生产背景与种植区划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和减氮潜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单季稻区基本耕作情况 |
2.2.2 东北单季稻区养分施用现状 |
2.2.3 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和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2.2.4 东北单季稻区施肥管理差异 |
2.2.5 东北单季稻区水稻需氮量 |
2.2.6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生产效率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初始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土壤氮矿化量和矿化特性拟合 |
3.2.3 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特征 |
3.2.6 土壤AOA和AOB丰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7 土壤nirS和nirK基因空间分布特征 |
3.2.8 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现状 |
4.2.2 辽河三角洲稻区水稻需氮量 |
4.2.3 减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4 减氮对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减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减氮对田面水中氮素的影响 |
4.2.7 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减氮的经济效益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 寒地稻区缓释肥施用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寒地稻区侧深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影响湖羊氮利用的瘤胃微生物代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全球畜牧业生产系统氮排放现状 |
1.1.1 反刍动物生产系统氮排放现状 |
1.2 反刍动物瘤胃氮代谢 |
1.2.1 瘤胃氮代谢规律 |
1.2.2 影响瘤胃氮降解的因素 |
1.2.2.1 蛋白质类型及结构 |
1.2.2.2 瘤胃pH值和日粮成分 |
1.2.2.3 日粮养分互作效应 |
1.2.2.4 瘤胃微生物的介导作用 |
1.2.3 日粮蛋白质组分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 |
1.3 本试验科学假设与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体外法研究底物可溶性蛋白水平对瘤胃发酵与微生物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底物准备及其蛋白质组分的测定 |
2.2.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2.2.3 瘤胃液接种及体外培养 |
2.2.4 试验样品采集及分析 |
2.2.4.1 样品的采集 |
2.2.4.2 培养液发酵参数的测定 |
2.2.4.3 培养液微生物DNA的提取和RT qPCR定量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培养液发酵参数 |
2.3.2 底物降解效率 |
2.3.3 培养液微生物定量 |
2.4 讨论 |
2.4.1 对培养液发酵参数的影响 |
2.4.2 对底物降解效率的影响 |
2.4.3 对培养液细菌定量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氮代谢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动物、日粮与试验设计 |
3.2.2 试验样品采集及分析 |
3.2.2.1 采食量和日增重 |
3.2.2.2 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 |
3.2.2.3 血液常规及生化 |
3.2.2.4 血液和尿液尿素氮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采食生长性能 |
3.3.2 血液常规和生化指标 |
3.3.3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
3.3.4 血清、尿液中尿素氮排量 |
3.3.5 氮平衡 |
3.4 讨论 |
3.4.1 对育肥湖羊采食生长性能的影响 |
3.4.2 对育肥湖羊血液代谢的影响 |
3.4.3 对育肥湖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和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动物、日粮与试验设计 |
4.2.2 试验样品采集及分析 |
4.2.2.1 样品的采集 |
4.2.2.2 瘤胃液发酵参数的测定 |
4.2.2.3 瘤胃液样品DNA的提取与扩增 |
4.2.2.4 16S rRNA扩增子测序 |
4.2.2.5 测序数据生信分析 |
4.2.3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瘤胃发酵参数 |
4.3.2 微生物群落OTU组成和Alpha多样性分析 |
4.3.3 瘤胃细菌门水平和属水平物种丰度分析 |
4.3.4 瘤胃细菌Beta多样性比较 |
4.3.5 LEfSe及显着差异物种富集分析 |
4.3.6 差异微生物与瘤胃发酵参数相关性分析 |
4.3.7 基于PICRUSt功能预测所有与氮代谢相关通路分析 |
4.3.8 差异微生物与氮代谢相关通路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4.1 对育肥湖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
4.4.2 对育肥湖羊瘤胃微生物群体结构的影响 |
4.4.3 对育肥湖羊瘤胃微生物介导机体氮代谢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全文讨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研究 |
1.1.1 肠道机械屏障 |
1.1.2 肠道化学屏障 |
1.1.3 肠道微生物屏障 |
1.1.4 肠道免疫屏障 |
1.2 肉鸡肠道微生物区系 |
1.2.1 肉鸡肠道微生物菌群发育规律 |
1.2.2 肉鸡不同肠段菌群结构差异 |
1.3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健康的影响 |
1.3.1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发育及稳态的影响 |
1.3.2 肠道微生物对肠道免疫的影响 |
1.3.3 肠道微生物对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
1.4 乳酸菌对肠道健康的调控作用 |
1.4.1 调控肠道菌群 |
1.4.2 影响肠道屏障功能 |
1.4.3 缓解肠道氧化应激 |
1.5 乳酸菌调节肉鸡肠道健康机制 |
1.5.1 代谢产物 |
1.5.2 表面活性成分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饲用益生菌筛选及其体外抑菌功能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菌株 |
2.1.2 试验培养基及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及培养 |
2.2.2 双层琼脂斑点法测定益生菌抑菌能力 |
2.2.3 扩散法测定益生菌培养液抑菌能力 |
2.2.4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确定 |
2.2.5 有机酸含量及抑菌能力关系 |
2.2.6 抗生素敏感试验和细胞溶血试验 |
2.2.7 嗜酸乳杆菌E肉鸡饲喂效果 |
2.2.8 数据处理 |
2.3 试验结果 |
2.3.1 琼脂斑点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2 琼脂扩散法益生菌抑菌活性 |
2.3.3 p H值对嗜酸乳杆菌E无菌上清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4 嗜酸乳杆菌E胞外蛋白和多糖抑菌活性 |
2.3.5 有机酸含量对嗜酸乳杆菌E p H值和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6 嗜酸乳杆菌E抗生素敏感性及溶血性 |
2.3.7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8 嗜酸乳杆菌E对肉鸡血清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2.4.1 嗜酸乳杆菌E抑菌物质及机理 |
2.4.2 嗜酸乳杆菌E的益生潜能 |
2.5 小结 |
第三章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3.1.2 饲养管理 |
3.1.3 试验设计和日粮 |
3.1.4 生产性能 |
3.1.5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1.6 屠宰性能 |
3.1.7 免疫器官指数 |
3.1.8 肠道组织形态 |
3.1.9 小肠发育 |
3.1.10 空肠总RNA提取及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试验结果 |
3.2.1 日粮乳酸菌活菌计数 |
3.2.2 生产性能 |
3.2.3 屠宰性能 |
3.2.4 免疫器官指数 |
3.2.5 小肠发育 |
3.2.6 肠道形态 |
3.2.7 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 |
3.2.8 空肠细胞因子m RNA表达量 |
3.2.9 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3.3 讨论 |
3.3.1 嗜酸乳杆菌E发酵饲料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2 发酵饲料对肉鸡饲料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3.3.3 发酵饲料对肉鸡肠道发育的影响 |
3.3.4 发酵饲料对肉鸡空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4.1.2 饲养管理 |
4.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4.1.4 攻毒模型 |
4.1.5 生长性能 |
4.1.6 血清免疫指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
4.1.7 肠道和脾脏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4.1.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试验结果 |
4.2.1 肉鸡生长性能及死亡率 |
4.2.2 血清免疫球蛋白 |
4.2.3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 |
4.2.4 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5 肉鸡14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2.6 肉鸡21 日龄空肠细胞因子基因表达量 |
4.3 讨论 |
4.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免疫的影响 |
4.3.3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体液免疫的影响 |
4.3.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发育和屏障功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和试验地点 |
5.1.2 饲养管理 |
5.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5.1.4 攻毒模型 |
5.1.5 血清内毒素 |
5.1.6 肠道组织形态 |
5.1.7 小肠长度 |
5.1.8 肠道RNA提取及基因表达量分析 |
5.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2 试验结果 |
5.2.1 肉鸡血清内毒素含量 |
5.2.2 肉鸡小肠发育 |
5.2.3 肉鸡空肠肠组织形态 |
5.2.4 肉鸡回肠组织形态 |
5.2.5 肉鸡空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2.6 肉鸡回肠肠道屏障功能蛋白m RNA表达量 |
5.3 讨论 |
5.3.1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小肠发育的影响 |
5.3.2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
6.1.2 饲养管理 |
6.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6.1.4 样品采集 |
6.1.5 试剂耗材 |
6.2 试验方法 |
6.2.1 肉鸡回肠内容物DNA提取、检测及测定 |
6.2.2 PCR扩增及文库构建 |
6.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6.4 结果 |
6.4.1 测序基本数据和信息 |
6.4.2 稀释曲线与Rank-abundance曲线分析 |
6.4.3 Alpha多样性分析 |
6.4.4 Beta多样性分析 |
6.4.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门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菌群属水平多样性分析 |
6.4.7 LEf Se多级别物种差异分析 |
6.4.8 肉鸡回肠微生物与生产性能和肠道免疫Spearman关联分析 |
6.4.9 PICRUSt1 功能预测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嗜酸乳杆菌E缓解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7.1 试验材料 |
7.1.1 试验动物及试验地点 |
7.1.2 饲养管理 |
7.1.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7.1.4 样品采集 |
7.1.5 试剂耗材 |
7.2 试验方法 |
7.2.1 蛋白提取与浓度测定 |
7.2.2 肉鸡回肠蛋白液内酶解 |
7.2.3 质谱分析 |
7.2.4 质谱数据检索 |
7.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3 试验结果 |
7.3.1 不同处理肉鸡回肠表达蛋白功能注释定性分析 |
7.4 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4.1 大肠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Heatmap图与互作关系 |
7.5 嗜酸乳杆菌E干预肉鸡回肠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 |
7.5.1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肉鸡回肠差异蛋白与互作关系 |
7.5.2 嗜酸乳杆菌E干预与大肠杆菌感染回肠差异表达蛋白GO注释 |
7.6 讨论 |
7.6.1 大肠杆菌感染致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6.2 嗜酸乳杆菌E缓解大肠杆菌感染肉鸡肠道损伤的蛋白组分析 |
7.7 小结 |
第八章 嗜酸乳杆菌E调控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菌株和细胞 |
8.1.2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1.3 细胞复苏与培养 |
8.1.4 大肠杆菌感染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建立 |
8.1.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8.1.6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1.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
8.1.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1.9 数据统计 |
8.2 结果 |
8.2.1 大肠杆菌O157 毒素基因鉴定 |
8.2.2 不同感染复数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3 不同感染时间对Caco-2 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m RNA表达的影响 |
8.2.4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诱导Caco-2 细胞炎症反应的缓解作用 |
8.2.5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细胞屏障功能及细胞凋亡的调控 |
8.2.6 嗜酸乳杆菌E及其上清液对大肠杆菌Caco-2 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
8.2.7 嗜酸乳杆菌E和大肠杆菌对Caco-2 单层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
8.2.8 嗜酸乳杆菌E对大肠杆菌感染Caco-2 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日粮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微生物区系和防御ETEC侵袭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部分 文献综述 |
1.1 断奶仔猪的健康研究 |
1.1.1 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 |
1.1.2 断奶仔猪的肠道屏障功能 |
1.1.3 断奶仔猪的机体氧化损伤 |
1.1.4 断奶仔猪的免疫保护 |
1.1.5 断奶仔猪的肠道微生物 |
1.2 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断奶仔猪的危害性 |
1.3 色氨酸研究进展 |
1.3.1 色氨酸的生理功能 |
1.3.2 色氨酸作用机理-相关代谢产物的作用 |
1.3.3 肠道微生物对色氨酸的代谢 |
1.3.4 色氨酸对猪生长的影响 |
1.4 β防御素的研究 |
1.4.1 β防御素的抗菌功能 |
1.4.2 色氨酸代谢与肠黏膜BD表达 |
1.5 目的和意义 |
第2部分 引言 |
第3部分 试验研究 |
3.1 动物饲养与试验设计 |
3.1.1 试验动物与菌种 |
3.1.2 试验设计 |
3.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3 样品采集 |
3.4 血清内容物、肠道黏膜蛋白ELISA测定 |
3.5 肠道形态检测 |
3.6 荧光定量PCR |
3.7 粪便ETEC的毒力评定 |
3.8 结肠微生物区系分析 |
3.9 数据分析 |
第4部分 结果 |
4.1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免疫指标的影响 |
4.3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色氨酸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
4.4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5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 |
4.6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粪便中ETEC毒力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4.7 色氨酸促进断奶仔猪肠黏膜BD表达对ETEC侵袭的防御机制 |
4.8 结肠微生物群落16S rDNA测序分析 |
4.8.1 Alpha多样性分析 |
4.8.2 Beta多样性分析-PCoA |
4.8.3 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
第5部分 讨论 |
5.1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5.2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免疫的影响 |
5.3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色氨酸代谢相关物质的影响 |
5.4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5.5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肠道形态的影响 |
5.6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对粪便ETEC的影响 |
5.7 色氨酸促进断奶仔猪肠黏膜BD表达对ETEC侵袭的防御机制 |
5.8 日粮添加高色氨酸对ETEC攻毒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的影响 |
第6部分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多组学研究应激对生长肉兔血液及肠道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应激及其分类 |
1.1 糖皮质激素 |
1.2 热应激 |
2 应激对肉兔的影响 |
2.1 应激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应激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3 应激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
2.4 应激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3 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
1.1 试验试剂 |
1.2 主要耗材和仪器 |
1.3 试验动物和饲粮 |
1.4 试验设计 |
1.5 测定方法 |
1.5.1 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 |
1.5.2 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 |
1.5.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1.5.4 酶联免疫测定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地塞米松对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地塞米松对肉兔屠宰性能的影响 |
2.3 地塞米松对肉兔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地塞米松对肉兔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3.2 地塞米松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血液和肠道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验试剂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试验材料 |
1.4 基于UPLC-MS/MS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1.4.1 样品提取 |
1.4.2 色谱采集 |
1.4.3 质谱条件 |
1.4.4 代谢物鉴定 |
1.5 肠道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 |
1.5.1 总蛋白提取 |
1.5.2 蛋白质检 |
1.5.3 TMT标记 |
1.5.4 馏分分离 |
1.5.5 液质检测 |
1.6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蛋白 |
1.6.1 肠道组织总RNA提取 |
1.6.2 RNA的反转录 |
1.6.3 荧光定量PCR |
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1.7.1 代谢组学数据处理与分析 |
1.7.2 蛋白质组学数据处理和分析 |
1.7.3 RT-PCR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肉兔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2.1.1 代谢物分析 |
2.1.2 多变量数据分析 |
2.1.3 差异代谢物分析 |
2.1.4 差异代谢物聚类分析 |
2.1.5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
2.2 肉兔空肠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2.2.1 蛋白提取质控检验 |
2.2.2 蛋白鉴定 |
2.2.3 差异蛋白分析 |
2.2.4 差异蛋白GO功能分类 |
2.2.5 差异蛋白KEGG通路富集 |
2.3 差异蛋白转录水平验证 |
2.3.1 差异蛋白在不同肠段内的表达 |
2.3.2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肠道差异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地塞米松诱导的应激影响肉兔血清代谢 |
3.2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条件下肉兔肠道蛋白差异表达 |
3.2.1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通过PPAR信号通路调节脂肪转运吸收 |
3.2.2 地塞米松诱导的应激对肉兔小肠中氨基酸和寡肽转运的影响 |
3.2.3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小肠单糖转运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1.1 主要试验试剂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试验材料 |
1.4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16S测序 |
1.4.1 总DNA提取 |
1.4.2 DNA检测 |
1.4.3 PCR扩增 |
1.4.4 PCR产物鉴定、纯化及定量 |
1.4.4.1 PCR产物鉴定 |
1.4.4.2 PCR产物纯化 |
1.4.4.3 产物定量与均一化 |
1.4.5 构建PE文库及Illumina测序 |
1.4.5.1 Miseq文库构建 |
1.4.5.2 Illumina测序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5.1 16S微生物多样性数据处理与分析 |
1.5.2 OTU聚类 |
1.5.3 分类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注射地塞米松对肉兔小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1.1 OTU聚类分析 |
2.1.2 α多样性 |
2.1.3 β多样性分析 |
2.1.4 肉兔空肠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
2.2 注射地塞米松对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2.1 OTU聚类分析 |
2.2.2 α多样性 |
2.2.3 β多样性分析 |
2.2.4 肉兔盲肠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
3 讨论 |
3.1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空肠菌群的影响 |
3.2 地塞米松诱导应激对肉兔盲肠菌群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热应激对肉兔血液及肠道代谢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2.1 生产性能 |
1.2.2 血液生化指标 |
1.2.3 RT-PCR定量 |
1.2.4 UPLC-MS/MS肉兔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
1.2.5 肉兔盲肠微生物多样性16S测序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热应激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1 兔舍温度监测 |
2.1.2 热应激对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3 热应激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 热应激对肉兔肠道HSP70 以及营养转运载体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2.3 热应激对肉兔血液代谢组学的影响 |
2.3.1 样本比较分析 |
2.3.2 差异代谢物筛选 |
2.3.3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4 热应激对肉兔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2.4.1 OTUs分析 |
2.4.2 α多样性分析 |
2.4.3 β多样性分析 |
2.4.4 热应激对肉兔肠道菌群组成差异分析 |
3 讨论 |
3.1 热应激对肉兔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热应激影响肉兔肠道HSP70 以及营养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 |
3.3 热应激对肉兔血液代谢物的影响 |
3.4 热应激对肉兔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点 |
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氟啶虫胺腈的土壤生态毒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氟啶虫胺腈研究进展 |
1.1.1 氟啶虫胺腈的基本性质 |
1.1.2 氟啶虫胺腈的作用机制和应用 |
1.1.3 氟啶虫胺腈的检测方法和残留消解行为 |
1.1.4 氟啶虫胺腈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1.2 农药污染概况和土壤生态毒理学研究概况 |
1.3 农药的土壤环境行为 |
1.3.1 农药在土壤中的分析方法 |
1.3.2 农药在土壤中降解行为 |
1.3.3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
1.4 农药对土壤动物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 |
1.4.1 蚯蚓生态毒理测试方法 |
1.4.2 农药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
1.4.3 农药在蚯蚓体内的生物浓缩和生物累积 |
1.4.4 蚯蚓体内生物标志物研究 |
1.4.5 代谢组学在污染物对蚯蚓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1.5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概况 |
1.5.1 土壤微生物概况 |
1.5.2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1.5.3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1.5.4 农药对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1.5.5 农药对土壤氮素转化和温室气体N_2O排放的影响 |
1.5.6 高通量测序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仪器设备 |
2.3 氟啶虫胺腈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3.2 仪器分析方法 |
2.3.3 标准曲线配置和基质效应评价 |
2.3.4 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评价 |
2.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和烟草中的消解动态 |
2.4.1 土壤采集与处理 |
2.4.2 培养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 |
2.4.3 田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试验 |
2.4.4 烟草中的消解动态试验 |
2.4.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致死毒性和亚致死代谢干扰效应 |
2.5.1 蚯蚓培养和暴露 |
2.5.2 蚯蚓急性毒性试验 |
2.5.3 土壤中的降解和蚯蚓的体内富集 |
2.5.4 蚯蚓体内氧化损伤 |
2.5.5 蚯蚓体内代谢干扰 |
2.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6 氟啶虫胺腈对设施蔬菜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2.6.1 土壤采集和处理 |
2.6.2 实验设计和处理 |
2.6.3 N_2O气体的取样和测定 |
2.6.4 土壤的取样和测定 |
2.6.5 土壤微生物丰度的测定 |
2.6.6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 |
2.6.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氟啶虫胺腈分析方法建立 |
3.1.1 标准曲线线性和基质效应 |
3.1.2 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评价 |
3.2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和烟草中的消解动态 |
3.2.1 氟啶虫胺腈在培养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3.2.2 氟啶虫胺腈在田间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3.2.3 氟啶虫胺腈在烟草中的消解动态 |
3.3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致死毒性和亚致死代谢干扰效应 |
3.3.1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
3.3.2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消解和蚯蚓体内的累积 |
3.3.3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氧化损伤 |
3.3.4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代谢干扰 |
3.4 氟啶虫胺腈对设施蔬菜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3.4.1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
3.4.2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N_2O排放速率的影响 |
3.4.3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NO_3~--N和 NH_4~+-N的影响 |
3.4.4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微生物丰度的影响 |
3.4.5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3.4.6 土壤理化指标和微生物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
3.4.7 氟啶虫胺腈对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消解行为 |
4.2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毒性和代谢干扰机制 |
4.2.1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
4.2.2 氟啶虫胺腈在蚯蚓体内的富集 |
4.2.3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氧化损伤 |
4.2.4 氟啶虫胺腈对蚯蚓的代谢干扰机制 |
4.3 氟啶虫胺腈对设施蔬菜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4.3.1 氟啶虫胺腈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 |
4.3.2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NO_3~--N和 NH_4~+-N的影响 |
4.3.3 氟啶虫胺腈对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4 氟啶虫胺腈对土壤N_2O影响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点 |
5.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ACES技术在小尿素生产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农药在我国三种粮食产地残留特征及膳食风险评估[D]. 姜朵朵.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大豆养分专家系统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D]. 吕继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驯化栽培甘肃贝母对茬口的选择及其适应机理[D]. 武睿.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缓释尿素对安格斯后备母牛饲喂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李红光.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5]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D]. 彭晓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6]低氮日粮可溶性蛋白水平影响湖羊氮利用的瘤胃微生物代谢机制[D]. 张振斌. 扬州大学, 2021
- [7]嗜酸乳杆菌对肉鸡的益生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吴正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8]日粮色氨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屏障功能、微生物区系和防御ETEC侵袭的影响研究[D]. 胡红. 西南大学, 2021
- [9]基于多组学研究应激对生长肉兔血液及肠道代谢的影响[D]. 刘洪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10]氟啶虫胺腈的土壤生态毒理效应研究[D]. 方松.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