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SD大鼠动物周围神经损伤模型,人为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以神经单纯切断组,切断缝合修复组,游离神经移植修复组,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后远侧缝合口切除组,游离神经移植修复后远侧缝合口切除再缝合组和假手术组来对比观察。在神经修复的不同阶段,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结构及功能动态变化。方法:建立坐骨神经缺损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的动物模型,本实验采用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用3.5%的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lml/100g。俯卧位,右臀部及大腿上段正中切口显露坐骨神经。在坐骨结节下平面切断坐骨神经,并向远端1.5cm处再切断坐骨神经,然后原位缝合修复,形成1.5cm自体神经移植修复的动物模型。功能评估:1)术后各组于相应时间段采用SFI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2)电生理学检测:术后各组于相应时间段检测神经传导速度3)肌肉湿重:术后各组于相应时间段检测胫前肌湿重4)组织学检测:光镜:①观察术后各组各时间点脊髓标本横断面白质、灰质病理改变。②观察术后各组于相应时间段距吻合口远端0.5cm处神经束的面积、纤维数。电镜:观察术后各组时间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各种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表达情况。结果:1.术后所有实验组大鼠均表现为单侧下肢行动不利。2.HE染色结果实验组坐骨神经损伤后各个时间点,实验侧运动神经元胞体萎缩。3.Tunel检测术后3天,实验组损伤侧脊髓前角有散在Tunel染色阳性细胞,手术组凋亡细胞数量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镜观察大鼠脊髓术后3天,胞浆轻度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术后2周到4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明显加重。术后4周到8周电镜图像显示受损的神经元进入恢复期。5.免疫组化结果神经移植术后1周,第三组BDNF在运动神经元内表达开始增加,术后2周达到了高峰,术后第8周下降。NGF的表达在术后2周开始上升,术后第8周达到高峰,之后持续下降。第五组BDNF的表达在术后8周直至16周期间呈上升趋势,第五组NGF的表达在术后8周一致维持平稳状态,无下降趋势。6.功能评估第三组与第五组在术后第16周神经传导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肌湿重维持率:①术后8周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总体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第六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与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②术后16周第二组,第三组,第五组,第六组实验侧总体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及第四组与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发生退变,神经元数量减少,部分神经元死亡,凋亡为神经元死亡的主要形式。根据凋亡试验及电镜观察结果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周围神经损伤后最早3天可见到凋亡现象,7天新出现的调亡细胞数量最多,总体细胞凋亡在损伤后4周出现高峰期,之后较变化较为平稳。(2)神经元的死亡发生具有一定的程序性,方式为凋亡。损伤一周后神经元存活率开始显著下降,术后2周神经元存活率下降速度达到高峰,损伤四周后,受损的神经元转入修复阶段,凋亡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考虑为神经缝合修复后4周,已有部分再生纤维通过吻合口到达效应器,神经反馈通路部分建立,远端大量增殖的雪旺细胞分泌的神经营养因子和少部分靶源性营养因子被摄取,逆行输送到了神经元。直至术后8周,随着远端再生神经的反馈,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保持稳态。术后16周神经元的存活率有进一步下降2、不同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不相似:NGF能促进感觉和交感神经元的存活;BDNF对运动神经元的发育、成年后运动神经元以及病变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轴索再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神经移植术后1周,BDNF在运动神经元内表达开始增加,提示在神经损伤早期BDNF开始发挥了作用,术后2周时,BDNF的表达达到了高峰,此时神经轴突的生长处于活跃期,之后BDNF持续高表达,直至术后第8周,此后开始下降。NGF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检测看在术后2周开始上升,直至术后第8周达到高峰,此后开始下降。3、无论是从光镜还是电镜的结果分析均有此说明,远端吻合口切断后,虽然在对中枢神经元形态改变小,但神经元功能改变较大,BDNF及NGF在神经元内有较高的表达,并且其表达在术后又出现了高峰,第8周至16周期间,其表达高峰持续存在,远端吻合口切除后神经元功能的状态得到了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