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模型的数字“微内容”网络扩散研究

基于传播模型的数字“微内容”网络扩散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一世纪前十年是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信息技术以及其衍生的相关产品与服务已经深入到人类生产、生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可谓“无处不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带来了与之相关的内容产品、服务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变革,在这场变革中,技术、需求、市场、监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不断推动,带来了内容产业的三次革命:数字技术带来了内容及相关产业的第一次革命,使得传统内容向数字内容不断转变;Web2.0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内容及相关产业的第二次革命,数字“微内容”产品、服务“大行其道”;三网融合及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带来内容产业的第三次革命,内容的跨平台、跨网络、不断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随着数字“微内容”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带来了全新的内容传播模式,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内容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大量不良的“微内容”,严重威胁着内容的健康发展和内容受众的利益,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本文通过借鉴生物学疾病传播和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的基本理论,同时结合数字“微内容”传播的机制和特点,针对数字“微内容”的传播进行了系统建模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研究、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研究和不良数字“微内容”监管模型研究。同时,本文对数字“微内容”的发展动因及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关于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的结论用户与平台的互动机制是数字“微内容”传播最核心的特征和推动力,本文基于这种传播机制,同时借鉴生物学病毒传播模型构建了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数字“微内容”的整体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呈现指数型增长的趋势;只有到达一定规模之后增速才开始减缓,此时传播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已经非常巨大;(2)用户访问率、访问用户转载率和初始发布平台数都影响着数字“微内容”的传播速度,随着其增加都将不同程度加速数字“微内容”的传播速度;(3)随着用户访问率的增加,数字“微内容”传播速度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最终达到饱和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也增加了;(4)随着访问用户转载率的增加,数字“微内容”传播速度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但最终达到饱和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不变;(5)随着初始发布平台数的增加,数字“微内容”传播速度的影响呈现幂函数型增长趋势,但最终达到饱和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不变。2.关于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的结论制作者持续对内容进行发布是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的核心特征,本文通过引入这一变量,建立了不良数字“微内容”自由传播模型和制作者主动推动的传播模型。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从整体上看,不良数字“微内容”的传播与健康的内容传播情况类似,传播速度呈现出先慢后快再慢的趋势,在经过最初慢速传播之后会呈现指数型的增长趋势(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其他参数分析结论也成立);(2)不良内容制作者的主动推动会导致其传播速度大于健康内容的传播速度,制作者的这种推动使得不良数字“微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到更多的平台和用户,造成更大的危害;(3)随着制作者的主动推动v的增加,某一时刻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会以幂函数的形式增加。3.关于不良数字“微内容”监管模型的结论政府对不良内容进行监管体现在传播平台、用户和制作者三个方面,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建立了不良数字“微内容”监管模型,分析了监管实施对不良内容传播速度和范围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对平台、用户和制作者进行监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不良数字“微内容”进行有效监管;(2)对平台进行一次性监管1)能够在监管的短期内降低不良内容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监管效果将会消失,并不能改变不良内容最终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长期监管效果不好。2)某一时刻的监管效果与一次性监管实施的时间成反向关系,即:监管实施越早,某时刻的监管效果反而越差,原因在于从监管实施到该时刻的时间较长,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的时间较长。3)某一时刻的监管效果与监管效率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监管效率水平的提高,监管效果也越来越好,即不良数字“微内容”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越来越少,造成的危害也在减小。(3)对平台进行持续监管1)对平台进行持续监管能够迅速减少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从而降低其带来的危害,相对一次性监管而言监管效果更好;2)随着时间推移,持续监管能够使不良内容到达的平台数降为零。3)随着监管开始实施时间的推迟,监管效果越来越差,即某时刻不良内容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都会增加;不良内容发布的最初的一段时间内(0-48小时)是对其实施持续监管的最佳时机。4)整体上,监管效果随着监管水平的提高而升高(不良数字“微内容”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递减);监管水平的作用效果也随着其自身提高而减弱(图象斜率越来越小),在监管水平较低的时候其提高之后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监管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其提高之后的作用效果逐渐减弱。(4)对用户监管:通过对用户进行监管以降低用户对不良数字“微内容”的访问率和转载概率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管效果;某时刻不良内容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会随着用户转载率降低而降低。(5)对制作者监管:通过对不良内容制作者的处罚来降低其主动推动内容发布的行为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管效果;某时刻不良内容到达的平台数和用户数会随着制作者平台发布速度的降低而降低。4.关于数字“微内容”发展方面的结论对于数字“微内容”发展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数字内容和数字“微内容”特点、分类和发展动因等方面的分析,构建了数字“微内容”发展动因矩阵系统研究数字“微内容”发展情况,同时,基于该矩阵和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提出了数字“微内容”发展的三个趋势,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数字“微内容”的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驱动因素主要分为四类:技术驱动、需求驱动、媒体转型驱动和政策环境驱动。对于这四类驱动因素中的具体要素而言,其对数字“微内容”发展的驱动效果并不相同,依据其驱动效果可以划分为保健驱动因素和激励驱动因素。保健驱动因素指对数字“微内容”的产生和发展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它不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数字“微内容”的发展,但如果缺少这类因素数字“微内容”将不会产生或者发展受到极大限制。激励驱动因素指对数字“微内容”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因素,它不是数字“微内容”存在的必要条件,但对数字“微内容”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激励”的效果,决定着数字“微内容”发展的水平。依据对数字“微内容”四类驱动因素及其要素的保健作用和激励作用,本文构建了数字“微内容”驱动矩阵。(2)数字“微内容”的发展有以下三个趋势:更多的内容传播平台和业务应用类型;多种接入方式带来用户数量的增加;内容专业化趋势明显。5.关于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问题及监管体系的结论(1)我国数字“微内容”的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在内容制作环节,制作者身份隐藏导致源头监管失效,海量的“微内容”和数量巨大的用户群带来监管问题;在内容传播环节,“微内容”跨地域、跨国传播的特性导致国际、区域监管合作困难,网络运营商和平台运营商难以有效参与监管;从“微内容”特性来看,“微内容”发展更新速度快,导致法律法规建设落后和监管技术落后;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发展,业务的融合和企业的融合也给数字“微内容”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业务的多网络传输和跨平台发展;政府信息和技术等监管资源的不足和多部门监管的协调问题。(2)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应该构建体系化的监管层次,整个监管体系划分成定义/机制层、协调/创新层和手段/执行层。其中:定义/机制层主要是明确数字“微内容”监管相关问题的界定和监管的机制制度,其中监管相关问题的界定包括监管的目的和原则、监管的主体和客体;监管机制制度包括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激励惩罚制度。手段/执行层主要是阐述对数字“微内容”监管的具体执行手段和执行方法,基于本文提出的数字“微内容”传播过程模型,将监管手段的执行分为前端监管、中端监管和后端监管。协调/创新层是适应数字“微内容”发展及其监管面临新环境的关键层,其核心作用是保持数字“微内容”监管体系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形势,保证监管的快速有效。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协调作用,通过协调各个监管主体的监管工作,形成合力,有效对数字“微内容”进行监管;另一方面是创新作用,包括监管手段创新、监管制度创新、监管模式创新和法律法规完善四个方面。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生物学疾病传播理论
  • 2.1.1 生物学疾病传播SI模型
  • 2.1.2 生物学疾病传播SIS模型
  • 2.1.3 生物学疾病传播SIR模型
  • 2.1.4 生物学疾病传播SEIR模型
  • 2.1.5 研究评述
  • 2.2 计算机病毒传播理论
  • 2.2.1 计算机病毒传播连续模型
  • 2.2.2 计算机病毒传播离散模型
  • 2.2.3 研究评述
  • 2.4 数字"微内容"相关研究及理论
  • 2.4.1 相关研究综述
  • 2.4.2 网络上的动力学传播模型
  • 2.4.3 互联网有害信息传播模型
  • 2.4.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数字内容和"微内容"概述
  • 3.1 数字内容
  • 3.1.1 定义和内涵
  • 3.1.2 数字内容特点
  • 3.1.3 数字内容分类
  • 3.2 数字内容产业
  • 3.2.1 数字内容产业定义和内涵
  • 3.2.2 数字内容产业特点
  • 3.2.3 数字内容产业价值链
  • 3.3 数字"微内容"
  • 3.3.1 数字"微内容"定义和内涵
  • 3.3.2 "宏内容"与"微内容"
  • 3.3.3 数字"微内容"特点
  • 3.3.4 数字"微内容"分类
  • 3.3.5 典型数字"微内容"表现形式
  • 3.3.6 数字"微内容"发展现状
  • 第四章 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研究
  • 4.1 数字"微内容"发展动因
  • 4.1.1 数字"微内容"发展主要动因
  • 4.1.2 数字"微内容"发展动因矩阵构建
  • 4.2 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
  • 4.2.1 数字"微内容"传播过程模型
  • 4.2.2 数字"微内容"平台用户互动传播机制
  • 4.2.3 数字"微内容"传播数学模型
  • 4.3 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仿真分析及结论
  • 4.4 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实证研究
  • 4.4.1 整体传播特征实证研究
  • 4.4.2 模型参数实证研究
  • 4.5 数字"微内容"发展趋势研究
  • 第五章 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研究
  • 5.1 我国不良数字"微内容"发展情况分析
  • 5.1.1 不良数字"微内容"定义和分类
  • 5.1.2 我国不良数字"微内容"发展情况
  • 5.2 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
  • 5.2.1 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特征分析
  • 5.2.2 自由传播模型
  • 5.2.3 制作者主动推动传播模型
  • 5.3 不良数字"微内容"传播模型仿真分析及结论
  • 第六章 不良数字"微内容"监管模型研究
  • 6.1 不良数字"微内容"监管模型
  • 6.1.1 平台监管模型研究
  • 6.1.2 用户监管模型研究
  • 6.1.3 制作者监管模型研究
  • 6.1.4 主要结论及监管启示
  • 6.2 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6.2.1 国外数字"微内容"监管研究
  • 6.2.2 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现状
  • 6.2.3 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问题分析
  • 6.3 我国数字"微内容"监管体系构建
  • 6.3.1 监管体系构建原则
  • 6.3.2 监管层次体系动态模型
  • 6.3.3 定义/机制层
  • 6.3.4 手段/执行层
  • 6.3.5 协调/创新层
  • 第七章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品牌负面信息的扩散研究综述[J]. 中国市场 2020(22)
    • [2].信息技术组织扩散研究进展与理论回顾[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3)
    • [3].乡村振兴背景下“稻虾共作”模式政策扩散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1)
    • [4].网络新闻扩散研究初探[J]. 新闻爱好者 2012(13)
    • [5].近十年来唐宋时期城市文明向乡村扩散研究综述[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6].基于扩散理论视角的分级诊疗政策扩散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 2020(08)
    • [7].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成因及扩散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1)
    • [8].专利视角下的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10)
    • [9].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0(02)
    • [10].科学知识扩散研究: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体系重构[J]. 现代情报 2020(09)
    • [11].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综述[J]. 科技与经济 2012(05)
    • [12].社会网络下医疗信息系统采纳与扩散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5(20)
    • [13].复杂地形条件下重气扩散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11)
    • [14].数据驱动下的个体移动服务产品采纳行为的扩散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 2017(09)
    • [15].社会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扩散研究述评与展望[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7(04)
    • [16].农业创新成果采用与扩散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1)
    • [17].危险物质重气扩散研究综述[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9(12)
    • [18].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创新与扩散研究——以“小朋友画廊”为例[J]. 媒体融合新观察 2020(02)
    • [19].基于门槛模型的微博信息扩散研究[J]. 学术评论 2017(03)
    • [20].在线消费者网络驱动下的电商产品扩散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8)
    • [21].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扩散研究综述[J]. 公路交通科技 2011(S1)
    • [22].信息化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交互扩散研究——以江浙信息化政策样本为例[J]. 情报学报 2016(10)
    • [23].基于复杂系统仿真的创新扩散研究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04)
    • [24].融合Bass模型和三阶段过程模型的续集电影需求扩散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9(01)
    • [25].多元利益诉求下食品安全风险形成及扩散研究[J]. 中国调味品 2020(09)
    • [26].重气扩散研究方法综述[J]. 环境科学导刊 2017(S2)
    • [27].西方政策创新扩散研究的最新进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01)
    • [28].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扩散研究——以微信零钱通的扩散研究为例[J]. 时代金融 2020(29)
    • [29].国内外农业技术扩散研究的趋势分析与热点比较[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8(02)
    • [30].基于Bass模型的微信用户数扩散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4(11)

    标签:;  ;  ;  ;  ;  

    基于传播模型的数字“微内容”网络扩散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