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从微量元素角度,对防治瘢痕的传统黑布药膏加味,研制新的中药复方制剂“促愈瘢痕消”(CYBHX);测定“促愈瘢痕消”的微量元素含量并与市售促进创面愈合及防治瘢痕药物比较;探讨全微粉化技术对“促愈瘢痕消”微量元素的溶出度,为临床促进创面愈合及防治瘢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为“促愈瘢痕消”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全微粉化技术制备“促愈瘢痕消”;分别测定“促愈瘢痕消”、丹穹瘢痕涂膜(DQ)及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碱性生长因子(bFGF)的微量元素;铁、锌、铜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用氢化物发生器法测定;比较各种药物中Zn、Cu、Se、Fe、Mn的含量。结果各药物中Se含量均未测出,“促愈瘢痕消”中Zn、Cu、Fe、Mn的含量均高于丹穹瘢痕涂膜及bFGF。并且丹穹瘢痕涂膜仅有Cu、Fe、Mn三种微量元素被检测到,而bFGF则只有Mn被检测到。结论全微粉化技术能够使中药中微量元素溶出并不损失;“促愈瘢痕消”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丹穹瘢痕涂膜和bFGF,能够为促愈瘢痕消从微量元素角度促进创面愈合及防治瘢痕提供理论基础。目的探讨“促愈瘢痕消”对兔耳创面及增生性瘢痕的作用;了解“促愈瘢痕消”对动物皮肤的急性毒性、刺激性及过敏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理论基础。方法(1)9只新西兰白兔,手术制做兔耳创面,随机分为A1组外用促愈瘢痕消、B1组外用bFGF、C1组外用生理盐水,每组3只。立即单侧兔耳涂药(均为右侧)至创面愈合。对各组创面进行创面愈合时间记录,比较各组药物对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待瘢痕形成后在瘢痕形成时、形成后5d、9d、21d、31d进行厚度测量,比较A1与B1组药物对远期瘢痕的影响。在瘢痕形成始,A1与B1组每组切取6个瘢痕进行微量元素测定,比较瘢痕中微量元素的差异。(2)新西兰白兔18只,手术制做兔耳创面,平均18d形成瘢痕。随机分为A2组为促愈瘢痕消组、B2组为丹穹瘢痕涂膜组、C2组外用生理盐水,每组6只。每组均右耳用药,1d/次,连续1m。分别在0d,5d,9d,21d,30d测量瘢痕厚度,并在1w、2w、4w切取瘢痕供基础病理、免疫组化(P53、PCNA)、微量元素和抗氧化酶(MDA、SOD、CAT)的测定。(3)①1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3组:赋形剂组、B3组:促愈瘢痕消临床用药剂量组(44%)、C3组:促愈瘢痕消大剂量组(70%)3组,每组4只,每组白兔右侧背部脱毛50 cm2,立即给脱毛区涂药,每日涂药使药膏保持浓度1w,期间观察动物的活动、皮毛光泽、饮食、体重、死亡情况。随后对白兔左侧脱毛50 cm2,并用手术无菌刀片在脱毛区进行搔刮至均匀出血,立即在擦伤部位涂药,用药7d,观察指标同上,并于对照组比较。②4只新西兰白兔背部对称脱毛4块,每块50 cm2。A4:赋形剂;B4:促愈瘢痕消(临床用药剂量组44%);C4:促愈瘢痕消大剂量(70%)。脱毛后清水清洗脱毛区,左侧均涂赋形剂(A4),右侧头侧脱毛区涂B4,右侧尾侧区涂C4。涂药后24h温水清洗药物及赋形剂,观察局部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然后连续用药7d,同样观察24h后、72h后的皮肤反应。随后脱毛区用手术无菌刀片搔刮至均匀出血,立即涂药物及赋形剂,观察指标同上。③24只新西兰大白兔对称脱毛,每块50cm2。随机分为A5组:赋形剂、B5组:促愈瘢痕消(44%)、C5组:阳性对照组(1%2,4-二硝基氯代苯)3组,每组8只。将药物分别涂于各组动物左侧脱毛区,持续6h,在第7d和第14d以同样方法各重复一次。激发接触: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d,将CYBHX涂在动物右侧脱毛区,持续6h后,用温水去除受试物。C5组同样方法外用0.1%2,4-二硝基氯代苯。立即观察,并在24,48及72 h,再次观察白兔脱毛区皮肤变态反应情况。结果(1)A1与B1对兔耳创面愈合的时间影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1、B1与C1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瘢痕形成1m后,A1组瘢痕消退要快于B1组;创面愈合后,瘢痕微量元素测量结果显示:A1各微量元素均高于B1。(2)瘢痕厚度测量,A2、B2与C2组有明显的差异;病理切片可见A2组较C2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外基质少,胶原染色淡且疏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见,A2、B2组P53表达明显少于C2组(均P<0.05),A2、B2组随用药时间的推移PCNA的表达明显减弱,而C2组则有PCNA的持续阳性表达;4w时,A2组微量元素含量高于B2、C2组:1w与4w A2组MDA随用药时间增长而明显减少(P<0.05),SOD、CAT随用药时间增长而明显增加(P<0.05),B2组MDA随用药时间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SOD、CAT随用药时间增长无明显变化(P>0.05),4w时,A2、B2与C2中MDA均P<0.05,A2、B2与C2中SOD均P>0.05,A2与B2,B2与C2中CAT均P>0.05,A2与C2中CAT,P>0.05。(3)CYBHX对动物完整皮肤及损伤皮肤无急性毒性、刺激性;药物对完整皮肤亦无激发过敏反应。结论CYBHX能够显著促进创面的愈合,在防治瘢痕方面,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凋亡及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能够显著提高瘢痕内微量元素Zn、Cu、Fe、Mn的含量,为自由基清除酶(SOD、CAT)提供必需的元素。CYBHX对动物的皮肤无急性毒性、刺激性及过敏性的毒性作用,所以在临床上推广应该是安全、可靠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枫教授治疗肢体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经验[J]. 中医正骨 2019(12)
- [2].银锌霜治疗Ⅱ度烧伤患者污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5)
- [3].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2)
- [4].血小板浓缩物在慢性创面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3)
- [5].综合护理干预对头面部烧伤患者创面及心理恢复的影响[J]. 智慧健康 2020(15)
- [6].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创面患儿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8)
- [7].新型军用便携式抗菌负压引流系统对爆炸伤创面愈合的影响[J]. 东南国防医药 2020(04)
- [8].富血小板血浆局部注射联合血小板凝胶治疗术后难愈合创面的临床效果[J]. 中国输血杂志 2020(06)
- [9].中药促进创面愈合研究进展[J]. 新中医 2019(06)
- [10].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腹部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9(04)
- [11].中药灌洗负压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03)
- [12].创面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19)
- [13].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在治疗糖尿病足创面中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8(11)
- [14].慢性创面的治疗进展[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8(05)
- [15].大面积烧伤患者经创面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12)
- [16].营养支持对慢性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92)
- [17].美宝湿润烧伤膏与红霉素软膏在激光美容后创面愈合中的疗效比较[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01)
- [18].630~650nm可见光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研究[J]. 浙江医学 2017(08)
- [19].黑蜂蜂蜜治疗结痂创面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7(01)
- [20].止血绫修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创面的应用研究[J]. 中国内镜杂志 2017(05)
- [21].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效果考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12)
- [22].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27)
- [23].康复新液在压疮创面中的使用体会[J]. 当代医学 2017(27)
- [24].老年患者难愈创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01)
- [25].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慢性难愈创面临床分析[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12)
- [26].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16(05)
- [27].难愈合创面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及相关启示[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23)
- [28].湿润烧伤膏清除皮肤损伤创面异物的体会[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1(S3)
- [29].难愈创面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5(04)
- [30].慢性创面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