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事件论文-陈芬娟

呼吸事件论文-陈芬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呼吸事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呼吸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陈芬娟[1](2019)在《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医院2017年期间呼吸内科患者70例实施常规管理,为实施前;2018年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7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为实施后。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管理措施均由科室内相同的护理人员完成。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病房管理评分、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同实施前相比较,均明显较高,实施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中,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且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良好公众形象与和谐护患关系建立有益。(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倪佳,胡敏,王兵,吴思成,徐蓓[2](2019)在《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的构建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调查研究的方法,构建减重外科适用的《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提高护士对减重外科患者呼吸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呼吸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法形成初始评估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回顾分析101例临床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验证。其中,德尔菲法共包括两轮专家函询,每轮函询专家为19名。结果:两轮完整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4.7%,专家权威系数0.91,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5。评估表最终确立了18个条目。结论:《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的构建过程同时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量表的应用能够为护士识别减重代谢外科患者呼吸相关不良事件提供依据,规范相关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呼吸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张林林[3](2019)在《品管圈活动对呼吸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风险事件防范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对呼吸内科患者依从性和护理风险事件防范效果的影响,探讨品管圈活动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间呼吸内科接诊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机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在2017年7月~2017年6月间呼吸内科接诊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组间患者依从性评价结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风险时间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依从率(94.55%)、满意度(95.45%)、护理质量评分(92.49±3.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依从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对呼吸内科优质服务护理建设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期刊2019年03期)

樊秀珍[4](2019)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为研究样本,以随机序列软件奇偶数法分为参照组和通气组各10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药物对症治疗,通气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指标变化情况、血压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通气组LAD、AHI、SBP、DBP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且LSaO2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改善O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症状,改善通气功能,稳定血压,并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预后质量。(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徐银美[5](2019)在《护患沟通对呼吸内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呼吸内科护理满意度和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患沟通,可以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王毅[6](2019)在《呼吸机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分析与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主要探讨呼吸机在临床应用时所生的不良事件,目前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针对呼吸机的维修保养、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维护保养等做出了分析,提出建立全程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呼吸机不良事件监测汇报制度,可加强医疗设备故障信息的收集、分类、分析以及提供再利用的手段与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呼吸机的故障率,提高使用率,从而保障临床的安全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产业》期刊2019年17期)

罗巍,陈国龙,龙配国,刘宏莹[7](2019)在《全面触发工具在呼吸科药品不良事件实时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全面触发(GTT)工具在呼吸科药品不良事件(ADE)实时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首先由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临床医师和药师每日应用设计的触发器对呼吸科的住院患者进行日常监测并确定触发器阳性病例,再由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临床医师和药师进行ADE的判定和分析,并将最终确定的ADE进行危害程度分级、汇总和上报。结果设计的触发器20项中有17项为阳性,触发器阳性率为85.00%。触发器阳性共计260例次,检出ADE 24例次,触发器阳性预测值为9.23%。纳入登记的病例205份,ADE检出率为11.71%(24/205),与呼吸科ADE自愿上报率(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1,P<0.01)。ADE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构成比79.17%)。患者原发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社区获得性肺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科常见病为主。涉及药品主要为抗菌药物、抗结核药、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20个常见品种。ADE的危害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其中E级22例次,F级2例次。结论触发器设计合理,能够实时监测呼吸科ADE并检测到更多的ADE,可作为临床药师开展专科临床药学工作的内容与切入点。(本文来源于《西北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熊智平[8](2019)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s,OSA)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Knowledg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ACS合并OSA患者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限定为自文献库建立以来至2018年12月31日,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表明:ACS合并中/重度OSA比ACS合并无/轻度OSA的危险比无统计学差异(OR=1.56,95%CI 0.57-4.29,Z=0.87,P>0.05),但对纳入的文章逐一排除,在排除Ondrej Ludka的研究后,提示ACS合并中/重度OSA患者多于ACS合并无/轻度OSA(OR=2.24,95%CI1.13-4,45,Z=2.3,P<0.05)。中/重度OSA组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比无/轻度OSA组发生MACE风险更高(OR=2.36,95%CI 1.15-3.59,Z=4.01,P<0.05)。且按发生不同的MACE类型(主要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靶血管的血运重建、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再入院等)进行亚组分析,其中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发生计划外的再次血运重建风险更高(OR=2.90,95%CI 1.37-6.14,Z=2.78,P<0.05);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再发心绞痛风险更高(OR=4.68,95%CI 2.06-10.62,Z=3.69,P<0.05);无/轻度OSA组与中/重度OSA组发生心源性死亡没有明显差异(OR=1.57,95%CI0.56-4.42,Z=0.86,P>0.05);无/轻度OSA组与中/重度OSA组发生心力衰竭无明显差异(OR=1.18,95%CI 0.31-4.50,Z=0.24,P>0.05)。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发生1支冠脉病变可能性更低(OR=0.68,95%CI0.54-0.87,Z=3.14,P<0.05);无/轻度OSA组与中/重度OSA组发生2支冠脉病变没有明显差异(OR=1.10,95%CI 0.88-1.36,合并效应量Z=0.83,P>0.05);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发生3支冠脉病变有风险更高(OR=1.51,95%CI1.20-1.91,Z=3.52,P<0.05);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发生多支冠脉病变风险更高(OR=1.79,95%CI 1.44-2.23,Z=5.2,P<0.05)。对ACS合并OSA左室射血分数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心功能更差(OR=-1.66,95%CI-2.62--0.71,Z=3.4,P<0.05)。结论:ACS合并中/重度OSA的患者可能多于ACS合并无/轻度OSA,不良预后中/重度OSA组比无/轻度OSA组更常见,发生MACE风险更高,尤其是在计划外的再次血运重建和再发心绞痛方面更明显。且中/重度OSA组患者冠脉病变支数更多,左室射血分数更低,心功能更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吴毅程[9](2019)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有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能否预防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仍然不明确。方法:在假CPAP治疗一周后,入组2717名45~75岁中至重度OSA、并伴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疾病的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PAP加常规治疗(CPAP组)或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主要终点事件是心血管原因的死亡、心肌梗死、卒(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单云眉,徐晓英,郑秀云[10](2019)在《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现况、因素与安全管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的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安全管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接受用药护理期间发生的500次中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过程(医嘱干预、药物配置、给药执行)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中断事件展开分析,总结该事件发生频次、类型、因素。结果:患者中发生中段时间频率为45次/h,平均频率为9.0次/h;发生的类型主要分为侵扰型(42.00%)、分心型(26.00%);导致中断事件发生的因素主要为环境(26.00%)与家属(25.00%)。结论:在呼吸科患者接受用药护理期间,出现护理中断时间发生率较高,原因涉及多样化,为确保护理给药的安全性,需减少或避免用药期间不必要的中断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呼吸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及调查研究的方法,构建减重外科适用的《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提高护士对减重外科患者呼吸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呼吸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法形成初始评估表。在此基础上,通过回顾分析101例临床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验证。其中,德尔菲法共包括两轮专家函询,每轮函询专家为19名。结果:两轮完整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4.7%,专家权威系数0.91,专家协调系数检验P<0.05。评估表最终确立了18个条目。结论:《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的构建过程同时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量表的应用能够为护士识别减重代谢外科患者呼吸相关不良事件提供依据,规范相关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降低呼吸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呼吸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1].陈芬娟.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内科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2].倪佳,胡敏,王兵,吴思成,徐蓓.呼吸相关不良事件评估表的构建及分析[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3].张林林.品管圈活动对呼吸内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风险事件防范效果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9

[4].樊秀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J].当代医学.2019

[5].徐银美.护患沟通对呼吸内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6].王毅.呼吸机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事件分析与质量控制[J].中国卫生产业.2019

[7].罗巍,陈国龙,龙配国,刘宏莹.全面触发工具在呼吸科药品不良事件实时监测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9

[8].熊智平.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的meta分析[D].南昌大学.2019

[9].吴毅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研究[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9

[10].单云眉,徐晓英,郑秀云.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现况、因素与安全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

标签:;  ;  ;  ;  

呼吸事件论文-陈芬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