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交易成本经验研究是新制度经济学巩固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交易成本测量现已在其他国家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鉴于这一研究领域在我国仍处于探讨起步阶段,论文拟对国民经济交易成本测量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概括研究及进行理论分析和一般性评价,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概括交易行业方法。交易行业方法是由Wallis和North(1986)首创并用其测量了美国国民经济交易成本。他们创造性地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交易活动和转型活动,将成本分为转型成本和交易成本。交易行业方法的核心是以测量交易行业替代交易成本,从而为国民经济交易成本的测量开辟了道路。所谓的交易行业就是提供交易服务的行业。交易服务就是致使市场交换的交易成本部分。不进入市场、不可观察的交易费用,不在测量范围之内。这一方法已被诸多国家运用和发展。交易行业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交易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越发达这个数值就越大。二、概括交易价格指数方法。交易价格指数方法(美国Eigen-Zucchi,2001),也称交易效率指数方法(台湾钟国福2003)。是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把影响一个国家(或经济体)交易成本的主要变量采用高级计量经济学手段使之构成一束交易成本价格指标,量化后形成指数。为了衡量一国的交易价格指数水平,首先找出影响交易的重要层面:一般包括直接反映市场的直接交易成本、制度、通信、教育几个大的层面,而这几个层面涉及众多因素,需要从中提取能代表一国或地区交易效率水平的指标,此时借用了较高级的计量分析工具—因子分析法或主成分分析法,从有关政府制度、法规、反腐败、通信交通、基础设施、教育水平、通货膨胀率、关税等众多指标中构造出一个能反映经济体一般交易价格指数的指标,计算出指数。交易价格指数方法认为国家越发达交易效率越高,单位交易成本越小。三、交易成本的理论分析。考察测量方法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往往是研究分析该方法的最先切入点。通过消费者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理论和厂商理论对交易成本经验研究的结论进行微观分析,及从制度、技术进行的交易成本宏观分析看,近一个世纪以来,对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交易服务份额不断增长和发达国家交易效率不断提高的结论没有吃惊的理由。理论和经验是统一的关系,测量方法本身要接受复制运用过程的检验,也要经受理论分析和客观事实的考验。四、对国民经济交易成本测量方法的评价。通过比较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及主流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成本收益等方法研究,认为交易行业方法和交易价格指数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测量了国民经济的交易成本。前者测量的是总量交易成本,后者测量的是单位交易成本。两种方法互相补充,得出的结论经过统计检验其结果是一致的。而且在交易成本测量上国内外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探索和争论仍在继续。国民经济交易成本衡量方法共同面临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交易成本概念的界定、概念与测量的矛盾、数据及具体方法等。五、展望。交易成本概念将随下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的逐渐清晰而达到共识:一是交易成本同传统生产成本及机会成本的关系;二是交易成本同企业组织成本的关系;三是交易成本同制度和技术的关系。改革现行的统计和国民账户体系是自然趋势。数据的统计整理因交易成本得到重视而容易获得。交易成本模型化问题的研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初始阶段这些模型是难以令人满意的,要想取得进展,新制度经济学家与模型构建者必须联合起来。对于非市场交易成本的测量将构成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重要挑战。宏观测量的微观基础研究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各种交叉学科的综合研究,是交易成本量化的不断深入的突破口。在新的经验发现的基础上提炼和发展理论,并以此开展更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理论和经验互相促进,是推动交易成本经济学不断前进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