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民法规范着公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以及企业的设立、经营、终止等等。老百姓怎样生活,企业怎样运作,都与民法密切相关。而物权变动模式的确立对一国民法的制定和发展意义重大。物权变动模式也越来越多的纳入中外民法学者的研究视野,因为这是一个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的法理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的器物层面问题。世界各国对于采纳何种物权变动模式更为妥帖更符合法理和国情也是众说纷纭。与英美法系不同,大陆法系各国由于采纳民法法典化模式使得这个问题更加敏感,所产生的学术争论也更加激烈。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进程中,选择何种物权变动模式以及如何使其与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协调一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论证,本文认为物权变动的抽象原则作为德国物权行为理论中的最核心的内容,对规范当今大陆法系国家的物权变动具有很高的理论借鉴意义。特别是我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进程中,更应该放眼世界,汲取世界民法史理论的精华,规避其缺陷,最大限度的减少立法成本。采纳物权变动的抽象原则,并以该原则指导民法典中有关物权变动的相关部分,是一种立法成本较低,法理更为科学而且更具实践的可操作性的立法模式。否认该原则而建立的物权变动模式在法理上是不完备的甚至是有缺陷的,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交易安全”影响物权变动模式的原理与谱系--以“流通频率”变量为线索的展开[J]. 法学论坛 2017(02)
- [2].物权变动模式选择与观念交付的制度构建[J]. 法制博览 2015(10)
- [3].物权变动的立法例和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J]. 商 2016(24)
- [4].浅析我国物权变动模式[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 [5].论物权变动模式[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6].物权变动模式的比较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14)
- [7].论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J]. 政法论丛 2009(01)
- [8].我国物权变动模式的现实选择[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7)
- [9].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选择[J]. 法制博览 2019(03)
- [10].林权的物权变动模式选择[J]. 林业经济问题 2011(03)
- [11].物权行为及其我国现行法中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2].论我国物权变动的立法模式[J]. 商品与质量 2010(SC)
- [13].物权变动模式刍议[J]. 现代交际 2015(09)
- [14].论我国物权法对物权变动模式的选择[J]. 法制与社会 2011(19)
- [15].物权变动模式之比较研究[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1(06)
- [16].一物数卖法律问题解析——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视角[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1(10)
- [17].机动车物权变动模式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02)
- [18].试论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未登记不动产抵押合同效力为视角[J]. 东岳论丛 2015(02)
- [19].论无权处分——兼析我国物权变动模式[J]. 法制与社会 2014(11)
- [20].浅论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J]. 法制与社会 2008(36)
- [21].我国未来民法典不宜采两元物权变动模式[J]. 学术论坛 2010(02)
- [22].民法分则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思考与建议[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0)
- [23].从一则房屋二重买卖案例看物权变动模式[J]. 法制与社会 2010(27)
- [24].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变动模式论[J]. 法制与社会 2009(04)
- [25].物权变动模式的理想方案与现实选择[J]. 法学杂志 2019(07)
- [26].意思主义物权变动模式与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之关联[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04)
- [27].不动产登记制度和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关联与协调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5)
- [28].物权变动比较研究——以比较法为视角[J]. 价值工程 2017(01)
- [29].浅谈我国《物权法》的物权变动模式[J]. 世纪桥 2011(01)
- [30].浅谈债权形式主义[J]. 大众商务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