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与制导方法研究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与制导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是一种将中小型卫星快速送入空间的重要运载工具,本文以固体小型运载火箭为背景,针对弹道设计与制导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助推段的耗尽关机问题、直接入轨策略以及入轨段修正误差的制导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耗尽关机方面采用的是能量管理策略。本文经推导得到双向姿态角调整策略的实施方法,将视速度作为姿态角控制的自变量,并反推出姿态角随时间的函数。结果证明,姿态角的最大值以及姿态角变化段时长对视速度模量的消耗量影响较大。因此对于特定飞行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姿态角最大值和姿态角变化段时长,以达到最优效果。对应上述双向姿态角调整策略,引入单向姿态角调整策略,同样利用视速度作为姿态角控制的自变量,经过推导可知决定该策略的关键因素为始末姿态角的大小。对比两种策略可知,两种策略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使用。火箭入轨策略方面以相平面控制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当火箭初始状态(位置,速度)参数与目标状态满足一定条件时的直接入轨策略。该策略引入一个虚目标的概念,将火箭的入轨问题转化成为火箭与虚目标的相对运动问题,根据相平面原理可知,控制结束时刻,火箭运动相图运动到坐标原点,即相对位置速度均为0。同时为了推导该理论的适用范围,将视速度模量运用到火箭状态的解析解的求解过程中,大幅度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而对于火箭入轨段修正误差的制导问题方面,采用弹道制导一体化的优化方法对火箭的入轨控制参数进行修正,推导出修正值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随后利用Simulink工具构建固体小型运载火箭二级助推段的耗尽关机控制和入轨段的直接入轨策略的飞行程序,对本文内容进行了一个统一性质的验证。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加仿真验证的方式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可以为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建设提出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助推段耗尽关机的研究与发展
  • 1.3.2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制导方法的研究和发展
  • 1.3.3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弹道制导一体化的发展
  • 1.4 论文内容安排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动力学模型与弹道分析
  • 2.1 固体小型火箭的动力学模型
  • 2.1.1 固体火箭主动段简化的纵向方程
  • 2.1.2 固体火箭大气层外发射惯性系下的动力学方程
  • 2.2 坐标系及坐标转换
  • 2.2.1 基准坐标系
  • 2.2.2 各坐标系间转换关系
  • 2.3 地球模型
  • 2.3.1 IAG-75 椭球的常数
  • 2.3.2 地心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关系
  • 2.3.3 地心引力计算
  • 2.4 固体小型火箭的弹道分析
  • 第三章 固体火箭真空段耗尽关机策略研究
  • 3.1 视速度模量概念及多余视速度耗费方法
  • 3.1.1 视速度模量计算方法
  • 3.1.2 待增视速度计算方法
  • 3.1.3 多余视速度耗费方法
  • 3.2 双向姿态角调整策略
  • 3.2.1 双向姿态角调整策略概述
  • 3.2.2 耗费视速度模量百分比的计算
  • 3.2.3 三维仿真验证
  • 3.2.4 关于双向姿态角调整策略的关键误差分析
  • 3.3 单向姿态角调整策略
  • 3.3.1 单向姿态角调整策略概述
  • 3.3.2 耗费视速度模量百分比计算
  • 3.3.3 三维仿真验证
  • 3.3.4 关于单向姿态角调整策略的关键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平面控制的直接入轨策略研究
  • 4.1 相平面法的概念
  • 4.1.1 相轨迹及相轨迹性质
  • 4.1.2 利用解析法绘制相平面图
  • 4.1.3 奇点和极限环
  • 4.2 加速度为常值时的入轨策略研究
  • 4.2.1 常加速度条件下相平面入轨策略的基本思想
  • 4.2.2 扩大初始状态区间的方法研究
  • 4.2.3 利用最优化计算原理进行参数设计
  • 4.2.4 仿真验证
  • 4.3 常推力条件下的入轨策略研究
  • 4.3.1 利用时间作为控制自变量
  • 4.3.2 利用视速度作为控制自变量
  • 4.3.3 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制导方法与Simulink 的仿真验证
  • 5.1 应对相平面入轨策略初始误差的制导方法
  • 5.1.1 修正误差的制导方法
  • 5.1.2 仿真验证
  • 5.2 利用Simulink 构建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飞行程序
  • 5.2.1 二级助推段能量管理策略的Simulink 仿真
  • 5.2.2 入轨段相平面机动策略的Simulink 仿真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民营运载火箭实现“零的突破”[J]. 中国科技奖励 2019(08)
    • [2].民营运载火箭是怎么“飞上天”的?[J]. 中国报道 2019(11)
    • [3].运载火箭贮箱多余物清理技术[J]. 质量与可靠性 2019(06)
    • [4].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预计2020年首飞[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9(06)
    • [5].低温液体运载火箭变形补偿量设计及试验方法[J].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2019(06)
    • [6].运载火箭箭体结构低成本途径及性能影响分析[J]. 航天制造技术 2019(06)
    • [7].全球运载火箭发射重量统计与分析[J]. 航天工业管理 2020(02)
    • [8].“长五”归来 箭指星辰——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J]. 国际太空 2020(01)
    • [9].零的突破 民营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入轨[J]. 中国高新科技 2020(01)
    • [10].海南无管机构圆满完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无线电安全保障任务[J]. 中国无线电 2020(05)
    • [11].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及其发射服务展望[J]. 国际太空 2020(05)
    • [12].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两总系统莅临213所考察调研[J]. 中国军转民 2020(06)
    • [13].美国“阿斯特拉”小型运载火箭最新进展[J]. 国际太空 2020(06)
    • [14].中色东方钛合金产品助力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J]. 中国有色金属 2020(17)
    • [15].考虑环境干扰的液体运载火箭结构安全性评估方法[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0(10)
    • [16].固体运载火箭多学科集成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固体火箭技术 2020(05)
    • [17].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已取得阶段性成果[J]. 中国航天 2018(11)
    • [18].运载火箭:商业化并为民所用方能引领市场[J]. 今日科技 2019(01)
    • [19].创新运载火箭研制体系 加速推进航天强国建设[J]. 国防科技工业 2019(06)
    • [20].商业航天的新高度: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J]. 国际太空 2019(08)
    • [21].日新月异的中国运载火箭[J]. 国际太空 2019(09)
    • [22].“龙”系列运载火箭正式发布(英文)[J]. Aerospace China 2019(03)
    • [23].“捷龙”一号商业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J]. 中国航天 2019(08)
    • [24].“龙”系列运载火箭发布会在京召开 进入空间将有更多选择[J]. 中国航天 2019(10)
    • [25].国内外载人运载火箭发展综述[J]. 国际太空 2019(10)
    • [26].规范商业运载火箭有序发展——《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解读[J]. 国际太空 2019(10)
    • [27].载人运载火箭技术回顾与展望[J]. 宇航总体技术 2018(02)
    • [28].中国的运载火箭能否赶超马斯克[J]. 中国报道 2018(04)
    • [29].运载火箭参数数据库开发与应用[J]. 航天工业管理 2018(04)
    • [30].运载火箭规模化生产金属物资供应模式研究[J]. 航天工业管理 2018(06)

    标签:;  ;  ;  ;  ;  ;  

    固体小型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与制导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