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代画家吴太素应是浙江余姚人(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1](2019)在《明清笺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笺纸是供书写与绘画的纸质艺术品,也是传统中国艺术文献的重要载体之一。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笺纸,不仅能够满足作为书画载体的功能,还能够充当艺术文化传播的媒介,即笺纸、笺谱中所呈现的图像,既反映了文人阶层的书写礼仪和审美情趣,又兼具了画谱、金石图谱的作用。因此,笺纸本身不但是艺术文献的载体,亦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文献形式。晚明的制笺活动,继承了千百年以来潢纸中染色、砑光等技巧,并开创性地运用了饾版套印和拱花等印刷方法,最终以金陵《萝轩变古笺谱》和《十竹斋笺谱》宣告了笺纸图像时代的全面开启。这两部笺谱与同时代的其它墨谱、画谱和小说戏曲的插图相比,不仅尽情地展现了多彩的图像,还包括了浅浮雕式立体的花纹。大约在乾隆时期,出现了明清制笺史中的分界点,此后各地笺肆林立,而热衷于金石考据学问的清代文儒和城市自由职业书画家,纷纷投入到制笺活动中来,用笺纸以一化千的优势,广泛对外展示和交流艺术语言。逐渐北方京津地区以北京琉璃厂为中心,南方苏松地区以上海豫园为代表,出现了数百家南纸店与笺扇庄,此时笺肆、制笺主人、书画家、刻工和印工们,常常以笺肆为中心,不断笼络聚集、联谊造势,笺肆除了刻印各种画笺、代乞时人书画,甚至还设立画会、出版刊物,成为清末南、北画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本文旨在从明清笺纸这一看似寻常、微观的视角,去探究同时期艺术史中尚未被整合的文献材料,或可互为补征、以答阙疑。
张宏锋[2](2017)在《江藩文笺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藩(1761-1830),乾嘉时期扬州学派代表人物。早年受业吴门,深得惠氏之学,博通经史,泛览群书,成爲一代通儒,一生着述不辍,爲後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学术着作,尤以《国朝汉学师承记》最爲人称道。江藩虽以经史之学着称於世,然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亦不容小觑。论文对江藩之文进行笺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江藩文学创作的内容、风格以及文学观念做一整体评述,以期爲全面客观地评价其人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推动学界对江藩进一步研究。在文学创作的内容方面,江藩的诗词主要有《乙丙集》二卷、《伴月楼诗钞》三卷、《扁舟载酒词》一卷等,且多以唱和酬赠之作爲主;文章则体式各异,内容所涉范围较广,成就较大,主要有《隶经文》四卷、《续隶经文》一卷、《炳烛室杂文》一卷、《半毡斋题跋》二卷等,这些文章大体分爲三类:(1)总论群经,考辨礼制;(2)来往书信序跋,论说传记墓表;(3)考论所见所藏典籍,以及石刻、砖瓦、碑文。在艺术表达方面,江藩广泛汲取前人以及时人诗文创作的精髓,并结合自身的生平境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江藩的文学创作整体呈现出“清俊平淡”的风貌,同时兼有“文辞简洁精炼,融贯条畅”与“喜用典故”的艺术特点。在文学观念方面,江藩深受当时学术氛围以及扬州学人的影响,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文学观念,主要体现在“本经术”、“博衆长”、“主创新”、“抒性灵”等四个方面。纵览江藩的文学创作,其在清代文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张亚庆[3](2017)在《毕沅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认为毕沅是清代着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史学家和金石学家,学术界目前对毕沅幕府及其史学、金石学方面的成就研究较多,而对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在全面考察毕沅生平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对毕沅诗歌的创作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发掘诗歌思想意蕴,把握诗歌艺术特征,展示毕沅诗歌的整体风貌。绪论部分梳理和概括清代以来对毕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阐明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理清研究思路,进而确定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一章勾勒出毕沅的生平和着述情况。其生平主要从家世渊源、乡里求学、往游京师、开设幕府、宦海浮沉五个方面进行梳理;着述部分简述了毕沅主持编纂的书籍以及他的学术着作。第二章考述毕沅的交游活动。毕沅一生交游甚广,上及朝廷官吏、诗坛大家、下有“吴中七子”、诗坛后进之士,通过考察毕沅与其他诗人的交游活动,也可探寻毕沅对当时诗坛的影响。第三章在简要阐述了毕沅的诗学思想后,对毕沅诗歌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分为:山水游历诗、咏史怀古诗、咏物题画诗、应制诗、送别诗和赠答诗。毕沅多年在关陇地区做官,大西北的巍峨高山与黄河大漠拓宽了他的视野,因而第四章在概述毕沅对关陇地区的文化建设之后重点分析毕沅关陇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分为:歌咏名胜,吟唱边塞;关注民生,悯时伤世;羁旅行役,吟咏性情。毕沅的幕府是乾嘉时期最大的艺文幕府之一,第五章首先对毕沅陕西、河南、湖北三地的幕府进行简要概述,然后考述毕沅早期唱和活动及其幕宾的唱和活动,主要有陶然亭唱和、法源寺唱和、苏文忠公生日设祀活动、消寒会、木瓜唱和。文人们齐聚一堂,提倡风雅、宴饮酬唱,诗学交流活动对彼此诗艺的提升、文风的带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兼论毕沅幕府的戏剧活动。毕沅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很突出,第六章从博采众长,众体兼备;意象独特,意境雄放;想象奇特,造语奇突;清韵悠长,语出自然;学人之诗,议论考据;风格多样,豪健为主六个方面展开论述毕沅诗歌的艺术特色。结语部分简要概述毕沅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对他的诗歌创作做出公允的定位和评价。
陈娟[4](2015)在《康熙己未特科与清初士人心态变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己未特科所连接的两极——康熙皇帝和文人征士两方面着手,以清史文献和清人笔记文集为主要依据,依次考察此次特科开设的背景、缘起、目的、作用,汉族文士如何面对此一历史事件,明清之际士人的心灵轨迹,《明史》纂修与士人角色转换之关联,以期对清初士人心态变迁有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全文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部分一共四章,附录为主要鸿博征士自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的活动年表。第一章考察清初汉族士人的生存境遇。无论是位极人臣的汉族文士,还是跋涉于科举之路的普通士子,在己未特科之前的生存境遇都相当恶劣。顺治帝对汉族文士才华的欣赏与对汉族官员的不信任结合在一起,加之满汉矛盾、南北党争,导致以陈名夏、陈之遴等为代表的在朝士人或处极刑,或遭流放。顺治帝进而以整顿士风为由,发起科场案,奏销案,明史案,一连串针对汉族文人的整肃,导致大量士子身罹祸患,考官亦不能幸免。这种境遇在己未特科诏开之前,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朝野之间的对立状况极为严峻,严重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第二章考察康熙践祚之后对治道的探求。康熙曾致力于从法制、钱粮、诉讼、吏治等方面改善民生,但收效甚微。康熙从恢复经筵日讲开始逐步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可持久”、“长吏贤,清本源”、“厚风俗,正人心”、“正人心,必先明学术”、“君臣一德,内外一心”等治国理念,热心于以优礼、赏赐、宴请、切磋书法诗歌艺术等方式加强与汉族文士的交流。己未特科的诏开,正是康熙探求新的治国之道的一个举措,目的是广选举,抡人才,将常科之外的诗赋词章和经史学术之士引入朝廷,以便开展《明史》和其他大型文化工程的编纂,从而为其国家治理服务。第三章具体梳理己未特科考试始末、授官过程以及《明史》的纂修情况。明清易代之际,在出仕文人和跋涉科举之途的士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士人选择放弃科举,闭门读书,他们致力经史,讲学证道,坚守气节,关心世道人心,正是己未特科所要笼络的经史着作之才。在康熙帝的恩驭策略下,朝廷考前考后对待征士们礼遇有加,拒不赴试的气节之士亦是听之任之,一改顺治朝的肃杀之气。官修《明史》多年未成,私家着述屡禁不止,康熙帝委任鸿博们纂修《明史》,将私家着述纳入官方体系,至少在表面上达成了上下一体或说朝野和解通力合作的局面。其间争议不断的仍是靖难一事的书写、明清两朝断限、明亡之际忠义之士的表彰、隐逸之士的评价等敏感问题,朝野之间的内在分歧依然存在。第四章探讨征士们在诏开己未特科之际的不同心态。一百八十六名征士对待己未特科之态度,大致可分为七型:欢欣雀跃型、抗拒不从型、患得患失型、始拒后从型、进退皆道型、先从后辞型、失意不得志型。其中抗拒不从的遗民和榜上有名的布衣最为当世所注目,也是后世最为关注的对象,不少论者认为己未特科就是为这些遗民布衣而设。据笔者考察,布衣的心态在己未特科之前己悄然发生微妙变化,“千秋论述作,出处本同科”,以经史学术的讲求为媒介,遗民、布衣、贰臣、新贵之间的交游日渐频密,而寒士布衣的生计亦常依赖出仕文士的提携与帮助。例如朱彝尊,他少年时期坚守布衣之志,中年以后以“文章千古事”为人生追求,主动向诗坛主流和权贵主流靠拢,就显示了寒士对个人遇合的患得患失心理以及对致身清美、入侍禁近的渴望。随者时间的推移,顾炎武等人的遗民身份认同逐渐向学者身份认同倾斜,在学术上和清廷并不相左,所以他们对待征召与《明史》纂修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基于以上四章的论述,结语部分得出了不同于以往学者关于己未特科的结论。本文的看法是,己未特科的诏开,旨在以辞章学术为切入点,以文化认同和学术认同的方式,化解满汉矛盾和朝野对立的局面。己未特科前后,康熙表现出对书法、诗歌和经史学术这些汉族士大夫生活内容的强烈兴趣,这是他选择这种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己未特科对于清代文学艺术的复兴和经史学术的繁荣,也具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己未特科是在改朝换代这一前提下,新朝在内在价值观方面向汉族文化精英靠拢以期达成和解,是以汉文化治汉人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步骤。附录选取了康熙文坛较为重要的十一位人物,他们是黄宗羲、顾炎武、尤侗、施闰章、汪琬、陈维崧、汤斌、朱彝尊、彭孙通、徐釻、龙燮,按照人物年龄从大到小排列,将他们入清以后至康熙二十八年的主要政治活动、交游和文学创作,以年表的形式做了系统整理。笔者希望以这份年表为起点,在未来的几年里对“己未特科与康熙文坛”这一专题做更加细化的研究。
冯敏[5](2014)在《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前期政治、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无论在哲学、宗教方面,还是在文学、史学、艺术方面,都曾出现过一些着名学者,产出过一些重要的学术成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是唐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有助于唐代学术史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博大精深的唐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二十世纪以来,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过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却很少有人对唐代前期学术文化进行系统探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进取,着重论述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背景、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主要成就、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的时空特征,以及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发展不是无本之木,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唐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文化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治学成果和治学经验。唐代前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大阐文教”政策的实施,学术文化事业走上正轨。在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武则天等人当政时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经、史、子、集均有创获,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优越的社会环境、文化政策和人文风尚也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发展起来的。打开唐代前期的文化宝库,儒、释、道“三教”学术格外醒目。唐代前期帝王们对儒、释、道“三教”并尊,形成多元文化并存的开放的思想文化政策。特别是唐玄宗御注三经(即《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对三教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儒学研究者致力于对“九经”的阐释。佛学研究者或译注佛经,或探讨佛理,着书立说。道学研究者则注重对道藏的整理、对《老子》研究及其他道教着作的梳理。尽管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尽相同,研究的领域也有一定差异,但总的来说成果都是比较突出的。唐代前期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史学的社会功能,故史家辈出,成果丰硕。着名史学家刘知几在史学理论研究方面异军突起,所撰《史通》成为不朽的史学名着。前代史研究全面推进,不仅编纂了着名的“唐八史”,而且对前代史书进行了全面探讨,产生了一批流传至今的优秀成果。在当代史研究方面,系统地编写了日历、实录、国史,吴兢的《贞观政要》、李林甫的《唐六典》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可以看出唐代前期史学发展的水平。在文学领域,唐代前期有很大的创获。唐代统治者重视文学,有时候甚至“以文取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的发展。唐代前期有许多文人学者从事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名家辈出,群星灿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优美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者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诗歌格律研究,写出了一些与文学有关的学术着作。唐代前期的艺术博大精妙,书法、绘画、音乐、舞蹈,均有高水平的发展和创作,形成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各领域均出现过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如书法领域有初唐四大家、颜真卿、张旭等;绘画方面,有伟大的吴道子、王维等;音乐方面,唐玄宗、李龟年等;舞蹈方面,有杨贵妃、公孙大娘等;同时也出现过一些致力于艺术研究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着书立说,为我们了解唐代前期的艺术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唐代前期的科学技术可圈可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等均有建树。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历法方面有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的突出贡献;算学方面对“十部算经”的系统整理和校订;医学领域有医学家孙思邈及其《千金方》,官方编修的大型《唐新本革》等。总观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它的特点:学术文化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有差异的。从时间上看,高祖时期是制度草创阶段,太宗时期大煽文教,奠定了学术文化发展的良好基础。高宗武后时期有一点波折,但仍保持了发展的态势,玄宗时期拨乱反正,进入到全面繁荣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本文以“贞观十道”为基础,全面考察了各道的学术文化成果及其学术特色。关内道、河北道、江南道、河东道都是学术文化发达的地区。就城市来讲,长安和洛阳无疑是学术文化的中心所在。如果我们将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成就与前后历史时期相比较,就不难看出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从经学来讲,对五经等典籍的统一与整理,具有延续经学发展的重要地位;史学方面也是一样,纪传体正史的官方修撰及史馆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传统史学发展的方向;近体诗的创立和完善,是此期文学的重要成就;科学与艺术方面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的角度,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前期的学术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二是对唐代前期主要学科领域的学者及其学术成就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三是首次揭示了唐代前期学术文化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分析了影响唐代前期学术文化时空特征的因素。本文也有不足的地方,主要是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未能对某些学者的学术成就展开论述。对影响学者成就的因素也未进行深入探讨。对于这些问题,当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孙婷[6](2014)在《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运用文献调查法,对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宋元时期宁波画作的收藏现状,提出了对绘画古籍的保护利用策略。
朱明清[7](2014)在《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文中提出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已经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成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的立项,使中国传统文化化为一个个具体、鲜活、立体的民族文化形象,走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和文化保护研究的领域,而在当今文化同质化的信息时代,这场文化工程的长远意义,更是为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因。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久以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四大发明闻名世界。作为传统印刷文化的活化石,木版水印技艺是传统木刻版画发展到20世纪这一个时代转折点的产物,它的顺时而变不仅仅在功能转换上有所体现,还反映于时代赋予的新内容。只是,如果说中国传统木版画的价值体现于手工时代审美与实用功能的兼备,而且从当今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从视觉图像的层面亦补充了文本的历史叙述,那么,木版水印技艺,基于人们对它的认识普遍停留在绘画复制品的概念上,这项古老的手工技艺,除了继承了不为正统的艺术评价体系所重视的历史问题,它所面对的时代质疑,还包括功能意义抽离以后形成的价值否定。2008年,木版水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引起了不少社会文化人士的关注,而对于大众的文化影响力,却见效甚微。于此,有感将木版水印技艺作为个案来探讨研究的必要性,借此来思考传统手工技艺未来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向。本文立足于从木版水印技艺的历史渊源出发,力图运用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和传世实物梳理出木版水印技艺发生发展的时代脉络,一并探究影响木版水印技艺品质形成的文化因素:隋唐以前,碑拓、印章以及佛像捺印的技术实践可以视为雕版印刷技术与书籍联姻的准备;隋唐时期,佛教主题的印刷品开启了纸本墨色印刷图像的先声;宋元时期,图像的图说功能被普遍应用于农业、科技、医药、天文、地理等专业领域,画谱等题材则开发了木刻版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出现了套版套色的技艺创新;明清两代,木刻版画进入全面发展的繁荣鼎盛时期,出版家、画家和文人刻工组成的新型出版集团推动了饾版套色的技术创新,以《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萝轩变古笺谱》为代表的这类版画精品成为文斋清玩,而图书业至此也获得巨大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清代末期到民国以后,机械印刷冲击了传统的手工印刷行业,郑振铎和鲁迅大力提倡保护传统木刻艺术,木版水印逢此契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进行考察,试图从机构设置、传承主体、工艺流程以及市场运作这几个方面来读取这项手工艺的传承现状。在上述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木版水印技艺保护策略的重点应该是针对技艺的传承和技艺的运作来制定切实的保护措施:一方面以巩固技艺传承人社会地位的方式来稳定传承体系,同时提高传承人自身的文化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利用消费群体定位建立社交关系链,并且发展跨领域的市场合作带动创作和生产的有效互动。
贺静恩[8](2013)在《春草斋诗集校注》文中认为乌斯道是元末明初诗人,师承赵偕和噩梦堂。一生仕途平淡,官至县令,又于明初贬谪于凤阳。其身世寥落,又因其传世诗集仅此《春草斋集》,其诗歌约有305首。故后世对乌斯道及其诗集的研究者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对元明清诗集的研究者增多,有关其诗集的研究作品也有所增多,但仅仅是以特殊例子出现在其他作品中,从整体上对其诗集的研究仍有很多空缺,尤其是对其诗集的整理和校注方面。故笔者不揣浅陋,于前人基础上,对乌斯道及其诗歌进一步探讨,希望能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资料。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乌斯道及其诗歌进行考述:上篇第一部分为乌斯道生平家世考。因为乌斯道生平和家世资料甚少,故本章节从其诗文本身入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对其诗文中提到的生平家世进行考述,进而大致整理其生平和家世考。第二部分为交游考,从乌斯道诗文集中搜集整理其交友资料,进一步对其交友情况整体梳理。第三部分为师承关系,乌斯道一生最重要的两位恩师是赵偕和噩梦堂,故对其恩师进行考述,进一步探讨其恩师对乌斯道的诗文创作的影响。第四部分是书画成就,乌斯道是一位着名画家,成就在“倪黄”之间,其善于用画家的眼光作诗,考究其书画成就进一步研究其书画对诗文的影响。第五部分是以文学创作背景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其诗歌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下篇为乌斯道诗歌校注部分,此部分以《四库全书》本为底本,以《四明丛书》本为校本,对乌斯道诗歌进行校勘和注释。
吴华峰[9](2013)在《厉鹗及其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清代诗人厉鹗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人生经历、处世心态、生平着述、文学交游、诗歌创作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展开全面探讨,在此基础上考察他在雍正、乾隆前期诗坛上的特色与地位,力图清晰展现出厉鹗在清代诗坛这一特殊时段的独特风貌与认识价值。厉鹗出身低微,亦无家学渊源。但这样一个貌似与主流社会相隔甚远的贫寒文士,仍然受到来自于时代和社会多方的影响。他曾经因为参加科举数次北上,虽均未得中,却成为他一生中重要的经历,对他的人生观产生重要影响。在康、雍、乾三朝严密的文化与思想钳控背景下,以及本身所具有的淡泊名利的性格,两股合力促使厉鹗最终选择了一种远离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方式,以布衣终生。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倾注在文化与文学活动之中,除了诗词之外,厉鹗着述颇丰,是清代文人集学者与诗人身份合二而一的典型。康熙末至乾隆初的清代诗坛,在野诗人群体声势浩大。他们以杭州、扬州、天津等地为核心,彼此之间声气互通,构成了独特的诗学史景观。厉鹗是杭州湖南诗社的领袖,他中年坐馆于扬州马氏小玲珑山馆,亦是韩江诗社中的骨干成员,晚年与天津水西庄文人频繁往来,其诗坛地位为三地文人所公认。厉鹗的文学交游,反映了雍乾时期在野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及诗歌创作情况,时人因此将以他为中心、及受到他创作影响的文人称为“浙派”。由于受到人生经历的局限,厉鹗的诗歌题材与内容并不广泛。他的诗歌不仅是其个人生活的展示,同时也是盛世承平的缩影,表现出一种大时代下的小境界。山水诗在厉鹗诗歌中占有极高的比例,尤以擅长刻画杭州山水而着称。人们研究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诗作上。实际上除了山水诗之外,他的游仙诗、悼亡诗、咏史诗、题画诗以及咏物诗亦各有特点,并鲜有人提及。本文将其诗歌内容统筹在“内部心灵的开掘”、“外部世界的审美关照”、“艺术化人生的建构”三个主题之下加以探讨,对其诗歌内容作全面而深入的展示。“唐宋兼宗”、“尚清”、“重学”是厉鹗诗学思想的核心,他的诗学思想与诗歌艺术结合非常紧密。其“唐宋兼宗”的内核是在唐诗,特别是中晚唐诗歌的基础上,吸收宋诗的长处。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厉鹗的诗歌具有转益多师的特点,单纯以“宋派”视之,或说其只学习南宋小家,有失偏颇。由于人品与诗品的结合,厉鹗从理论主张到创作实践都将“清”作为他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歌也具有“清幽”、“清雅”、“清丽”等不同风貌。厉鹗推崇以学为诗的创作方法,他乐于在诗歌中展示学识。尤其于典故运用方面,突破前人剪裁经、史入诗的惯例,扩大了诗歌用典的来源。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试图将“尚清”与“重学”融合一体的努力与尝试。本文的最后部分从三个不同角度入手来审视厉鹗在雍、乾诗坛上的地位。其一,探讨厉鹗对前代王士禛稹、朱彝尊诗歌批判继承的问题。对于厉鹗与朱、王的关系,人们历来只注意其不同,有“于新城、长水外别绪一灯”之说,实际樊榭诗与二人诗作同大于异。其二,从时人对厉鹗《移居诗四首》的唱和过程,来考察厉鹗诗歌传播的情况。其三,辨析厉鹗与沈德潜之间的关系。指出沈德潜与厉鹗始亲后疏的原因,在于朝野诗坛的对立,藉此考察乾隆前期官方文人对厉鹗诗歌的态度。厉鹗生前文名甚着,他的诗歌创作在其身后依然嗣响不断,是清诗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一环。对这一个案的研究,也有利于深化对整个清代中期诗坛的认识。
陈忠海[10](2012)在《中国图书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书厄观研究》文中提出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结合运用图书馆学、档案学的研究方法,对史部记载秦朝到清代以及近代和当代图书、档案损毁的史实及其成因分别作出调查和分析。同时,对从古至今的书厄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弥补学术界在这两个领域研究的不足。首先,对图书损毁史实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古代图书损毁史实的调查限定于《经史子集》中史部。史部包括正史、别史、编年、杂史、载记、史抄、史评、传记、政书、地理、目录和金石等12类。在史抄、史评和金石类中,无图书损毁的直接记载,因而,本章只记录其他9类史书中的图书损毁史实。在上述9类中,得到图书损毁史实248条,其中,政治原因类40条,占16%;战争原因类37条,占15%;自然原因类17条,占7%;人为原因类32条,占13%;流传中亡佚类122条,占49%。流传中亡佚类比例居第1位,政治原因类居第2位,战争原因类居第3位,人为原因类居第4位,自然原因类最低。得到与近代图书损毁有关的论文61篇,按照政治原因毁书、战争原因毁书、人为原因毁书和自然原因毁书四个部分分别陈述史实并作出总结。得到与当代图书损毁有关的论文23篇,按照文革造成图书的损毁、火灾造成图书的损毁、自然因素造成图书的损毁和人为因素造成图书的损毁四个部分分别陈述史实并作出总结。其次,对档案损毁史实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古代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限定于《经史子集》中史部。史部包括正史、别史、编年、杂史、载记、史抄、史评、传记、政书、地理、目录和金石等12类。在史抄、史评和金石类中,无档案损毁的直接记载,因而,本章只记录其他9类史书中的档案损毁史实。在上述9类中,得到档案损毁史实102条,其中,政治原因类35条,占34%;战争原因类40条,占39%;自然原因类10条,占10%;人为原因类11条,占11%;流传中亡佚类6条,占6%。战争原因类比例居第1位,政治原因类居第2位,人为原因类居第3位,自然原因类居第4位,流传中亡佚类最低。得到与近代档案损毁有关论文31篇。运用百度,谷歌等检索工具搜到相关网页1个,书2部。按照政治原因、战争原因、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四个部分分别陈述史实并作出总结。得到当代政治原因损毁档案有关论文3篇,书1本;得到当代管理不当损毁档案有关论文47篇;得到当代自然灾害损毁档案有关论文28篇,网页3个。按照政治原因、管理不当和自然灾害造成档案损毁分别陈述史实并作出总结。第三,对中国书厄观作出总结。首先,对书厄观作出总述,勾勒出古代、近代和建国后书厄观的基本线索。其次,对书厄观作出分述,分别对古代书厄观的历史演变、古代书厄原因的研究及其特点、近代书厄论学术思想的成就和书厄与毁档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结论。笔者认为,战争是造成图书、档案损毁最大和最直接的因素,但根源还在于各个王朝统治末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生艰难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和利益纷争。而每一次的战乱都会造成旧政权的灭亡和新政权的出现,图书和档案也相应地呈现一次散、聚的过程,因此,图书和档案的损毁就表现出与封建王朝亡兴相同的周期性规律。从秦朝到清朝,统治者为强化政治控制和实现意识形态的统一,不间断地消除异己者的图书和档案,尤以清朝文字狱和编修《四库全书》时删改和销毁图书、档案最为惨烈。同时,古人缺乏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修史时,先修《故事》和《起居注》,然后作《实录》,在此基础上纂修《国史》,档案原件极少被利用,经年累月,或任其散失毁坏,或主动清除销毁。即便各个王朝利用前朝的档案编修《国史》,事后也会将前朝档案付之一炬,故有“史书出,史料亡”的说法。地方政府修志时,会利用到部分档案,事毕,和中央政府一样,视档案为无用之物而加以废弃。明朝以前(含明朝)传世的档案极少,既有战乱的原因,也有各个朝代统治者人为破坏的因素。可以说,古代图书、档案的损毁主要是战乱和统治者人为破坏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其他因素,如流传中亡佚、个人毁书和自然原因造成的毁书、毁档,总量不大,这里既有时代和社会选择的问题,也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破坏问题,还有个人规避政治迫害和率性而为的问题。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不止。各个旧政权及其统治者文化遗产意识淡薄,如敦煌经卷与文书、甲骨和满文档案的外流,“八千麻袋事件”的出现,既与国家贫穷和落后有关,更与统治者缺乏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密不可分。这种内因造成的图书、档案的损失,丝毫不亚于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失。帝国主义侵略者,尤其是日本侵略者对我国图书、档案的破坏和掠夺,是造成图书、档案损失的外因,也是中国历史上外敌入侵造成典籍破坏中最大的一次。实践证明,国家的贫穷落后,统治者的争权夺利,国民的愚昧无知和侵略者的肆意破坏是导致近代图书、档案散佚毁失的根源。当代图书和档案的损毁主要发生在文革期间,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四旧”中,大规模地焚毁图书,尤其是私人的珍本和善本图书,给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于所谓“战备”的需要,北部边疆地区的不少地区、县旗大量地销毁档案。同时,国家档案局和地方档案局被撤销,档案工作人员下放劳动或被分派到其他单位,全国档案工作制度废弛,各单位正常的文件归档工作被终止。这直接导致多数单位十年文革档案不全。在红卫兵武斗中,许多单位档案室受到冲击,档案被毁和丢失严重。这些都给后来的编史修志和平反冤假错案制造了不应有的缺失和阻碍。历史再次证明,愚昧无知和历史虚无主义所导致的图书、档案损毁始终伴随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民族,特别是人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前提。提高执政者的执政能力和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避免社会动荡和实现国家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是保障图书、档案免遭损失的基本前提。最后,附录:史部记载图书和档案损毁的具体史实及出处。
二、元代画家吴太素应是浙江余姚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代画家吴太素应是浙江余姚人(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笺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明清笺纸图像的文献叙事结构 |
二、明清笺纸的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
三、明清笺纸的研究价值及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明清制笺史发展概略 |
第一节 明代砑光笺的转变 |
一、宋元砑光笺至晚明的转变 |
二、传自宣德宫笺的松江谈笺 |
第二节 晚明江南制笺业的繁荣 |
一、苏笺与吴门张氏 |
二、金陵萝轩变古与十竹斋穷工极变 |
第三节 清代笺纸的适时性与多样化 |
一、李渔的芥子园名笺 |
二、清宗室怡亲王府制角花笺 |
三、嘉兴“山静居图皆金阁造”笺纸 |
第四节 清末南、北两大制笺中心的形成 |
一、京津地区的南纸店 |
二、苏松地区的笺扇庄 |
三、其它地区的制笺业发展 |
第二章 明清制笺主体及笺纸的谱系 |
第一节 制笺主人及其制笺室名、堂号 |
一、制笺主人的创作意图 |
二、笺纸的行市和价格 |
三、明清制笺的室名、堂号 |
第二节 笺纸的类目及其图像系统 |
一、制笺的选题与分类 |
二、制笺选题的图像来源 |
三、屠隆《笺纸铭》与方于鲁《方氏墨谱》 |
第三节 画稿、刻印技艺对笺纸图像的表达 |
一、画稿优劣决定了笺纸的品第高下 |
二、刻印的巧拙关系着制笺的成败 |
第四节 传教士与明末丘比特之笺 |
一、西方图像的传播与融入 |
二、笺纸传播天主图像的契机 |
第五节 文人士大夫私家制笺的流行 |
一、文士私家笺纸别于笺肆 |
二、闺阁、女史、侍婢制笺 |
第三章 明清文士用笺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明清文士书仪注重用笺 |
一、明代拜帖盛行副启为要 |
二、明末徽州人创制的题头画 |
三、文人用笺的审美要求 |
第二节 金石博古笺的赏玩与考据 |
一、朴学影响下的清代金石考据学 |
二、名物训诂、博而好古的金石派制笺 |
三、清代金石博古笺题材的多样性 |
四、金石博古笺与金石学研究 |
第三节 从笺纸风尚看明清文士的经世思想 |
一、晚明笺纸图像中呈现的“道德经世” |
二、清代“经世致用”思想下制笺的发展 |
第四节 明清名人用笺与尺牍、手札的鉴定 |
一、笺纸的翻版与仿造 |
二、笺纸的署年与纪年 |
三、笺纸与名人尺牍、手札的鉴定 |
第四章 明清画笺与绘画艺术 |
第一节 明清画笺与笺谱、画谱 |
一、画谱出类者可以入笺 |
二、辑笺成谱亦可视作画谱 |
第二节 苏杭嘉地区“诗画笺”的兴起 |
一、源于笺谱画诗的诗画笺 |
二、诗画谱对诗画笺的影响 |
三、画笺比画谱更加广为流传 |
第三节 技艺相交的拱花与?画 |
第四节 画笺促进文人画的传播与发展 |
一、制笺主人临写的名家笔意 |
二、从历代画作中寻找制笺选题 |
三、嘱托当世名家为制笺画稿 |
第五章 制笺中心与南、北方画坛 |
第一节 清末京津地区南纸店与京津画派 |
一、秉承传统、兼通海西的京津南纸店 |
二、北方南纸店与京津画派的发展 |
第二节 清末苏松地区的笺扇庄与海上画派 |
一、开埠后商业文化中的笺扇庄 |
二、南方笺扇庄与海上画派的崛起 |
第三节 南纸店、笺扇庄与早期美术社团 |
一、以笺肆为中心的书画家群体 |
二、由笺肆向现代商业画会的转变 |
结语 |
附表:明清(民国)时期制笺之室名、堂号一览表及图录刊载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江藩文笺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江藩生平与着述 |
(二)江藩研究现状 |
(三)江藩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观念 |
二、凡例 |
三、笺注 |
(一)隶经文及续隶经文 |
(二)炳烛室杂文 |
(三)半毡斋题跋 |
(四)补遗 |
(五)新补遗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毕沅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毕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一章 毕沅的生平及着述 |
第一节 毕沅的生平 |
一、家世渊源 |
二、乡里求学 |
三、往游京师 |
四、宦海浮沉 |
五、开设幕府 |
第二节 毕沅的着述 |
第二章 毕沅交游考 |
第一节 毕沅与朝廷官员的交游 |
第二节 毕沅与诗坛大家的交游 |
第三节 毕沅与“吴中七子”的交游 |
第四节 毕沅与其幕宾的交游 |
第三章 毕沅诗歌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山水游历 |
第二节 咏史怀古 |
第三节 咏物题画 |
第四节 应制、赠答、送别诗 |
第四章 毕沅的关陇文化活动与诗歌创作 |
第一节 毕沅关陇地区的文化活动 |
一、扶持教育,改革书院 |
二、校注古籍,编纂史书 |
三、保护古迹,弘扬文化 |
第二节 毕沅关陇诗歌的主要内容 |
一、歌咏名胜,吟唱边塞 |
二、关注民生,悯时伤世 |
三、羁旅行役,吟咏性情 |
第五章 毕沅幕府及其文学活动 |
第一节 毕沅幕府概况 |
一、陕西时期幕府 |
二、河南时期幕府 |
三、湖北时期幕府 |
第二节 毕沅京师雅集与幕府的唱和活动考述 |
一、毕沅京师雅集活动考述 |
二、毕沅及其幕宾的集会唱和活动考述 |
第三节 毕沅幕府中的戏剧活动 |
第六章 毕沅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博采众长,众体兼备 |
第二节 意象独特,意境雄放 |
第三节 想象奇特,造语奇突 |
第四节 情韵悠长,语出自然 |
第五节 学人之诗,议论考据 |
第六节 风格多样,豪健为主 |
结语 |
附录:毕沅文辑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康熙己未特科与清初士人心态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清初士人的生存状态 |
第一节 清初汉族官员的生存状态 |
一、朝中重臣:伴君如伴虎 |
二、科道官员和外官:难进易退 |
第二节 清初普通士子的生存状态 |
一、科场案 |
二、奏销案 |
三、明史案 |
第二章 己未特科与康熙的国家治理蓝图 |
第一节 特科之前康熙图志之探索 |
一、更法制 |
二、蠲钱粮 |
三、省诉讼 |
四、清吏治 |
第二节 康熙治国理念之形成 |
一、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可持久 |
二、长吏贤,清本源 |
三、厚风俗,正人心 |
四、君臣一德,内外一心 |
第三节 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己未特科 |
一、广选举,抡人才 |
二、修《明史》,明学术 |
第三章 己未特科与朝野和解的达成 |
第一节 顺治康熙朝之朝野暌隔 |
一、生逢乱世,耕读隐居 |
二、弃绝科举,讲学证道 |
第二节 己未特科举行始末 |
一、下诏考试 |
二、征士题名 |
三、录用与授官情况 |
第三节 己未特科与《明史》纂修 |
一、官方修史情况 |
二、私家修史情况 |
三、明史敏感问题 |
第四章 己未征士的不同类型与心态演变 |
第一节 己未特科征士类型与心态 |
一、欢欣雀跃型 |
二、抗拒不从型 |
三、患得患失型 |
四、始拒后从型 |
五、进退皆道型 |
六、先从后辞型 |
七、失意不得志型 |
第二节 从朱彝尊看清初士人的角色转换 |
一、布衣甘蹈湖海斌,饥来乞食行负薪 |
二、况今生涯羁旅中,时危得不悲途穷 |
三、文章千古事,社稷一绒衣 |
四、千秋论述作,出处本同科 |
五、落拓江湖,料封侯、白头无分 |
六、以布衣通籍,洵异数矣 |
第三节 从顾炎武看清初遗民的学者关怀 |
一、顾炎武对征召之坚拒 |
二、顾炎武对出仕友人之宽容 |
三、顾炎武对《明史》纂修之关注 |
结语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5)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言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一 “学术文化”的概念 |
二 研究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
一 研究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唐代前期学术发展的背景 |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学术积淀 |
一 哲学 |
二 宗教 |
三 文史 |
四 其他成果 |
第二节 唐代前期的学术氛围 |
一 社会环境 |
二 文化政策 |
三 人文风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儒释道“三教”研究 |
第一节 儒学研究 |
一 综合研究 |
二 专书研究 |
三 其他着述 |
第二节 佛学研究 |
一 佛经翻译 |
二 宗派的发展 |
三 佛学着述 |
第三节 道教研究 |
一 道藏整理 |
二 道经研究 |
三 其他论着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史学研究 |
第一节 史学理论 |
第二节 前代史研究 |
一 前代史的编订 |
二 前代史的注疏 |
第三节 当代史编撰 |
一 实录与国史 |
二 政书类着作 |
三 刑法类着作 |
四 姓谱类着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学研究 |
第一节 文学理论 |
第二节 诗歌 |
一 诗歌创作 |
二 诗格 |
第三节 散文 |
一 散文创作 |
二 《文选》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艺术研究 |
第一节 书画 |
一 书法 |
二 绘画 |
第二节 乐舞 |
一 音乐 |
二 舞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学研究 |
第一节 天文历算 |
一 天文 |
二 历法 |
三 算学 |
第二节 医学 |
一 医学教育 |
二 医药学成就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特征 |
第一节 时代特征 |
一 过渡期 |
二 转型期 |
三 兴盛期 |
第二节 区域特征 |
一 北方地区 |
二 南方地区 |
第三节 文化交流 |
一 内部交流 |
二 中外交流 |
本章小结 |
余论 |
第一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地位 |
一 在唐代学术文化史上的地位 |
二 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的影响 |
附表:唐代前期学者本贯分布与学术成果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宁波宋元时期画家及作品的整理 |
1.1 宁波籍画家统计 |
1.2 画家及作品整理 |
1.2.1 文人画杰出画家画作 |
1.2.2 僧禅画杰出画家画作 |
1.2.3 民间佛教画画家杰出画作 |
1.2.4 蕴含宁波元素作品 |
2 宁波籍人士绘画着述整理 |
2.1 着录类 |
2.2 题跋类 |
2.3 理法类 |
3 收藏现状 |
4 保护利用策略 |
4.1 保护策略 |
4.2 利用策略 |
5 结语 |
(7)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一、对木版水印概念的厘定 |
二、朵云轩木版水印 |
第三节 研究起点和空间 |
第一章 木版水印的历史文化渊源 |
第一节 隋唐以前:雕版印刷的铺垫 |
第二节 隋唐:墨版印刷的先行 |
第三节 宋元:套版套色的创新 |
第四节 明清:饾版拱花的发明应用 |
第二章 工业时代木版水印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传统印刷业的衰落 |
第二 节木版水印的时代机遇 |
一、国家重视和文艺界保护 |
二、朵云轩的文化平台 |
三、艺术指导和技术梯队的结合 |
第三节 木版水印的时代危机和新的质疑 |
一、时代危机 |
二、对木版水印新的质疑 |
第三章 非物质遗产保护背景下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技艺的现状 |
第一节 上海朵云轩的概况 |
一、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 |
二、有秩序的工艺——对木版水印工艺流程的实践认识 |
第二节 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一、传承人的资格 |
二、传承体系的稳定 |
第三节 市场产品与平台 |
一、市场产品 |
二、市场平台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朵云轩木版水印保护对策 |
第一节 技艺传承 |
一、身体技术 |
二、传承人保护 |
第二节 技艺运作 |
一、朵云轩木版水印的保护措施 |
二、市场拓展的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春草斋诗集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春草斋诗集研究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价值 |
第1章 家世生平考略 |
1.1 乌斯道家世考 |
1.2 乌斯道生平考 |
1.3 乌斯道琴曲书画成就 |
1.4 乌斯道师承与交游 |
1.4.1 师承 |
1.4.2 交游 |
第2章 文学创作概论 |
2.1 创作背景与文学思想 |
2.2 诗文集流传与版本源流考 |
第3章 《春草斋诗集》研究 |
3.1 题材内容 |
3.2 艺术风格 |
结语 |
下篇 春草斋诗集校注 |
凡例 |
春草斋集卷一 |
春草斋集卷二 |
春草斋集卷三 |
春草斋集卷四 |
春草斋集卷五 |
补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个人简历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厉鹗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目的 |
第一章 厉鹗的生平、性情与着述 |
第一节 从科举经历看厉鹗的“出”“处”抉择 |
一、厉鹗的科举经历 |
二、科举经历与厉鹗的出、处抉择 |
第二节 盛世背景下的双重心态 |
第三节 枯寂与洒脱:不谐于俗的人生 |
一、“心迹浑如过腊僧” |
二、“洒落真如白石仙” |
第四节 厉鹗着述考 |
小结 |
第二章 厉鹗的文学交游圈 |
第一节 厉鹗与杭州文人群体 |
一、江干文士和武林七子 |
二、南屏诗社群体 |
第二节 厉鹗与扬州文人群体 |
一、厉鹗的前期扬州交游 |
二、韩江诗社与《韩江雅集》 |
第三节 厉鹗与津门文人及当湖吟社群体 |
一、厉鹗与津门文人 |
二、厉鹗与当湖文人 |
小结 |
第三章 厉鹗诗歌的题材与主题 |
第一节 内部心灵的开掘 |
一、游仙诗 |
二、悼亡诗 |
第二节 外部世界的审美观照 |
一、山水诗 |
二、咏史诗 |
第三节 艺术化人生的建构 |
一、题画诗 |
二、咏物诗 |
小结 |
第四章 厉鹗的诗学观及其诗歌艺术风貌 |
第一节 唐宋兼宗视角下的诗歌渊源论 |
一、厉鹗“唐宋兼宗”的诗学观 |
二、心仪孟郊、贾岛 |
三、“如公伟人不可见,只有文字千年存”——瓣香苏轼 |
四、“唐宋兼宗”视角下的多重渊源 |
第二节 厉鹗尚“清”的审美观及其诗歌创作 |
一、心迹双清:从《双清阁诗集序》谈起 |
二、未有不至于清而可言诗者 |
三、厉鹗诗歌清境的多元化风貌 |
第三节 厉鹗重“学”的诗学观与诗歌创作 |
一、书斋意趣与厉鹗诗歌的文人化色彩 |
二、厉鹗诗歌的典故运用 |
三、性情与学问之间:翁方纲对厉鹗的批评与认同 |
小结 |
第五章 厉鹗与雍、乾诗坛 |
第一节 “于新城、长水外别续一灯”的历史语境及意义 |
一、众口一词的论调 |
二、寒者之衣:神韵诗风的下移 |
三、典雅与博学:厉鹗接受朱彝尊的两个维度 |
第二节 厉鹗在雍乾诗坛地位之一例:以《移居诗四首》为中心 |
一、《移居诗四首》及其和作 |
二、《移居诗四首》及和作分析 |
三、《移居诗四首》唱和之内涵与意义 |
第三节 朝野离立:厉鹗与沈德潜关系辨 |
一、初次结识及诗学观之分野 |
二、朝、野离立背景下的诗学矛盾 |
三、《国朝诗别裁集》对厉鹗的定位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厉樊榭年谱补编 |
附录二: 《樊榭山房集》佚文辑补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图书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书厄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3.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3.4 研究方法 |
2 图书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2.1 史部记载图书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2.1.1 史实的调查 |
2.1.2 统计分析 |
2.2 近代图书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2.2.1 资料统计分析 |
2.2.2 近代图书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
2.2.3 总结 |
2.3 当代图书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2.3.1 资料统计分析 |
2.3.2 损毁的原因与史实 |
2.3.3 总结 |
3 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3.1 史部记载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3.1.1 史实的调查 |
3.1.2 统计分析 |
3.2 近代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3.2.1 资料统计分析 |
3.2.2 近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
3.2.3 总结 |
3.3. 当代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分析 |
3.3.1 资料统计分析 |
3.3.2 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
3.3.3 总结 |
4 中国书厄观总结 |
4.1 中国书厄观总述 |
4.1.1 古代书厄观的历史演变 |
4.1.2 近代书厄论学术思想的成就 |
4.1.3 建国后图书档案损毁研究学术思想的发展 |
4.2 中国书厄观分述 |
4.2.1 古代书厄观的历史演变 |
4.2.2 古代书厄的原因研究及其特点 |
4.2.3 近代书厄论学术思想的成就 |
4.2.4 书厄和毁档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
5 结论 |
6 附录 |
6.1 史部记载图书损毁史实 |
6.1.1 正史记载图书损毁史实 |
6.1.2 其他史部记载图书损毁史实 |
6.2 史部记载档案损毁史实 |
6.2.1 正史记载档案损毁史实 |
6.2.2 其他史部记载档案损毁史实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与完成的科研项目 |
四、元代画家吴太素应是浙江余姚人(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笺纸研究[D]. 王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江藩文笺注[D]. 张宏锋. 辽宁师范大学, 2017(04)
- [3]毕沅及其诗歌研究[D]. 张亚庆.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4]康熙己未特科与清初士人心态变迁[D]. 陈娟. 武汉大学, 2015(02)
- [5]唐代前期学术文化研究[D]. 冯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6]宋元时期宁波绘画文献的整理、保护与利用策略[J]. 孙婷.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16)
- [7]木版水印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以上海朵云轩为例[D]. 朱明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4(08)
- [8]春草斋诗集校注[D]. 贺静恩. 湘潭大学, 2013(03)
- [9]厉鹗及其诗歌研究[D]. 吴华峰. 南京大学, 2013(04)
- [10]中国图书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书厄观研究[D]. 陈忠海. 郑州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