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和ARM的动态色散补偿模块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FPGA和ARM的动态色散补偿模块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纤所传播的光信号一般含有许多不同的频率成分,也就是说光信号具有一定的频谱宽度,另外,在多模光纤中,光信号的每一个频率成分还可能由若干个模式叠加而成。由于不同频率成分和不同模式分量的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了信号在传播一定距离后产生失真,这种现象被称作光的色散或者弥散。色散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光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的码间干扰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纤的带宽,也限制了光纤的信息容量。随着10GDWDM光通信系统的普及和40G DWDM技术的逐步推广与商用,色散已经逐渐成为制约通信速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系统性能,越来越多的DWDM系统开始引入色散补偿和管理技术,有的系统还采用了动态色散补偿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性能。但是现有的几种色散补偿技术普遍存在着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和成本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低成本、高性能、能够实现快速精确色散补偿控制的动态色散补偿模块,并重点为其设计和实现了高性能的驱动电路。该动态可调色散补偿模块是基于G-T(Gires-Tournois) ETALON技术实现的。模块的光学部分是通过级联多个基于G-T标准具干涉技术制成的ETAOLN器件实现的,由于ETALON器件对于不同波长表现出的色散曲线随着温度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偏移,可以利用它的这一特性对通过它的光信号进行色散补偿。鉴于单个ETALON器件的色散曲线相对于工作波长呈现出非线性特征,本文介绍的模块采用了多只ETALON器件通过级联来实现。每只ETALON器件内部设计了单独的加热部件,可对其进行温度控制,使其满足特定的色散曲线,这就可以根据器件色散温度特性精确计算出每只器件的工作温度,使模块中级联的ETALON器件组工作在特定的温度组合下,从而使各ETALON器件的色散曲线相互叠加拟合产生相对工作波长的近似线性的色散曲线。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温度组合可以使模块工作在不同斜率的色散曲线下,从而实现了色散可调的目的。为了实现快速动态的色散补偿,本文介绍了基于FPGA和ARM芯片设计的高性能的多路精确温度控制电路,实现了模块对光纤色散的精确和快速动态补偿。本文的工作重点放在色散补偿模块驱动电路的设计和实现上,其设计的驱动电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ARM作为主控芯片主要负责控制FPGA的运行状态和与上位机的通信,并进行命令解析和处理;FPGA内部配置NIOS软核处理器和16路18位PWM模块,NIOS处理器控制多路模拟开关和24位ADC芯片以轮询的方式对模块内部16路ETALON器件进行温度采集,并通过PID算法闭环控制16路PWM波形的产生,对各ETALON器件进行精确的温度控制。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驱动电路对各器件的温控稳定度优于±0.01℃,而且在相邻色散点切换时,调节时间小于2秒,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光纤动态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特色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驱动电路总体方案设计
  • 2.1 动态色散补偿模块结构和原理介绍
  • 2.2 动态色散补偿模块驱动电路功能与需求分析
  • 2.3 电路整体设计方案
  • 2.4 硬件设计方案
  • 2.4.1 控制器以及主要芯片的选择
  • 2.4.2 驱动电路的硬件构成
  • 2.5 软件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驱动电路的硬件设计
  • 3.1 主机控制器部分电路设计
  • 3.1.1 主控制器介绍
  • 3.1.2 主控制器部分电路设计
  • 3.2 从机控制器部分电路设计
  • 3.2.1 从机控制器介绍
  • 3.2.2 从机控制器部分电路设计
  • 3.3 外部接口和主、从机下载配置接口电路设计
  • 3.4 时钟系统电路设计
  • 3.5 电源系统电路设计
  • 3.6 环境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 3.7 色散温度数据表存储电路设计
  • 3.8 光器件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9 光器件加热驱动电路设计
  • 3.10 从机NIOS Ⅱ处理器的配置
  • 3.11 从机PWM模块的配置
  • 3.12 硬件电路板的设计
  • 3.1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驱动电路软件系统设计
  • 4.1 相关知识介绍
  • 4.1.1 IAR EWARM软件简介
  • 4.1.2 基于环形缓冲区的串口通信程序开发
  • 4.1.3 基于NIOS Ⅱ IDE的程序设计
  • 4.1.4 数字增量式PID控制技术
  • 4.2 主机部分软件设计
  • 4.3 从机部分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1.1 电路板的控温稳定度测试
  • 5.1.2 模块的各项参数测试
  • 5.2 展望
  • 参考资料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电子色散补偿技术的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5(21)
    • [2].可调色散补偿技术及其在DWDM系统中的应用[J]. 光通信研究 2009(03)
    • [3].铁路骨干光传输网色散补偿问题研究[J]. 铁道通信信号 2019(03)
    • [4].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技术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4(08)
    • [5].光纤光栅及电色散补偿技术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J]. 应用科技 2011(09)
    • [6].超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技术[J]. 通讯世界 2013(13)
    • [7].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补偿[J]. 烽火科技 2012(02)
    • [8].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动态宽带色散补偿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J]. 现代传输 2008(02)
    • [9].基于太赫兹相干层析成像系统色散补偿的研究[J]. 激光技术 2017(06)
    • [10].光数字相干接收机中色散补偿模块设计与优化[J]. 光学学报 2011(11)
    • [11].有线数字电视长距离光纤传输中的色散补偿[J]. 中国有线电视 2008(06)
    • [12].宽带色散补偿模块的开发[J]. 光通信研究 2008(05)
    • [13].用于扫频光源光学相干层析术的色散补偿法[J]. 光电子·激光 2019(06)
    • [14].飞秒激光器中超宽带色散补偿啁啾镜对的设计[J]. 物理学报 2012(01)
    • [15].基于光纤差分相移键控的色散补偿方案的研究[J]. 激光技术 2019(05)
    • [16].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色度色散补偿的研究[J]. 光通信技术 2010(06)
    • [17].基于Optisystem的光电色散补偿技术的性能分析[J]. 电子测量技术 2017(11)
    • [18].关于DWDM系统色散补偿模块配置不当导致单波道误码的研究分析[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8(01)
    • [19].单载波数字相干接收系统中基于导频的自适应色散补偿技术(英文)[J]. 光子学报 2014(07)
    • [20].WDM光传输系统中色散补偿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03)
    • [21].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中的色散补偿技术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30)
    • [22].16×40Gbit/s DWDM系统色散补偿和调制方式研究[J]. 光通信研究 2013(01)
    • [23].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可调谐色散补偿技术[J]. 激光与红外 2011(01)
    • [24].40G WDM系统编码及色散补偿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 邮电设计技术 2011(04)
    • [25].40Gbit/s WDM系统可调色散补偿的实现[J]. 光通信研究 2009(01)
    • [26].光纤布拉格光栅型色散补偿模块的校准方法研究[J]. 计量技术 2018(12)
    • [27].基于Optisystem的光纤传输系统的色散补偿分析[J]. 光通信研究 2016(05)
    • [28].一种基于Optisystem的静态与动态色散补偿相结合方案研究[J]. 应用光学 2015(06)
    • [29].基于OpticSimu的超长距离光传输系统色散补偿量分析[J]. 新技术新工艺 2014(08)
    • [30].光生和光传微波信号的动态色散补偿的一种新方法[J]. 光电子.激光 2012(12)

    标签:;  ;  

    基于FPGA和ARM的动态色散补偿模块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