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对甲酚异构体的吸附、解吸与生物再生

活性炭对甲酚异构体的吸附、解吸与生物再生

论文摘要

以邻、间、对甲酚为模拟废水,通过静态试验考察甲酚异构体在活性炭上吸附和解吸特性与异构体的物化性质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吸能力与生物再生特性的关系,分析异构体的结构差异对吸附、解吸和生物再生的影响,并以此探索活性炭吸附-生物再生工艺处理甲酚废水的作用机制和可行性。在吸附和解吸平衡试验中,平衡数据经Freundlich模型拟合后表明,活性炭(AC)对3种甲酚异构体的吸附都负荷Frendlich模型,并由模型参数可知,吸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对甲酚>邻甲酚>间甲酚,与异构体的pKa呈正相关,与可溶性和氧化电极电位呈负相关;解吸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邻甲酚>间甲酚>对甲酚,与沸点和黏度呈负相关。此外,对比吸附和解吸平衡曲线,发现吸附不可逆性是两曲线差异的重要原因,并结合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出理论不可逆吸附量的计算方法,并得到AC对邻、间、对甲酚的不可逆吸附量Qi分别为27.9mg/g,28.5mg/g,33.4mg/g。生物再生试验中,通过新炭和再生炭的吸附平衡试验来研究吸附三种甲酚异构体的活性炭的生物再生特性;平衡数据经Freundlich模型拟合后,以再生炭和新炭的吸附平衡参数Kf的比值P=Kf-r/Kf-o作为再生效率的评价指标,考察甲酚异构体的吸附可逆性与生物再生效率的关系,分析本体系环境下活性炭生物再生的作用机制,对活性炭吸附-生物再生处理甲酚废水做出正确的评价。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生物再生后的活性炭孔道内部进行了观察,发现大孔孔道表面和活性炭外表面都附着少量再生微生物,经分析,此现象对活性炭生物再生可能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附着的微生物可以代谢孔道表面不易解吸的有机物,对生物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是附着的微生物可能会堵塞部分孔道,不利于孔道内有机物的解吸,对生物再生造成一定的限制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甲酚废水研究进展
  • 1.1.1 甲酚的应用概况
  • 1.1.2 甲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沿革
  • 1.2.2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特点
  • 1.2.3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 1.2.4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影响因素
  • 1.2.5 活性炭水处理技术的理论基础
  • 1.3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活性炭再生的必要性
  • 1.3.2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选择依据
  • 1.3.3 活性炭再生技术的发展状况
  • 1.4 活性炭生物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 1.4.1 生物再生机理的研究
  • 1.4.2 活性炭生物再生的影响因素
  • 1.4.3 活性炭生物再生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试验部分
  • 2.1 试验仪器材料及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材料
  • 2.1.3 实验药品
  • 2.2 分析方法
  • 2.2.1 目标物浓度的测定
  • 2.2.2 参数计算
  • 2.2.3 活性炭孔径分布的分析
  • 2.3 试验方法
  • 2.3.1 微生物的驯化及性能试验
  • 2.3.2 活性炭的预处理
  • 2.3.3 活性炭吸附特性试验
  • 2.3.4 活性炭解吸特性试验
  • 2.3.5 活性炭生物再生特性试验
  • 3 定量分析方法的讨论
  • 3.1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
  • 3.2 邻、间、对甲酚的标准吸收曲线
  • 4 微生物的驯化及性能试验
  • 4.1 邻、间、对甲酚降解菌群的生长过程
  • 4.2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甲酚的降解速率
  • 4.3 初始甲酚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
  • 4.4 小结
  • 5 活性炭的吸附和解吸特性
  • 5.1 甲酚异构体的结构与物化特性的关系
  • 5.2 活性炭对邻、间、对甲酚的吸附动力学
  • 5.3 甲酚异构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解吸平衡特性
  • 5.3.1 甲酚异构体的结构与吸附能力的关系
  • 5.4 甲酚异构体的结构与解吸能力的关系
  • i的估算'>5.5 不可逆解吸量Qi的估算
  • 5.6 小结
  • 6 吸附甲酚异构体的活性炭生物再生特性
  • 6.1 再生体系中底物降解和微生物的生长
  • 6.2 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效率与解吸效率的关系
  • 6.3 体系中再生机制的研究
  • 6.4 再生后活性炭孔道结构的变化
  • 6.5 再生次数与再生效率的关系
  • 6.6 小结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间对甲酚反应分离工艺研究[J]. 应用化工 2017(02)
    • [2].2,6-二甲氧基对甲酚的生产技术研究[J]. 盐业与化工 2011(02)
    • [3].红外光谱测定2,6-二叔丁基对甲酚检测限的研究[J]. 润滑油 2020(01)
    • [4].中低温煤焦油间/对甲酚分离工艺研究[J]. 应用化工 2020(03)
    • [5].活性白土法精制间对甲酚研究[J]. 山东化工 2015(14)
    • [6].废水中对甲酚、硝酸盐和氨氮同步去除效能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0)
    • [7].络合法高效分离煤基粗酚中的间/对甲酚[J]. 石油化工 2016(12)
    • [8].废硝酸制取邻硝基对甲酚的工艺[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9].对甲酚液相催化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的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0].血液透析患者:硫酸对甲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J]. 现代医院 2009(11)
    • [11].甲苯羟基化合成对甲酚的研究[J]. 科技资讯 2010(05)
    •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尿中硫酸吲哚酚和硫酸对甲酚的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9(10)
    • [13].甲基丙烯酰氯改性木质素对甲酚共混聚乳酸制备复合膜的研究[J]. 中国造纸学报 2017(04)
    • [14].2-叔丁基对甲酚合成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08(05)
    • [15].新型双酚类抗氧剂2,2'-亚甲基双(6-壬基对甲酚)的合成[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14(06)
    • [16].尿毒症毒素硫酸盐对甲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作用[J]. 解剖学报 2014(02)
    • [17].混合邻间对甲酚制备化工中间体的工艺研究[J]. 安徽化工 2014(03)
    • [18].乙酰化前后木质素对甲酚与聚乳酸复合成膜性质影响的比较[J]. 中华纸业 2017(04)
    • [19].硫酸对甲酚的毒性及其清除措施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09)
    • [20].响应面优化法研究蔗糖-对甲酚树脂胶粘剂的合成[J]. 中国胶粘剂 2010(02)
    • [21].间/对甲基苯酚绿色纯化工艺研究[J]. 精细石油化工 2017(04)
    • [22].GC-MS法测定黄凡士林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20(01)
    • [23].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毛细管柱的制备及其对甲酚二甲酚异构体的分离性能[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 [24].甲酚异构体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与解吸平衡特性[J]. 环境科学 2009(06)
    • [25].红外光谱法测定航空润滑油液压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含量[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9(01)
    • [26].咪唑类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抗氧剂BHT[J]. 化工进展 2016(S2)
    • [27].聚α-烯烃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热氧化动力学的研究[J]. 合成润滑材料 2014(02)
    • [28].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迁移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3(15)
    • [29].红外光谱测定烃类航空润滑油中2,6-二叔丁基对甲酚含量影响因素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3(10)
    • [30].对甲酚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研究进展[J]. 化工中间体 2009(02)

    标签:;  ;  ;  ;  ;  

    活性炭对甲酚异构体的吸附、解吸与生物再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