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最突出的就是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一方面,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绿色税收制度。本文首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生态税收的理论基础;接着介绍国外生态税收制度的实践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然后分析我国环保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如何构建我国的生态税收体系。本文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全文共分5章。第1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其次是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是本文的研究思路。第2章是生态税收的相关理论分析。在界定了生态税收的内涵之后,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角度论述了生态税收的理论基础。其中,外部性理论是征收生态税收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接着分析了生态税收的“双赢效应”及社会经济效应,并通过与其他手段的比较体现出生态税收的优越性。第3章在描述德国、法国和美国等OECD国家和发展中及转型国家生态税收制度特色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外生态税收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应贯彻“逐步实施”的思想,不能急于求成;(2)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应采用“混合制度”,建立各种经济目标相协调、各税种和专项费用相配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3)生态税收收入的使用原则上应贯彻“专款专用”的原则,要考虑到生态税收的可接受性和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缺乏;(4)生态税收设计和征管应注意政府级次问题。第4章是我国目前生态税收税费政策的现实考察及问题分析。考察了我国现行税制中的生态环保政策,对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第5章探讨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分析了我国生态税收建立的原则和目标,并提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生态税收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1)完善现行税制中与环境有关的各税种;(2)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3)开征专门的环境保护税。最后是本文的结束语,总结了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构建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理论基础、实施状况、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等进行分析和探索,作一定的尝试。在本文的研究中,既包括生态税收的一般理论问题,也包括具体的实际操作问题,对我国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