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水体中藻类的大量繁殖,造成生态环境和水质严重恶化,人们的饮用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各种除藻杀藻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电催化氧化技术因其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与环境兼容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论文建立了中性红染色法和TTC—脱氢酶还原法两种细胞活性测定法,对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从藻细胞活性的变化、溶液性质的改变入手研究了电催化氧化的灭藻效能及影响因素。从电流、羟基自由基、溶液pH等方面对电催化氧化灭藻的机制进行了探索。藻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TTC-脱氢酶还原法可以检测铜绿微囊藻细胞活性,并能很好地进行定量化测定。测定的最适条件是:pH=7.58.0 Tris-HCl作缓冲液配置0.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将细胞接入其中,于3035℃培养8h16h后,用50%乙醇提取细胞中还原生成的三苯甲臜(TPF),再用正己烷萃取去除色素干扰。而中性红染色法主要用于检测藻细胞个体完整性,0.02%中性红染色15min是染色的最佳条件。电催化氧化的灭藻效能研究中发现电催化氧化法具有较好的灭藻效果,细胞密度约为4×1096×109个/L时,在4mA/cm2电流密度下以Na2SO4溶液为电解质处理7min,藻细胞脱氢酶活性大幅下降,TPF吸光值降至0.365,中性红染色率为30.1%,此时藻细胞再接入培养基中培养也无法繁殖生长,彻底失活。灭藻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电流密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初始藻细胞密度对电催化氧化灭藻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增大电流密度、延长反应时间和降低初始细胞密度都能使藻细胞活性变弱,达到良好的灭藻效果。电解质种类对灭藻效果影响不显著,但直接以自然水体作为电解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藻细胞活性迅速下降,且没有剧毒的副产物生成。电解质离子强度对灭藻效果影响不大。电催化氧化灭藻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电催化氧化灭藻是由电流、电场与自由基共同作用完成的,其中羟基自由基起主要作用。电催化氧化藻细胞过程中,溶液pH值的改变对藻细胞活性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