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肿瘤靶向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剂学
作者: 方超
导师: 裴元英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聚乙二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补体消耗,肿瘤靶向,体内外相关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选用两亲共聚物—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ylated polyhexadecyl cyanoacrylate, PEG-PHDCA)为载体材料,采用复乳法制备不同粒径和不同MePEG分子量修饰的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rHuTNF-α)隐形PEG-PHDCA纳米粒。研究比较了不同隐形纳米粒的理化特征和体外生物学行为,包括补体消耗试验,血清蛋白吸附试验和巨噬细胞摄取试验。研究比较不同隐形纳米粒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S180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探讨了隐形纳米粒的粒径和MePEG分子量与其体内肿瘤靶向的相关性。 论文第一章,选用分子量分别为2000,5000和10000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ePEG),以合成的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基氰基乙酸酯共聚制备了两亲共聚物—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EG2000-PHDCA, PEG5000-PHDCA, PEG10000-PHDCA),并合成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PHDCA)作为对照。对各PEG-PHDCA和PHDCA聚合物进行FTIR,1H-NMR和13C-NMR的表征,确证了它们的结构。GPC法测定了各PEG-PHDCA和PHDC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宽度指数,均小于1.1,显示其分布较窄。 文第二章,采用紫外法测定rHuTNF-α原料药的含量,测得rHuTNF-α的浓度为23.5mg/mL。用L929靶细胞法测定rHuTNF-α原料的体外生物活性为4.94×103IU/mg。用Iodogen法制备125I-rHuTNF-α,标记率大于93%,放化纯度大于99%,收率为91.5%。 论文第三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复乳法制备了rHuTNF-α的不同粒径大小和不同PEG分子量修饰的PEG-PHDCA隐形纳米粒。均匀设计试验优化了隐形纳米粒的包封率。观察隐形纳米粒的形态,测定隐形纳米粒的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fixed aqueous layer thickness, FALT)和MePEG链密度,研究比较它们在PBS和大鼠血浆中的释药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隐形纳米粒形态呈圆形,粒径分别为80,170和240nm左右。粒径相同时,随着MePEG分子量的增加,纳米粒Zeta电位减小,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增大,表面PEG链密度减小;相同MePEG分子量(Mr=5000)修饰时,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粒Zeta减小,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增加,MePEG链密度增大。粒径和MePEG分子量对纳米粒体外PBS和大鼠血浆中的释放有显著影响。释放速度和累积释放率随粒径的减小和MePEG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隐形纳米粒在PBS中的释放机理为“扩散控制”型,在大鼠血浆中的释放机理为“扩散和溶蚀降解”控制型。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聚乙二醇化聚十六烷基氰基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的合成
1.3 十六烷基氰基乙酸酯的合成
1.4 PEG-PHDCA的合成
1.5 PEG-PHDCA和PHDCA的结构鉴定
1.6 PEG-PHDCA和PHDCA的分子量测定
1.7 PEG-PHDCA和PHDCA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PEG-PHDCA的合成
2.2 PEG-PHDCA和PHDCA的结构鉴定
2.3 PEG-PHDCA和PHDCA的分子量测定
2.4 PEG-PHDCA和PHDCA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含量测定、体外生物活性测定和~(125)I-rHuTNF-α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rHuTNF-α的含量测定
1.3 rHuTNF-α体外生物活性的测定
1.4 ~(125)I-rHuTNF-α的制备
2 结果与讨论
2.1 rHuTNF-α的含量测定
2.2 rHuTNF-α体外生物活性测定
2.3 ~(125)I-rHuTNF-α的制备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的处方设计和体外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隐形纳米粒的制备
1.3 单因素试验初选隐形纳米粒的制备条件
1.4 均匀设计试验优化隐形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
1.5 不同隐形纳米粒各理化性质的表征
1.5.1 隐形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1.5.2 隐形纳米粒的粒径与Zeta电位测定
1.5.3 隐形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1.5.4 隐形纳米粒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的测定
1.5.5 隐形纳米粒表面MePEG链密度的测定
1.6 隐形纳米粒的体外释放
1.6.1 隐形纳米粒在PBS溶液中的药物释放
1.6.2 隐形纳米粒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释放
1.6.3 隐形纳米粒在大鼠血浆中的降解
1.7 体外PBS中PHDCA纳米粒对rHuTNF-α的吸附作用
1.8 隐形纳米粒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试验初选隐形纳米粒的制备条件
2.2 均匀设计试验优化隐形纳米粒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
2.3 隐形纳米粒的形态观察
2.4 隐形纳米粒的粒径与Zeta电位测定
2.5 隐形纳米粒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6 隐形纳米粒表面固有水化层厚度的测定
2.7 隐形纳米粒表面MePEG链密度的测定
2.8 隐形纳米粒在PBS溶液中的药物释放
2.9 隐形纳米粒在大鼠血浆中的药物释放
2.10 体外PBS中PHDCA纳米粒对rHuTNF-α的吸附作用
2.11 隐形纳米粒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选择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的体外生物学评价—豚鼠血清补体消耗,小鼠血清蛋白吸附和小鼠巨噬细胞摄取试验
一 豚鼠血清补体消耗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动物
1.3 隐形纳米粒豚鼠血清补体消耗试验
2 结果和讨论
二 小鼠血清蛋白吸附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动物
1.3 纳米粒血清蛋白吸附的测定
1.4 血清蛋白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1.5 免疫印迹检测分析
1.5.1 蛋白质从SDS-PAGE凝胶转移至硝酸纤维素滤膜
1.5.2 小鼠血清IgG和C3b的免疫印迹显色
2 结果和讨论
三 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摄取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细胞培养条件
1.3 四唑盐比色试验
1.4 细胞吞噬试验
2 结果和讨论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隐形纳米粒的体内生物学评价—大鼠体内药动学,S180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动物
1.3 不同rHuTNF-α隐形纳米粒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1.4 不同rHuTNF-α隐形纳米粒S180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rHuTNF-α隐形纳米粒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
2.1.1 不同粒径隐形PEG-PHDCA纳米粒药动学比较
2.1.2 不同MePEG分子量修饰的隐形PEG-PHDCA纳米粒药动学比较
2.2 不同rHuTNF-α隐形纳米粒S180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肿瘤靶向性
2.2.1 不同隐形纳米粒所载rHuTNF-α在血液和各正常组织器官中的分布
2.2.2 隐形纳米粒所载rHuTNF-α在S180肿瘤组织中的分布和靶向性评价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粒径和MePEG分子量与隐形纳米粒体内肿瘤靶向的相关性分析
1 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隐形纳米粒粒径与其体内外行为的相关性
2.1.1 粒径与纳米粒理化特征的相关性
2.1.2 粒径与纳米粒体外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
2.1.3 粒径与纳米粒体内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的相关性
2.1.4 隐形纳米粒体外特征与其体内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的相关性
2.2 隐形纳米粒MePEG分子量与其体内外行为的相关性
2.2.1 MePEG分子量与纳米粒理化特征的相关性
2.2.2 MePEG分子量与纳米粒体外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
2.2.3 MePEG分子量与纳米粒体内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的相关性
2.2.4 隐形纳米粒体外特征与其体内长循环和肿瘤靶向的相关性
3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致谢
附录1
附录2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蛋白纳米粒的仿生合成及其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D]. 杨涛.苏州大学2018
- [2].聚多巴胺相关纳米粒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研究[D]. 张成伟.南京大学2017
- [3].HA介导CPPs修饰的载10-HCPT的相变脂质纳米粒联合LIFU诊断与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赵红云.重庆医科大学2018
- [4].载紫杉醇靶向相变纳米粒联合聚焦超声开放血脑屏障治疗鼠脑胶质瘤[D]. 张翔.重庆医科大学2017
- [5].乳糖化PEI-磁性纳米粒载体介导的血管抑素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 刘新生.中南大学2005
- [6].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粒的研制及用于肝癌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D]. 吕琳.中南大学2006
- [7].不同粒径磁性纳米粒可控合成及在癌症诊疗中的尺寸效应研究[D]. 郭晓萌.浙江大学2017
- [8].三维纳米石墨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D]. 熊校勤.华中科技大学2014
- [9].乳腺癌及乳腺癌干细胞靶向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透明质酸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内外研究[D]. 黄景彬.第二军医大学2014
- [10].乳糖化修饰纳米基因载体治疗肝癌的前期研究[D]. 宋策.中南大学2009
相关论文
- [1].尼莫地平鼻腔给药的脑内递药特性研究[D]. 张奇志.复旦大学2003
- [2].叶酸高分子复合物靶向抗肿瘤药效及机理的探讨[D]. 韩慧兰.复旦大学2004
- [3].抗肿瘤药雷替曲塞的脑靶向给药系统研究[D]. 王东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4].脂质体作为靶向淋巴转移性肿瘤的药物载体研究[D]. 张磊.复旦大学2005
- [5].羟基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肿瘤靶向研究[D]. 施斌.复旦大学2005
- [6].阳离子白蛋白结合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的脑内递药研究[D]. 陆伟.复旦大学2005
- [7].基于含Carbopol~(?)的超多孔水凝胶复合物(SPHCc)载体的胰岛素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研究[D]. 唐翠.复旦大学2005
- [8].主动靶向肿瘤细胞的转铁蛋白-PEG-rHuTNF-α复合物的研究[D]. 姜嫣嫣.复旦大学2005
- [9].9-硝基喜树碱小肠吸收机理及其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D]. 沙先谊.复旦大学2005
- [10].长循环阿柔比星A PELGE纳米粒的研究[D]. 陈蜀.四川大学2005
标签:肿瘤坏死因子论文; 隐形纳米粒论文; 聚乙二醇论文;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论文; 补体消耗论文; 肿瘤靶向论文; 体内外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