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71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084-02
宫颈糜烂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宫颈糜烂可导致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故此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如何快速有效的治疗宫颈糜烂,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是我院妇产科医务工作者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微波组织凝固疗法是微波直接作用于局部生物体组织,使其在小范围内实现高温达到凝固治疗目的,目前研究资料显示,宫颈糜烂的发生,可能与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我院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40例;并对其进行观察、随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7年3月—2008年12月自愿在我院门诊接受宫颈糜烂治疗的患者140例,年龄为20岁-50岁,经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未见异常,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排出滴虫、霉菌、细菌性阴道病、排出淋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排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等,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
1.2宫颈糜烂的诊断标准按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第6版)分类标准分类:(1)根据糜烂深浅程度分类分了三型:单纯性糜烂、颗粒性糜烂、乳突性糜烂。(2)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Ⅰ度)、中度(Ⅱ度)、重度(Ⅲ度)。
1.3方法随机分为二组,其中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80例,微波治疗宫颈糜烂60例。(1)微波治疗仪:使用国产微波治疗仪KJ-6200型,微波输出功率为50W烧灼糜烂面,术后创面涂1%龙胆紫。(2)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为武汉天奥制药厂生产),术后给予干扰素栓1粒(6万IU),晚上临睡前阴道上药,隔日一次,6粒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二个月,每天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外阴,口服甲硝唑片剂2片,日三次,共一周,治疗后于第4周、第8周月经干净后3-7天来医院复查,治疗期间详细记录阴道排液量,阴道流血量及宫颈愈合情况。
1.4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宫颈糜烂面积消失,宫颈光滑。②显效:宫颈糜烂面积缩小>50%或好转工度以上。③有效:宫颈糜烂面积<50%或好转不足工度。④无效:宫颈糜烂面积无。
2结果
2.1两组阴道排液量及阴道流血量的比较。糜烂面积越重,阴道排液量及阴道流血量越多,应用干扰素栓后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及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76例,占95%,对照组术后阴道排液及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量者31例,占51.7%。
2.2两组腰酸下腹坠胀症状改善的比较,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组症状改善73例(91.25%),而单纯微波组改善28例(46.6%)。
2.3两组治疗后的结果
①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
由表1可见治疗组治愈率47.5%,而单纯微波组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总有效率分别为96.2%和91.7%,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是肯定的,微波治疗的治愈率高,当微波电极触压局部病变组织时,可在瞬间产生小范围的高热达到凝固治疗的目的,同时止血效果好,宫颈创面快速上皮化。但是其糜烂面积越大,阴道排液量、阴道流血量增多,腰酸下腹坠胀等症状加重,而同时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糜烂,此类症状明显改善。同时,研究资料显示,宫颈糜烂的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干扰素栓,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生物作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来提高抗病能力,避免坏死痂皮感染,减少术后排液量。
干扰素药理: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通过干扰素同靶细胞表面干扰素受体结合,诱导靶细胞内2-5(A)合成酶、蛋白激酶PKR、MX蛋白等多种抗病毒蛋白,阻止病毒蛋白质的合成,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和转录而实现。干扰素还具有多重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巨噬活性和增强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细胞毒等,促进和维护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防护和免疫自稳功能。干扰素的激素样作用还可调节体内雌二醇和孕酮水平,使宫颈分泌物减少,改善阴道环境,使宫颈分泌物减少,减少痂皮脱落出血,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故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安全、方便、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单衍振.干扰素栓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临床观察2002.7.18卷,254页.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