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地裂缝、地面沉降是汾渭盆地分布广泛、破坏严重的地质灾害,“汾渭盆地典型地区地裂缝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研究”工作项目在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地裂缝及地面沉降的调查与监测工作,由此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基础和专题资料。如何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组织和管理这些资料,是整个项目研究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以汾渭盆地多种格式、多个比例尺的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在探讨空间数据模型和管理模式及对比分析Oracle Spatial和ArcSDE两种空间数据库引擎基础上,针对数据特点和应用需求,选择并确定Geodatabase空间数据模型,Oracle数据库平台和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相结合方式作为项目数据组织管理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通过需求分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及数据集成、数据库升迁等具体实现过程,构建了基于Oracle的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调整与性能优化。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空间数据库设计过程中,确定了基于Geodatabase和ArcSDE的数据存储模型,利用空间E-R方法建立了空间数据库概念模型,设计了空间数据分层方案和编码标准,标准化整合各类数据,最终确定了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结构。2.利用MapGIS提供的文件转换模块和ArcGIS转换工具,将MapGIS数据分点、线、面三种类型分别进行转换,并对转换后的数据进行处理,确保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均不丢失。3.Oracle和ArcSDE相结合的数据集成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C/S的体系结构,并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通过空间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和版本编辑,保障了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通过对Oracle内存参数和ArcSDE存储参数的调整,对空间数据库进行优化。利用ArcGIS和Oracle提供的工具,实现了对空间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功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现状
  • 1.2 论文研究来源及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 1.3.1 技术路线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空间数据库原理
  • 2.1 地理空间数据
  • 2.2 空间数据模型
  • 2.2.1 Arc/Info数据模型
  • 2.2.2 Maplnfo数据模型
  • 2.2.3 Geostar数据模型
  • 2.2.4 Oracle Spatial数据模型
  • 2.3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2.3.1 基于文件管理的方式
  • 2.3.2 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模式
  • 2.3.3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2.3.4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 2.3.5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 2.4 地理空间数据库引擎
  • 2.4.1 SDE的发展现状
  • 2.4.2 ArcSDE
  • 2.4.3 ArcSDE与Oracle Spatial的比较
  • 2.4.4 ArcSDE与Oracle的集成
  • 第三章 空间数据库设计
  • 3.1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必要性和目标
  • 3.1.1 空间数据库设计的必要性
  • 3.1.2 空间数据库的建设目标
  • 3.2 需求分析
  • 3.2.1 用户需求
  • 3.2.2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2.3 功能分析
  • 3.3 概念化设计
  • 3.3.1 宏观地理定义
  • 3.3.2 数据存储模型
  • 3.3.3 数据组织
  • 3.3.4 数据库概念模型
  • 3.4 详细设计
  • 3.4.1 空间数据分层
  • 3.4.2 编码标准
  • 3.4.3 图层属性数据项设计
  • 3.4.4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 第四章 空间数据库实现
  • 4.1 数据库服务器软硬件配置
  • 4.1.1 硬件配置
  • 4.1.2 软件配置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数据格式转换
  • 4.2.2 数据检查
  • 4.3 入库前的准备
  • 4.3.1 创建表空间和用户
  • 4.3.2 空间数据库连接
  • 4.4 参数调整
  • 4.4.1 Oracle参数设置
  • 4.4.2 ArcSDE存储参数设置
  • 4.5 空间数据入库
  • 4.6 数据安全
  • 4.6.1 Oracle用户管理
  • 4.6.2 权限
  • 4.6.3 版本控制
  • 4.7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 4.7.1 单个数据集或要素类的备份和恢复
  • 4.7.2 整体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郑徐客运专线区域地面沉降的影响与应对措施分析[J]. 土工基础 2020(03)
    • [2].城市化进程下北京平原渗流场与地面沉降发展演化模拟[J]. 地质科技通报 2020(01)
    • [3].超采地下水引发的区域地面沉降动态风险评估及区划研究[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0(10)
    • [4].上海地调院主编的国家行业标准《地面沉降测量规范》发布实施[J]. 上海国土资源 2020(03)
    • [5].济南市地面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工作进展[J]. 山东国土资源 2019(02)
    • [6].北京市地面沉降中心区综合防控体系构建研究[J]. 城市地质 2019(01)
    • [7].城市“慢性病”——地面沉降成因及综合防控对策[J]. 城市与减灾 2019(03)
    • [8].我国地面沉降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评估与立法完善[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9].试论高速公路施工中地面沉降的影响与处理方法[J]. 中国住宅设施 2017(10)
    • [10].“第五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暨征稿启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8(01)
    • [11].国际地面沉降研究进展的启示[J]. 地质通报 2018(Z1)
    • [12].“第五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暨征稿启事[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1)
    • [13].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的地面沉降工作思考[J]. 城市地质 2018(02)
    • [14].“第十届国际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4月20-24日在荷兰召开[J].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2)
    • [15].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测量和小基线集技术在常州地面沉降分析中的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 2016(06)
    • [16].北京东段地层暗挖工法实测地面沉降规律分析[J]. 江西建材 2017(15)
    • [17].地面沉降治理[J]. 城乡建设 2017(12)
    • [18].浙江宁波工程性地面沉降特征与风险区划[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5(04)
    • [19].大同市地面沉降发展特征及防治对策[J]. 华北国土资源 2016(02)
    • [20].地面沉降变形监测的回归分析[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21].宁波市工程性地面沉降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 上海国土资源 2016(03)
    • [22].宁波市地面沉降管理区划及防治对策研究[J]. 浙江国土资源 2014(12)
    • [23].“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成功举办[J].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1)
    • [24].美国如何防止地面沉降[J]. 地理教育 2012(05)
    • [25].沧州地区地面沉降发展趋势与防治对策分析[J]. 地球 2018(04)
    • [26].“第四届全国地面沉降防治学术研讨会”征稿简则[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3(03)
    • [2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面沉降工作组2013年会简报[J]. 上海国土资源 2013(04)
    • [28].盾构施工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J]. 公路 2013(11)
    • [29].全球地面沉降扫描[J]. 地球 2012(Z1)
    • [30].地面沉降,看不见的威胁[J].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2(12)

    标签:;  ;  ;  ;  

    汾渭盆地地裂缝地面沉降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