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流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技术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快速流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技术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一、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付丽媛,梁永刚,王晓阳,陈佳敏,李丹菲,肖慧,许尚文,陈自谦[1](2021)在《MR FLAIR与1H-MRS对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MR FLAIR序列及1H-MRS对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的致痫灶进行定侧,探讨两种方法在TLE致痫灶定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Trio 3.0T MRI对20例单侧颞叶癫痫患者及19例正常人进行MR平扫及1H-MRS扫描,扫描结束后分析斜轴与斜冠状位FLAIR扫描所得到的双侧海马,并进行致痫灶定侧。对1H-MRS数据处理后测量Glu/Cr比值,并对致痫灶进行定侧定位。将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价其定侧定位诊断的价值。结果 20例TLE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均为海马硬化,FLAIR序列定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5%、94.7%、89.7%。当Glu/Cr临界值为2.12时,其定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94.7%、84.6%。两者联合的定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94.7%、94.87%。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0.871及0.949。结论 FLAIR序列与1H-MRS对TLE患者致痫灶定侧中有较高诊断价值,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其定侧诊断效能。

姜卉[2](2021)在《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相关难治性癫痫的高分辨磁共振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以诚[3](2021)在《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文中提出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诊断高度依赖于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影像学特征改变包括脑白质高信号、腔隙及腔隙性卒中、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等,反映了继发于小血管损伤的脑组织改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特殊的磁共振成像(MRI)序列、功能MRI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CSVD的临床诊断中。因此,加强对CSVD影像学特征性改变的认识和定义的理解,统一影像学的获取和评估方法,对于CSVD的临床诊断、疾病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子依[4](2021)在《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宠物诊疗行业中的应用,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了更为准确的诊断手段。本研究收集了2020-2021年期间北京市某宠物医院的176例犬猫的神经系统疾病病例,分析了病例中犬猫常患脑部疾病和脊髓疾病的发病率、发病种类与年龄、性别、品种之间的关系,以及MRI在小动物神经系统疾病上的诊断效果,为犬猫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MRI的应用提供研究数据和理论基础。通过对收集的176例MRI影像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犬患神经系统疾病的数量高于猫,比例为4.03:1;在收集的141只犬病例中,高发品种包括贵宾犬(27.1%)、田园犬(12.8%)、法国斗牛犬(11.3%),发病率高的年龄段集中在3-5岁,占整体的34.8%;在收集的35只猫病例中,发病数量最多的品种为田园猫(22.86%)、英国短毛猫(22.86%)、美国短毛猫(20%)、布偶猫(17.1%),发病率高的年龄段集中在1-2岁,占总发病数量的40%;而在犬和猫中,雄性的发病率均高于雌性,脑部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脊髓疾病。通过对几种犬猫典型神经系统疾病MRI影像诊断学分析,丰富了兽医MRI影像检查数据。MRI技术在小动物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诊断过程中作用十分重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石竹砚[5](2021)在《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文中认为脑部疾病是发生在脑部的异质性神经和精神障碍。在各类脑部疾病中,以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为代表的脑部肿瘤、以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病(PD)为代表的脑部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高,造成的后果严重,尤其受到关注。现有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是由于游离药物在病灶/靶点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较低。具体而言,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较短,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程度较低,药物对目标部位的靶向能力较差,药物在靶点部位的可控释药能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论文设计并构建了分别针对GBM、AD和PD的纳米输递体系用于药物和抗原的递送,并且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考察了体系的输递效率和治疗效果。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由聚(氨基酸)构建的微环境响应型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用于GBM的治疗(DOX@PLSPL)。该纳米体系不仅能够延长药物的血液循环半衰期,提高药物在肿瘤病灶部位的富集,而且可以在病灶部位实现可控释药。DOX@PLSPL为水力学粒径约127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胶束。体系具有较高的载药效率(32.5%)和ROS响应释药能力。相较于游离药物DOX,体系显着提高了细胞胞吞效率(药物入胞效率提高1.8倍)。同时,体系具有与游离DOX相似的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和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游离DOX,DOX@PLSPL的药物血液循环半衰期延长了 2.3倍,在肿瘤病灶部位的药物富集提高了 3.1倍,并且将药物抗肿瘤能力提升了 1.75倍。此外DOX@PLSPL还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安全性。(2)设计了一种靶向修饰的纳米输递体系包载抗原Tau多肽用于AD的免疫治疗(MPEG-Chol-MPLA-P)。该体系能够高效靶向抗原提呈细胞,有效刺激抗原提呈细胞成熟,激活免疫反应。MPEG-Chol-MPLA-P为水力学粒径约117nm的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较高的抗原包载率(70.8%)和良好的抗原保护性。通过膜融合方式,体系显着提高了抗原的入胞效率(是游离抗原的3.2倍)。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刺激细胞成熟(CD40阳性表达提高了 3.7倍,MHCⅡ表达提高了 1.4倍),激活免疫反应。相较于游离抗原,MPEG-Chol-MPLA-P能够有效地诱导抗原提呈细胞迁移进入淋巴结,提高抗原在淋巴结的富集水平(是游离抗原的2.7倍)。此外,体系显着改善了 AD行为学水平:AD鼠体系治疗组的Morris水迷宫穿台次数提升4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例提升2倍。同时,MPEG-Chol-MPLA-P明显修复了 AD神经元损伤。(3)设计了一种具有ROS-酯酶双响应性的可示踪纳米杂化复合物负载基因-化学联合药物用于PD的协同治疗(GC-TRIO)。该纳米颗粒能够显着改善药物在脑部病灶的富集水平,并且具有在病灶部位可控释药的能力。GC-TRIO为水力学粒径约32 nm、形貌较均一的球形纳米颗粒。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siRNA负载能力和MRI灵敏性(弛豫率为对照组的2.1倍)。同时,体系表现出较好的血脑屏障跨越能力(神经元靶向效率提高1.6倍),明显提高了药物在胞内的内涵体逃逸能力和响应性释药能力,有效提升了病灶细胞的治疗效果(病灶细胞ROS水平下降15倍,线粒体功能恢复8.6倍,α-syn含量下降8.7倍)。此外,GC-TRIO在PD鼠表现出明显的脑部病灶药物富集作用和磁共振示踪能力。综上所述,论文根据GBM、AD和PD的治疗瓶颈问题,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并且通过纳米输递体系将所包载的药物/抗原有效输送至目标部位,显着提高了靶点细胞的有效药物/抗原浓度,明显改善了疾病治疗的效果,为今后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苏梦瑶[6](2021)在《CE-T2 FLAIR对颅内病灶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CE-T2 FLAIR在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研究脑膜瘤患者CE-T2 FLAIR上出现“边缘强化征”的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经神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WHOI级脑膜瘤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3.0TMR扫描,平扫包括横断位T1WI、T2WI、T2 FLAI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以及重建表观扩散系数图(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增强后扫描横断位、矢状位T1WI,最后扫描横断位T2 FLAIR。记录T1WI、CE-T1WI、T2 FLAIR、CE-T2 FLAIR各序列病灶的信号值以及各个序列肉眼观察病灶强化程度以及“边缘强化征”的显示差异,统计并分析CE-T2 FLAIR上出现“边缘强化征”与各因素(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部位、质地与脑组织分界清及包绕血管神经)的相关性。结果:30例脑膜瘤患者病灶在各个序列信号值显示:T1WI序列平扫及增强病灶的信号值分别为565(226,620)及893(714,1055);T2 FLAIR序列平扫及增强病灶的信号值分别为413(368,495)及565(501,676),两组增强序列病灶信号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Z=-5.315,P<0.0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肿瘤的位置、质地、S-100阳性是患者CE-T2 FLAIR出现“边缘强化征”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大小、质地、Ki-67指数、包绕神经、血管及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楚等因素与CE-T2 FLAIR出现“边缘强化征”无明显相关性(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位置、肿瘤质地和S-100阳性表达与CE-T2 FLAIR出现“边缘强化征”没有明确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1.脑膜瘤在CE-T2 FLAIR信号强度要低于CE-T1WI,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脑膜瘤CE-T2 FLAIR显示“边缘强化征”与肿瘤的位置、肿瘤质地和S-100阳性表达有一定相关性,在常规序列后加扫T2FLAIR序列,对颅脑肿瘤的术前评估具有额外的临床价值,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情况下可作为MRI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第二部分CE-T2 FLAIR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目的:探讨CE-T2 FLAIR“边缘强化征”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经神经外科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环形强化病灶患者52例,观察CE-T1WI和CE-T2 FLAIR两种方法在颅内环形强化病灶中的影像学表现,统计并分析颅内环形强化病灶CE-T2 FLAIR及其减影图像“边缘强化征”出现率,对不同医师关于“边缘强化征”的判定进行一致性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病灶的征象出现率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52例环形强化病灶,其中炎性病变15例,肿瘤性病变37例。医师1判定两类病变在CE-T2 FLAIR上出现“边缘强化征”的病例数分别为13例(13/15)和3例(3/37),灵敏度达87%、特异度达92%;医师2判定两类病变在CE-T2 FLAIR上出现“边缘强化征”的病例数分别为14例(14/15)和4例(4/37),灵敏度达93%、特异度达89%。CE-T2 FLAIR“边缘强化征”在两类病变的出现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名医师对CE-T2 FLAIR“边缘强化征”的判定结果一致性强(Kappa值为0.913,P=0.000)。22例转移瘤及15例炎性病变在T1WI平扫显示病灶以及“边缘强化征”在各个序列的显示情况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医师对于CE-T2 FLAIR“边缘强化征”的判断一致性较好。2.炎症性病变更容易出现CE-T2 FLAIR“边缘强化征”,能否通过观察“边缘强化征”提高炎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仍需更大样本的数据进行试验。3.CE-T2 FLAIR及其减影图像对转移瘤及炎性病变“边缘强化征”的显示存在差异。

刘楠[7](2021)在《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能恐惧情绪及适应性的本能防御行为是个体躲避天敌保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最关键的能力。我们先前的工作发现了一条从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到丘脑侧后核(lateral posterior thalamic nucleus)再到杏仁核的皮层下通路,能够介导视觉上由捕食者威胁刺激所诱发的本能防御反应。模拟天敌从空中接近或者光遗传激活上丘兴奋性神经元可以诱发动物长时间持续性的冻结反应或可称为强直静止反应(tonic immobility),并且重复的捕食者刺激可以导致动物的适应,从而逐次缩短强直静止的持续时间。然而,仍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大脑中枢是如何维持和调控强直静止行为的;二是上丘哪一类细胞投射到丘脑侧后核来介导这种行为。另外,恐惧情绪异常亦会导致自杀、被害妄想和焦虑症等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个人的生活甚至生命。反过来,本实验室的研究还发现,通过调控动物的焦虑水平可以相应的调节由捕食者刺激所诱发的本能恐惧反应的强度。因此研究恐惧和焦虑的相互调节机制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对动物焦虑样行为的评估和测量中,过多的行为范式、主观的参数设置、动物的个体差异、低维度的焦虑参数等等均会导致实验数据的偏颇和误读,因此我们使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一种无监督的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行为图谱方法对焦虑样行为进行了更全面更客观地重新评估,提取了高维度的行为学特征作为焦虑的新标准,进一步优化了焦虑诊断。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强直静止被认为是一种反捕食者的防御行为,反映了潜在的先天恐惧状态。尽管强直静止反应在许多物种中都是保守的,但这种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仍然不清楚。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维持和调节由捕食者刺激引起的持续性强直静止反应的神经机制。在一种新的神经递质探针的帮助下,光纤荧光记录方法显示杏仁核基底外侧复合体释放的乙酰胆碱参与了捕食者刺激诱发的强直静止反应。阻断杏仁核基底外侧复合体中的毒蕈碱型或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分别显着抑制强直静止反应的持续性和适应性。这些结果揭示了乙酰胆碱系统在处理本能恐惧中的新作用,并可能为某些精神障碍疾病的胆碱能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研究认为上丘浅层投射到丘脑后外侧的神经元主要为上丘视层(optic layers)中的宽场神经元(wide field neuron),其主流生物标志物是Ntsr1,也有研究发现还有另一类Tac1阳性神经元。但是上丘中这两类神经元的精准下游通路及其在动物本能防御行为中的功能仍不清楚。在第二项研究中,利用细胞特异性的Ntsr1-Cre和Tac1-Cre转基因动物,通过光遗传激活这两类神经元在丘脑侧后核的投射可以分别诱发短暂的主动冻结行为和长时间的强直静止行为。在上丘视层的兴奋性神经元中表达光敏感蛋白Ch R2,通过转基因方法分别损毁两类神经元,发现只有损毁Tac1阳性神经元才能显着抑制持续性的强直静止反应。组织学检验发现Ntsr1和Tac1神经元在上丘中几乎没有共表达,而且在丘脑侧后核的内部亚区投射也有所不同,Ntsr1神经元可能通过丘脑侧后核的外侧部连接视皮层从而提升动物觉醒水平。瞳孔记录也显示刺激Ntsr1神经元可以导致瞳孔轻微扩大。在有窝的情况下,头顶视觉危险刺激通常驱使动物快速逃跑回窝,但是在预先激活Tac1神经元情况下,动物仍保持强直静止而无法对外部危险做出响应;而预先激活Ntsr1神经元,动物的防御反应被加强了,表现为主动逃跑的潜伏期缩短,或者转变为更强烈的被动的强直静止行为。这项研究将上丘视层投射向丘脑侧后核的宽场神经元分为两类,详细调查了它们的投射结构,厘清了它们的生理功能。焦虑症常常是由于恐惧情绪处理异常导致的,同时是人类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区分动物之间的焦虑行为差异对于研究情绪和焦虑障碍非常重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通过经典行为学参数计算的实验数据与焦虑和对照组小鼠的分组不一致。在第三项研究中,我们首先基于捕食者遭遇模型建立了焦虑模型小鼠,使用经典的旷场测试和高架十字迷宫对测量了动物的焦虑水平,根据经典的焦虑参数(动物在旷场中心或开放臂停留的时间),我们发现对照组和焦虑应激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随后,我们使用线性分类器选择每组动物中的具有典型行为的小鼠作为训练集,剩余的个体作为测试集。利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无监督的行为图谱方法(Behavior Atlas)将这些动物的自发行为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识别出两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的六个行为特征。反过来,结合低维嵌入和聚类方法,新的行为特征可以作为焦虑标准,不仅在训练集中,而且在所有原始数据中都能有效区分应激小鼠和对照小鼠。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对行为数据的使用和理解,提高评估焦虑的准确性。

杜锐[8](2021)在《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一项重要检查,但在早期阶段常规MR平扫往往表现正常,如果延误了诊断可能会导致不良的后果,然而,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仍有一部分患儿后期会出现运动障碍和神经功能异常。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成像原理基于水分子扩散,可以检测出不同生理状态下水分子扩散情况及反映细微结构的变化,理论上DTI比MR平扫对于HIE早期和细小病变的检测更加敏感,可以通过量化指标实现定量诊断;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可以评估HIE患儿预后情况。DTI对于HIE诊断的价值需要验证,DTI的量化指标与NBNA评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即DTI的测量值与HIE患儿的预后是否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通过对HIE新生儿进行头部DTI扫描,探讨DT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足月新生儿轻、中、重度共62例,以及正常足月新生儿20例,采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行常规MR平扫(T1WI、T2WI、T2FLAI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DTI扫描,DTI所得的图像经过后处理之后,在其基础上规范准确地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测量各个感兴趣区(双侧额叶深部白质、枕叶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豆状核、背侧丘脑及胼胝体压部)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同时HIE患儿还需NBNA评分,探讨FA值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同临床分度之间是否有差异性,分析感兴趣区FA值与HIE患儿的临床分度、NABA评分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找出最有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的感兴趣区。结果:病例组的各ROI(豆状核除外)的FA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新生儿FA值具有差异性;各ROI(豆状核除外)的FA值与NABA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枕叶深部白质、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背侧丘脑、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与临床分度具有相关性(P<0.05);各ROI中,内囊后肢的诊断价值及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1、DTI可以早期、准确、定量地评估HIE脑损伤,评价髓鞘形成和损伤情况,在HIE辅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2、FA值在不同临床分度的HIE新生儿间具有差异性,FA值与临床分度具有相关性,说明FA值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3、FA值与NBNA评分具有相关性,表明FA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HIE患儿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尽早实施干预、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良预后造成的影响。

庞恩帅[9](2021)在《基于多编码结构与Cox分析的脑部影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愈发注重自身健康,脑部作为人体最核心的器官之一,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危及人体健康。其中,脑卒中和脑胶质瘤作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脑疾病,其致残率、死亡率都非常高。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需要在症状出现之后尽快诊治,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以其速度快、可用性强等特点,通常成为诊断脑卒中患者的首选。脑胶质瘤结构复杂、形状多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以其不同软组织之间对比鲜明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脑胶质瘤患者诊治过程中。现阶段,脑卒中病变区域的评估仍然依赖于人工手段。人工评估不仅繁琐耗时,而且由于评估标准不一致,容易导致人为错误,如何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开发自动化脑卒中分割,以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另外,随着脑胶质瘤在人群中发病率的不断增加,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周期预测的临床需要也日益紧迫,基于MRI技术的生存周期预测可以为病人的诊治提供必要的支持。针对脑卒中和脑胶质瘤等脑部疾病目前的临床需求,本文基于多编码结构和Cox分析对脑部影像分析处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创新和贡献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编码器结构的脑卒中分割模型。该模型是对U-Net算法进行改进,U-Net是脑卒中分割领域的经典模型,但是其提取特征较少,分割精度不高。本文在U-Net原始编码器不同尺度的卷积层基础上新增了三个编码器,并在解码过程中融合了多个编码器卷积层的特征信息,解决了 U-Net提取特征信息不够丰富和解码过程中融入浅层特征太少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分割精度。该模型在ISLES2018和ATLAS数据集上分别做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基于多编码器结构的分割模型优于传统方法。(2)提出了一个基于Cox分析的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周期预测框架。该框架首先使用Pyradiomics工具包对原始的MRI序列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包括一阶统计特征、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使用Cox生存分析的方法对提取的特征做筛选;最后将特征选择得到的特征子集送入随机森林回归算法中,实现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周期预测。该框架在BraTS2020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ox分析的生存周期预测框架优于传统模型。(3)实现了一个基于Flask框架的在线辅助诊断原型系统。该系统使用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主要实现的功能有:脑卒中辅助分割、脑胶质瘤辅助分割、脑胶质瘤辅助标记和影像数据管理。用户登录系统后,可上传数据,由系统完成分割或标记功能,最后将分割或标记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实现了有效的辅助诊断,提高了诊治效率。

陈晓敏[10](2021)在《活性态Ras蛋白毫秒时间尺度变构动力学的液体核磁共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信号级联反应的枢纽,Ras蛋白参与多种信号通路,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等生命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Ras蛋白的活性取决于其上结合的鸟嘌呤核苷酸类型(GTP:活性态;GDP:非活性态),并受到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和GTP酶激活蛋白的调控。Ras蛋白的异常活化与人类癌症密切相关,是抗癌药物研制的重要靶标。因此,活性态Ras的结构和动力学特征对于理解其信号转导机理以及抑制剂研发十分关键。然而由于Ras蛋白自身的GTP酶活性,目前Ras相关研究通常使用不水解或慢水解的GTP类似物,如GppNHp、GTPγS等,导致人们对于Ras活性态的认知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尤其缺乏与重要功能直接相关的天然Ras·GTP位点特异性动力学信息。此外,GTP类似物与天然GTP分子在Ras动力学表征方面的具体差异仍有待阐明。本文旨在利用液体核磁共振波谱学手段对天然Ras活性态动力学进行测定,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天然Ras·G TP分子及GTP类似物结合的Ras蛋白在构象动态性上的差异,为精确靶向活性态Ras的治疗明确方向。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首次从反应动力学角度揭示了 Sos蛋白(一种鸟苷酸交换因子)介导下Ras核苷酸交换过程的方向不对称性,并利用该方向选择性发展了一种可以显着延长Ras活性态寿命的高效实验方法,为后续天然活性态Ras位点特异性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由于小GTP酶家族蛋白序列和结构高度同源,这种鸟苷酸交换因子稳定活性态蛋白的方法可为建立其它GTP酶稳定体系提供参考。在论文的第二部分,我们充分利用了上述基于Sos稳定Ras活性态的方法,并结合一项新发展的信号后处理技术,实现了对天然Ras·GTP位点特异性变构动力学的精确测定。我们发现,相较Ras·GppNHp的全局扰动而言,Ras·GTP的协同动态网络主要集中在分子的效应子叶区域,涵盖了核苷酸结合位点以及最近鉴定出的变构抑制剂结合位点,从而揭示了 Ras活性态变构调控的构象选择机制。此外,我们进一步证实Ras(T35A)突变体可精确重现野生型Ras激发态构象的谱学特征,为针对Ras激发态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在论文的第三部分,我们利用天然Ras·GTP构象动力学数据检验了近年渐受关注的GTPyS在重现天然Ras活性态动力学属性上的准确性,该GTP类似物在Ras催化下的水解速率被测定为天然GTP的1/24。核磁共振弛豫实验表明GTPyS可重现GTP结合Ras的协同动态网络,从动力学角度揭示了其作为Ras活性态研究中稳定小分子工具的理论依据。综上所述,我们发展了一种基于Sos不对称性核苷交换催化活性的方法,可显着延长Ras天然活性态的寿命,使得针对天然活性态的多维核磁共振测量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分别对GTP以及GTPγS结合的Ras进行位点特异性动力学定量研究,揭示了活性态Ras中构象交换的动力学参数以及与变构通讯密切相关的分子内协同构象动态网络。此外,我们证实了 GTP、GTPyS结合时T35A突变体活性态与野生型激发态保持构象一致性,并发现GTPγS完美复刻天然构象动态网络,为靶向活性态Ras的变构抑制剂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MR FLAIR与1H-MRS对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FLAIR图像信号特征及诊断效能
    2.2 MRS诊断效能
    2.3 FLAIR联合MRS诊断效能
3 讨论

(4)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MRI的研究进展
    1.1 MRI的简介
    1.2 MRI的成像原理
    1.3 MRI的图像特点
    1.4 MRI的分类
    1.5 MRI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概述
    2.1 犬猫脑部疾病的概述
        2.1.1 脑膜脑炎
        2.1.2 脑萎缩
        2.1.3 脑出血
        2.1.4 脑积水
        2.1.5 脑梗死
    2.2 犬猫脊髓疾病的概述
        2.2.1 椎间盘病
        2.2.2 脊髓炎
        2.2.3 脊髓空洞
        2.2.4 脊髓肿瘤
第三章 MRI在犬猫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3.1 头部脑部疾病
    3.2 脊椎疾病
    3.3 肿瘤
    3.4 胸腹腔疾病
第四章 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病例调查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来源
        4.1.2 设备
        4.1.3 检查方法
        4.1.4 病例收集标准
        4.1.5 疾病诊断依据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犬猫病例数量
        4.2.2 犬常见神经疾病的患病情况
        4.2.3 猫常见神经疾病的患病情况
    4.3 小结
第五章 MRI在犬猫神经疾病诊断应用实例
    5.1 脊椎疾病
        5.1.1 脊椎典型病例一:腰椎间盘突出
        5.1.2 脊椎典型病例二:颈椎间盘突出
        5.1.3 脊椎典型病例三:椎体形态异常
        5.1.4 脊椎典型病例四:脊髓炎
        5.1.5 脊椎典型病例五:脊髓空洞
        5.1.6 脊椎典型病例六:椎体肿物
    5.2 脑部疾病
        5.2.1 脑部典型病例一:脑膜炎
        5.2.2 脑部典型病例二:脑积水
        5.2.3 脑部典型病例三:脑外伤
        5.2.4 脑部典型病例四:脑肿瘤
        5.2.5 脑部典型病例五:中耳炎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脑部疾病概述
    1.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
        1.2.1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概述
        1.2.2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治疗现状
        1.2.3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化学药物治疗的不足
        1.2.4 多形胶质母细胞瘤(GBM)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1.3 阿尔茨海默病(AD)
        1.3.1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
        1.3.2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现状
        1.3.3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的不足
        1.3.4 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免疫治疗输递体系
    1.4 帕金森病(PD)
        1.4.1 帕金森病(PD)的病理特征
        1.4.2 帕金森病(PD)的治疗现状
        1.4.3 帕金森病(PD)的药物治疗的不足
        1.4.4 帕金森病(PD)的纳米药物输递体系治疗
    1.5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5.1 立题依据
        1.5.2 论文工作目标
第2章 聚合物纳米输递体系用于多形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2.4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2.2.5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2.2.6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2.2.7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2.2.8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2.2.9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2.2.10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2.2.11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2.3.2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ROS响应性的表征
        2.3.3 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赖氨酸-亮氨酸)poly(lysine-leucine)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表征
        2.3.4 具有ROS响应性并包载DOX的聚(赖氨酸-亮氨酸)纳米颗粒(DOX@PLSPL)的组装与表征
        2.3.5 DOX@PLSPL的血清稳定性的考察
        2.3.6 DOX@PLSPL的DOX载药效率检测
        2.3.7 DOX@PLSPL的DOX响应性释放检测
        2.3.8 DOX@PLSPL的体外评价
        2.3.9 DOX@PLSPL的体内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免疫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3.2.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3.2.5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3.2.6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靶向脂质分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甘露糖苷(DSPE-PEG-Man)的制备与表征
        3.3.2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组装与表征
        3.3.3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外评价
        3.3.4 靶向纳米输递体系(MPEG-Chol-MPLA-P)的体内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因-化药联合递送体系用于帕金森病的可示踪协同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4.2.4 纳米颗粒的制备
        4.2.5 纳米颗粒的表征
        4.2.6 纳米颗粒的siRNA结合能力
        4.2.7 体外模拟siRNA的ROS响应释放
        4.2.8 GC-TRIO的质子缓冲效应
        4.2.9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4.2.10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高分子的合成与表征
        4.3.2 SPIONs的合成与亲水转相
        4.3.3 siRNA的负载与表征
        4.3.4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外评价
        4.3.5 药物递送体系的体内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引言
    5.2 主要结论
    5.3 创新点总结
    5.4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补充数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CE-T2 FLAIR对颅内病灶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CE-T2 FLAIR在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一部分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第一部分 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二部分 CE-T2 FLAIR对颅内环形强化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1 前言
    2 一般资料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研究的创新点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T2WI-FLAIR增强序列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7)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本能恐惧
        1.1.1 嗅觉本能恐惧
        1.1.2 听觉本能恐惧
        1.1.3 视觉本能恐惧
    1.2 视觉本能恐惧的皮层下通路
        1.2.1 上丘和丘脑枕
        1.2.2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冻结行为
        1.2.3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逃跑行为
        1.2.4 视觉本能恐惧引起的其他行为
    1.3 焦虑水平调节视觉本能恐惧
    1.4 焦虑评估
    1.5 前沿技术
        1.5.1 光遗传学技术
        1.5.2 荧光记录技术
        1.5.3 基于嗜神经病毒的神经环路示踪技术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
    1.7 论文的组织安排
第2章 持续性强直静止反应的神经机制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方法
        2.2.1 动物
        2.2.2 病毒注射
        2.2.3 光纤和导管埋置
        2.2.4 行为学测试
        2.2.5 光纤记录及数据分析
        2.2.6 组织学检查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8 数据统计
    2.3 结果
        2.3.1 光纤记录方法检测BLA中乙酰胆碱释放和神经元活性
        2.3.2 本能恐惧显着增强BLA中 ACh释放和局部神经元活性
        2.3.3 持续性TI反应依赖BLA中的mAChRs
        2.3.4 本能恐惧反应与焦虑样行为
        2.3.5 阻断尼古丁受体抑制TI持续时间减少
        2.3.6 BLA中乙酰胆碱的来源
        2.3.7 激活LP-BLA通路不能诱发TI
    2.4 讨论
    2.5 研究人员贡献
第3章 上丘-丘脑侧后核投射神经元亚型及功能
    3.1 研究背景
        3.1.1 上丘浅层神经元分类
        3.1.2 上丘浅层神经元亚型与本能恐惧
        3.1.3 上丘对注意的调控
    3.2 材料方法
        3.2.1 动物
        3.2.2 病毒注射
        3.2.3 光纤埋置
        3.2.4 行为学测试
        3.2.5 瞳孔记录
        3.2.6 电生理记录
        3.2.7 组织学检查
        3.2.8 荧光原位杂交
        3.2.9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SC-LP投射的Tac1 神经元
        3.3.2 区分Ntsr1和Tac1 神经元
        3.3.3 Ntsr1和Tac1 神经元在LP亚区的投射差异
        3.3.4 Ntsr1和Tac1 特异的SC-LP通路的生理功能
        3.3.5 Ntsr1和Tac1 特异的SC-LP通路与瞳孔变化
        3.3.6 两类神经元对不同视觉刺激信息的处理
        3.3.7 激活Ntsr1在LP投射增强动物的防御反应
    3.4 讨论
    3.5 研究人员贡献
第4章 应用行为图谱重新评估焦虑动物模型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方法
        4.2.1 动物
        4.2.2 混合压力应激焦虑模型
        4.2.3 基于捕食者遭遇的压力应激焦虑模型
        4.2.4 旷场测试
        4.2.5 高架十字迷宫
        4.2.6 行为学测试
        4.2.7 3D视频录制
        4.2.8 数据统计
    4.3 结果
        4.3.1 经典焦虑参数评估焦虑样行为
        4.3.2 根据经典焦虑参数建立测试集
        4.3.3 应用行为图谱分离6 种独立行为特征
        4.3.4 应用新的行为特征区分焦虑动物分组
        4.3.5 新的行为特征检测焦虑样行为的细微差别
    4.4 讨论
    4.5 研究人员贡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一、引言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概述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3.影像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4.研究目的
二、材料与方法
    1.纳入对象
    2.扫描仪器与参数
    3.图像处理
    4.NBNA评分
    5.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影像学表现
        1.1 正常足月新生儿
        1.2 HIE新生儿
    2.基本资料
    3.FA值对比分析结果
    4.各感兴趣区FA值与临床分度、NBNA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
    5.各感兴趣区诊断价值对比
四、讨论
    1.结果分析
    2.DTI技术及FA值对HIE的诊断价值
    3.其他磁共振技术在HIE诊断中的应用
    4.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磁共振扩散成像新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多编码结构与Cox分析的脑部影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架构组织
第二章 脑影像分割与预测方法概述
    2.1 脑影像技术
        2.1.1 CT灌注成像技术
        2.1.2 磁共振(MR)成像技术
    2.2 图像分割技术
        2.2.1 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
        2.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分割方法
    2.3 回归技术
        2.3.1 线性回归
        2.3.2 决策树回归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编码器结构的脑卒中分割模型
    3.1 数据简介和预处理
        3.1.1 数据简介
        3.1.2 数据预处理
    3.2 基于多编码器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3.2.1 U-Net模型
        3.2.2 多编码器卷积神经网络(MENet)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设置和评价标准
        3.3.2 实验流程和环境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基于Flask的在线辅助诊断原型系统
        3.4.1 系统简介
        3.4.2 系统功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ox分析的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周期预测框架
    4.1 数据集简介
    4.2 特征提取
    4.3 特征选择
        4.3.1 Cox分析
        4.3.2 特征选择流程
    4.4 随机森林回归实现最终脑胶质瘤患者生存周期预测
        4.4.1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原理
        4.4.2 生存预测框架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设置和评价标准
        4.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活性态Ras蛋白毫秒时间尺度变构动力学的液体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Ras蛋白研究背景
        1.2.1 Ras蛋白简介
        1.2.2 Ras催化结构域
        1.2.3 Ras高度可变区
        1.2.4 Ras·GDP/Ras·GTP相互转换的调控
        1.2.5 Ras信号通路
        1.2.6 Ras相关疾病与治疗
    1.3 Ras蛋白动力学研究
        1.3.1 蛋白质动力学
        1.3.2 Ras非活性态构象动力学研究
        1.3.3 Ras活性态构象动力学研究
        1.3.4 Ras构象动力学对信号转导以及靶向治疗的意义
    1.4 核磁共振波谱学
        1.4.1 原理概述
        1.4.2 化学位移
        1.4.3 弛豫
        1.4.4 化学交换
        1.4.5 一维谱图和多维谱图
        1.4.6 蛋白质主链化学位移归属
        1.4.7 实时HSQC
        1.4.8 CPMG弛豫色散
        1.4.9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
    1.5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Sos介导核苷酸交换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样品和方法
        2.2.1 质粒和蛋白质信息
        2.2.2 感受态细胞制备
        2.2.3 质粒转化与抽提
        2.2.4 定点突变
        2.2.5 蛋白表达纯化
        2.2.6 蛋白质浓度测定
        2.2.7 Sos蛋白圆二色谱测定
        2.2.8 核磁样品制备
        2.2.9 核磁共振实验
        2.2.10 核磁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Sos表达纯化和稳定性测试
        2.3.2 Sos介导的核苷酸交换延长天然Ras活性态寿命
        2.3.3 定量分析Sos介导的核苷酸交换过程
        2.3.4 游离GTP与Sos对Ras·GTP稳定时间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Ras·GTP的构象动态研究
    3.1 引言
    3.2 样品与方法
        3.2.1 质粒和蛋白质信息
        3.2.2 蛋白表达纯化
        3.2.3 核磁样品准备
        3.2.4 核磁共振实验
        3.2.5 核磁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Ras·GTP的主链化学位移归属
        3.3.2 Ras·GTP构象交换过程的定量分析
        3.3.3 Ras·GTP的协同动态网络
        3.3.4 Ras(T35A)·GTP与野生型激发态的关系
    3.4 小结
第4章 Ras·GTPyS的构象动态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蛋白表达纯化
        4.2.2 核磁样品制备
        4.2.3 核磁共振实验
        4.2.4 核磁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Ras对GTPyS的水解
        4.3.2 Ras·GTPγS的主链化学位移归属
        4.3.3 Ras·GTPγS的构象交换过程的定量分析
        4.3.4 Ras-GTPγS对Ras·GTP协同动态网络的重现
        4.3.5 Ras(T35A)·GTPyS和野生型激发态的相关性
    4.4 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序列技术在脑部疾病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MR FLAIR与1H-MRS对颞叶癫痫致痫灶定侧的价值[J]. 付丽媛,梁永刚,王晓阳,陈佳敏,李丹菲,肖慧,许尚文,陈自谦. 中国医疗设备, 2021(07)
  • [2]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相关难治性癫痫的高分辨磁共振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D]. 姜卉. 南华大学, 2021
  • [3]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诊断[J]. 朱以诚.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1(06)
  • [4]176例犬猫神经系统疾病的MRI影像调查与典型病例分析[D]. 杨子依.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5]靶向纳米输递体系用于重大脑部疾病治疗的研究[D]. 石竹砚.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1(01)
  • [6]CE-T2 FLAIR对颅内病灶的诊断价值[D]. 苏梦瑶.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7]基于视觉的本能恐惧反应持续性特征的神经环路及调控机制研究[D]. 刘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1(01)
  • [8]扩散张量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D]. 杜锐.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9]基于多编码结构与Cox分析的脑部影像分析方法研究与实现[D]. 庞恩帅. 山东大学, 2021(12)
  • [10]活性态Ras蛋白毫秒时间尺度变构动力学的液体核磁共振研究[D]. 陈晓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标签:;  ;  ;  

快速流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技术在脑疾病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