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防治超长随意型皮瓣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地塞米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防治超长随意型皮瓣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大鼠任意皮瓣联合应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观察其对任意皮瓣成活面积和组织学变化的影响,以证实其在防治任意皮瓣缺血坏死中的作用,为提高任意皮瓣移植的成活率,探索新的有效方法。并通过定量检测血清中的TNF-α及皮瓣中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初步探讨其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Wistar大鼠(河北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体重280±10克)96只,雌雄不限。2动物分组: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4只。A组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皮瓣下滴注生理盐水0.25ml;B组为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l(用量为5mg/kg),皮瓣下滴注生理盐水0.25ml;C组为bFGF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皮瓣下滴注含1750IU bFGF的生理盐水0.25ml(用量为155IU/cm2);D组为地塞米松联合bFGF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0.2ml,皮瓣下滴注含1750IU bFGF的生理盐水0.25ml。3模型制备:96只大鼠均以2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35~40mg/kg)麻醉,麻醉满意后,背部脱毛,俯卧位固定,碘酒、酒精消毒。于鼠背正中以髂嵴连线为基准线,以后正中线为轴线,掀起一7.5cm×1.5cm大小的任意皮瓣(含脂膜肌层,长宽比5:1),其蒂在尾部。3-0丝线原位缝合皮瓣,B、D组术后即刻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C、D组术后即刻于皮瓣下均匀滴注bFGF。A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及皮瓣下滴注,时间方法同上。4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4.1皮瓣大体观察:术后第7d对大鼠背部随意皮瓣成活的情况进行肉眼观察。4.2皮瓣成活率:坏死皮瓣以其外观、颜色及质地来判断。术后7d,用数码相机进行皮瓣摄像,图象输入计算机,应用Image-Pro Plus.v6.0图象分析系统,计算出皮瓣成活率(即皮瓣成活面积与总面积之比)。4.3组织学检查:术后3 d和7 d各组均于皮瓣中段取0.5 cm×0.2 cm全厚皮瓣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4.3.1光镜下观察组织结构改变。4.3.2进行毛细血管计数。血管计数方法:所有血管均计数在内。每组5张切片,每张切片在中央区及周边区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血管计数后求其平均数。4.3.3进行成纤维细胞计数。每组5张切片,每张切片在中央区及周边区随机选取5个高倍视野,成纤维细胞计数后求其平均数。4.4检测血清中TNF-α含量:各组分别于术后0h、1h、4h、8h、12h、24h心脏取血,离心后取血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TNF-α含量。4.5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术后4h、8h、12h各组均于皮瓣中段取0.5 cm×0.2 cm全厚皮瓣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ICAM-1的分布部位和表达。每张切片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随机取5个互不重叠的400倍视野,以光密度200为背底,光镜显微照相机取图,应用Image-Pro Plus.v6.0图象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测量阳性目标累积光密度值(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并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5统计学处理:整理各类数据并应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皮瓣大体观察:术后7d,各实验组皮瓣近段颜色淡红,弹性较好,并可见少量毛发生长;中段:中间区颜色由近向远淡红色逐渐变暗,表面无痂壳形成,无毛发生长,边缘区颜色发黑并有少量痂壳覆盖,弹性减退;远段:颜色发黑,表面有痂壳,弹性差。原位掀起皮瓣时见皮瓣出血活跃,出血量较多;肉膜下无积血,少量渗出,血管丰富。且联合用药组皮瓣颜色及弹性均略好于两种药物单独使用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皮瓣近段颜色淡红,由近向远颜色变暗,皮瓣蒂部可见少量毛发生长;中段及远段:颜色发黑,表面有痂壳形成,弹性极差,原位掀起皮瓣时见皮瓣出血较少,肉膜下炎性分泌物较多,血管相对稀疏。根据观察结果,B、C、D组皮瓣中远段成活情况均明显好于A组;D组皮瓣中远段成活情况略好于B、C组。2皮瓣成活率:地塞米松+bFGF组(58.2±5.2)%﹥bFGF组(50.5±3.9)%﹥地塞米松组(48.7±4.2)%﹥对照组(39.5±3.7)%,四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2.08,P﹤0.01)。两两比较,地塞米松组与bFGF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织学检查:3.1术后3d,皮下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炎症反应轻,未见坏死征象。术后7d,各实验组:表皮萎缩不明显或局部破损,皮肤各层结构无明显改变,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和真皮下层可见新生小血管,皮下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排列较规则。对照组:表皮及真皮完全坏死,结构混乱不清,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肌纤维坏死明显。3.2毛细血管记数:术后3d,每高倍视野平均含毛细血管数为:地塞米松+bFGF组(7.4±0.55)个﹥bFGF组(6.8±1.09)个﹥地塞米松组(4.6±0.55)个﹥对照组(3.2±0.84)个,四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32.40,P﹤0.01)。两两比较,地塞米松+bFGF组与bFGF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7d,地塞米松+bFGF组(7.0±0.71)个﹥bFGF组(3.8±1.09)个﹥地塞米松组(2.6±0.55)个﹥对照组(0.4±0.55)个,四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65.94,P﹤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3成纤维细胞记数:术后3d,每高倍视野平均含成纤维细胞数为:地塞米松+bFGF组(27.8±3.56)个﹥bFGF组(26.4±3.21)个﹥地塞米松组(11.8±2.86)个﹥对照组(11.2±2.39)个,四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44.18,P﹤0.01)。两两比较,地塞米松+bFGF组和bFGF组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地塞米松+bFGF组、bFGF组间比较,地塞米松组、对照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地塞米松+bFGF组(48.2±7.33)个﹥bFGF组(23.6±4.45)个﹥地塞米松组(15.0±1.87)个﹥对照组(0.6±0.89)个,四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102.47,P﹤0.01)。且两两比较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4血清中TNF-α含量:对照组及bFGF组,于术后4h TNF-α的浓度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于术后24h下降明显;地塞米松及地塞米松+bFGF组,于术后8h TNF-α的浓度达到高峰,其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bFGF组(P﹤0.01),亦于术后24h下降明显。5 ICA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各组于术后4h皮瓣组织的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均呈现ICAM-1的mRNA表达。并均于术后8h呈现ICAM-1阳性蛋白表达高峰,四组峰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224.30,P﹤0.01),两两比较,对照组和bFGF组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bFGF组(P﹤0.01)。之后缓慢下降,术后12h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地塞米松和bFGF均能改善皮瓣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刺激肉芽组织生长,防治皮瓣缺血坏死,促进皮瓣成活;且地塞米松+bFGF促进皮瓣成活优于单用地塞米松和单用bFGF。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地塞米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防治超长随意型皮瓣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臃肿皮瓣整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 微创医学 2019(06)
    • [2].游离腓骨皮瓣与髂骨皮瓣在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33)
    • [3].静脉外增压对手部皮支链皮瓣的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05)
    • [4].探讨指侧方皮瓣和静脉皮瓣对伴有皮肤缺损的断指再植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2)
    • [5].探讨削薄型带蒂髂骨皮瓣应用于手指再造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13)
    • [6].颈后切口皮瓣紧缩术矫治“火鸡颈”[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10)
    • [7].阿魏酸钠对移植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17)
    • [8].手部创伤性皮缺损皮瓣再植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 2010(07)
    • [9].白藜芦醇促进任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05)
    • [10].舌癌根治性切除同期前臂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皮瓣温度的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9(06)
    • [11].扩张皮瓣静脉淤血的防治[J]. 中国伤残医学 2008(01)
    • [12].不同的手术切口对皮瓣修薄整形的疗效对比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11)
    • [13].皮瓣外科的新进展[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07)
    • [14].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小腿难治性创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14)
    • [15].健侧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桥式交叉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04)
    • [16].手外伤带蒂腹股沟皮瓣术后感染坏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 中国美容医学 2015(12)
    • [17].皮瓣下简易封闭负压持续冲洗引流促进皮瓣成活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军医杂志 2013(10)
    • [18].破溃兔扩张皮瓣的细菌学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2(01)
    • [19].额部皮瓣行鼻再造的治疗进展[J].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2(05)
    • [20].两种皮瓣分离方法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比较[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23)
    • [21].掌背皮瓣在手指外伤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03)
    • [22].脂肪基质血管成分移植促进随意皮瓣成活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03)
    • [23].皮瓣命名方式探讨[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1(03)
    • [24].掌背皮瓣应用于手指外伤修复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 2011(22)
    • [25].血栓通注射液对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0(11)
    • [26].递进减张法在扩张后皮瓣中的使用体会[J]. 医学信息 2009(03)
    • [27].筋膜皮瓣移植中皮瓣浅层坏死而筋膜成活的原因及治疗[J]. 广西医学 2020(02)
    • [28].耳上部头皮瓣旋转推进修复隐耳畸形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4)
    • [29].烧伤科医师应进一步加强对皮瓣的研究[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0(04)
    • [30].“交替”皮瓣在手外科中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96)

    标签:;  ;  ;  ;  ;  ;  

    地塞米松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应用防治超长随意型皮瓣缺血坏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