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

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有效教学日益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从社会学的视角看,教学的过程即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语言、文化符号为媒介,以理解为基础,相互交往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中交往的有效,但是现存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着缺失与阻隔,因而教学交往呈现低效或者无效状态。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交往有效?已日益成为我们研究的焦点。同时课堂有效的教学交往研究对我国教学现实的变革和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以符号互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有效教学理论等为理论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运用文献法、调查法以及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分析影响有效教学交往的社会学因素,并提出了有效教学交往的策略。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如下:导论: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主要问题,目的及意义,相关理论基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的重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有效教学交往的内涵:提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本研究的“有效教学交往”的概念,有效的教学交往是教学交往的最理想状态,是教学主体以构成人类文化的符号为中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其交往过程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民主、自由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交往,学生能受到精神震撼的力度和持久性,以及创新能力的强弱和对于生活的认知态;教师由此而得到的生命意义的提升,重构师生关系。进而提出了有效教学交往的特征及类型。第二章,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调查与分析:选取中国西南部和中东部部分区县的公立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分为师生交往方式、生生交往方式,师生关系、教学交往中的师生角色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分析。为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并深入师生做了访谈;同时深入课堂进行观察。其次,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并着重对影响课堂教学交往的主要因素(性别、年级、城乡、学科等)进行因素分析。第三章,对有效教学交往因素的社会学分析:在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特定的传统文化,及由此传统而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师生关系;师生文化背景;转型时期的社会混变诱发的教育失范、学校所在地(城乡)差异等影响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因素。第四章,针对课堂教学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社会学分析,提出了社会学视角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的策略: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合理的教学交往规范;改变课堂空间结构;协调好师生关系、建立公平的交往;采用以民主、平等、合作等为教学活动规范的课堂教学社会学模式;教师应积极的运用期望效应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切忌给学生贴标签等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学视野下有效教学交往的释义
  • 一、交往的界定
  • (一) 从辞源的角度追溯交往的涵义
  • (二) 从社会学的角度追溯交往的涵义
  •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约定教学中的"交往"
  • 二、有效教学的界定
  • 三、教学交往的界定
  • 四、解读有效教学交往
  • 五、有效教学交往的基本特征
  • (一) 交往的主体性
  • (二) 交往的活动性
  • (三) 交往的效果性
  • (四) 交往的组织性
  • 六、有效教学交往的类型
  • (一) 多向性的教学交往
  • (二) 意义性的教学交往
  • (三) 合作性的教学交往
  • (四) 竞争性的教学交往
  • 第二章 课堂有效教学交往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的方案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问卷的编制
  • (四) 调查的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统计
  • (一) 教学交往现状调查的内容
  • (二) 教学交往现状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调查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 交往的时间
  • (二) 交往的形式
  • (三) 交往的内容
  • (四) 交往的特征
  • 第三章 对影响有效教学交往因素的社会学分析
  • 一、中国社会特定的传统文化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二、社会混变诱发的教育失范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三、学校所在地(城乡)差异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四、师生关系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五、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六、师生社会文化背景差异对有效教学交往的影响
  • 第四章 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策略
  • 一、转变教育观念
  • 二、改变课堂空间结构
  • 三、协调师生关系
  • 四、更新课堂教学社会学模式
  • 五、依据"标签理论"正确引导学生
  • 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J]. 时代经贸 2020(27)
    • [2].法社会学视野下的“灭门案”分析[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1(12)
    • [3].社会学视野下高职校园冲突生成机理研究[J]. 科技资讯 2017(20)
    • [4].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社会秩序的建构与整合[J]. 法制与社会 2020(22)
    • [5].社会学视野下的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分析[J]. 学理论 2011(12)
    • [6].法社会学模式下的司法理想——《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述评[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7(03)
    • [7].社会学视野下的儿童观及其再造[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10)
    • [8].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8(33)
    • [9].社会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07)
    • [10].石牌律作用论——以金秀县长桐乡六架屯石牌律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法律逻辑概念、特征与功能探析[J]. 岭南学刊 2017(02)
    • [12].少数民族妇女自主意识的觉醒——《女性社会学视野中的少数民族妇女流动》评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05)
    • [13].司法如何汲取社会学的养料——《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读后感言[J]. 法制博览 2017(23)
    • [14].对社会学视野中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 职业时空 2009(05)
    • [1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社会学视野[J]. 长江丛刊 2018(25)
    • [16].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9)
    • [17].社会学视野中的社区建设与制度创新——“深圳经验”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感悟[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8].童年社会学视野下处境不利儿童的生存境遇及其教育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24)
    • [19].社会史视野中的三线建设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6)
    • [20].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法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9)
    • [21].鲍德里亚视野下有关社会浪费的理论思考[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2].社会学视野下中华司法人文传统的形成、发展与传承[J]. 中华文化论坛 2016(09)
    • [23].社会学视野下的世纪社会变迁——读费希尔和豪特《差异的世纪》[J]. 社会学研究 2008(01)
    • [24].佞妄与真实:学校教育形塑人的规训策略与抗拒行为解蔽——读胡春光教授《规训与抗拒: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学校生活》[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5].欧美社会学视角下的民族关系理论研究综述(2001~2010年)[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05)
    • [26].社会学视野下的课堂座位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3(08)
    • [27].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J]. 社会 2008(03)
    • [28].对社会学视野下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7(08)
    • [29].论宪法社会学视野下的近代国家建构与法律演化[J]. 行政法论丛 2017(02)
    • [30].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8(04)

    标签:;  ;  ;  

    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