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A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AA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人脸识别技术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人脸图像可采集性强,且人脸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人脸识别具有很广的应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信息安全、身份认证等领域。但人脸识别受角度、光照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影响较大,对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的人脸进行识别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目前,针对正面人脸的识别方法有很多优秀算法,例如线性判别分析(LDA)、主成分分析(PCA)等,准确率也比较高,若能从非正面人脸图像得到正面人脸图像,再结合优秀的正面人脸识别方法进行识别,则能很好的提高多角度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本文对多角度人脸识别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合主动表观模型(Active Appearance Model, AAM)和线性判别分析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AAM-LDA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AAM方法为每个人脸从多个不同角度建立多角度模型,得到对应的多角度表观模型(包括形状模型和纹理模型);然后,对一幅输入的人脸图像,用这些不同角度的模型进行拟合,取拟合误差最小的表观模型,从而可估算出人脸旋转的角度;再通过最匹配的表观模型得到对应的正面人脸纹理模型,合成正面人脸;最后采用线性判别分析法(LDA)获取最佳分类特征并对其进行识别。本文在Matlab 7.0环境下对上述算法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人脸旋转角度较大时候,与PCA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各章安排
  • 第2章 主动表观模型
  • 2.1 引言
  • 2.2 点分布模型和主动形状模型
  • 2.2.1 点分布模型(PDM)
  • 2.2.2 主动形状模型(ASM)
  • 2.3 主动表观模型(AAM)
  • 2.3.1 AAM算法起源
  • 2.3.2 AAM模型建立
  • 2.3.2.1 形状模型建立
  • 2.3.2.2 纹理模型建立
  • 2.3.2.3 表观模型建立
  • 2.3.3 AAM拟合计算
  • 2.3.4 一些改进的AAM人脸特征点定位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A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角度人脸识别
  • 3.2.1 概述
  • 3.2.2 基于SV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
  • 3.2.3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角度人脸识别
  • 3.2.4 基于视角流形建模的多角度人脸识别
  • 3.2.5 基于3D的多角度人脸识别
  • 3.3 线性判别分析法(LDA)
  • 3.3.1 Fisher准则
  • 3.3.2 经典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法
  • 3.3.3 LDA人脸特征提取
  • 3.4 一种基于AA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
  • 3.4.1 AAM多角度模型建立和角度估计
  • 3.4.2 多角度人脸合成
  • 3.4.3 AAM-LDA多角度人脸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法实现与实验结果分析
  • 4.1 引言
  • 4.2 算法实现
  • 4.2.1 系统结构图
  • 4.2.2 建立多角度人脸库
  • 4.2.3 建立正面人脸LDA特征库
  • 4.2.4 建立AAM多角度人脸模型库
  • 4.2.5 LDA人脸识别模块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云计算的网络资源缺失信息识别方法[J].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2019(11)
    • [2].武汉市主城区现状用地自主识别方法探索[J]. 中国土地 2020(02)
    • [3].基于场景-部件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J]. 测控技术 2020(02)
    • [4].基于人眼识别的人脸朝向识别方法[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01)
    • [5].产品虚假评论文本识别方法研究述评[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2019(09)
    • [6].网络谣言识别方法及展望[J]. 网络空间安全 2016(Z2)
    • [7].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识别方法[J]. 电信科学 2017(02)
    • [8].一种分布式人脸识别方法及性能优化[J]. 光学精密工程 2017(03)
    • [9].振动目标产生的瑞雷波的识别方法研究[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7(02)
    • [10].松辽盆地二氧化碳气层录井识别方法[J]. 石化技术 2017(10)
    • [11].用于机动目标跟踪的分段机动识别方法[J]. 电波科学学报 2015(01)
    • [1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易错点剖析[J]. 初中生世界 2017(15)
    • [13].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述评[J]. 图书情报工作 2020(17)
    • [14].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 现代计算机 2020(01)
    • [15].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特征融合的行人再识别方法[J]. 光电子·激光 2020(05)
    • [16].4G网络深度覆盖“283”识别方法研究[J]. 数字通信世界 2019(03)
    • [17].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分析[J]. 军事医学 2018(01)
    • [18].一种大象流两级识别方法[J]. 电信科学 2017(03)
    • [19].多角度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17(11)
    • [20].卫星图像传输跟踪优化识别方法仿真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17(09)
    • [21].基于主题模型和情感分析的垃圾评论识别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 2017(10)
    • [22].同形异义词机器辅助识别方法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15(05)
    • [23].4G网络深度覆盖精确需求识别方法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5(09)
    • [24].基于深度流形表示学习的工业过程多故障识别方法[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0(10)
    • [25].试分析基于区域生长的道路和桥梁识别方法的研究[J]. 科技创业家 2014(01)
    • [26].基于统计的人脸识别方法综述[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2(04)
    • [27].基于情景分析的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研究[J]. 理论观察 2012(05)
    • [28].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行为识别方法综述[J]. 电信科学 2019(12)
    • [29].基于深度学习的场景识别方法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20(05)
    • [30].基于特征的矢量图形符号渐进识别方法[J]. 软件导刊 2020(05)

    标签:;  ;  ;  ;  

    基于AAM的多角度人脸识别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