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人工传代及线粒体atp6基因多态性研究

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人工传代及线粒体atp6基因多态性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采用人工方法建立钉螺室内外生存的条件,获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湖北钉螺,以实现日本血吸虫的室内传代与保种。2.研究湖南省日本血吸虫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线粒体ATP合成酶FO亚单位6(atp6)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为湖南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的遗传特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用尼龙绢筛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毛蚴孵化。将钉螺与毛蚴按1:15~1:20的比例进行感染,以获得第一代人工感染性钉螺,再以第一代(F1代)人工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熟虫卵并孵化毛蚴,然后继续感染钉螺,获得第二代(F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同样方法完成第三代(F3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第四代(F4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的传代、…,在实验室内建立血吸虫的传代和保种技术与方法。同时模拟钉螺野外生存环境,建立斜坡型、秧田型和沟渠型三种自然生态养螺池,进行钉螺生存、养殖条件的观察、比较。2.提取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总DNA,以特异性引物对线粒体atp6基因进行PCR扩增,通过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SSCP)筛选出差异带型并进行测序,用DNA Star 5.0及Mega 4.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成功模拟钉螺野外生存的环境,建立了斜坡型、秧田型、沟渠型三种类型的养螺池,分别投放钉螺3万、2万、4万只,三种类型的螺池中的钉螺均成功越冬并出现了新生幼螺,其中以斜坡型螺池生存条件最佳,其平均幼螺率达到17.17%,实现了人工模拟条件下钉螺的自身繁殖。室内人工传代研究共获得Fl代阳性钉螺796只,F2代阳性钉螺272只, F3代阳性钉螺362只,成功实现了日本血吸虫的室内传代与种质钉螺的保种。2.湖南省5个流行区的日本血吸虫PCR扩增后获得了483 bpatp6部分序列,检测出17个变异位点,变异率为3.52%,雌雄虫之间的差异为0.0~1.3%,不同地理来源虫株间的差异率为0.0~1.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分离株线粒体atp6基因的个体遗传差异明显,尤以泪罗和岳阳君山两地分离虫株表现突出。结论1.人工模拟了野外养殖钉螺条件,建立了三种类型的养螺池,已可以满足日本血吸虫室内传代深入研究的需要。成功实现了日本血吸虫的F1代、F2代、F3代的室内传代,为血吸虫种群的遗传变异、溯源研究创造了条件。2.湖南不同地域自然隔离群日本血吸虫线粒体atp6基因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否由于生存环境的选择压力造成了同一地理来源日本血吸虫个体之间atp6基因的遗传差异,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章 日本血吸虫的室内传代及钉螺的模拟野外养殖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养螺池改造后的温度记录结果
  • 1.2.2 人工感染钉螺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结果
  • 1.2.3 养螺池产幼螺的观察结果
  • 1.3 讨论
  • 第二章 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基因atp6部分序列的多态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虫体来源
  •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3 虫体材料的处理
  • 2.1.4 DNA提取、鉴定
  • 2.1.5 atp6部分序列扩增及鉴定
  • 2.1.6 琼脂糖电泳鉴定
  • 2.1.7 SSCP筛选及鉴定
  • 2.1.8 测序
  • 2.1.9 变异分析
  • 2.2 结果
  • 2.2.1 atp6部分基因SSCP筛选及PCR扩增结果
  • 2.2.2 atp6序列测定及其变异
  • 2.2.3 种系发育分析
  • 2.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atp6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1(01)
    • [2].洋葱atp6基因的克隆与系统进化分析[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1)
    • [3].洋葱异源胞质雄性不育候选基因atp6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2(02)
    • [4].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启动子突变导致的一种细胞质雄性不育型[J].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3)
    • [5].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 [6].基于线粒体ATP6及Cytb基因多态性研究藏山羊高原适应性[J]. 畜牧兽医学报 2020(07)
    • [7].ATP6基因8993T>G突变导致新生儿Leigh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0(05)
    • [8].水稻线粒体基因atp6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10)
    • [9].黏类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J]. 作物学报 2010(12)
    • [10].致病疫霉ATP6基因单倍型与地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8)
    • [11].苎麻雄性不育相关基因atp6和atp9 RNA干扰载体的构建[J].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1)
    • [12].红麻线粒体基因atp6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12)
    • [13].苎麻atp6和atp9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相关性[J]. 遗传 2008(11)
    • [14].河南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患者线粒体ATP6基因9115、9185位点突变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3)
    • [15].基于线粒体ATP6基因全序列分析中国绵羊痒螨(兔亚种)的遗传多样性[J]. 浙江农业学报 2019(08)
    • [16].鸡蛔虫凉山州分离株线粒体ATP6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种系发育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8)
    • [17].辣椒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线粒体不育基因CoxⅡ和atp6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 2010(10)
    • [18].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甘蓝型油菜ATP6的相互作用蛋白质[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19].甜菜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RNA编辑位点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2(04)
    • [20].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与ATP6相互作用的蛋白质Bn359基因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 [21].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atp6基因的RNA编辑比较研究[J]. 大豆科学 2010(03)
    • [22].雄性不育烟草atp6基因育性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J]. 核农学报 2012(01)
    • [23].甘蓝型油菜BnTRl和ATP6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4].中国3个不同地域藏族群体线粒体ATP6、ATP8和Cytb基因的比较:探查自然选择在基因组的印记[J]. 遗传 2009(02)
    • [25].益气活血中药复方对CVB_3大鼠心肌细胞感染模型ATP6基因表达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23)
    • [26].紫稻(Oryza sativa L.)线粒体ATP合成酶atp6基因转录本RNA编辑[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03)
    • [27].与ATP6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的筛选和Bn HDL基因的cDNA克隆[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8].利用线粒体序列分析野生唇群体的遗传结构[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29].烟草线粒体基因atp6的SNP及其与CMS的相关性[J]. 作物学报 2009(09)
    • [30].拟南芥ATP6与PSAL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标签:;  ;  ;  ;  

    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人工传代及线粒体atp6基因多态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