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为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呈全球分布,引起的弓形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弓形虫病诊断方法和免疫疫苗已成为弓形虫研究的当务之急。微线体蛋白3(Microneme protein3 MIC3)为弓形虫生活史各期均分泌的抗原,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免疫原性,作为疫苗候选因子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RH株MIC3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GJS株基因组中扩增到MIC3基因,通过将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MD-MIC3。基因测序结果表明,本试验所获得的MIC3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所编码氨基酸的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标准强毒RH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7%和99.2 %。根据MIC3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重新设计一对去掉信号肽编码序列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MD-MIC3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ET-30a表达质粒连接,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 MIC3,将其转化到BL21(DE3)宿主菌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所表达的目的蛋白为包涵体。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MIC3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成功获得了表达,分子量大小为44 ku左右,与预期的大小一致,而且可被猪抗弓形虫阳性血清所识别。通过裂解、洗涤、变性、复性等方法对包涵体蛋白进行处理,以电泳切胶回收所获得的纯化产物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重组蛋白血清。用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ESA)和重组抗原分别对抗血清进行间接ELISA检测,小鼠免疫后产生了较高水平的特异性抗体,表明MIC3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弓形虫病免疫诊断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候选抗原。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弓形虫GJS株表面抗原1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弓形虫GJS株表面抗原1基因的原核细胞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J].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09(08)
- [3].弓形虫GJS株pcDNA3-MIC3核酸疫苗的研究[J]. 中国兽医学报 2009(10)
- [4].刚地弓形虫GJS株微线体蛋白3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兽医科学 2009(02)
- [5].刚地弓形虫GJS株微线体蛋白基因MIC3的克隆与原核表达[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 [6].弓形虫GJS株致密颗粒6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在BHK-21细胞中的表达[J]. 中国兽医科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