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之完善新论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之完善新论

论文摘要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行,在赋予公众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的同时也将信息公开规定为政府的法定义务,为构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然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推进,如果没有相关救济制度“保驾护航”,“新鲜出炉”的知情权对于我国公众而言就永远只能成为纸面上的权利。但是现实恰恰如此——行政机关利用“没有利害关系”、“信息不存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理由在面对公众热情高涨的信息公开申请时往往会形成一道“玻璃门”。当受挫的人们开始寻求救济时,我们的救济体系却表现出对这种新型行政纠纷的“无能为力”进而陷入了救济的困局。本文的主旨正是探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对如何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提出了一些程序上的、制度上的大胆构想,具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讨论了该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基本理论”,主要围绕与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密切相关的基础性概念进行界定、阐释。尤其是对“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性质的界定,在学界普遍只定性不论证的背景下,展开了学理上的分析。并且鲜明的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中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概况”,在罗列了域外有特色的救济制度并对我国的救济现状进行了宏观的描述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域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之处,开创性的提出了“增设行政诉讼简易程序审理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信息公开具有急迫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设想。第四部分“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构想”,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所谓“新论”,就是走“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路径:前提——关键——核心层层推进,相互融通。尤其是在“相关救济制度的改进与创立”部分,着重以程序的视角进行改良。重点是针对2009年1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征求意见稿),系统的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笔者的修改建议,建设性的提出了“运用‘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裁判”和“适应给付行政的需求,引入行政给付诉讼类型”的构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现公众知情权的主要制度保证
  • 1.2.2 推进我国法治化层次的必要“助推器”
  • 1.2.3 保障民主的有效手段
  • 1.2.4 人文主义关怀的情愫表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基本理论研究
  • 2.1 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性质的界定
  • 2.2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涵义
  • 2.3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 2.3.1 利益平衡原则
  • 2.3.2 效率原则
  • 第三章 中外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概况
  • 3.1 域外的图景
  • 3.1.1 行政救济
  • 3.1.1.1 行政复议
  • 3.1.1.2 信息专员救济制度
  • 3.1.1.3 行政裁判所救济
  • 3.1.2 司法救济
  • 3.2 本土的勃兴
  • 3.2.1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发展:先地方,后中央
  • 3.2.1.1 地方的实践
  • 3.2.1.2 中央的推广
  • 3.2.2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2.1 行政复议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纠纷的应对
  • 3.2.2.2 行政诉讼制度对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纠纷的应对
  • 3.2.2.3 存在的问题
  • 3.3 域外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 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的构想
  • 4.1 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完善的前提:理性对待政府信息公开行政纠纷
  • 4.2 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完善的关键:修改以《条例》为中心的相关联法规范
  • 4.2.1 修改《条例》相关“模糊”条款,强化“公开原则”
  • 4.2.2 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与保密法律体系的对接
  • 4.2.2.1《保密法》:修改不如整合
  • 4.2.2.2《档案法》:抓小放大,以行政性规范文件的规制为重心
  • 4.3 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完善的核心:相关救济制度的改进与创立
  • 4.3.1 行政复议制度的程序革新
  • 4.3.1.1 改良复议书面审查制度
  • 4.3.1.2 强化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制度
  • 4.3.1.3 进一步明晰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机关的确定规则
  • 4.3.1.4 简化行政复议内部处理程序,体现效率原则
  • 4.3.2 完善司法解释,解开政府信息公开诉讼困局
  • 4.3.2.1 对于受案范围的思考与修正
  • 4.3.2.2 对当事人资格的思考与修正
  • 4.3.2.3 对证明责任的完善
  • 4.3.3 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创新发展
  • 4.3.3.1 运用“案例指导制度”指导政府信息公开诉讼的裁判
  • 4.3.3.2 适应给付行政的需求,引入行政给付诉讼类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闻法治下媒体报道权限的探析[J]. 传媒论坛 2018(05)
    • [2].论透明度[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8(01)
    • [3].知情权理论与高校党务公开制度的若干探讨[J]. 前沿 2010(04)
    • [4].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传播应该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J]. 武汉学刊 2008(06)
    • [5].知情权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0(01)
    • [6].论知情权及其与隐私权的冲突[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7].海外代购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8)
    • [8].36例晚期癌症患者知情权需求的调查及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5)
    • [9].知情权刍议[J]. 法制与社会 2009(01)
    • [10].关于知情权的权利属性辨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9(04)
    • [11].侵犯知情权构成消费欺诈的要件分析——以汽车消费为例[J]. 法制博览 2019(19)
    • [12].植入式广告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J]. 法制与社会 2019(31)
    • [13].股东查阅权法律适用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09(01)
    • [14].和解公诉程序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保护[J]. 法制与社会 2014(31)
    • [15].知情权在我国档案公开中的实现探讨[J]. 档案 2013(06)
    • [16].试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价值冲突[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1)
    • [17].环境知情权法律保障探究[J]. 法制与社会 2012(36)
    • [18].论我国上市公司持续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 金融服务法评论 2013(01)
    • [19].浅析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J]. 魅力中国 2008(26)
    • [20].我国突发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浅析[J]. 法制博览 2017(22)
    • [21].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3(31)
    • [22].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3].暴光制度——欧盟环保执法新模式评析[J]. 生态经济 2009(02)
    • [24].浅谈政府、媒介、公众的互动[J]. 新闻世界 2009(09)
    • [25].美国新闻界与二战后的知情权运动[J]. 新闻研究导刊 2014(17)
    • [26].论知情权的宪法保护[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11)
    • [27].从危机事件的报道中看媒体的社会责任[J]. 消费导刊 2009(11)
    • [28].媒体之变 管窥中国政风之变[J]. 传播与版权 2013(01)
    • [29].我国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之反思[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2(02)
    • [30].浅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J]. 中外企业家 2012(07)

    标签:;  ;  ;  ;  ;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救济制度之完善新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