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围绕吉林省生态省建设中提出的生态经济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发展模式,针对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全省生态经济示范城市为重点研究对象,参照国内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典型城市的标准,运用对比分析、定性与定量、能值分析、回归分析、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方法,从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城市服务功能系统的相互关系入手,构建了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在对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尝试将能值研究方法应用于城市生态系统研究中;从经济—社会—环境—文明4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建立了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和生态经济城市的空间布局。结合长春市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今后加强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城市建设的指导,研究了实现城市整体上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服务功能等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首次在省级层面上探索和完成了生态经济城市体系的研究,对吉林省开展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论文目录
提要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 生态经济城市国内外研究概况1.3.1 国际上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经验1.3.2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1.4 论文的理论基础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5.1 主要研究内容1.5.2 研究方法1.5.3 技术路线1.5.4 创新点第2章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2.1 生态经济城市内涵与基本特征2.1.1 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2.1.2 生态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2.2 城市生态环境内涵与特征2.2.1 城市生态环境的内涵2.2.2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特点2.3 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2.3.1 生态系统2.3.2 城市生态系统2.4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运动规律2.4.1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含义2.4.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运动及特点2.4.3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运动规律2.5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建及其基本功能2.5.1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构成和内在联系2.5.2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基本功能2.6 小结第3章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调查与分析3.1 吉林省城市生态环境背景与特征3.1.1 吉林省概况3.1.2 吉林省城市数量及分布3.1.3 吉林省产业布局及特点3.1.4 吉林省生态区域分布3.2 城市生态环境污染现状3.2.1 吉林省城市环境污染状况3.2.2 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3.2.3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3.3 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和模式3.3.1 经济发展主要特征3.3.2 经济模式正在多元化3.3.3 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3.4 人口与生活水平3.5 小结第4章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4.1 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发展4.1.1 国外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4.1.2 国内生态经济城市评价指标研究进展4.2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4.2.1 指标选取原则4.2.2 指标的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4.3 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综合评价过程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4.3.2 数值归一化处理4.3.3 评价模型的选择4.4 评价结果与分析4.5 小结第5章 城市生态经济能值的分析与评价5.1 能值分析理论基础5.1.1 基本概念和原理5.1.2 能值分析方法5.2 城市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5.2.1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5.2.2 城市生态系统能值分析步骤5.2.3 能值分析指标体系5.3 结果与分析5.3.1 系统能值综合分析5.3.2 能值指标分析5.4 小结第6章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6.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6.1.1 资源角度6.1.2 环境角度6.1.3 经济角度6.1.4 社会角度6.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6.2.1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程序6.2.2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标6.2.3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6.2.4 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6.2.5 长春市生态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6.3 小结第7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与体系布局7.1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7.1.1 城市生态经济建设7.1.2 发展城市生态经济产业7.1.3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7.1.4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7.1.5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本质要求7.2 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标准7.2.1 总体标准7.2.2 具体标准7.2.3 发展水平标准7.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框架7.3.1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模式确定的原则7.3.2 发展模式框架7.4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7.4.1 生态经济城市体系布局的特点7.4.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层次布局7.4.3 经济区域布局7.4.4 时限布局7.4.5 行政区域布局7.5 小结第8章 生态经济城市实证研究——以特大型生态经济城市长春市为例8.1 长春市的基本情况8.1.1 长春市自然地理8.1.2 社会经济概况8.1.3 生态建设取得成就8.2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规划情况8.2.1 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8.2.2 城市生态经济区划分8.2.3 重点产业建设8.2.4 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8.3 长春市建设生态经济城市实践情况8.3.1 实践程序严谨科学8.3.2 实践重点突出8.3.3 实践指导性强8.4 实践成果显著8.5 小结第9章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研究9.1 影响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9.2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建设主要保障措施9.3 生态经济城市发展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9.4 小结结论和建议结论建议参考文献附录Ⅰ附录Ⅱ作者简介、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致谢摘要Abstract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通榆县建设“生态经济城市”的几点思考[J]. 新长征(党建版) 2018(07)
- [2].生态经济城市: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J]. 学术交流 2011(01)
- [3].全力建设生态经济城市[J]. 新长征(党建版) 2015(09)
- [4].建设“生态经济城市” 打造美丽富庶通榆[J]. 新长征(党建版) 2013(12)
- [5].基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生态经济城市建设——以黑龙江省为例[J]. 商业经济 2014(12)
- [6].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途径研究——评《生态经济城市》[J]. 岩土工程学报 2020(01)
- [7].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思维[J]. 中国工程咨询 2013(07)
- [8].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策略研究——以韶关市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9(01)
- [9].大足县——积极创响重庆惟一无工业县城[J]. 决策导刊 2010(08)
- [10].营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5)
- [11].把黔江建设成生态经济城市的思考建议[J]. 决策导刊 2014(11)
- [12].生态是一种有关公平的理想[J]. 新城乡 2014(10)
- [13].生态化发展,要靠全社会的力量[J]. 财经界 2012(11)
- [14].低炭生态经济城市发展的路径选择[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20)
- [15].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标准和实施途径[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3)
- [16].生态城市建设路径及其实践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3)
- [17].城市生态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意识培育探析[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4)
- [18].松原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1)
- [19].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与策略研究——以粤北山区韶关市为研究样本[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03)
- [20].Eco~2 city:生态与经济共生的城市发展新方向[J]. 城市地理 2015(14)
- [21].关于成都城市生态经济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J].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16(02)
- [22].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城市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江西景德镇为例[J]. 开发研究 2015(02)
- [23].通榆:政策帮扶创业力量大[J]. 劳动保障世界 2015(28)
- [24].景德镇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04)
- [25].景德镇生态经济城市建设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6)
- [26].西安市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及对策探究[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17)
标签:生态经济城市论文; 体系研究论文; 吉林省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