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化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软件接口,模块封装
智能化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安晶玉[1](2019)在《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软件接口技术与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农业朝着现代化、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对农机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而现有设计系统存在设计效率相对较低、知识继承和重用率不高、设计成本高和周期长等问题,因此,基于知识的设计方法和基于CAX与PDM的数字化设计系统成为农机设计智能化的重要途径。目前,一些研究机构及企业已初步形成智能化设计系统,然而系统在进行各专业设计软件和CAX工具集集成的过程中存在用户界面不统一、模型异构数据无法相互传递和耦合度高、扩展性差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联合收割机为应用对象,对其智能化设计软件接口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用户界面接口通过对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本文利用VS 2015设计了集零件设计、装配设计、运动仿真(DMU)、工程结构分析(CAE)等工作台和智能虚拟装配、运动机构交互式创建、参数优化匹配、资源检索和交互式工程分析等CAX工具集于一体的用户界面,并利用Windows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函数实现了对各工作台界面的访问。(2)后台数据接口为解决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不同团队设计的功能模块间出现的数据无法相互传递的问题,本文利用CATIA进程外API技术,通过对DXF、STEP和IGES等CAD国际标准数据格式的研究,开发了系统后台交互数据接口,将模型异构数据转换成统一的CAD国际标准格式,有效地解决了异构数据无法相互传递的问题。(3)功能模块封装及对外接口为解决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耦合度高、扩展性差的问题,实现系统的规格化和模块化的设计目标,本文利用动态链接库(DLL)技术,实现了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封装,并对外提供访问接口。(4)开发运动机构交互式创建模块运动机构交互式创建模块是上述叁种软件接口技术的应用实例,可以用来检验系统模型库中机构的运动特性并获取其运动学参数。以VB.NET为开发语言,使用CATIA二次开发接口和Windows API函数,实现对CATIA DMU工作台创建运动机构命令的封装,以弱化专业背景知识的限制。测试了用户界面接口、后台数据交互接口、功能模块封装及对外接口和运动机构交互式创建模块,测试结果表明:用户界面接口集成技术可以适用于系统任一专业软件的界面集成,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后台数据交互接口是用于解决模型异构数据的传递问题,为系统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提供了便捷的辅助工具,也为通用性数据接口设计奠定了基础;功能模块的封装及对外接口是实现系统程序规格化和模块化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方便了系统的维护和功能的扩展;交互式运动机构创建模块是系统软件接口技术的应用实例,弱化了专业操作,为使用者提供简捷的交互形式和操作。软件接口技术在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为该类智能化设计系统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郑荣顺俤,李敏敏[2](2019)在《智能化变电站扩建不停电接口方案实施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智能化变电站各IED装置之间虚回路连线不像常规变电站电缆连接那么直观,智能站保护设备之间是用虚端子连线代替二次电缆回路,通过GOOSE过程层中心交换机组网进行交换数据,智能化变电站在扩建过程对关联、波及设备要进行大量试验,调度方面为了减少系统运行风险,不建议一次设备停电配合二次相关试验,这样给二次调试增加了大量难度及风险,为了确保智能化变电站扩建试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国家电网调[2011]103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智能(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02期)
秦聪霞,王科[3](2018)在《高炉炉前综合智能化设备的自动化接口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动加泥设备和自动换钎设备是实现高炉炉前智能化的关键设备,以太网通信为手动构建炉前设备与PLC的数据交互系统,可以实现设备和PLC之间数据实时交互和控制,可以保证炉前设备稳定运行,对高炉正常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8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1)
王风光,吕航,朱继红,周强[4](2016)在《通用接口转换装置在常规站母线保护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母线保护的智能化改造工作是难点之一,现有的母线保护智能化改造方案通用性不高,改造工作量大。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广泛推广应用,亟须寻找一种通用高效的智能化母线保护改造方案。文中依托于多间隔通用接口转换装置及配置映射方法,提出了一种更优化的常规站母线保护智能化改造方案,解决了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常规间隔设备与智能化间隔设备同时接入智能化母线保护的问题,采用配置映射的方法使改造全程无需修改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减少了改造工作量。(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6年19期)
申涛,李月青,赵玉成[5](2016)在《过渡接口装置在500kV变电站保护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过程中,如何实现智能型二次系统与常规型二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结合500k V变电站二次系统智能化的改造方案与实施过程,重点介绍了过渡接口装置在500kV母差保护、220kV母差保护及主变保护智能化改造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改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电气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裴安咨[6](2014)在《Profidrive:统一驱动接口 力促工业生产网络化与智能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7月21日,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25740.1~.2-2013《Profibus&Profinet技术行规Profidrive》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发布。这标志着继Profidrive于2010年成为中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之后,又进一步被转化为推荐性国家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期刊2014年09期)
米永东[7](2014)在《模具接口模组智能化设计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模具设计开发体系的研究及应用,核心是基于标准化数据库,打造产品接口、模具接口模组、标准工艺的智能化设计系统。通过介入产品前端设计,构建数据库系统,研究应用智能化模式,实现了接口模组的智能化设计和数字化加工,对模具质量的保证及开发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4年05期)
罗平[8](2014)在《浅析基于智能化的铁路站内移频电码化接口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业内部管理方面的转变,不仅能够更好的实现行业发展,同时也能够开展智能化的工作方式。对于铁路行业而言,要保障良好的车辆行驶控制,实现智能化的铁路站内移频电码化接口装置,对于铁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4年06期)
于小玉,李钟琦,于志鹏[9](2014)在《FDT~——现场设备的智能化接口——访FDT国际组织常务理事:Glenn Schulz先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11月12日,借推荐性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具(FDT)接口规范》发布会之机,本刊采访了FDT国际组织常务理事Glenn Schulz先生。:请介绍一下FDT国际组织的现状。Glenn Schulz先生:FDT国际组织是一个国际非盈利性组织,其总部设在比利时。我们的目的是在技术上推进FDT标准,促进其在世界各地的应用。FDT组织是一个会员制组织,由来自世(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期刊2014年01期)
姜鸣,李宸,王家澍[10](2013)在《无通信接口数字多用表智能化计量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CD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探讨无通信接口数字多用表计量智能化技术改造的方案。通过GPIB/USB数字接口板搭建起计算机与多功能校准仪通信的平台。通过网络摄像机,非接触式读取被检数字多用表显示屏幕上的示值信息,并利用模数转换技术转化为数字信息,与标准值进行比对,自动判断计量结果。同时,对客户、标准器和被检表的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自动生成原始记录和相关的检定报告。(本文来源于《上海计量测试》期刊2013年04期)
智能化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引言:智能化变电站各IED装置之间虚回路连线不像常规变电站电缆连接那么直观,智能站保护设备之间是用虚端子连线代替二次电缆回路,通过GOOSE过程层中心交换机组网进行交换数据,智能化变电站在扩建过程对关联、波及设备要进行大量试验,调度方面为了减少系统运行风险,不建议一次设备停电配合二次相关试验,这样给二次调试增加了大量难度及风险,为了确保智能化变电站扩建试验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国家电网调[2011]1038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智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化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安晶玉.联合收割机智能化设计系统软件接口技术与方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9
[2].郑荣顺俤,李敏敏.智能化变电站扩建不停电接口方案实施及分析[J].电子世界.2019
[3].秦聪霞,王科.高炉炉前综合智能化设备的自动化接口分析[C].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8年会论文集.2018
[4].王风光,吕航,朱继红,周强.通用接口转换装置在常规站母线保护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
[5].申涛,李月青,赵玉成.过渡接口装置在500kV变电站保护智能化改造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6
[6].裴安咨.Profidrive:统一驱动接口力促工业生产网络化与智能化[J].中国仪器仪表.2014
[7].米永东.模具接口模组智能化设计的研究及应用[J].模具工业.2014
[8].罗平.浅析基于智能化的铁路站内移频电码化接口装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9].于小玉,李钟琦,于志鹏.FDT~——现场设备的智能化接口——访FDT国际组织常务理事:GlennSchulz先生[J].中国仪器仪表.2014
[10].姜鸣,李宸,王家澍.无通信接口数字多用表智能化计量装置[J].上海计量测试.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