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夏暴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组诗,暴雨,降雨,鲁班
初夏暴雨论文文献综述
何隆昌[1](2019)在《初夏的一场暴雨中(组诗)》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泉州文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嘉慧敏,马晓华,黄少妮,肖贻青,戴昌明[2](2019)在《陕西中南部初夏和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陕西中南部2013年5月25—26日初夏暴雨过程("0525"过程)和2011年8月3—4日盛夏暴雨过程("0804"过程)的成因差异。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低槽影响并配合低涡东移;但"0804"过程是一次中尺度对流降水造成的暴雨过程,中低层西风带系统明显偏强,"0525"过程是与西南涡发展有关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在"0804"过程中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生成发展,阻挡了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移动,稳定维持有利的降水形势。两次过程低层都伴有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但"0804"过程急流强度更强,维持时间更久。两次暴雨过程除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之外,"0804"过程还存在一条来自南海的水汽通道,水汽条件更好。盛夏暴雨呈现出明显的高温高湿特点,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两次暴雨过程中都伴随高空干冷空气侵入过程,"0804"过程干侵入更强。从云团演变来看两次过程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斜压叶状云系,而"0525"过程云系结构松散,发展不够深厚。"0804"过程云系密实,TBB中心最低达-65℃,云体发展非常深厚,激发的中α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0804"过程强降水的直接原因。尽管"0525"过程能量条件较"0804"过程差,但仍需关注中纬度系统(低槽、西南涡等)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维持,还需关注高空冷空气的干侵入作用。这对低层系统加深发展起到增幅作用,有利于降水加强。这也是初夏暴雨的预报着眼点。(本文来源于《陕西气象》期刊2019年01期)
张兴源[3](2018)在《2015年初夏一场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常规天气资料、雷达、区域自动站和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5年初夏发生在内蒙古兴安盟的一场区域性暴雨天气进行诊断分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8年07期)
刘澜波,张丽萍,孙玮鸿[4](2018)在《2014年大青山南部地区初夏和初秋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包头市2014年7月5—8日和9月9—11日地面及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对大青山南部地区7月6—7日和9月10—11日两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次暴雨都发生在500hPa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里,初夏过程暴雨区与切变线平行,降水在切变线到地面锋线之间,初秋过程中存在暖湿切变线,切变线南侧有强而稳定的低空急流。地面共同的特点是河套地区北部都有低压系统存在,但地面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位置有显着不同。初夏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南侧、正涡度中心的西南侧,初秋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北侧、正涡度中心的东北侧,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季节暴雨产生时的触发机制及预报着眼点截然不同。(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气象》期刊2018年01期)
刘嘉慧敏,郑然,井宇,朱庆亮,何金海[5](2017)在《陕西中南部初夏与盛夏区域性暴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TBB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TBB演变等方面出发,对比分析了2013年5月24日-25日初夏暴雨过程("0525"过程)和2011年8月3日-8月4日盛夏暴雨过程("0804"过程)的成因差异。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是受低槽影响并配合低涡东移,但盛夏暴雨的西风带系统明显偏强。同时在"0804"过程中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生成发展,其会阻挡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移动,进一步稳定维持了这种有利的降水形势。相较初夏暴雨,盛夏暴雨200h Pa南亚高压活跃、强盛,形态变化明显。就水汽条件而言,"0525"过程中850h Pa水汽通量散度辐合区范围较"0804"过程大,但后者低层水汽辐合区随着急流的加强维持时间较长,同时辐合区强度也较初夏暴雨强,这也是盛夏暴雨强度大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两次暴雨过程的位温差可见,"0525"过程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而"0804"过程主要呈现高温高湿,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另外,初夏暴雨过程云系范围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对应高层显着反气旋区的北部盾状中高云区和南部带状低云组成,云团中心TBB<-50℃,盛夏暴雨过程云系密实,位置较前者明显偏南,TBB中心最低达-65℃,云体发展非常旺盛,其通过激发中α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0804"过程雨强较强的主要原因,两次暴雨过程基本都位于TBB中心低值区或边缘梯度大值区。(本文来源于《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 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期刊2017-09-27)
刘澜波[6](2016)在《大青山南部地区初夏和初秋两次暴雨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大青山南部地区不同季节产生的两次暴雨发生时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特征综合对比分析得出,这两次暴雨都发生在500h Pa高空槽前西南气流里,"7.7"过程暴雨区与切变线平行,降水在切变线到地面锋线之间,"9.11"过程中存在暖湿切变线,切变线南侧有强而稳定的低空急流。地面共同的特点是河套地区北部都有低压系统存在,但地面冷空气的路径、强度和位置有显着不同。"7.7"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南侧、正涡度中心的西南侧,"9.11"过程发生在负散度中心和负垂直速度中心的北侧、正涡度中心的东北侧,研究可以得出不同季节暴雨产生时的触发机制及预报着眼点截然不同。(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6-11-01)
王芬[7](2016)在《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黔西南州近10年8县站初夏逐小时降水量,对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东多北多西南少"的空间分布,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望谟。20-30mm/h、40-50mm/h及大于50mm/h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均表现为"东多西少",发生频次最多的都是望谟,30-40mm/h的短时强降水空间特征表现为"东北多西南少",发生频次最多的是晴隆;(2)近10年初夏短时强降水呈现波动,在2007年达到峰值,随后迅速下降,2009-2015年维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在2011年达到最低值;(3)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出现的主要时段在夜间,占所有短时强降水的79.1%,主要集中时段为夜间的20:00至04:00,在夜间的23:00-01:00达到峰值,白天为短时强降水的低发时段;(4)EOF第一特征向量场呈现出明显的全州一致同位相分布特征,第二特征向量场表现为南~北反向变化特征,第叁特征向量场表现为东北~西南反向变化特征;(5)6月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占所有初夏短时强降水累计频次的69.5%,5月占30.5%,且无论任何级别的短时强降水6月发生的比例均明显高于5月;(6)短时强降水与暴雨关系密切,空间相似系数为0.9;近10年初夏169站次暴雨天气过程中有125次伴有短时强降水,近10年发生的239次短时强降水中,有229次造成了暴雨天气;暴雨日数与短时强降水频次相关系数为0.64,暴雨量与当日最大小时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53,均通过了0.05的显着性检验。(本文来源于《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期刊2016-11-01)
舒斯,韩芳蓉[8](2016)在《2013年初夏湖北两次低涡暴雨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的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0.5°×0.5°再分析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2013年初夏湖北两次低涡暴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暴雨落区不同,5月暴雨由湖北西部向东北方向发展,主要位于湖北西部和中北部;而6月暴雨由湖北西南部向东发展,强降水主要位于湖北中部和东部。(2)两次暴雨落区不同是由于低涡移动的路径不同造成的,而低涡的移动路径受高低空配置的影响,不同的高低空配置导致这两次低涡暴雨的差异。(3)500 h Pa正的涡度平流使低涡移动发展,对低涡暴雨的发展和移动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6月暴雨500 h Pa存在强正涡度平流中心,使低涡东移发展加强;另外,对流层低层温度平流对低涡的移动有引导作用。(4)边界层水汽辐合为低涡造成的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5)中尺度云团对两次暴雨的影响机制不同,5月暴雨由于西部干区靠近,触发对流,使低涡西南部云团不断新生发展,在湖北中西部产生强降水;而6月暴雨由于东西向的云带向东北移动过程中,形成列车效应,在湖北中东部持续产生强降水。(本文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2016年04期)
杨秀庄,杜小玲,吴古会,汪超[9](2016)在《云贵高原东段初夏辐合线锋生型暴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和红外TBB卫星资料对2012年5月11 12日一场典型的初夏暴雨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属于贵州典型的辐合线锋生型暴雨类型,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850 h Pa切变线耦合是对流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尺度对流系统在云图上表现为一MCS对流云团自西向东移动。整个暴雨过程中,贵州大部具有高温高湿的层结不稳定特征,低层维持正涡度辐合,高层维持负涡度辐散。锋生函数揭示此类型暴雨天气过程存在明显的锋生现象,水平辐散项F2是引起地面锋生主要的动力因子,而水平辐散项F2和水平变形项F3对850 h Pa锋生有明显的正贡献。用气块理论及其运动学方法来分析对流的触发机制,发现对流的触发与自由对流高度LFC、天气尺度环境场水平辐合的强度、垂直方向辐合高度、辐合持续时间有关。(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4期)
张雅斌,马晓华,冉令坤,侯建忠[10](2016)在《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及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TBB特征出发,结合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总结2006年6月2-3日("0602"过程)和2013年5月25日("0525"过程)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初夏暴雨发生前,青藏高压明显偏南、偏弱,暴雨区北侧200 hPa急流形态、位置变化小,急流轴南侧的风速经向切变明显增大。初夏暴雨期间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远距离台风作用,上游与周边西风带影响系统差异导致低层水汽输送与辐合明显弱于盛夏暴雨,分布形态不同。850 hPa大陆东部高压稳定维持有利于初夏暴雨低层偏东南气流发展、维持。初夏暴雨发生在位势稳定层结环境,暖湿空气沿着低层冷空气向北爬升,暴雨中心等熵面随高度向北倾斜,存在能量锋生和对称不稳定。暴雨区上空中高层深厚的正位涡和低层浅薄的负位涡垂直差异增大,300 hPa以上增幅明显,存在位涡异常。初夏暴雨中心以东约300 km处纬向中尺度垂直环流有利于暴雨区上升运动维持,但上升中心强度、高度和低层高能轴附近不稳定能量明显小于盛夏暴雨。总螺旋度显着增幅区对初夏暴雨落区有指示作用,其正负区相交零线、正值区增大中心分别和大雨、暴雨落区北界一致。同时,关中以北存在显着负螺旋度区,总螺旋度正值范围、强度明显偏小,中心移动、增大区偏南,局地螺旋度垂直方向正值中心区域相对分散。关中初夏暴雨云系范围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对应高层显着反气旋区的北部盾状中高云区和南部带状低云区组成,云团中心TBB>-60℃、云顶偏低,暴雨主要位于南北云区交汇处的窄带强回波附近,而非TBB中心区或梯度大值区附近。(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6年03期)
初夏暴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红外云顶亮温(TBB)以及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陕西中南部2013年5月25—26日初夏暴雨过程("0525"过程)和2011年8月3—4日盛夏暴雨过程("0804"过程)的成因差异。结果表明:这两次过程都受低槽影响并配合低涡东移;但"0804"过程是一次中尺度对流降水造成的暴雨过程,中低层西风带系统明显偏强,"0525"过程是与西南涡发展有关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在"0804"过程中我国东南沿海有台风生成发展,阻挡了西风带环流系统的移动,稳定维持有利的降水形势。两次过程低层都伴有西南急流的稳定维持,但"0804"过程急流强度更强,维持时间更久。两次暴雨过程除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之外,"0804"过程还存在一条来自南海的水汽通道,水汽条件更好。盛夏暴雨呈现出明显的高温高湿特点,具有明显的位势不稳定。两次暴雨过程中都伴随高空干冷空气侵入过程,"0804"过程干侵入更强。从云团演变来看两次过程都出现了大范围的斜压叶状云系,而"0525"过程云系结构松散,发展不够深厚。"0804"过程云系密实,TBB中心最低达-65℃,云体发展非常深厚,激发的中α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0804"过程强降水的直接原因。尽管"0525"过程能量条件较"0804"过程差,但仍需关注中纬度系统(低槽、西南涡等)的快速发展和稳定维持,还需关注高空冷空气的干侵入作用。这对低层系统加深发展起到增幅作用,有利于降水加强。这也是初夏暴雨的预报着眼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夏暴雨论文参考文献
[1].何隆昌.初夏的一场暴雨中(组诗)[J].泉州文学.2019
[2].刘嘉慧敏,马晓华,黄少妮,肖贻青,戴昌明.陕西中南部初夏和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19
[3].张兴源.2015年初夏一场区域性暴雨成因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8
[4].刘澜波,张丽萍,孙玮鸿.2014年大青山南部地区初夏和初秋两次暴雨过程对比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8
[5].刘嘉慧敏,郑然,井宇,朱庆亮,何金海.陕西中南部初夏与盛夏区域性暴雨对比分析[C].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副热带季风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论文集.2017
[6].刘澜波.大青山南部地区初夏和初秋两次暴雨过程分析[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6
[7].王芬.黔西南初夏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C].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2016
[8].舒斯,韩芳蓉.2013年初夏湖北两次低涡暴雨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6
[9].杨秀庄,杜小玲,吴古会,汪超.云贵高原东段初夏辐合线锋生型暴雨研究[J].高原气象.2016
[10].张雅斌,马晓华,冉令坤,侯建忠.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