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离子束FFAG加速器与C-ADS输运中若干物理问题的探索研究

驱动离子束FFAG加速器与C-ADS输运中若干物理问题的探索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堆系统(C-ADS)是为解决我国目前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正在运行或计划建造中的核电站内核废料处理的难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能源方案,它可以提供清洁核能源、嬗变核废料和增殖核燃料。作为次临界系统,自身具有的固有安全性可以杜绝核临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且资源利用率高,产生的核废料极少,所以,普遍认为ADS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C-ADS主要由高功率质子加速器(HPPA)、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等系统组成。C-ADS的安全运行,首先对驱动加速器输出的质子束流情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对连接加速器末端和靶/废束站的高能输运线(HEBT)也提出了较高的性能和技术上的要求。ADS HPPA不仅要满足能量>700MeV,束流功率>10MW,并且还应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可维护性。目前日益蓬勃发展的固定场交变梯度加速器(FFAG)是一类固定磁场、组合作用、交变梯度聚焦的环形加速器,具有高重复频率、高流强、尺寸小和成本低等优势,理论上可能可以考虑作为ADSHPPA的候选之一。另一方面,影响聚变包层材料微观性能变化的氦脆效应至今尚无有效解决办法,为此需提供氦离子用于氦脆机制等的进一步相关研究。所以,课题研究中借助于氦离子(He2+) FFAG加速器的设计研究,为FFAG加速器在ADS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小型低能He2+FFAG加速器采用八个周期等比径向triplet-DFD聚焦结构,提供能量2-36MeV He2+束,设计轨道径向跨度0.5m,注入与最大能量引出对应轨道总长为11.42m、14.51m,回旋周期跨度1163.60ns-350.90ns。针对低能和低回旋频率特点,He2+FFAG加速器采用感应加速方式,全环设计有4个感应腔,每回旋两圈加速一次,腔压5kV。粒子纵向跟踪中,提出了两种同时具有约束能散和纵向聚束作用的加速波形:双平台波形和头尾约束波形。He2+FFAG加速器的注入源考虑采用2.45GHz永磁微波离子源,其产生的15mA He+经剥离靶后得到30mA He2+,再经高压平台或小型增强器加速至2MeV,通过切割磁铁和冲击磁铁的结合作用将其注入进主环内。C-ADS HEBT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保障,课题中将线性束流光学设计和打靶束团分布均匀化变换作为其设计的两个方面来研究。首先,C-ADS HEBT布局设计中,我们初步考虑将其与linac末端相连的一段束流水平传输段置于linac隧道内,紧跟其后的偏转消色散段置于输运线隧道内,其余的全部输运段均与反应堆同在反应堆大厅内,以便于整个HEBT系统的维护、维修。为均束操控系统的安装和反应堆大厅的合理使用,束流在打靶之前先经过爬坡段后再下射,并且此段输运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应尽可能短,以便简化辐射屏蔽系统的设计。针对两种不同束团分布变换方案,论文给出了两种束流线性光学设计方案。在第一种采用hurling铁束斑变换方案中,除考虑了以上的几点以外,设计将hurling铁置于下射段前的水平段内,并在靶前设计了一个φ20mm左右的双束腰点,便于安装准直器用于限制反冲中子。第二种采用非线性反对称高阶场进行束斑变换的方案中,结合C-ADS的工程进度,我们分别给出了三个能量阶段对应的输运线设计情况,为均束操控系统预留了充裕的空间用于安装调试。高功率质子束团分布均匀化变换不仅是ADS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散裂中子源、材料辐射效应等课题研究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中给出了束斑变换的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采用一种新颖的旋转抛束磁铁(hurling铁),该磁铁可以提供kHz调幅频率、数十kHz调幅正弦波频率的绕束轴旋转的径向二极磁场1,一个合适尺寸的束流在经过它及其下游相匹配的二、四极磁铁组合后,可以在靶上得到一个均匀度好于80%、φ300mm圆斑束,基本满足了靶上对束斑的要求。第二种方案采用非线性反对称高阶场磁铁,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颖的反对称简易十二极场磁铁(SDFM),它可以很好的聚焦束晕粒子至束晕内层或束核区域内。SDFM和简易反对称六极场磁铁、简易反对称八极场磁铁或简易反对称十极场磁铁结合,理论上可以在靶上得到大尺寸、近似均匀分布的圆斑束,该磁铁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10334199.2。上面对He2+FFAG加速器设计和C-ADS HEBT设计2做了简单说明。通过He2+FFAG加速器的概念研究和设计,在提供氦离子束的同时,可以为FFAG加速器在ADS中的应用作为参考。C-ADS HEBT束流光学初步设计可以为高能输运线的后期进一步深入优化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两种方案的束团分布变换的跟踪模拟结果已经初步证实hurling铁和SDFM可能能够满足靶上对束斑的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ADS简介
  • 1.1.1 ADS概念介绍
  • 1.1.2 ADS国际发展现状
  • 1.2 中国ADS(C-ADS)项目简介
  • 1.3 FFAG简介
  • 1.3.1 国际FFAG加速器发展
  • 1.3.2 国内FFAG加速器发展
  • 1.4 论文的工作意义和内容安排
  • 1.4.1 论文的工作意义
  • 1.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驱动离子束FFAG加速器及C-ADS束流输运线设计和研究的物理问题
  • 2.1 FFAG加速器设计中的关键物理问题
  • 2.2 C-ADS HEBT涉及到的关键物理问题
  • 2.2.1 C-ADS HEBT束流光学设计中的物理问题
  • 2.2.2 束团均匀变换方案的考虑
  • 2.2.2.1 随时间变化磁场进行束团变换
  • 2.2.2.2 非线性高阶磁场进行束团变换
  • 2.2.3 束流准直器
  • 2.2.4 质子束窗
  • 2.2.5 中子屏蔽
  • 2.2.6 散裂靶
  • 2.3 FFAG加速器在C-ADS中的应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驱动离子束FFAG加速器的概念设计
  • 3.1 氦离子FFAG加速器束流线性光学设计
  • 3.2 大孔径组合磁铁的三维磁场模拟
  • 3.3 感应加速在氦离子FFAG加速器中的应用
  • 3.3.1 感应腔的设计
  • 3.3.2 能量补偿模式的纵向运动跟踪模拟
  • 3.4 氦离子FFAG注入引出考虑
  • 3.5 小结
  • 第四章 C-ADS高能束流输运线的基本物理设计考虑
  • 4.1 C-ADS HEBT基本概况
  • 4.2 采用旋转抛束磁铁进行束斑均匀化的束流光学基本物理设计
  • 4.2.1 设计原理
  • 4.2.2 线性束流光学设计
  • 4.3 采用非线性磁铁进行束斑均匀化的束流光学基本物理设计
  • 4.3.1 C-ADS HEBT设计说明
  • 4.3.2 C-ADS 150 MeV HEBT物理设计
  • 4.3.3 C-ADS 600 MeV HEBT物理设计
  • 4.3.4 C-ADS 1500 MeV HEBT物理设计
  • 4.3.5 C-ADS HEBT各阶段磁铁参数总结
  • 4.4 小结
  • 第五章 旋转抛束磁铁进行束斑变换的概念研究
  • 5.1 旋转抛束磁铁的原理介绍
  • 5.1.1 旋转抛束磁铁的原理分析
  • 5.1.2 旋转抛束磁铁的理论推导
  • 5.1.3 旋转抛束磁铁磁场矢量分析
  • 5.2 采用旋转抛束磁铁进行束斑变换的跟踪模拟
  • 5.2.1 次临界反应堆对外源中子的时空均匀性要求
  • 5.2.2 高功率质子束经过旋转抛束磁铁作用的束斑变换跟踪模拟1
  • 5.2.3 高功率质子束经过旋转抛束磁铁作用的束斑变换跟踪模拟2
  • 5.3 旋转抛束磁铁三维设计
  • 5.3.1 旋转抛束磁铁极面探索
  • 5.3.2 C-ADS输运线上旋转抛束磁铁几个相关参数的确定
  • 5.3.3 旋转抛束磁铁三维模型建立
  • 5.4 小结
  • 第六章 非线性磁铁进行束斑变换的概念研究
  • 6.1 反对称简易十二极场磁铁技术应用于束斑变换中的理论初步分析
  • 6.2 产生反对称简易十二极磁场的磁铁优化设计
  • 6.2.1 标准十二极磁铁去掉四个磁极头后的磁场分析
  • 6.2.2 在SDFM中加入屏蔽磁体块的初步探索
  • 6.2.3 SDFM中加入屏蔽磁体块的一种有效方案
  • 6.3 反对称简易十二极磁铁的粒子跟踪模拟研究
  • 6.3.1 SDFM跟踪模拟的初步方案确定
  • 6.3.2 SDFM操控周期对束团分布变换的初步跟踪模拟
  • 6.4 SDFM在ADS输运线上的应用
  • 6.4.1 SDFM配合阶梯场磁铁的模拟
  • 6.4.2 SDFM配合反对称简易六极场磁铁的模拟
  • 6.4.3 SDFM配合反对称简易八极场磁铁的模拟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7.1 课题工作总结
  • 7.1.1 学位论文主要工作
  • 7.1.2 学位论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论文中部分缩写全称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驱动离子束FFAG加速器与C-ADS输运中若干物理问题的探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