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

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由于诸多原因,晚清至今岭南中医学常被等同于岭南温病学,甚至等同于岭南中草药、岭南凉茶,形成所谓“温证十有六七,伤寒十无一二”,重温热病尚寒凉药以至过于偏颇的观点。其实,岭南伤寒也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上岭南名医治疗疑难杂病,多崇尚仲景,妙用经方,善用温法救人无算,对仲景学说研究得心应手者不乏其人。岭南近代专研仲景经方之新会陈伯坛、顺德黎庇留、鹤山易巨荪、南海谭星缘,同生活在清末民初,最具有代表性,被后人合称为“四大金刚”。一、抢救岭南近代伤寒派代表医家之学术经验,迫在眉睫,再过几年收集更加困难,有散失危险。二、填补岭南近代伤寒医家学术思想专题汇编缺少有分量研究的空白。从实用角度出发,以汇编形式整理出其学术思想内核,能较快地指导和服务临床。三、找出岭南近代伤寒四家学术思想的共性和特色,有助于客观地看待岭南地方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岭南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调查、统计分析、历史研究、中医学术研究、医案研究、横向汇编比较、纵向师承考察等研究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岭南近代伤寒四家的《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麻痘蠡言》、《伤寒论崇正编》、《黎庇留医案》、《集思医案》等6部医学著作,参阅《广州近代老中医医案医话选编》、《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等2部著作和临证132例医案,以“扶阳”专题汇编的形式,对扶阳病案进行初步分类和统计分析,结合医论医著中的“扶阳思想”,对岭南近代伤寒代表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内核,进行了较详实的整理和挖掘,并分析了岭南“阳亏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以期寻找其中对岭南医学同道较有借鉴意义的思想和经验。内容:共分五个部分:一、绪论部分之相关研究现状:对近年来涉及近代岭南伤寒四家的研究、岭南瘟疫史中有关港粤甲午鼠疫的研究、建国后岭南伤寒学派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与发展等进行了初步梳理和回顾。二、岭南近代伤寒四家生平简介、扶阳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每位医家的临床经验又包括医案、医话、验方、总结与讨论四部分,并将收集到的各医家现存病案某方面的代表方剂进行证治分型,找出其中共性规律和特色,展示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的学术特色等。三、理论分析部分:先试从岭南气候、地理环境、人群体质、生活习惯等与阳气的关系,展开理论探讨和分析,得出阳虚证型存在的客观依据;次则探讨了岭南近代伤寒学派代表医家扶阳特色产生原由。四、理论发挥和临床运用部分:包括两部分:一是伤寒教研室张横柳教授(笔者导师)对营卫学说和肝阳学说的认识和临床发挥,对未来“扶阳思想”在治疗一些现代疾病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二是运用岭南近代伤寒家扶阳的思想和经验于临床,从收集到的430例典型病案中,列举10例典型医案,以示验证与运用。五、问题解答与前景展望:解答了在课题主体部分未探讨的一些问题;突出“扶阳思想”对岭南中医临床的纠偏、救误作用及扶阳思想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论:一、岭南近代伤寒四家学术思想具有共性和特色从132例医案和案中寓有的学术思想上,可以得出岭南近代伤寒四家重视扶阳观点和善从保护人体阳气角度出发遣方用药。其有四大共性:(一)继承了中原伤寒学派“阳主阴从”思想:几位医家扶阳的具体治法中,温阳属于第一位,占总病例之52.27%。其中温肾阳、温脾阳又占温阳法之大部分,为95.65%。余扶阳思想还体现在温中补虚、益气温阳、温经止痛、温经活血、升阳托毒凉血等具体治法中;另外对许多兼夹证的处理,如夹虚、夹瘀、夹痰、夹湿、夹毒等,多在以扶阳为先导的基础上兼治夹杂证,且终多以温复先后天脾肾之阳为根本落脚点。(二)重视经方的运用,且药味精专,合方或加减有度,使用时方和地方草药甚少。(三)扶阳运用范围广泛,涉及阴阳欲绝、昏迷、血证等急危重证及内、外、妇、儿各科。(四)善于以经解经,以论解论,或结合临床分析《伤寒论》中各方方规,扩大临床运用范围。与岭南医家相比,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更有以下特色:(一)岭南之地,所用药物剂量偏大,尤其是温热药剂量惊人。以陈伯坛为例“附子常用三两、甚至六两;干姜经常用二两,甚至四两,桂枝亦常用至一两以上。”(二)皆极重视温法在急、危、重证中的运用。(三)创大剂升阳托毒活血法治疗港粤甲午鼠疫。(四)善用温法,尤其是温阳法在急、重出血证中的运用。(五)注重温法在饮食疗法中的运用。二、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思想及其特色与诸多客观因素有关首先,岭南损害人体阳气的因素客观存在:(一)气候及地理环境所致阳易亏损:岭南的气候特点是天气炎热、雨湿偏盛,在这种特定环境生活的岭南人,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形成了“腠理不密”、“阳不下降”、“阴不上腾”、“中焦多湿”、“上热中湿下寒”的体质特点,而在治疗上易侧重上焦多火,而忽略中焦多脾阳虚夹湿,下焦多肾阳虚夹寒湿的特点。(二)岭南湿气更易损伤脾胃之阳。(三)岭南生活方式易致阴损及阳。(四)岭南部分饮食习惯不利于顾护脾胃之阳。其次,滥用寒凉现象存在是损阳的人为因素:(一)过于注重标病导致滥用寒凉。(二)虚火、郁火、实火辨识含糊导致过用寒凉。(三)岭南寒邪直中三阴证最易被忽视。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特色产生原由探讨:(一)与中原伤寒医家具有共性,崇尚经典,重视人体阳气,临证“法在救阳”。(二)重视扶阳代表经方经旨发挥,扩大运用范围,提供扶阳的具体理论支持。(三)岭南地区兼夹证偏多又使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温法上较中原医家丰富而自具特色。(四)善用温阳大剂、重剂与病种及四大家对中药性味的认识有关。(五)岭南近代伤寒四家使用凉性药及其规律能反衬其扶阳特色。(六)注重变换剂型、药食并用、寓扶阳于食疗中,适应岭南饮食文化。三、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思想随着病种的变化将在亚健康、抑郁证等疾病的治疗上有一定启发意义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学术思想,尤其是其温阳法在急、危、重证中的运用,由于纯中医治疗阵地大块丧失,未来扶阳学派运用前景将在阳气微虚、营卫不调所导致的岭南反复性外感、各类亚健康疾病上;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肝阳虚所致的神经症、抑郁证、各类精神性疾病增多,疏解肝气、温补肝阳也日渐受到重视,故在理论探讨部分结合门诊所见病种,进一步挖掘了营卫学说和肝阳学说。引用经典和导师观点阐明:提倡卫主营从,调和营卫,以建中为本,顾护卫阳之根在于肾阳等学术观点;温肝阳在治疗精神类现代疾病的重要意义。四、岭南近代伤寒四家使用凉性药及其规律对扶阳思想的反证意义岭南近代伤寒四家寒凉之药的出色运用,证明其不是温法偏家,而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的,更进一步证明扶阳病案所占比例过重,是基于临床,从而反证扶阳学术思想在岭南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另外其用寒凉或滋阴药的总体特点:一是除治疗鼠疫外在所有医案中占的比例较低。二是所使用之寒凉或滋阴方药多为仲景经方,而非后世温病方或时方。三是服寒凉药中病即止,以暂时性缓解病情为多,较之愈后用法中以温补法居多形成宣明对比。从另一面增加了“阳主阴从”思想在岭南适用的可行性。五、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治学经验给后人的启迪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学术思想和治学经验对本人收获很大的尚有:一是课题研究对本人学习经典著作之启示。二是结合营卫学说对人体阳气之运行的一些认识。三是结合伏寒学说认识到太阳与少阴之关系在六经中具有显著地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现状
  • 三、综合评价
  • 第一章 岭南近代伤寒四家生平简介、扶阳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一、陈伯坛
  • (一) 生平简介
  • (二) 学术思想
  • (三) 温法的临床运用经验
  • 1. 医案选录
  • 2. 医话选录
  • 3. 验方选录
  • (四) 总结与讨论
  • 二、黎庇留
  • (一) 生平简介
  • (二) 学术思想
  • (三) 温法的临床运用经验
  • 1. 医案选录
  • 2. 医话选录
  • (四) 总结与讨论
  • 三、易巨荪
  • (一) 生平简介
  • (二) 学术思想
  • (三) 温法的临床运用经验
  • 1. 医案选录
  • 2. 医话选录
  • (四) 总结与讨论
  • 四、谭星缘
  • 五、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的共性特征及特色
  • (一) 共性部分
  • (二) 特色部分
  • (三) 升阳托毒凉血法治疗鼠疫
  • 第二章 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理论分析部分
  • 一、岭南损伤阳气的客观因素
  • (一) 气候及地理环境所致阳易亏
  • (二) 生活方式易致阴损及阳
  • (三) 部分饮食习惯不利于顾护后天之阳
  • (四) 岭南湿气易损脾胃之阳
  • 二、滥用寒凉现象存在是损阳的人为因素
  • (一) 过于注重标病导致滥用寒凉
  • (二) 虚火、郁火、实火辨识含糊导致过用寒凉
  • (三) 岭南寒邪直中三阴证最易被忽视
  • 三、温法有效病案史料是最好明证
  • (一) 岭南近代前后温法简略回顾
  • (二) 岭南近代伤寒四家用温法取得卓效的医案是最好明证
  • 四、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特色产生原由探讨
  • (一) 崇尚经典,重视人体阳气,临证“法在救阳”
  • (二) 重视经方经旨发挥,提供扶阳的具体理论支持
  • (三) 扶阳方法较中原医家丰富而自具特色
  • (四) 善用温阳大剂、重剂与病种及四大家对中药性味的认识有关
  • (五) 使用寒凉药及其规律对扶阳思想的反证意义
  • (六) 注重变换剂型、药食并用、寓扶阳于食疗中,具有岭南饮食文化特色
  • 第三章 岭南扶阳学术思想理论发挥与临床运用
  • 一、理论发挥部分
  • (一) 发挥营卫学说,提倡卫主营从,重视建中以调营卫,顾护卫阳之根
  • (二) 论振奋肝阳对治疗现代精神类疾病的重要意义
  • 二、临床运用部分
  • (一) 临床验证病案一
  • (二) 临床验证病案二
  • (三) 临床验证病案三
  • (四) 临床验证病案四
  • (五) 临床验证病案五
  • (六) 临床运用病案六
  • (七) 临床运用病案七
  • (八) 临床运用病案八
  • (九) 临床运用病案九
  • (十) 临床运用病案十
  • 第四章 问题探讨与前景展望
  • 一、对岭南“凡病多火”论的个人理解
  • 二、对岭南寒湿、湿热与人体阳气关系的理解
  • 三、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思想”的纠偏、救误作用
  • 四、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扶阳思想”对今后临床的指导意义
  • 五、关于大剂升阳托透解毒凉血法的启示
  • 六、关于本书中清末民初药物之剂量问题
  • 七、岭南近代伤寒四家治学经验给后人的启迪
  • 八、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岭南近代伤寒四大家扶阳学术思想及其临床运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