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历史文献学
作者: 文廷海
导师: 周国林
关键词: 清代,春秋谷梁学,新注疏,义例义理,考校辑佚,特点,地位
文献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是对清代春秋谷梁学的各方面成就进行总结和研究。具体探讨清代春秋谷梁学如何承接和超越前代、它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历史地位。这既需要宏观的把握,又需要微观的考察。 春秋谷梁学的发展,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以解释《春秋》的《谷梁传》为起点,《谷梁传》在传解《春秋》中,产生以“王道”思想为根核的主体精神,体现了“鲁学”的特色。辗转口授至汉代,汉宣帝因春秋谷梁学为“鲁学”将其立为官学,短暂“大盛”之后失去官方支持,历代春秋谷梁学均在“私学”的格局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两汉为章句之学,魏晋为注解之学,唐代为义疏之学。而中唐以后,啖赵新春秋学派以“专已之学”开启宋人以空言说经之风气,学者们相继摆落汉唐注疏,疑经驳传。此一“空言说经”的治经路向,至元明二代积久不迁。 从晚明至清初,陈第、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毛奇龄、阎若璩、胡渭诸大师鉴于前代束书不观而造成的空疏学风,号召“知音考文”,回归原典,以经学济理学之穷,走汉宋兼采的道路。延至乾嘉之时,惠栋、戴震、钱大昕为代表的学者取径经史考据之途,或株守汉学门户,或“实事求是”,均为专门汉学。在汉学如日中天之时,其“破碎大道”的弊端以及与现实的疏远,使常州学者复兴“缘经术为治术”的西京(西汉)今文之学。清代学术大势,明显呈现为清初、乾嘉、道咸以后三期。春秋谷梁学的发展演变,大体与此相应。不过,因其发展的特殊性,以阮元《皇清经解》的编纂为时间界标分前后二期,似乎更为确切。清代前中期研究春秋谷梁学的学者不多,特别是少专家之学,成就也不太高。在晚清今文经学复兴和“汉学”适度活跃的大背景下,春秋谷梁学迎来了大发展。此期,谷梁学者之多,治学路数之广,著作数量之大,以及学术成果的水平及其价值之高,达到了两千年来春秋谷梁学的高峰。 综观清代春秋谷梁学的众多学者和著述,明显具有“多路”演进的特点。具体来说,在以下三大领域取得超越前代的可喜成就: 其一,回归汉唐的新注新疏。以钟文燕《春秋谷梁经传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为最突出,两家新注疏的思想与文献成就各具特点。钟文烝提出“正名而尽其辞,以明王道”作为《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主体思想,可谓卓见;在资料的丰富性方面,《春秋谷梁经传补注》也超过晋唐范宁、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注疏》。廖平《谷梁古义疏》纠正何休、郑玄、范宁注疏之错误,在体例上又开辟自注自疏的注经新路。此外,在以“礼制”辨分今古文家法方面,《谷梁古义疏》也克服了《春秋谷梁传注疏》混合家法的不足之处。 其二,《春秋谷梁传》义理的归纳与新诠释。柳兴恩《谷梁大义述》、许桂林《春秋谷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对《春秋谷梁传》的书法义例进行了归纳。柳著还对《谷梁传》的礼制、异文、经师、师说等加以总结,成为初步研究历代春秋谷梁学成就的较早著作。此外,清代学者对春秋谷梁学思想义理方面也有阐发。侯康《谷梁礼证》在清代中后期与“以礼代理”治学倾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官学”到“私学”:清代以前春秋谷梁学
第一节 “官学”沉浮:汉代春秋谷梁学
一、《春秋谷梁传》的经学思想
二、汉代春秋谷梁学
第二节 注疏之学:晋唐时期春秋谷梁学
一、魏晋南北朝隋唐注疏学的兴盛
二、范注杨疏思想的层累演进
第三节 轻《传》之学:宋元明时期春秋谷梁学
一、宋代春秋谷梁学
二、元明时期春秋谷梁学
第二章 清代学术大势观照下的春秋谷梁学
第一节 清代前中期春秋谷梁学
一、清代前中期学术的演变
二、清代前中期春秋谷梁学
第二节 清代后期春秋谷梁学
一、道咸以降的今文经学兴盛与汉学余韵
二、清代后期春秋谷梁学
第三章 回归汉唐的新注新疏
第一节 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价值
一、《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经学思想
二、《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文献学成就
第二节 廖平《谷梁春秋》内外学成果
一、《谷梁春秋》外学的成就
二、超越前代的新注疏:《谷梁古义疏》
第四章 《春秋谷梁传》义理的归纳与新诠释
第一节 《春秋谷梁传》书法条例的归纳
一、“倡明鲁学”:柳兴恩《谷梁大义述》
二、“专详日月”:许桂林《春秋谷梁传时月日书法释例》
第二节 《春秋谷梁传》微言大义的新诠释
一、“据《三礼》以证《谷梁》”:侯康《谷梁礼证》
二、会通中学西学:江慎中《春秋谷梁传条指》等著述
第五章 校勘辑佚成就钩沉
第一节 《春秋谷梁传》及其注疏的考校
一、齐召南《春秋谷梁传注疏考证》的成就
二、王引之《经义述闻》对《春秋谷梁传》的辨误
三、阮元《春秋谷梁传注疏校勘记》论析
第二节 《春秋谷梁传》散失注解的辑佚
一、《玉函山房辑佚书》正续编之《春秋谷梁传》注解佚文
二、王谟、黄奭所辑《春秋谷梁传》注解佚文
结语
一、多路并进、成于晚清: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特点
二、超越前代、三传同辉:清代春秋谷梁学历史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5-07-22
参考文献
- [1].道德史观与《左传》文学研究[D]. 傅希亮.首都师范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清代《论语》简论[D]. 朱华忠.华中师范大学2002
- [2].清代《论语》诠释史论[D]. 柳宏.扬州大学2004
- [3].博学鸿儒与清初学术转变[D]. 赖玉芹.华中师范大学2004
- [4].春秋经传研究[D]. 赵生群.南京师范大学1998
- [5].论西汉的《谷梁》学[D]. 吴涛.复旦大学2007
- [6].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D]. 李建军.四川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