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农民价值观的转变使作为现代性力量的学校教育存在的土壤和背景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影响着农民教育投入的目的,对待学校教育的期望以及对教育选择的行为模式。本文以教育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通过C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家庭的教育投能力增强,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低下和村落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等因素促使农民做出积极的教育投入选择,兴起了中小学择校的新现象。在非义务教育阶段,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加剧,农民迫于就业压力,在教育选择模式上发生了分化:生存教育取向和地位教育取向,而且农民对生存教育有更大的偏好。家庭做出教育选择的目标不仅仅是子女学历的提高,而是通过教育达到家庭及其成员自身利益的效用最大化。这种利益不仅指经济利益,还包含着接受教育后实现其权利、地位、声望等“非经济因素”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农民家庭的教育投入与回报具有异质性的特点。
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第一章 导论一、研究问题的缘起和背景二、研究的意义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基本概念的界定及分析框架四、研究方法及资料的收集五、研究的新意第二章 文献综述一、农民行为问题的理论研究(一) 农民行为选择的经典理论(二) 中国农民行为的相关研究二、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相关研究(一) 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相关理论研究(二) 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三) 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对策研究三、以往研究的局限性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的基本状况一、D 市 C 村的基本概况二、社会转型期对农民的解读(一) 社会转型的解析(二) 社会转型期对农民的解读三、社会转型期农民教育投入的基本状况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农民的教育投入行为选择一、小学阶段的教育投入行为选择(一) 小学“择校”(二) 就近入学二、初中阶段的教育投入行为选择(一) 初中择校(二) 自然升学(三) 辍学三、影响因素分析(一) 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增强(二)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三) 村落文化的影响第五章 非义务教育阶段农民的教育投入行为选择一、高中阶段的教育投入行为选择(一) 升入高中(二) 高中择校(三) 中专或职业技术学校二、高等教育阶段的投入行为选择(一) 接受大学——惶恐的选择(二) 放弃大学——无奈的选择(三) “交换”大学三、影响因素分析(一) 家庭的教育投资能力不强(二) 社会就业压力(三) 教育投资收益的影响(四) 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第六章 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模式的建构一、选择——基于预期的教育投入行为(一) 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预期性(二) 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风险性二、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模式(一) 生存教育取向(二) 地位教育取向三、投入——回报行为选择理论的建构(一) 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的最大化选择(二) 教育投入与回报的异质性结论与思考参考文献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中文摘要Abstract附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社会转型论文; 教育投入论文; 行为选择论文;
社会转型期城郊农民教育投入行为选择的研究 ——以D市C村为个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