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迁,恢复重建的社会学从诸多视角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很大程度上这些研究关注的主要是制度或结构层面上的宏观变迁,而较少注意在上述背景下社会公众价值观和心态的微观变化。显然能够将这两种路径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研究中国的社会变迁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本研究的主题——居民医学伦理观念分化正是这样一种努力。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辅助生殖”、“试验性医疗”、“器官移植”、“安乐死”等医学技术上的实质性进展,给全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医学伦理观念冲击。而在中国,这种冲击又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更短的时间里和国家正在经历的社会变迁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分析当代中国居民医学伦理观念的社会分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公众对现代医学技术的伦理回应,更多的反映了当下中国急剧社会变迁对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所造成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又可以看作是将“中国经验”与“中国体验”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探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在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影响居民医学伦理观念分化的各种社会因素,而很大程度上社会阶层分化是构成中国当代社会变迁过程的核心内容。因此,本研究提出从阶层分化的视角,就社会公众对医学在个体“生、老、病、死”四个方面介入和干预下的医学伦理观念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社会公众对代孕行为、试验性医疗、器官移植和安乐死医学伦理观念的总体性看法,内容主要聚焦于公众的整体接受程度和对相关伦理争议的态度与看法;2、不同社会阶层对代孕行为、试验性医疗、器官移植和安乐死医学伦理观念的差异性分析;3、以社会公众的个体人口学变量、社会阶层归属、健康不平等状况以及对医生群体的信任程度等为自变量,对社会公众在代孕行为、试验性医疗、器官移植和安乐死四个方面的医学伦理观念差异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形成社会公众医学伦理观念差异的因素。在具体研究方法上,采取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进行问卷调查,在江苏省南京市共获得617分有效样本;通过半结构形式进行深度访谈,以配额方式共访谈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16位居民。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结合对访谈资料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面对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公众对医学在此过程中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结果的伦理观念是不一样的。其中,对代孕和安乐死具有明显的态度倾向,对试验性医疗和器官移植出现近乎二元分化的医学伦理观念。2、公众医学伦理观念呈现出与当代价值观念变迁相平行的一些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在医学伦理观念的判断上存在明显的情境选择性,同时也更加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和更高的社会宽容度。3、公众医学伦理观念的社会分化倾向日趋明显,不同社会阶层医学伦理观念之间的差异性已经大于一致性,并且这种医学伦理观念上的分化在深层次上日益反映出不同社会阶层利益上的重大差异;但全社会在医学介入生命过程的伦理观念上仍然保持着一定共识,某种意义上这些伦理观念的共识构成了今天社会团结的基础。4、社会公众医学伦理观念阶层化趋向的背后,反映出今天中国社会日趋明显的身体阶层化,医疗消费成为人们进行身体阶层重构的重要手段。5、公众医学伦理观念的变迁集中体现了更大范围内的社会变迁在群体性意识上的烙印,这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技术和资本逻辑日益上升为当代社会主导逻辑并对公众医学伦理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二是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深入造成了社会公众医学伦理观念的阶层化,三是社会主导逻辑变化和社会阶层分化使得当代中国社会逐步趋向个体主义价值观,构成了公众医学伦理观念变迁的直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