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耕地面积日益紧缩的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双季稻周年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双季稻生态系统超高产栽培管理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水平与大面积双季稻现实平均产量差距很大,存在巨大的增产潜力。本项研究在2005~2007年在武穴市大金镇大田条件下进行,研究了不同的栽培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双季稻高产栽培示范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1.以迟熟早稻配迟熟晚稻、旱育壮秧、小苗密植、厢畦式栽培、实地养分管理和湿润灌溉模式为核心的高产技术综合组装和集成的超高产栽培技术(简称超高产栽培模式)与农民习惯栽培模式相比,双季稻周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双季稻周年产量连续三年表现为17.54~20.41t/ha,平均为19.18 t/ha;农民习惯栽培模式下,双季稻周年产量连续三年表现为11.82~14.26t/ha,平均为12.83 t/ha。三年平均增产6.35t/ha,其中,早稻增产率为56%,晚稻增产率为44%。在产量构成因子上,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早晚稻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高于习惯栽培模式。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下,育秧方式和秧龄不同时产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同一品种在秧龄相同的情况下,旱育秧的产量显著高于湿润育秧。对鄂粳杂3号、163S/胜泰1号、175S/胜泰1号和两优华6的研究发现,不同秧龄水稻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30天秧龄的产量显著高于45天秧龄的产量。2.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双季早晚稻各生育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单位面积茎蘖数、株高均显著高于习惯栽培模式。这是超高产栽培模式下产量较高的生物学基础。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旱育秧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高于湿润育秧,30天秧龄的水稻各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高于45天秧龄的干物质积累量。3.在超高产栽培模式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与习惯栽培模式相比,在前期基本上没有差异,而在后期,超高产栽培模式的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栽培模式。这是超高产栽培模式产量较高的生理基础。4.不同栽培模式下,齐穗期叶片性状存在显著差异。超高产栽培模式的剑叶与倒二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都高于习惯栽培模式,而倒五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都低于习惯栽培模式。超高产栽培模式的茎生各叶长度次序(由上而下)为2-3-1-4-5,而习惯栽培模式的茎生各叶长度次序为2-3-4-5-1。5.与习惯栽培模式相比,双季稻高产栽培条件下三种轻简栽培模式(高产示范、抛秧高产、直播高产)的产量显著增加。对产量因子而言,轻简栽培模式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单位面积颖花数均显著高于习惯栽培模式。齐穗期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高于习惯栽培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水稻源、库概述
  • 1.2.1 水稻源、库的衡量指标
  • 1.2.2 源、库互作机理研究
  • 1.2.3 流对协调源库关系的作用
  • 1.3 水稻高产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 1.3.1 超高产杂交稻光合特性与叶绿素关系的研究
  • 1.3.2 杂交稻高产群体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运转
  • 1.3.3 产量相关因子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
  • 1.4 水稻不同栽培模式概述
  • 1.4.1 农民习惯栽培模式
  • 1.4.2 水稻超高产栽培模式
  • 1.5 栽插方式概述
  • 1.6 水稻育秧方式概述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SPAD和LCC测定
  • 2.3.2 茎蘖数与株高的测定
  • 2.3.3 叶面积测定
  • 2.3.4 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3.5 考种与测产
  • 2.3.6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 2.3.7 齐穗期叶片性状和颖花数调查
  • 2.3.8 水稻植株总氮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1.2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茎蘖的动态变化
  • 3.1.3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生长情况
  • 3.1.4 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
  • 3.1.5 不同栽培模式水稻的三年间产量的比较
  • 3.1.6 不同栽培模式水稻齐穗期叶片性状
  • 3.2 不同营养条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2.1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2.2 水稻茎蘖的动态变化
  • 3.2.3 水稻的叶面积指数与氮素积累量
  • 3.2.4 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
  • 3.3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3.3.1 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3.2 水稻茎蘖的动态变化
  • 3.3.3 水稻的生长特性
  • 3.3.4 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
  • 3.4 不同秧龄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4.1 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3.4.2 水稻茎蘖的动态变化
  • 3.4.3 水稻的叶面积指数与氮素积累量
  • 3.4.4 水稻的干物质积累特性
  • 3.5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差异
  • 3.5.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差异
  • 3.5.2 不同水稻品种的茎蘖动态变化
  • 3.5.3 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
  • 3.5.4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量的差异
  • 3.5.5 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的周年产量
  • 3.6 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与产量三要素的相关性
  • 3.6.1 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相关分析
  • 3.6.2 产量与产量三要素的回归方程
  • 3.7 简化模式的可行性
  • 3.7.1 三种简化模式与超高产栽培、习惯栽培模式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比较
  • 3.7.2 三种简化模式与超高产栽培、习惯栽培模式叶片特性的比较
  • 3.7.3 三种简化模式与超高产栽培、习惯栽培模式干物质积累量的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的差异
  • 4.2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分蘖特性
  • 4.3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叶片相关性状差异
  • 4.4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 4.5 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 4.6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 4.6.1 超高产栽培技术特点
  • 4.6.2 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简化与实施现状
  • 4.6.3 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
  • 5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水稻超高产栽培肥水定位促控技术[J]. 中国稻米 2020(04)
    • [2].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22)
    • [3].商丘市小麦超高产栽培倒伏防御与补救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6)
    • [4].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 农业与技术 2016(06)
    • [5].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6(07)
    • [6].水稻超高产栽培及调控措施探析[J]. 农场经济管理 2014(12)
    • [7].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 北京农业 2015(02)
    • [8].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07)
    • [9].“特优73”超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24)
    • [10].小麦超高产栽培农艺农机配套技术规程[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12)
    • [11].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研究[J]. 农技服务 2016(17)
    • [12].水稻超高产栽培新技术——宽窄行套宽窄株错窝栽植[J]. 科学种养 2013(05)
    • [13].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J]. 中国稻米 2012(01)
    • [14].汉中盆地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创新[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09)
    • [15].浅析水稻超高产栽培与农业机械化配套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23)
    • [16].杂交稻开始从“高氮栽培”进入“节氮超高产栽培”时代[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2)
    • [17].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J]. 农业网络信息 2008(05)
    • [18].超级稻武粳15超高产栽培新途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1)
    • [19].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J]. 北方水稻 2011(06)
    • [20].摘薹对超高产栽培油菜分枝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10(04)
    • [21].钵育摆栽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 中国科技财富 2009(02)
    • [22].赣北棉区棉花超高产栽培应注重的技术[J]. 江西棉花 2008(01)
    • [23].C两优华占超高产栽培试验研究[J]. 种子科技 2020(09)
    • [24].稻麦连作中超高产栽培小麦和水稻的养分吸收与积累特征研究[J]. 种子科技 2018(01)
    • [25].玉米超高产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 2013(06)
    • [26].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品质效应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1(02)
    • [27].淮北地区中粳稻超高产栽培途径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24)
    • [28].‘甬优12’施肥量与产量关系模型及超高产栽培施肥技术研究[J]. 农学学报 2015(05)
    • [29].水稻超高产栽培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11)
    • [30].小议水稻超高产栽培与病害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4(07)

    标签:;  ;  ;  ;  

    不同栽培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