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如何向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是国家在扶贫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挑战。从国际经验来看,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发展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我国的小额信贷虽然已有十多年的发展,但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小额信贷没有得到持续性地发展,使得它的扶贫作用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本文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小额信贷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分析目前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存在问题,对我国小额信贷的持续性发展提出建议。我国最早的小额信贷可追溯到1981年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在内蒙8旗(县)开展的北方草原与畜牧发展项目。但是在1993年以前,我国的小额信贷项目,基本上都只是国际援华扶贫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一种特殊的资金使用方式而已。在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建“易县信贷扶贫合作社”以后的10余年中,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93年底到1996年10月,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扶贫理念和独特的信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并主要在国际资金(附有优惠条款的软贷款或者捐赠资金)和技术援助下,由国内的非(半)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操作。这些NGO小额信贷,在技术上绝大多数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GB)传统模式下的“团体联保贷款”形式(Group Lending) ,后来也有少数项目采用村银行模式(Village Banking)和个人贷款模式(Individual Lending)。第二阶段:从1996年10月到2000年,这个阶段是项目小额信贷与非政府组织操作小额信贷共同试验阶段。明显特征是以探索孟加拉乡村银行(GB)式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可行性为基本目标,以半官方或民间机构来实施,强调项目运作的规范化,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05年6月,这个阶段主要是由于政府认识到小额信贷对于扶贫的作用,政府开始采用小额信贷的方法开展扶贫,并把小额信贷推广到全国多数贫困地区,小额信贷开始成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到户措施。第四阶段:从2005年6月以后至今,我国小额信贷进入探索“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全新阶段。在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框架之下,为了适应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政策取向,由私人资本投资的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开始在试点地区出现。同时在促进小企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的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开始通过专门的信贷窗口推进小企业贷款。我们发现在经营过程中,有些小额信贷机构因为亏损严重或是因为项目是短期的,而退出这一领域,使得一些已经脱贫的农户又出现了“返贫”现象。为了能持续的服务贫困群体,并扩大其服务的范围、规模和深度,要求小额信贷机构必须是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机构。考虑到中国现有的小额信贷机构大都处于试点及小规模扩展阶段,过度地依赖中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补贴来运转,所以探讨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性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的背景,明确了文章主题及研究思路。在第二章中,阐述了小额贷款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小额信贷从最初作为扶贫模式引进我国,到开始摸索小额信贷的商业模式,已经有了近二十年的历程。但由于对小额信贷的认识不够,我国小额信贷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既不能保持稳定的资金来源,又不能够利用一般商业利率贷款的作用。较大的管理成本,较高的拖欠率以及较低的贷款利率使得小额信贷不能在盈亏平衡点上运行,小额信贷机构不能够成为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机构。小额信贷的非持续性发展,不仅阻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利于贫困的持续缓解和贫困地区正常金融秩序的建立,而且也无法达到预期的信贷扶贫目标。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国际上成功的小额贷款模式(如孟加拉乡村银行)进行总结,学习他们的经验。小额贷款自出现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发展。据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有7000多家小额贷款机构,为1600万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全球小额贷款周转金估计达25亿美元。小额信贷在5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亚洲、南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在解决微小企业和贫困农户融资问题上取得了成功,小额信贷成功的国际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尽管国际上各种小额贷款,在目标、机制、产品、组织结构、运营管理等方面各有特色,小额信贷模式千差万别,但只要能够维持下来、持续发展下去的,都具有适合在自己国家生存的理由。综合各国的小额信贷成功经验,不难发现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相关政策的扶持,利率的市场化以及自身的灵活机制。联系我国国情,我们可以从这些国际成功模式中学习,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解决我国信贷资金到贫苦户手中难、还贷难、小额信贷机构生存难的问题,使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成为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机构。在第四章中,在对国际小额信贷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的特殊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小额信贷改进的建议。在总结了国际小额信贷成功模式的相同之处后,我们发现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在对小额信贷的认识方面,适合自身国情的小额信贷模式的设计方面以及对小额信贷的管理方面等等,这些都需要向国际上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学习。我国从最初引进小额信贷到如今普遍发展也有近20年的时间,我国目前发展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还处于摸索试点阶段,还没有一整套法律框架来界定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的法律地位,也没有系统的监管框架对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实施有效的监管。但是,另一方面,十多年的小额信贷发展也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经验,结合国际先进的小额信贷模式,走适合我们自己国情的小额信贷之路,中国的小额信贷一定会找到一种持续发展的模式。本论文的选题紧扣当前的热点问题,以小额信贷这一新生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国内外情况,对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分析了我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小额信贷的成功之处,为我国小额信贷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为我国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所掌握的材料有限,对中国的现状缺乏系统的实证分析,第二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具体的个案分析,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另外有些地方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人,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进一步思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第三方评级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绩效影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7)
- [2].小额信贷机构风险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20)
- [3].小额信贷机构风险评级指标体系研究[J]. 黑龙江金融 2019(07)
- [4].陕北榆林地区小额信贷机构运行绩效的实证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5].我国小额信贷机构风险防范研究[J]. 时代金融 2017(12)
- [6].新常态下我国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6)
- [7].国外小额信贷机构融资方式的分析与启示[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3)
- [8].新常态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3)
- [9].小额信贷机构财务绩效研究的经验与启示——以成都市S公司为例[J]. 今日财富 2019(24)
- [10].第四届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年会举行[J]. 全球商业经典 2014(03)
- [11].国际小额信贷目标偏移状况研究[J]. 西部金融 2013(12)
- [12].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4)
- [13].普惠金融视角下小额信贷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今日财富 2019(24)
- [14].小额信贷机构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协调发展可能性与制约因素分析[J]. 创新 2014(02)
- [15].二元目标下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与模式选择[J]. 金融纵横 2013(02)
- [16].社会企业——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机构的一个发展方向[J]. 金融与经济 2013(05)
- [17].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来源和结构研究:国际经验及启示[J]. 农村金融研究 2013(05)
- [18].小额信贷机构发展与竞争力评价[J]. 中国金融 2012(18)
- [19].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理论发展与政策研究[J]. 经济师 2012(12)
- [20].浅议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法律定位[J]. 法制与社会 2011(05)
- [21].中国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的法律地位刍议[J]. 企业导报 2011(08)
- [22].妇女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估分析——基于内蒙古赤峰市昭乌达妇女可持续发展协会的实证研究[J]. 妇女研究论丛 2011(05)
- [23].关于小额信贷机构降低利率的初步讨论[J]. 经济视角(下) 2011(09)
- [24].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额信贷利率研究[J]. 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03)
- [25].基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SWOT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 2009(04)
- [26].微型金融在中国——论小额信贷机构在我国的发展[J]. 现代商业 2009(24)
- [27].对发展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考[J]. 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8(08)
- [28].评级促进小额信贷机构商业化[J]. 银行家 2008(02)
- [29].扶贫小额信贷机构健康发展亟待政策支持[J]. 金融与经济 2008(03)
- [30].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机构可能的发展前景[J]. 中国农村经济 2008(05)